漢字是我國獨有的文字系統(tǒng),具有悠久的歷史。寫總結時,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學習它們的結構、語言和思路,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結合語境,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3.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贊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詞按現(xiàn)在的理解帶有貶義,為什么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
5.《飲酒》一詩所表達的志趣與本文有相同之處,請對其中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作簡單賞析。
6.說說文中的“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
7.怎樣正確地評價他的居住習慣和生活細節(jié)?
1.(1)往、到(2)酒杯。
2.不為貧賤而憂慮,不熱中于發(fā)財做官。
3.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或隱士)安貧樂道不慕榮利。
4.因為五柳先生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這與他“不慕榮利”的追求有關,讀書是為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
5.這兩句形象地描寫出詩人恬淡、閑適、寧靜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句中“悠然”“見”用得好,體現(xiàn)出詩人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自由而平靜的心境。
6.他是一個淡泊名利、放蕩不羈、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
7.他潔身自好、不慕榮利的思想值得學習,但他消極避世、放浪形骸的行為不值得效法。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二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我,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娛,頗示已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理解聯(lián)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亦不詳其姓字(詳細)。
b、每有會意(體會、領會)。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茲若人之儔乎(輩、同類)。
2、請用自己的語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達出來。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結尾提到“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語言以小傳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學簡要介紹五柳先生(含生活狀況、性格特點、志向情趣等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不憂心忡忡于貧賤,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3、希望人類社會返璞歸真,人們過上淳樸無爭、怡然自樂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樹而得號為“五柳”。他家境貧寒,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為人閑靜少語,一生喜歡讀書和喝酒,常寫文章自娛自樂。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三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亦不詳其姓字(詳細)。
b、每有會意(體會、領會)。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茲若人之儔乎(輩、同類)。
2、選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項是()。
a、茲若人之儔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無懷氏之民歟?
d、葛天氏之民歟?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2)其言茲若人之詩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4、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文章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
參考答案:
1、a。
2、b。
3、(1)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
(2)他就是說這一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賦詩,以自己的志向而感到無限快樂。
4、(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刻畫了一個雖然貧窮卻悠閑自適的餓隱士形象。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四
【甲文】秦王拂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偃f,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保ā短砌虏蝗枋姑罚?。
【乙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五柳先生傳》)。
小題1:解釋加線的字。(2分)。
(1)休祲降于天()(2)環(huán)堵蕭然()。
b.安陵君其許寡人親舊知其如此。
c.黔婁之妻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不汲汲于富貴。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小題4:從表達方式來看,甲文主要采用來塑造人物形象;乙文則于平淡、客觀的之中表現(xiàn)人物。(2分)。
小題5:“士”是戰(zhàn)國時期一個特殊的階層,唐睢可謂是“士”的杰出代表,陶淵明則是東晉知名隱士,這兩位的行事作風你更欣賞誰?為什么?(2分)。
小題1:(1)吉兇的征兆。(2)蕭條的樣子。形容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2分)。
小題2:c(2分)。
小題3: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道歉。(共2分)。
小題4:對話描寫敘述(每空1分,共2分)。
小題5:略。
小題1:試題分析:“休祲”在此語境中的意思為“吉兇的征兆”;“肅然”在此語境中的意思為“極度貧困”,不能理解為“蕭條冷落的樣子”。
小題2:試題分析:a、什么答應。b、表強調代詞。c、的的。d、到對于。
小題3:試題分析:“色”是“臉色”的意思,“謝”是“道歉”的意思。除了這兩個關鍵字,還要使整個句子翻譯時保持完整性與流暢性。
小題4:試題分析:表達方式:記敘、抒情、描寫、議論、說明。甲文采用描寫塑造人物形象;乙文采用記敘塑造人物形象。
小題5:試題分析:對于唐雎和陶淵明這兩個人物,都有值得人欣賞的地方,如果選擇欣賞唐雎,可以這樣來說明理由。示例:我更欣賞唐雎,因為他在國家面臨危難時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機智和勇敢維護了國家的主權。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五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好讀書,不求甚解好:
(2)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會:
(3)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期:
(4)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屢: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譯文: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譯文:
3。文中介紹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愛好?(可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結合文章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4分)。
答:
參考答案:
1。(4分,每小題1分)。
(1)喜愛(喜歡)(2)體會(領會)。
(3)期望(希望)(4)經常(常常)。
2。(6分,每小題3分)。
(1)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何許”“不詳”翻譯正確各1分,句意正確1分。)。
(2)不為貧賤而憂愁(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戚戚”“汲汲”翻譯正確各1分,句意正確1分。)。
3。(3分)。
讀書(好讀書)(1分)喝酒(性嗜酒)(1分)寫文章(著文章)(1分)。
4。(4分)。
示例: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五柳先生雖然生活貧困卻淡泊名利,為了保持內心的高尚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這種安貧樂道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言之有理即可)。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六
閱讀下文,完成句子翻譯。(4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小題1】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痉g】。
【小題2】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痉g】。
【小題1】每每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便高興得忘記了吃飯。
【小題2】房屋簡陋,里面空空蕩蕩的,不能遮擋風吹日曬。
解析試題分析:“每”是“常?!钡囊馑迹皶狻笔恰邦I會意思”的意思,“便”是“就”的意思,“欣”是“高興”的意思,“然”是“----的樣子”;“蕭然”是“簡陋、空蕩”的意思,“蔽”是“遮蔽”的意思;翻譯這兩句話時,除了這幾個關鍵字以外,還要使整個句子翻譯的完整與流暢。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七
(一)閱讀課內文言文,完成18—20題。(8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小題3】.本文是作者托言為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其實是自傳。請結合文章的內容,說說作者陶淵明是個怎樣的人?(2分)。
【小題1】b。
【小題2】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小題3】五柳先生是一個率真自然,不慕榮利,酷愛讀書,安貧樂道,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八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已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面加粗的詞語。
(1)不慕榮利()。
(2)性嗜酒()。
(3)既醉而退()。
(4)晏如也()。
2、翻譯下列句子。
(1)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3、五柳先生既然是簞瓢屢空,為什么還能做到晏如也呢?
4、選段中談到讀書的方法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對此,你是贊同還是反對?請說明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
1、(1)愛慕(2)愛好,嗜好(3)已經(4)安然自若的樣子。
2、(1)住宅邊有五棵柳樹,因而用它作為自己的號。
3、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他安貧樂道的道德情操。
4、答案提示:這兩句分別說出了五柳先生讀書時所采用的兩種態(tài)度和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讀書,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強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表明了他讀書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會意而如癡如醉,其方法當是熟讀深思。也就是觀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覽;務于精熟在后,期在會意。
這種方法體現(xiàn)出作者愛讀書的境界,同時表現(xiàn)出一種學習態(tài)度,求廣不求深,這種方法對于我們廣泛涉獵書籍,兼容并包有很大的意義。(意對即可)。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九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結合語境,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
(1)造飲輒盡(造)-----。
(2)銜觴賦詩(觴)-----。
2、用現(xiàn)代文解釋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3、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個()的形象,贊美了他()精神。
4、“不求甚解”一詞按現(xiàn)在的理解帶有些貶義,為什么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
1.造飲輒盡(造)-----往,到。
銜觴賦詩(觴)-----古代酒器,酒杯。
2、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
3、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詞原意為不過分地在字句上下工夫,追求心領神會,是褒義詞,現(xiàn)在的理解是發(fā)生了轉變。并且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是在讀書時只體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深究.
關于《五柳先生傳》閱讀答案,以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希望對于同學們學習和理解《五柳先生傳》這篇文章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文言文成績越來越優(yōu)秀!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十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6~8題。(共6分,每小題2分)。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每有會意會:體會,領會。
b.造飲輒盡造:釀造。
c.期在必醉期:期望。
d.環(huán)堵蕭然蕭然:空寂。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解釋正誤的辨析能力?!霸祜嬢m盡”的“造”是“到,往”,動詞,不是“釀造”。
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亦不詳其姓字安陵君其許寡人。
b.因以為號焉不足為外人道也。
c.既醉而退濯清漣而不妖。
d.黔婁之妻有言能以徑寸之木。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常見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辨析能力。a代詞,他的/語氣詞,一定,務必,可要。b“以……為”連用,意思為“把……當作”/介詞,向,對。c承接連詞/轉折連詞。d結構助詞,的。
8.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文章。作者故意隱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跡等一般傳記要素。
b.五柳先生雖然喜歡讀書,但是“不求甚解”,讀書時態(tài)度不認真,理解不透徹。
c.“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理解表述正誤的辨析能力?!安磺笊踅狻痹诒疚闹械囊馑际侵缸x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這是陶淵明讀書的.習慣和方法,從下文“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他讀書的態(tài)度很認真,也并非理解不透徹。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十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已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銜觴賦詩,
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問題】。
31.解釋下面句子中指定的詞語。(1分)。
(1)環(huán)堵蕭然蕭然:
(2)短褐穿結穿結:
32.下面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不能常得忘懷得失。
b.或置酒而招之或王命急宣。
c.黔婁之妻有言置酒而招之。
d.頗示已志以樂其志。
33.(1)寫出“因以為號焉”中省略的詞語,并解釋它的意思。(1分)。
答:
(2)我們現(xiàn)在學習和運用的成語,不少是從文言文中來的'。請寫出文中的一個成語,并解釋它在文中的原義和今義。(2分)。
答:成語:
原義:
今義:
34.寫出“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的句子,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答:
35.“贊”中明確地總結了“五柳先生”的哪兩個主要特點?(2分)。
答:
【參考答案】。
31.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穿結:打補丁。
32.b。
33.(1)省略了“之”它,代指宅邊的五棵柳。
(2)不求甚解原意:讀書重在領會要旨,不過分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今義:讀書學習不求認真理解(或不深入實際了解情況)。
34.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他)安閑文靜,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35.不愁貧賤也不求富貴;自得其樂,希望過先民的生活。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十二
閱讀理解。
陶淵明。
先生不知和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下列各組中,加橫線的詞意思相同的兩組是。
[]。
a.先生不知何許人也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b.好讀書,不求甚解轍生好為文(《上樞密韓太尉書》)。
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東陽馬生序》)。
d.因以為號焉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e.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寵辱偕忘(《岳陽樓記》)。
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造飲輒盡,期在必醉。譯文: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譯文:
3.文章結尾畫線的句子表達了作者什么愿望?
答:
4.請結合自己的讀書習慣,談談你是否贊成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答:
參考答案:
1.be。
2.(1)(他)去喝酒,總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2)不因貧賤而憂愁,不為追求富貴到處奔走鉆營。(戚戚:愁苦的樣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樣子)。
3.民風淳樸,人人生活安樂,恬淡自足。
書習慣,言之成理即可)。
五柳先生傳閱讀及答案篇十三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2.五柳先生的三大愛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飲輒盡,期在必醉”表現(xiàn)了五柳先生怎樣的性格特點?
【參考答案】。
1.(五柳先生)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
2.好讀書嗜酒常著文章以自娛。
3.好酒自得其樂,淡泊名利(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