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繁森》課文篇一
(一)教材分析:
《孔繁森》一課講述了孔繁森收養(yǎng)三個藏族孤兒,并用獻血所得的營養(yǎng)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贊頌了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孔繁森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第二自然段寫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yǎng)藏族孤兒。第三自然段寫孔繁森去醫(yī)院獻血。第四自然段寫孔繁森用獻血所得的營養(yǎng)費幫助孤兒上學讀書的事情感動了藏族同胞。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特點,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定為學習課文2-4自然段。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說說“請求”、“懇求”的意思。
3、感悟文本語言,體會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知道孔繁森為加強漢藏兩族團結(jié)作出了杰出貢獻。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優(yōu)秀”一詞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貴品質(zhì),有如下幾個點需要重點解決:
1、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孔繁森會怎樣“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來撫養(yǎng)”三個藏族孩子。
2、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醫(y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后來又為何“勉強答應”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懇求”的。
3、理解歌詞所蘊涵的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說教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穩(wěn)定,不易持久的特點,我運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指導學生看圖,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另外語文教學應該“以讀為主,以悟為核,以生為源,以積累和運用為目標”。本課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離學生生活太遙遠太陌生,要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一篇課文來完全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思想內(nèi)容、認識課文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感受課文所反映的社會意義是很難的。因此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層層遞進地去挖掘?qū)W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能力,觸碰那根敏感的情感之弦,憑借圖片和歌曲進行渲染,并在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上進一步引導、體驗,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涵。
[說學法]
低年級孩子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如果能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觀察地震帶來的災難,和音樂欣賞《一個媽媽的女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且通過學生自讀自評、男女生分讀、師范讀生學讀等多種形式的讀,結(jié)合想象說話,演一演等方式感悟課文內(nèi)容。
[說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在上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上,本堂課我以再親切地喊一喊孔繁森的名字導入課題,在復習完生字詞后,讓學生回憶課文中是說孔繁森是怎樣的一個人,孩子們都能找到關鍵句:孔繁森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其實本文的中心句即“孔繁森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比膰@優(yōu)秀二字舉了兩件事例展開闡述,我順理成章將孩子引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學習第二自然段
結(jié)合第二自然段的內(nèi)容,我首先配樂播放有關地震的圖片,結(jié)合圖片理解這場地震對于曲尼、曲印、和貢桑來說是一場怎樣的災難,從中理解孤兒二字。而重點要讓孩子理解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yǎng)他們,我設計了這樣的想象:小朋友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吧,平時都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撫養(yǎng)著我們。請小朋友們想象一下,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么關心照顧你們的?通過回憶、發(fā)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付出。在此基礎上,我再創(chuàng)設情景,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yǎng)他們,他會為三個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呢?結(jié)合練說句子。曲尼發(fā)高燒了,孔繁森……;曲印衣服破了,孔繁森…… ;小貢桑摔倒了,孔繁森…待孩子們交流過后,老師再細節(jié)補充孔繁森照顧三個孩子的感人事例,最后師總結(jié)“像爸爸媽媽一樣照顧他們,就叫撫養(yǎng)”。這樣不僅讓孩子深刻體會到了孔繁森對三個藏族孩子的關心愛護,同時也讓孩子理解了撫養(yǎng)一詞。
三、感悟想象,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課文闡述孔繁森是個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第二件事就是孔繁森為了幫助三個孤兒上學請求獻血的感人事跡,開始醫(yī)生不同意,后來經(jīng)孔繁森再三請求,后來孔繁森又是怎么再三請求,醫(yī)生才勉強答應。其中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理解醫(y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最后為什么又答應了??教材中沒有寫出來,這里留有較多的空白,我把學習的主動性留給孩子,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訓練,把這段文字轉(zhuǎn)化為對話形式,讓同桌演一演孔繁森與醫(yī)生的對話這個情節(jié)。通過表演,讓學生加深理解“請求”與“懇求”的意思,同時也使這段文字轉(zhuǎn)化成生動的畫面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這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能力,抓住人物心理活動的“空白”進行了大膽、合理的想象,孔繁森關心藏族兒童、無私奉獻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就凸現(xiàn)了出來,同時也進行了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文章結(jié)尾的一首歌是讓孩子理解的一個難點,其實這首歌是對孔繁森優(yōu)秀品質(zhì)贊美的一個升華。我是這樣設計讓孩子理解的:
這是一首歌詞,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說明他們什么關系(兄弟姐妹)?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說明也是什么關系?誰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呢?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就像一個大家庭,56個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應該緊緊團結(jié)在一起,互幫互助,互敬互愛,共同奮斗,共同進步??追鄙瓰榱诉@個民族大團結(jié),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藏族同胞們?yōu)樽鎳锌追鄙@樣無私奉獻的好干部而感到自豪。我們也來深情地唱一唱吧。孩子們在老師的提醒解釋下,能明白歌詞背后的深意了,就能把這首歌詞讀好了。之后,多媒體配樂和這歌詞匹配的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師生再次在這輕柔的樂聲中深情的誦讀歌詞,情感在樂聲中得以升華。學生也從內(nèi)心深處對孔繁森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四、延伸學習
學完課文,讓孩子自主交流,此時你覺得孔繁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孩子們交流完后,老師送上幾個表現(xiàn)孔繁森優(yōu)秀品質(zhì)的成語(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無私奉獻、任勞任怨),這樣,孔繁森關心人民,對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更深刻了。
五、作業(yè)
1、復述課文: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回家講給家人聽。
2、搜集關于孔繁森的小故事。
六、板書設計
16、孔繁森
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
收養(yǎng)孤兒????? 獻血助學
關心人民????? 無私奉獻
《孔繁森》課文篇二
一、【依據(jù)課標說教材】
《孔繁森》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為標題,講述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間撫養(yǎng)孤兒、獻血為孤兒交學費的動人事跡,贊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范人物,他在西藏工作10年,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但課文只選取了他的一個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其偉大形象。我把這篇課文解讀成兩個詞“優(yōu)秀”“感動”。文章開篇就指出孔繁森是個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細讀文本,課文二到四自然段通過寫孔繁森撫養(yǎng)孤兒,并獻血幫助孤兒上學讀書的事讓我們感受他的“優(yōu)秀”,他的無私與偉大。他的事跡感動了藏胞,感動了了全國人民。文末以歌詞作結(jié),前后呼應,情感激越,反映了藏漢一家親,生動地表現(xiàn)了孔繁森對加強民族團結(jié)所作的杰出貢獻,說明他的確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
二、【以學定教說目標】
通過對文本的研讀,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說說“請求、懇求”的意思。
3、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從小確立關心他人、主動幫助他人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優(yōu)秀”一詞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貴品質(zhì),有如下幾個點需要重點解決:
1、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孔繁森會怎樣“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來撫養(yǎng)”三個藏族孩子。
2、引導學生理解醫(y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后來又為何“勉強答應”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懇求”的。
3、理解歌詞所蘊涵的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三、【立足教材說教法】
于永正老師曾說過:“課文鉆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隨之有了”。課文故事真實感人,但敘述很簡單,他的事跡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遙遠。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xiàn)目標,擬定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學法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注重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運用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走孔繁森,感受他的高大形象。
2、以讀促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人物精神的有效手段,通過讀中想象、角色換位、比賽讀等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豐富語言積累。
3、品詞析句法通過抓重點詞句,推敲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品讀出人物的精神實質(zhì)。
四、【入情入境說過程】
一、歌曲渲染,解題定“情”
導入是一堂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能更好更快地進入課堂,上課前我播放贊頌孔繁森的歌曲《公仆贊》,用歌曲來渲染氣氛,開門見山地導入課題。范寫課題時,我讓孩子們跟我一起伸手書空,并教學生字“孔”。題目是眼睛,是全文的核心?!翱追鄙笔钦l?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介紹了他的什么事?相信通過讀題,孩子們腦中會顯現(xiàn)出這些問題,這些也是閱讀此文從基本層面上需要解決的。“學貴有疑”,帶著這些疑問自然而然地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二、整體感知,初讀生“情”
要讓學生走進文本,離不開充分的初讀,從一個個抽象的文字符號到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痕跡,生成感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足夠的時間,運用多種手段和形式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增加讀的遍數(shù),體現(xiàn)讀的層次。設想進行以下幾步:
1、帶著疑問聽老師范讀課文,形成閱讀期待
2、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流利課文,并初步思考: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
3、詞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我預設隨課文識字,把生字詞字音檢查、詞意理解與分段讀課文相結(jié)合。
交流:孔繁森是個怎樣的人?引出第一自然段的教學,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一般什么時候我們會用到“優(yōu)秀”這個詞語?理解“優(yōu)秀”;通過詞串“藏族”“漢族”“藏胞”理解“援藏”,我國有個少數(shù)民族叫“藏族”,藏族人主要居住在西藏,地圖上顯示西藏的位置。而孔繁森的家鄉(xiāng)在山東,他和我們一樣屬于“漢族”,漢族和藏族親如一家,都是中國人,我們親切地稱藏族朋友為“藏胞”。當時,藏族比較落后,我們漢族就有一些人去那兒幫助他們,支援他們,這就叫——“援藏”。
朗讀第二自然段時,根據(jù)課文中提到的“他們”引出三個孩子的名字“曲尼、曲印、貢?!保赋觥扒笔莻€多音字,還可以讀成“qǔ”
朗讀第三自然段時,相機正音“獻血、懇求、勉強、答應”
4、我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每一段寫了什么,教給學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再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就比較能接受,只要把每一小節(jié)寫的事連起來就可以了,這樣有助于孩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三、深入文本,品讀悟“情”
語文教學的真諦是高屋建瓴,但又樸樸實實,有的只是對文本的個性感悟,有的只是引領學生徜徉在語言文字之中,去品味,去咀嚼。整篇課文的教學都緊緊圍繞“優(yōu)秀”一詞展開,通過從哪可以看出孔繁森的“優(yōu)秀”?這一問題貫穿始終。
在第2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借助圖片資料讓孩子加深地震給人們帶來的不幸與災難,并抓住“孤兒”一詞了解三個藏族孩子的可憐,并指導朗讀。以關鍵詞“親生兒女”為契入口,引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回味體驗,填補課文空白,發(fā)揮想象,活化感動,由己及他,由表及里從每一件細微的事情中深入體會孔繁森的優(yōu)秀品質(zhì)。從而引出:孔繁森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
孩子們盡情享受著孔繁森的愛和關懷,一天天快樂健康的成長起來了,他們從不會想到,為了幫助他們上學交學費,孔繁森竟然去(獻血)。這是課文第三自然段寫的。教學時,我主要結(jié)合語境,抓關鍵詞,品味閱讀,引導學生理解醫(y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最后又為什么答應了?讓學生邊讀邊找找相關的詞句,品讀出人物的精神實質(zhì)。首先,抓住“夜里”“悄悄地”讀懂人物心理,知道孔繁森不想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獻血的事情,從中體會出孔繁森無私的精神實質(zhì)。在理解“請求”“再三懇求”時采用換位閱讀的方式,把自己假設為文中的孔繁森,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去說,我只是自然地引導,“如果你是孔繁森,你要向醫(yī)生要求獻血,你怎么說?”“醫(yī)生不同意,孔繁森又是怎樣向醫(yī)生再三懇求獻血的?”讓孩子在說說、讀讀、演演中明白這幾個詞的區(qū)別,“請求”是孔繁森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得到滿足;“懇求”則更進一步表示自己真誠、誠懇的要求,而且孔繁森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懇求醫(yī)生,從而體會到孔繁森不顧自己個人的身體狀況,要求獻血的迫切心情。這樣讓學生走進文本,更容易讀懂。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指導朗讀,學生讀得更入情。從而再次引出:孔繁森不愧為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
在教學難點文中的歌詞時,我讓孩子們先讀,再以“小朋友們,你們讀懂了什么?”這一問題為引子,抓住“光明”一詞多元化地解讀,是孔繁森為西藏帶來了希望,讓藏胞們看到了光明,是孔繁森讓藏胞們有了幸福的生活。從而解讀出“深情”的不同內(nèi)涵(感激、熱愛、自豪、團結(jié)等)。再適時地補充孔繁森為藏胞做事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知道孔繁森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代表著漢族人民對藏族人民深切的關懷,是孔繁森架起了漢族和藏族人民友誼的橋梁,從而使學生理解了歌詞,激發(fā)情感進一步升華,也把全文推向最高潮。
四、生字教學,重點指導“優(yōu)秀”
在品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導出第一小節(jié)的“優(yōu)秀”。此時的“優(yōu)秀”,在學生眼里是有著深刻的內(nèi)涵的,是有著學生的情感,教者的情感作為支撐的“有情物”,學生朗讀地釋放自然更加精彩,學生在一筆一畫地跟著我寫優(yōu)秀這個詞語的時候,心里裝著的是敬佩和感動。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偉人的生活豐富、厚重。課文只講述了孔繁森的一個事例,為此我進行課外的延伸,讓學生自己從課外書上、網(wǎng)上閱讀、查找相關資料,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全面地走進孔繁森的生活,更多地了解孔繁森怎樣關心、熱愛藏族的人民,為祖國的民族團結(jié)事業(yè)鞠躬盡瘁,使學生對孔繁森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有更深刻地感受。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課堂教學和課文內(nèi)容的一面鏡子,構(gòu)思簡潔明了的板書,具有深化理解,提高教學效果等重要作用。
結(jié)束語:以上就是我對這一篇課文的初步設計,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我將分為2課時進行教學,并根據(jù)教學的生成情況及時進行調(diào)整。謝謝大家!
《孔繁森》課文篇三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從小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請求”“懇求”造句。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語并造句,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
【前置作業(yè):】
1、讀課文4遍,要求:正確
2、讀生3遍,并在課文中標出詞語,讀三遍,
3、給家長交流識字方法。
【設計意圖:本課的生字多,尤其是二類字,所以要求學生在課前把識字學詞放在首要位置,課文的朗讀要求只要正確即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通過學習這一單元名人故事,我們認識了關心小八路的(毛主席),和戰(zhàn)士搶著挑糧的(朱德),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為了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2、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山東的名人,他叫孔繁森,板書:孔(生字)繁(敏字頭不帶溝,這是規(guī)律,下面是系字底)。
3、指讀課題。
二、檢查初讀
1、檢查詞語認讀
<1>出示詞語,同桌互查
優(yōu)秀、援藏、干部
拉薩市、失去、孤兒、撫養(yǎng)
請求、獻血、答應、感動
援藏地震貢桑懇求勉強同胞熱淚
<2>檢查讀詞語
重點教學:拉薩市(平翹舌音)、獻血(xie)、勉強(qiang三聲)
2、檢查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自由讀課文
檢查課文
理解以下內(nèi)容:
援藏:就是支援西藏,幫助西藏發(fā)展
記住“曲尼、曲印、貢?!比齻€人名
【設計意圖:為后面的讀懂課文內(nèi)容打下基礎?!?/p>
3、課文講了孔繁森的什么事?(生:略)如果像這樣講給別人聽,還不太明白,我們要講的詳細點。
三、精讀課文
(一)讀懂課文
1、指讀課文,讀懂每一節(jié)的內(nèi)容
2、指讀第一節(jié),思考講了什么?(記住“優(yōu)秀”和“援藏干部”就記住了這節(jié))
3、指讀第二節(jié),思考講了什么?
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板關鍵詞語:
地震孤兒親生兒女
自己再讀第二節(jié),根據(jù)上面三個詞語的提示試著講一講。
4、指讀第三節(jié),思考講了什么?
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板關鍵詞語:
請求獻血
引導理解“請求”
師:孔繁森會怎樣請求?
生:向別人有禮貌的要求就是“請求”,你能用上“請求”說一句話嗎?
(提示:1、你忘了帶橡皮,想向你同桌借,這時用上“請求”說一句話。
2、狐貍非常想聽烏鴉唱歌,這時用上“請求”說一句話。)
再三懇求
引導理解“再三懇求”
師:怎樣才是“再三懇求”?(生:略)
師:你有沒有再三懇求別人辦事?
(提示:當你想要什么玩具時,當你做錯事情,不想讓媽媽知道時,用上“再三懇求”說一句話。)
勉強答應
【設計意圖: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詞語說話,符合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另外,教師的提示意在為孩子鋪路搭橋,降低難度,但不知這樣是否會割裂文章的完整性,請老師們斟酌】
再讀第二小節(jié),根據(jù)提示說一說這一節(jié)講了什么?
5、指讀第四節(jié),思考講了什么?
板書:藏胞感動
6、小結(jié):其實二---四節(jié)是講了孔繁森收養(yǎng)三個孤兒的起因,收養(yǎng)過程中為他們做了什么,結(jié)果怎樣。
(二)講講孔繁森的故事
1、自由讀讀課文,
2、同桌試著根據(jù)提示講一講故事,比一比誰講得明白。
3、全班交流,一生講其他生評價
四、作業(yè)
1、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2、上網(wǎng)搜關于孔繁森的故事,讓家長講個你聽,進一步了解孔繁森,豐富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講一講故事。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指讀,齊讀,
2、出示:秀、費
看筆順
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上下結(jié)構(gòu),一個上窄下寬,一個上寬下窄)
3、描兩個寫一個,教師展示,重點指導一個上窄下寬,一個上寬下窄。
4、其他生字自己觀察描紅兩個,寫一個,最后教師展示指導。
三、作業(yè)
生字兩字一音一個詞。
《孔繁森》課文篇四
一、說教材
《孔繁森》一課講述了孔繁森收養(yǎng)三個藏族孤兒,并用獻血所得的營養(yǎng)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跡,贊頌了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孔繁森是一位優(yōu)秀的援藏干部。第二自然段寫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yǎng)藏族孤兒。第三自然段寫孔繁森去醫(yī)院獻血。第四自然段寫孔繁森用獻血所得的營養(yǎng)費幫助孤兒上學讀書的事情感動了藏族同胞。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特點,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定為學習課文2-4自然段。
二、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能按筆順規(guī)則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費”“助”。
2、感悟文本語言,體會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ji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知道孔繁森為加強漢藏兩族團結(jié)作出了杰出貢獻。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優(yōu)秀”一詞去感悟孔繁森的高貴品質(zhì),有如下幾個點需要重點解決:
1、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孔繁森會怎樣“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來撫養(yǎng)”三個藏族孩子。
2、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醫(yī)生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獻血,后來又為何“勉強答應”的,孔繁森是如何“再三懇求”的。
3、理解歌詞所蘊涵的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學理念
語文教學應該“以讀為主,以悟為核,以生為源,以積累和運用為目標”。本課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離學生生活太遙遠太陌生,要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一篇課文來完全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思想內(nèi)容、認識課文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感受課文所反映的社會意義是很難的。因此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層層遞進地去挖掘?qū)W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能力,觸碰那根敏感的情感之弦,憑借圖片和歌曲進行渲染,并在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上進一步引導、體驗,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涵。
四、 說教學流程及設計理念
(一)歌曲渲染,導入課題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更快地進入課堂,上課前我就播放贊頌孔繁森的歌曲《公仆贊》,用歌曲來渲染氣氛,不僅起到了鋪墊作用,也幫助我自然導入課題
(二)走近孔繁森,感悟朗讀
通過請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課文告訴了我們哪幾件關于孔繁森的事?走近孔繁森。
學習第二自然段主要有這樣幾步:
1、結(jié)合“5.12”四川汶川發(fā)生的地震,借助圖片加深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危害,順利過渡到1992年西藏拉薩市附近的那場地震帶來的災難,抓住“孤兒”一詞了解三個藏族孩子的可憐,并指導朗讀。
2、結(jié)合實際生活豐富文本語言,“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兒女,說說父母平時怎樣對你們的?”孔繁森是如何“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來撫養(yǎng)”三個藏族孩子的,通過聯(lián)系比較,體會到孔繁森作為一個干部,平時工作很忙,竟然能這么周到細心地關心照顧別人的孩子,從每一件細微的事情中體會“優(yōu)秀”。同時也豐富了這幾個機械、枯燥的文字符號所包含的感性的生動的內(nèi)容。
3、聯(lián)系本段內(nèi)容說說你想對孔繁森說什么?感情朗讀本段。
學習第三自然段主要有這么幾步:
1、自讀第三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讓你特別感動?為什么?
2、抓住“夜里”“悄悄地”兩個詞語讀懂人物心理,知道孔繁森不想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獻血的事情,從中體會出孔繁森的無私。
3、用讀讀說說的方式讀懂“請求”“懇求”“再三懇求”,明白“請求”與“懇求”的區(qū)別,體會孔繁森不顧自己身體情況,堅決要求獻血的迫切心情和真心實意。
學習第四自然段主要有這么幾步:
1、點明孔繁森獻血的原因,知道孔繁森在用生命之血撫養(yǎng)著三個藏族孩子,進一步體會“優(yōu)秀”。
2、緊接著圍繞“藏胞知道孔繁森用獻血所得的營養(yǎng)費,幫助三個孤兒上學讀書的事后有什么反應?為什么感動得流下了熱淚?”等問題,知道藏胞們對孔繁森的感激之情,相機播放傳達藏民心聲的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再借助孔繁森來雪域高原之前與之后藏胞生活水平變化的圖片,體悟孔繁森為藏胞付出的心血,知道是孔繁森讓藏胞們有了幸福的生活,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代表著漢族人民對藏族人民深切的關懷,是孔繁森架起了漢族和藏族人民友誼的橋梁,從而使學生理解了歌詞,也把全文推向最高潮。
3、有感情朗讀歌詞,使文章主題進一步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