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報告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中考試卷分析報告 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總結(jié)與反思篇一
1、命題范圍:高中歷史必修1政治史、必修2經(jīng)濟史、必修3思想文化史,側(cè)重點是在考察必修1與必修2。
2、命題難度:試題或選自高考真題,或選自高考模擬題,與高考文綜合歷史試題的難度相適應,本次月考試題的特點是: 選擇題注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對比的要求,非選擇題突出理解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對一些重點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3、試卷結(jié)構(gòu):滿分100分,時間:50分鐘。選擇題12道每題4分共48分:5道政治史(必修1)、5道經(jīng)濟史(必修2)、2道思想文化史。非選擇題兩題共52分:第一道考察范圍為政治史,四小問共26分;第二道是一道綜合性試題,共三個問,每個問均涉及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史的內(nèi)容,對學生知識的歸納與橫向遷移能力要求較高。
二、學生答卷情況:
1、選擇題
錯誤率過半的試題有7道,據(jù)錯題分析錯誤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主要錯題有四道是涉及經(jīng)濟史的內(nèi)容,說明學生對于經(jīng)濟史的基礎掌握不牢固;第二,主要錯題有四道是關鍵詞涉及到時間,說明學生對于具體時間記不清楚而選錯。
2、材料分析題
第一題材料題失分最高的是第4小問“有人認為世紀之交的歐洲是發(fā)展與動蕩并存,請舉史實說明”,出現(xiàn)的問題的原因有二:一,不理解“世紀之交”所指的具體時間;二,關于1990—1999年歐洲所發(fā)生的具體史實不了解。
第二道材料題失分最高的是第2小問和第3小問。第2小問“這一時期歐洲國家經(jīng)濟、思想、政治領域的發(fā)展是怎樣相互作用和影響的”,很多學生在理解題意時出現(xiàn)問題,忽視了三者之間的雙向影響,如“政治既影響經(jīng)濟又影響思想,反之亦是”,而片面地認為是單向的影響,如“政治影響經(jīng)濟,經(jīng)濟影響思想,思想影響政治”,所以失分一般過半。第3小問“你同意材料二兩種觀點中的哪一觀點?依據(jù)16—19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社會狀況,闡明你的理由”,很多學生所支持的觀點與其闡述的理由不符,明明支持觀點一卻在闡述觀點二的理由。
三、存在的問題
本次月考后,我面談了每一位學生,了解了他們考試時的一些狀況,并結(jié)合上述分析,我認為此次月考反映出來的問題如下:一,基礎知識不扎實;二,審題不清;三,考試時間上對于三科的分配不合理;四,由于記錯考試時間或做某一科時耗時太多,時間不夠而影響到考試心態(tài)。
四、改進措施
1、夯實基礎,穩(wěn)扎穩(wěn)打,精心備課,研究命題趨勢,融入復習之中,課上圍繞重點精講精練,提高課堂復習效率。
2、平時要增加材料解析題,從閱讀做起,從字,詞句入手,抓關鍵詞來審題和答題,用歷史的語言,史論結(jié)合,簡明扼要,規(guī)范答題,一個類型一個類型訓練。
3、進行學法指導,上課緊跟老師不掉隊,要動腦,課后及時復習求真會,要及時,爭取變被動聽老師講課為積極主動思考,探究答案,變死記硬背為活學活用,爭取掌握知識同時形成能力。
4、每次補課的晚自習進行文綜綜合練習,使學生在實踐中結(jié)合自身實際,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考試時間分配方案。
以上是我對本次考試的幾點認識,有不足之處,請領導,同志們批評幫助。
歷史中考試卷分析報告 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總結(jié)與反思篇二
初二歷史期中考試試試卷質(zhì)量分析
2012-05-03 10:35:32|分類:|標簽: |舉報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初二歷史期中考試試試卷質(zhì)量分析
一、試卷的評價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卷面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材料簡答題等題型。
2、試卷的基本特點:
本次考試命題以現(xiàn)行《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體現(xiàn)新課改的精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v觀全題,呈現(xiàn)以下特點:
(1)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
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標高適度?;谀壳俺踔袑W生的學習能力和初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試卷沒出現(xiàn)偏題、怪題。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比較適中。
(3)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
單明了,學生審題時一目了然。
二、學生答題質(zhì)量分析
1、優(yōu)點
(1)對歷史教材的主干知識掌握得較好。學生能根據(jù)要求加以復習
鞏固,對重點知識的掌握較熟練。
(2)能正確地運用解題方法。大部分學生能采用較常用的直選法和
排除法來解答選擇題。
(3)能根據(jù)題意認真解答。大部分學生能根據(jù)題目的要求,認真分
析問題,正確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學生的學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學生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增強;部分學生善于運用已知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此次材料題的得分率
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具備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問題
(1)基本功不扎實。書寫不工整、不規(guī)范,錯別字多。
(2)同類知識混淆不清,學生對同類知識掌握不牢固,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很普遍。
(3)讀圖類的知識掌握不到位,如選擇題24題,對經(jīng)濟特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的地理位置把握不清;材料簡答題33題,對材料中的二幅圖
不能進行正確的判斷,不能由紫荊花和蓮花想到港澳回歸。
(4)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如34題第一問,材料一歌詞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很多學生回答的是西藏和平解放,這反映了學生
對歷史事件的最關鍵信息未能正確地加以分析。
(5)復習不到位。本次考試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太好,選擇題錯了很多,特別是
10、20、24、28錯誤率高、材料題31(5);33題(3);34題(1)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不扎實,沒有真
正地理解,只是死記硬背。
三、改進措施
1、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堅持講練結(jié)合。
2、在注重歷史基本知識的傳授的同時,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歷史概念。在這過程中,必須注意到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可貴的創(chuàng)新意識。
3、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
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4、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
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5、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6、對學生加強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歷史學科術語,全面、完整答題的能力。強調(diào)考試中學生一定要分點逐條書寫,注意條理一定要清晰,特別是要強調(diào)答案書寫的序號化。
7、必須注意歷史與相關學科知識的結(jié)合,比如和地理、文學以及政治常識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變成還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陣地。歷史內(nèi)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最好的園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等將上下而求索!讓歷史伴著學生快樂的成長!明天更輝煌!
歷史中考試卷分析報告 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總結(jié)與反思篇三
八年級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一、試卷分析:
1、試卷基本情況
歷史考試時間為60分鐘,卷面總分為100分,本次考試試卷共三大題,由以下三種題型構(gòu)成。第一題選擇題,含20個小題,共計40分;第二題為材料題,含2個小題,共計20分;第三題為探究題,含2個小題,共計40分。
2、試卷所涉及的教材內(nèi)容:
試卷考查的歷史知識點,分布于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教科書1-3單元。
3、試卷的基本特點:
(1)命題依據(jù)初二歷史教科書的內(nèi)容,沒有超出規(guī)定的范圍。(2)選擇題部分基礎性較強,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3)材料題和探究題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脈絡有較強的理解,弄清歷史事件背后的實質(zhì)。對于農(nóng)村中學現(xiàn)階段的學生來說,在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和有限的理解力的基礎上,要達到這個要求,比較困難。
(4)題目有所重復,且對歷史事件的探究要求比較高,比如21題和24題都主要考察學生對近代化的理解。
二、學生答題質(zhì)量分析
1、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對主干知識記憶理解不夠到位。思路
1 不清、抓不住考題的“靈魂”,導致學生答不到點上,不審題,題目中要求選錯誤的,可學生一眼看過去只選了一個正確的。如選擇題的第1、5、6、14、18等小題都是課本出現(xiàn)或平時練習過的基礎知識,但錯誤的學生還比較多。
2、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較差。隨著能力考查的不斷加強,取自于課外的史料也不斷增多,閱讀理解史料是解題的關鍵。但在本次考試的材料分析題中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還是比較欠缺;
3、對歷史史實聯(lián)系和分析概括能力還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題,很多學生知識掌握缺乏系統(tǒng)性、整體性,知識遷移能力較弱,對熱點不夠關心。比如部分學生對21題中的“中國夢”根本無認識。部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與把握存在欠缺導致出現(xiàn)審題不清、答非所問現(xiàn)象。分析問題、提取信息能力不強,題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問,不會從材料中提取信息。
4、審題不認真。
(1)對題目的限定詞或關鍵詞沒有認真審讀,沒有注意分析,導致失分。
(2)選擇題題主要考查要求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熟練掌握、要有較強的理解記憶知識的能力和前后聯(lián)系的能力,但只要平時注意歷史知識的,都能做出來。
(3)在材料解析題的解答中,有的學生沒有對材料內(nèi)容及設問進行認真閱讀,沒有抓住關鍵詞回答問題而影響了得分
5、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方法簡單滯后,以死記硬背為主,忽略學習過程,沒有培養(yǎng)起歷史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
三、改進措施。
1、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4、根據(jù)目前命題的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這次考試,我認識到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本著培養(yǎng)學生歷史意識和獨立思維能力的目的,采取多種方式,從各個角度對學生加強引導和教育,爭取在下一次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歷史中考試卷分析報告 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總結(jié)與反思篇四
2008—2009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分析
2008—2009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結(jié)束了,現(xiàn)將本次測試的歷史部分考試情況分析如下:
一、試卷分析:
1、指導思想
高中《歷史教學大綱》規(guī)定了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要求和內(nèi)容等,是教學、評價和考試的依據(jù)。本次歷史考試試卷依據(jù)《歷史教學大綱》的要求,突顯創(chuàng)新意識,強調(diào)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統(tǒng)一,著重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的轉(zhuǎn)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有利于正確引導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2、題型設計
本次歷史考試試題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第ⅰ卷選擇題由30小題組成,每小題2分,共計60分;第ⅱ卷非選擇題由3大題組成,共計40分??荚嚂r間為100分鐘。
3、試卷內(nèi)容
歷史試卷內(nèi)容設計大致如下:中國近代現(xiàn)代史(上)部分有9個選擇題和第31大題的第二問,占24%;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上)部分有7個選擇題和第31大題的第一問,占20%;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下)部分有14個選擇題和第32、33大題,占56%。按能力要求劃分:識記占40%,理解占30%,運用占30%,由此可以看到如下一些特點:
(1)以考察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為主,注重基礎,題目難易比例適中,能夠檢測出學生學習基本情況。
(2)題目涉及學生所學的知識量、面寬,能體現(xiàn)出教材所要求的重點內(nèi)容,能夠正確指導教學工作。
(3)試題題型切近高考,從不同方面測試學生的能力,使其適應以后的學習和考試。
(4)圖文并茂,試題設計新穎。既有文字型試題、又有圖片材料,角度新,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突出了新課程理念。
二、答卷分析
1、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本次考試年級平均分為57分,最高分為87分。優(yōu)秀人數(shù)為13人,占年級2%;良好人數(shù)為106人,占年級15%;及格人數(shù)為335人,占年級48%。
2、答題情況 (1)選擇題
選擇題既注重基礎知識、歷史概念的考查,整體上難度適中,題型新穎多樣。既考查了學生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又考查了學生對新的材料情境的識讀和理解;既考查了學生對歷史基本概念的掌握,同時還考查了學生對圖片的識讀和理解,總之注重側(c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失分較多的題目有第5題、第6題、第10題、第14題、第19題、第24題、第27題、第29題,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學生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較差;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較差;學生的材料閱讀理解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抓住有效信息進行解題;基礎知識不扎實,歷史概念含糊不清;審題不清,題干的內(nèi)容沒有完全領會透徹,就斷然下決定等。
(2)非選擇題
第31大題是關于近代美國和中國的民主問題,滿分12分,得分率為75%,平均分為8分。本題有兩段材料,考查的內(nèi)容首先就是對材料的概括能力,一般都能拿到滿分(4分);然后考查了美國限制政府權(quán)利的措施及其影響,就有部分同學答題不是很全面,說明對歷史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有限;最后考查的是中國民主道路不能完全仿效歐美的原因,一般都能根據(jù)材料答到其中一點,但根據(jù)所學知識來回答就不是很理想,說明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還有待提高。
第32題是關于20世紀30年代的兩種典型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和國家干預經(jīng)濟的模式以及歐洲一體化的問題,滿分16分,一般學生平均得分在10分左右,得分率為62%,在三道大題中最低,失分點主要還是對一些基礎知識的落實不到位,例如對“經(jīng)濟特點”這一名詞不理解、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和國家干預經(jīng)濟的模式擴張及其影響不到位、對莫內(nèi)和舒曼在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作用理解不準確等。
第33題關于二戰(zhàn)后美國經(jīng)濟問題,滿分12分,一般學生平均得分在10分左右,得分率為84%。第一問和第二問直接能從材料中找到,比較簡單;第三問要結(jié)合所學知識,考查學生再認再現(xiàn)能力,共有四點,一般能達到三點;第四問主要是學生不理解的“美國世紀”的衰落是什么意思,因而到材料中去找些不相干的答上。
三、教學建議:
1、狠抓基礎,強化落實。從此次題目來看,主要還是來源于課本上的基礎主干知識。所以基礎知識的落實尤為重要。而要做到知識的落實,所以要重視基礎知識,將識記——理解——運用貫穿于平時教學過程中。其次要正確認識主干知識與非主干知識之間的關系,強調(diào)主干知識,注意對非主干知識的避重就輕。再次,“歷史概念”教學要加強。歷史概念不同于一般的歷史知識,是對一般歷史知識的提煉和升華,是規(guī)律性的歷史知識。任何學科體系都是由學科概念組成的,真正能夠運用的知識主要就是學科概念。就歷史概念而言,越是范疇大的、理論性的歷史概念,運用的頻率越高,如社會、階級、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等,學生也越不容易把握。這在歷年高考中都反映出來。最后,注重基本理論的教學。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理論、基本觀點,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指導思想,在高考答題中時時需要加以運用。如發(fā)展的觀點、辯證的觀點、聯(lián)系的觀點、全面的觀點、內(nèi)容和形式、原因和結(jié)果等。中學歷史課本雖然沒有明確闡述這些理論或觀點,但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加以挖掘。我們有必要將課本中的一些規(guī)律原理,總結(jié)歸納,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2、重視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解題能力就必須抓好以下幾種能力的培養(yǎng):(1)記憶能力,即再認、再現(xiàn)歷史知識的能力。(2)分析能力,即歷史闡釋能力(包括歸納、比較、概括歷史知識;對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評價)。(3)應用能力,對材料進行分析、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4)表達能力,即文字表達能力(包括語言準確、邏輯嚴謹、史論結(jié)合)。
3、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答題能力和技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答題應該段落化,序號化,要點化,書寫規(guī)范化,向非智力因素要分數(shù)。
4、發(fā)揮團體作戰(zhàn)的優(yōu)勢,利用集體的力量,加強集體備課,注重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資料試題精講精練,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及時反饋,加強輔導,充分發(fā)揮備課組每一名成員的聰明才智,明確工作目標,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
5、教學上要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緊密結(jié)合當年國內(nèi)外重大時政熱點,做到知行統(tǒng)一。
歷史中考試卷分析報告 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總結(jié)與反思篇五
九年級歷史月考試卷分析
一、定量分析:本次月考參加考試學生人數(shù)234人,40分以上43人,優(yōu)秀率18.37%;30分以上117人,及格率50%;平均分28分。
二、定性分析:試卷按中考標準命題,第一題為單項選擇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第二題為材料分析題,共35分,其中第16題10分;第17題10分;第8題9分;第9題6分。試卷總分50分??荚嚂r間50分鐘,(比中考少10分鐘)。
選擇題得分優(yōu)等生一般在13分左右,得分率87%,中等生一般在10分左右,得分率66%,學困生得分大多低于10分。其中第1、3、10小題出錯較多。究其原因,第1小題識圖不準確,b圖是原始居民挖掘的水井,許多學生沒有認出來。第3小題因材施教是教學方法,而不是學習方法,學生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而出錯。第10小題本是常識性的題,但題干要求卻是反向選擇,問的是其中搭配不當?shù)氖悄且豁?,許多學生卻沒有認真申清題意要求,直接選了與題意要求不符的答案。
非選擇題4個材料題分別考查歷代中央政府(西漢、清前期、19世紀70年代)對邊疆地區(qū)(新疆)的管轄;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臺灣問題;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及殖民擴張、工業(yè)革命等專題知識點。16題得分率最高,尖子生基本不會失分;17題學生對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秦朝郡縣制、元代行省制度復習得不錯,但對其作用分析不準確、不全面,或完全不知。答題不規(guī)范,造成失分。歷史上臺灣與祖國大陸曾三次分離知識點識記不準確,似是而非,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說成是西班牙、英國、沙俄侵占臺灣,不同歷史時期對臺灣的稱謂夷洲、琉球、流求、臺灣混淆不清?;蚰芴崛≈R點但表達不準確,不清楚,不嚴密。此題得分率60%左右,很不理想。18題提出實業(yè)救國口號的狀元實業(yè)家張謇的“謇”字許多學生寫成錯別字“騫”字。主觀題回答太簡單,如第(4)小題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huán)境中不斷進行著經(jīng)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近代化探索充滿了艱辛?;厥走@一歷程,你有何認識?部分學生回答“落后就要挨打”一句話了事,沒有展開來回答我們怎樣才能不落后,不挨打。如發(fā)展科學技術、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等。這樣的回答在中考中很難得滿分。19題得分率較高一些。
三、改進措施
1、繼續(xù)夯實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中考試題80%以上的題都是考查學生的雙基掌握情況,抓住了基本知識、培養(yǎng)起基本能力就成功了80%。
2、注重歷史主干知識的梳理。重視對中華民族、對世界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教會學生歸納知識、理清線索。
3、注重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會學生規(guī)范答題,材料題、主觀題答題序號化、提示化、要點化。把知識點落實到筆頭上。
歷史中考試卷分析報告 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總結(jié)與反思篇六
南強中學九年級5月考試卷分析
南強中學
唐麗娟
一、基本情況:
我任教的歷史科目本次月考中共有82個考生參加,其中60分以上60人,及格率為73.1%;均分69.7分(其中120班83.3分,121班56.1分),最高分95分,優(yōu)秀人數(shù)為32人??傮w來看,學生成績基本達到預期,但是120班優(yōu)秀率有待加強,121班及格率有待提升。
二、試卷分析
本份歷史試卷考查知識點特別廣,比起往年要多得多。甚至出現(xiàn)一道大題必須完全答出意義中的所有要點的現(xiàn)象。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加大了難度。這也體現(xiàn)了中考的新趨勢,注重細化知識點。另外,本份歷史試卷注重考查專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各個知識點的融會貫通、綜合應用的能力。這也為以后中考復習指明了指導作用。
(一)選擇題
選擇題滿分40分,大部分學生得分在34分左右。出錯較多的是
7、8、9、12、17、18、19幾個小題。
7、8、9、12這三道題題學生存在問題是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導致出錯。第17、18、19這三道題則是因為學生對湖南省基礎知識不了解導致失分。
(二)判斷題
判斷題總分10分,大部分學生在7分左右。易錯題
23、24、26、30題。其中
23、24題為學生粗心造成,審題不仔細。
26、30題則是學生對該問題了解造成。因此導致失分。
(三)材料解析題
本次的材料解析題考查知識點較為全面,充分結(jié)合了歷史史實進行考查,31題材料題剛好學生復習過,因此此題學生得分率稍微較高,但是本考查的是綜合歸納能力,學生歸納能力較為薄弱,因此得分率不高。32題第(1)小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的意義,因為平常對學生的要求不嚴格,因此沒有要求他們進行每條意義進行背誦,導致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因此失分嚴重。
(四)探究題
33題第(1)小題的問題,部分學生審題不仔細或者沒有理解提議,導致答題不規(guī)范。
(34)第三問考查學生的歸納能力和拓展能力。部分學生歸納能力有所欠缺。
四、采取措施
針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面對今年的畢業(yè)考試,我們作為應該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注重對知識進行鞏固、整合,形成知識體系,著重訓練學生的答題技巧和方法,應做到以下幾點:
1.夯實基礎知識
夯實基礎,從落實知識做起。對于考標要求的基本知識、重點知識,一定要重點落實,讓學生掌握準確無誤。反復記憶,重視檢查落實,一定不要忽視基礎,不要讓學生應得的分失去;另外,現(xiàn)階段教師應重視對知識的查缺補漏。
2.提高綜合能力
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要進一步提高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轉(zhuǎn)換、組合,應訓練學生讀圖、識圖、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訓練學生簡潔、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從而起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目的。
3.加強專題復習
近年來的中考試題往往以專題的形式出現(xiàn),這在非選擇題中尤為明顯,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時注重對知識的歸納總結(jié),注重歷史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串聯(lián)歷史知識,加強專題復習,突出歷史的整體性。按照歷史復習的安排,現(xiàn)階段歷史復習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各個知識點的復習,從而構(gòu)建歷史學科知識體系。
4.精心篩選試題
現(xiàn)階段教師的手頭資料較多,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緊扣考標,必須適時精選與中考歷史試題類似的優(yōu)質(zhì)練習題,根據(jù)新課改形勢下中考歷史試題注重“材料性和情境性”的特點,教師應適當選擇一些材料精煉、圖文并茂的習題以強化訓練,切實起到對學生的訓練、提高作用,一定避免題海戰(zhàn),讓學生做無用功,從而浪費時間,收效不大。
5.提高答題技巧
復習階段,應狠抓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答題技巧與答題規(guī)范性訓練。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學會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認真審題、避免出現(xiàn)答錯題;加強答題規(guī)范性的訓練,使學生答題時做到點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強學科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學會按題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識。
201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