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往年高考學生作文篇一
我清楚地記得康德曾經(jīng)說過:"有兩樣東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無上敬畏之情: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這句鎊刻在人類思想史上的話語也許很精當?shù)貫槿祟悢[脫攬恤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也許這樣,人類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
我相信人類在判斷認知事物的時候一定都會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跡,更何況是那樣一種與生俱來揮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國歷史長河中清風明月般的人物當然有,但是完全割裂親情毫無私念的例子又實在不算多。而我也許真的不太主張做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否則世界沒有了感情,也沒有了色彩。
我很喜歡魯迅,喜歡他那橫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個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觀冷靜的觀點絕不是眾叛親離而來的,"無情末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先生的詩,而先生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遠是鮮活的,泛著血的殷紅。
世界失去了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么蒼白,多么令人窒息。當然我們也很難接受一個親情泛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們可以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
去過草原的人一定會驚異于牧草的柔順和堅韌,人這棵可以思考的葦草也許也應該這樣遵循著自然與思想的雙重法則在風中生存。
柔情也許是一把雙刃劍,正負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許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質(zhì)與生命的特質(zhì):讓生命美麗而不輕桃,繁華而不浮躁。
無情未必真豪杰 豪杰亦應勤思考。
往年高考學生作文篇二
有這樣一段故事,說幾個人在一個山洞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大蝴蝶,即使他們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它們,卻還是因為幾支蠟燭壞了事。
這事,肯定沒有發(fā)生在某些智慧的中國人眼前。
要是碰上他們,簡單了去了:叫上一票人,把那些大撲騰蛾子全泡進馬林,一百年這顏色都不會掉;再給它粘回墻上,?,那叫一個壯觀。啥?不像活的?簡單,裝倆風機,吹撲騰起來不就完事了麼!
洞外邊搞上個售票點,再打上幾個廣告:“山蝴蝶洞”。這一年,光賣盒飯就得有好幾百萬的賺頭了吧?
遇上個有心的老板,直接造成個“蝶界”或者“蝴蝶主題公園”,也不是什麼難事。
我當然沒有在說笑,這碼事在咱們周圍并非少見。
“故居”,已然遍布全國。某市更以保護文化遺產(chǎn)為由,將杜甫的故居拆掉,又在郊外重建了。這杜甫的故居是真是假暫且不論,但怎麼總讓人覺得跟做標本似的,還能叫“故居”嗎?
不知哪位仁兄說過,“美麗的東西總是脆弱的”,再怎麼保護總會有消失的一天。
羅馬人明顯比咱們看得開,那些古時的遺跡,就在城內(nèi):柱子倒了,沒有人去扶;雜草叢生,也沒有人清理。
國內(nèi)去的游客,紛紛覺得羅馬政府不重視全人類的遺產(chǎn)。而在羅馬人看來,這些遺跡本身就不應該過多干預,它所見證的是時代也是歲月,過多的干預只會加速它的死亡。
對比羅馬政府的舉措,再想想我們的“維修性拆除”,是不是過於做作了?
無論精神文化還是物質(zhì)文化,都如同一只只美麗的蝴蝶,我們越是想要“保護”她們,她們就越會遠離。
如今她們已經(jīng)被驅(qū)趕到了山洞的深處,難道我們還應當燃起一大把蠟燭,再去尋找?
啊啊,還是讓她們?nèi)诨跉v史里,靜靜地美下去吧……
往年高考學生作文篇三
拉開廚房的碗柜,映入眼簾的是一疊疊大小各異,形狀不一,各式各樣的碗,琳瑯滿目。而它們,卻仿佛將我拖向那些使我幸福得幾乎讓我窒息的汩汩暖流中……
記憶中,當我很小時,我總是不懂事地在吃飯前就坐在餐桌邊那把上了年紀的木質(zhì)靠椅上,用勺柄不停敲打著桌子。熱氣騰騰的米飯送到我的手上,然后接過我手中的勺子,媽媽讓我雙手捧碗,一勺子一勺子地喂我吃飯,而我,嘴中咀嚼著香糯的米飯,鮮美的炒菜,手上感受著米飯帶給碗的溫度,心中愜意無比?!澳愫螘r才能長大喲?”母親笑著說。
哦,碗上承載著母親對我沉甸甸的關愛啊!
當我長大了一些后,我再也不用勺子吃飯了,再也不用喂飯了。但飯前,我仍像個少爺似的,坐等父母將飯遞給我??稍谝惶祜埱?,父親盛好我的飯,我伸手去接,卻不料他卻愣住了。忽然他仿佛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我的飯重新倒回來鍋中,將一個空碗遞到了我的手中,語重心長地說:“你該長大了?!苯舆^空碗,我本來準備埋怨幾句,可看著手中的空碗,和碗中凝出的細密的露水,手上感受著米飯帶給碗的余溫,我卻將那些話重新咽了下去?!拔掖_實該長大了……”我站起身,重新盛好了飯,不經(jīng)意間卻發(fā)現(xiàn)父親嘴角邊漾著一抹難以覺察的笑意。
哦,碗上承載的是父親對我獨立的盼望啊!
而現(xiàn)在,我已習慣了自己盛飯。還是在飯前,父親卻把他的碗遞給了我,不容我有半點質(zhì)疑地說:“去,幫我們盛飯!”接過那碗,感受著碗上父親手掌帶來的微不可查的余溫,卻發(fā)現(xiàn)父親的頭發(fā)已生出幾縷青絲,奶奶的頭發(fā)已是一片斑白,爺爺?shù)陌l(fā)絲早已脫落大半……
盛好父親的飯,我毅然轉(zhuǎn)過身,也幫母親,奶奶,爺爺盛好飯,端了過去。家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望向我,目光仿佛在說:“你確實長大了!”
哦,碗上承載的是家人們對我關懷他人的殷切希望啊!
重新看向柜中的那一疊疊碗,突然發(fā)現(xiàn)那不僅僅是一只碗疊著一只碗,更是一只碗抱著一只碗,一只碗擁著一只碗,一只碗背著一只碗,一只碗包容著一只碗……它們就仿佛我與母親,我與父親,我與家人們的縮影,是如此真實,如此普通,卻又如此偉大……
而那碗上的溫度,將永不冷卻,因為——
這幸福,即是永恒。
往年高考學生作文篇四
從前,有個好心人在海邊發(fā)現(xiàn)一只小海龜從沙穴里往出爬,這時過來一只老鷹要抓小海龜,游客把小海龜護送到大海,把老鷹趕走。這時一群海龜從沙穴里爬出來,爬向海里,原來這只小海龜是個偵查兵。結(jié)果,等好心人走后,馬上來了一群老鷹。
看了這段文字,感觸很深。不是嗎?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的愛心似乎也和這個好心人一樣太泛濫了些。有愛心是好的,但是好心也有辦錯事的時候,就像這個好心人一樣。
有時候,我們似乎太多關心大自然了:有的人,打著保護動物的稱號,主張素食主義,到底宣傳著。是的,或許這個人是出自于好心,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所謂的保護動物,實際只是在破壞食物鏈罷了。想想看,若我們把素食都吃了,那么素食動物吃什么呢?到最后它們遲早也是會面臨死亡的,那么素食動物滅絕光了,食肉動物又吃什么呢?這是否又該人類面臨動物滅絕了呢?動物滅絕了,那自然還會存在嗎?所以說,好心也有辦錯事的時候。
似乎有時候,人類確實太過于關心了本不該關心的:所謂的保護動物,所謂的動物們之間的殘忍,所謂的動物們的自相殘殺。其實這些都不是人類們該關心的,我們沒有必要去實施所謂的保護動物,我們應該放手去讓動物們自己學著保護自己,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擔心所謂的動物們之間的殘忍,我們應該放手去讓動物們自己學著培養(yǎng)搶食的能力,我們更沒有必要去指責所謂的動物們的自相殘殺,我們應該放手去讓動物們自己認識到動物界中的弱肉強食原則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強。
或許人類是出于好心,但是,若是真的好心,那就放手,讓動物們自己去闖出他們自己的天地。動物是屬于大自然的,它們應該學習怎樣保護自己,它們應該學習必要的本領,它們應該學習培養(yǎng)自己更多的能力。有時候,人類過多過分的所謂好心,才是真正毀滅動物也是毀滅自然的原因。
動物們是屬于大自然的,人類不應該用自己的所謂愛心去束縛它們,它們應該學著自己生活,它們應該學著自己立足于這弱肉強食的大自然,立足于它們真正的家。
放手吧,放心吧,放開一切,放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