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現(xiàn)場急救常識篇一
一、填空題:
1、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她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yè)為宗旨。
2、現(xiàn)代救護是立足于現(xiàn)場的搶救。在 危重急癥、意外傷害 外環(huán)境下,由第一目擊者對傷病員實施有效的初步緊急措施以爭取有利的繼續(xù)救治時間,減少傷殘和后遺癥。
3、“第一目擊者”是指 能夠在現(xiàn)場為突發(fā)傷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緊急救護 的人。
4、在緊急情況下要求救護員通過實地感受、眼看、耳聽、鼻聞等方式來對異常情況做出判斷的。
(判斷危重病情:意識,呼吸,循環(huán)體征,瞳孔大小及反應,檢查。)
5、救命的黃金時刻為 4到6分鐘之內(nèi)。
6、在實施心肺復蘇時,通常用 仰頭抬下頜法打開氣道,對成人打開氣道時,要使下頜尖 與 耳垂尖 連線垂直于地面。
7、判斷病人有無呼吸采用一看、二聽、三感覺。整個過程保證10秒之內(nèi)。
8、成人判斷心跳觸摸 頸 動脈;兒童判斷心跳觸摸 肱 動脈;嬰兒判斷心跳觸摸 肱動脈;對非專業(yè)人員不作要求。
9、“生命鏈”中的四個早期為呼救、人工呼吸,心臟按壓、電擊除顫、專業(yè)醫(yī)護救治。(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復蘇、早期心臟除顫、早期高級生命支持)。
10、正常成人每分鐘心跳60到100,每分鐘呼吸 20次。
11、呼吸心跳停止后,腦細胞發(fā)生缺血、缺氧,超過 10分鐘,腦功能即不能恢復。
12、在施行心肺復蘇過程中,操作不得超過秒,終止cpr的決定權取決于專業(yè)救護人員判定死亡。
13、呼吸道由 鼻、咽、喉、氣管、和 支氣管 及分支組成;肺是 呼吸系統(tǒng) 的器官。
14、成人、兒童人工呼吸常用法,其次為法,嬰兒采用法。
15、成人口對口吹氣,每 5 秒鐘吹氣一次,每次吹氣持續(xù)1-1.5 秒以上,每分鐘吹 30次。
16、異物吸入氣道時,病人常以 v手勢求救。
17、氣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時,腹部沖擊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線臍上方2橫指處;胸部沖擊的部位是氣道。
18、胸外心臟按壓的部位,成人及兒童在胸骨正中靠下的位置、嬰兒在乳頭連線中間(胸骨中下1/3交界處);胸外按壓次數(shù)為每分鐘 100次,按壓深度成人4--5 厘米、兒童2--3 厘米、嬰兒 2 厘米。
19、單人心肺復蘇時吹氣與按壓之比成人為 2:30,兒童嬰兒雙人操作時為。
20、目擊有人突然意識喪失、無脈搏,對傷病員實施胸外叩擊除顫救護的時間,應在之前,叩擊部位在。
21、心肺復蘇abc中,a為 打開氣道、b為 人工呼吸、c為胸外心臟擠壓。
22、自動體外除顫器的英文縮寫為 aed,一般使用于成人,兒科病人需要
使用時需在歲以上。
23、創(chuàng)傷救護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 搬運四項技術。
24、成人血液占自身重量的7-8%,60公斤體重的人約有 3600毫升的血液。
25、出血根據(jù)血管類型的不同可分為 動脈 出血、靜脈出血和毛細血管 出血三種類型。
26、外傷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 壓迫止血、加壓包扎止血、間接壓迫止血和等。(指壓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
27、包扎傷口是外傷救護的重要一環(huán),它可以起到、、、的作用,有利于。
28、骨折的類型有開放性骨折 和 閉合性骨折 ;根據(jù)骨折程度將骨折分為、、三種。
29、骨折的專有表現(xiàn)有、和。
30、脊柱骨折移動時采用 上脊柱板多人 搬運方法;骨盆骨折移動時采用搬運方法;在狹小的空間采用法對病人進行搬運。
二、是非題:
1、刀傷的急救處理時首先要拔出刺入體內(nèi)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帶者應記錄上止血帶時間,并每隔1.5小時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的部位為心前區(qū)。()
4、為避免損傷橈神經(jīng),上肢扎止血帶的標準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開放性損傷后腸管外露,原則上要回納腸管后再行包扎。()
6、口對口吹氣時用力要適當,過度通氣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臟按壓時,按壓與松開的時間相等,松開時手掌應抬起
離開胸壁。()
8、按最新規(guī)定,非專業(yè)救護售貨員在施行復蘇時,按壓與吹氣之比,單人操作為15:2,雙人操作為5:1()
9、救護人員在對骨折傷員進行固定前,不應對斷骨進行復位。()
10、肢體斷離后,離體肢體應清洗干凈后隨傷病員一起轉送。()
三、簡答題:
1、凡遇緊急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時需要著重告知對方哪些情況?
(1)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
(2)目前最危急的狀況,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區(qū)劇痛、大出血、呼吸困難等發(fā)病的時間、過程、用藥情況,以及過去的病史與本次發(fā)病有關的部分;
(3)病人家庭或發(fā)病現(xiàn)場報道場的詳細地址和電話號碼,以及等候救護車的確切地點,最好是在有明顯醒目標志處;
(4)意外災害事故還需說明傷害性質(zhì)、受傷人數(shù)等情況。
2、氣道異物梗塞時傷病員有哪些表現(xiàn)?
梗阻發(fā)生時,患者常立即作出雙手呈“v”字狀緊按胸骨上段,表情緊張,很快臉色、嘴唇青紫,接著癱軟倒地,甚至伴發(fā)抽搐現(xiàn)象。
3、在實施成人胸外心臟按壓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指按壓手法)?
現(xiàn)場急救常識篇二
現(xiàn)場急救
一、現(xiàn)場急救概述
生產(chǎn)現(xiàn)場急救,是指在勞動生產(chǎn)過程中和工作場所發(fā)生的各種意外傷害事故、急性中毒、外傷和突發(fā)危重病員等現(xiàn)場,沒有醫(yī)務人員時,為了防止病情惡化,減少病人痛苦和預防休克等所應采取的一種初步緊急救護措施,又稱院前急救。
(一)現(xiàn)場急救步驟
1.脫離險區(qū)
首先要使傷病員脫離險區(qū),移至安全地帶,如對因滑坡、塌方砸傷的傷員搬運至安全地帶;對急性中毒的病人應盡快使其離開中毒現(xiàn)場,搬至空氣流通區(qū);對觸電的患者,要立即解脫電源等等。2.檢查病情
現(xiàn)場救護人員要沉著冷靜,切忌驚慌失措。應盡快對受傷或中毒的傷病員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確定病情。檢查內(nèi)容包括:
檢查時不要給傷病員增加無謂的痛苦,如檢查傷員的傷口,切勿一見病人就脫其衣服,若傷口部位在四肢或軀干上,可沿著衣褲線剪開或撕開,暴露其傷口部位即可。3.對癥救治
根據(jù)迅速檢查出的傷病情,立即進行初步對癥救治。
在救治時,要注意糾正傷病員的體位,有時傷病員自己采用的所謂舒適體位,可能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甚至于造成不幸死亡,如被毒蛇咬傷下肢時,要使患肢放低,絕不能抬高,以減低毒汁的擴延;上肢出血要抬高患肢,防止增加出血量等。
救治傷病員較多時,一定要分清輕重緩急,優(yōu)先救治傷重垂危者。4.安全轉移
對傷病員,要根據(jù)不同的傷情,采用適宜的擔架和正確的搬運方法。在運送傷病員的途中,要密切注視傷病情變化,并且不能中止救治措施,將傷病員迅速而平安地運送到后方醫(yī)院作后續(xù)搶救。
(二)注意事項
1.注意現(xiàn)場安全,重視“先脫險再救人”。
2.從正面接近傷病員,表明身份,安慰傷病員,說明將采取的救護措施。3.避免盲目移動傷者,避免再損傷。4.除非必要,不要給傷病員任何飲食或藥物。5.注意保護警方需要的現(xiàn)場證物。6.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尋求援助。
二、現(xiàn)場急救技術
(一)徒手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cpr)是指針對心臟驟停的傷病員應用的,目的是維持傷病員的器官存活和恢復生命活動的一系列的、規(guī)范的和有效的急救措施。心肺復蘇主要包括兩大核心技術,一是人工呼吸,即為肺復蘇;二是心臟按壓,即為心復蘇。1.心跳呼吸驟停常見原因
心跳呼吸驟停的常見原因為各種意外傷害和嚴重疾病,如觸電、高空墜落、車禍創(chuàng)傷、中毒、溺水、心臟病、中風等。
根據(jù)病因的不同,呼吸、心跳停止的時間不一致,多為心跳先停,約30秒后呼吸停止。傳統(tǒng)觀點認為,大腦缺血缺氧超過4~5分鐘即可引起不可逆損傷,隨后發(fā)生生物學死亡,故一般把心跳驟停的安全時限定為5分鐘。
大量實踐表明,4分鐘內(nèi)進行復蘇者可能有一半的人存活;4~6分鐘開始進行復蘇者,救活比例降至10%;超過6分鐘者,存活率僅4%;10分鐘以上者,存活機會較少。因此心肺復蘇操作應爭分奪秒,越早越好。2.心跳呼吸驟停癥狀表現(xiàn)
1.意識喪失,昏迷。2.面色蒼白或紫紺。
3.頸動脈搏動消失,心音消失。4.瞳孔散大。
5.呼吸停止,少數(shù)患者可有短暫而緩慢的嘆氣樣或抽氣樣呼吸,或有短暫抽搐,伴頭眼偏斜,隨即全身肌肉松弛。
3.心肺復蘇三部曲
當傷者心跳呼吸驟停,必須爭分奪秒,采用心肺復蘇法進行現(xiàn)場急救。
現(xiàn)場急救最緊迫的任務是對處于臨終狀態(tài)的傷(病)員進行積極搶救,這在醫(yī)學上簡稱現(xiàn)場復蘇?,F(xiàn)代復蘇醫(yī)學已總結出:頭后仰抬頜(a)(使氣道保持通暢)、人工呼吸(b)、胸外心臟按壓(c)為心肺復蘇三部曲。
(1)頭后仰抬頜(a)
一般氣道阻塞的原因有兩種類型:一是異物(痰、嘔吐物、活動假牙、血塊、泥沙等)阻塞氣道;二是昏迷患者最常見的原因是舌肌松弛,舌根后墜,堵塞氣道,會厭也堵住氣道入口。因此,必須使舌根抬起,離開咽后壁,使氣道暢通。對此包括以下3種方式:
1.清除異物; 2.糾正頭部位置; 3.器械開放氣道。
(2)人工呼吸(b)
(3)胸外心臟按壓(c)
判定心跳是否停止,摸病人的頸動脈有無搏動。一旦判定心跳停止,立即實施心前區(qū)叩擊搶救。若心前區(qū)叩擊無效,隨即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搶救。
(4)心肺復蘇是否有效的指標
心肺復蘇是否有效的指標如表1所示:
(二)止血 1.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的部位在傷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動的血管,用手指緊緊壓住。這是緊急的臨時止血法,與此同時,應準備材料換用其他止血方法。
采用此法,救護人員必須熟悉人體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壓血點。2.加壓包扎止血法
加壓包扎止血法,主要用于靜脈、毛細血管或小動脈出血,出血速度和出血量不是很快、很大的情況下。止血時先用紗布、棉墊、繃帶、布類等做成墊子放在傷口的無菌敷料上,再用繃布或三角巾適度加壓包扎。松緊要適中,以免因過緊影響必要的血液循環(huán),而造成局部組織缺血性壞死,或過松達不到控制出血的目的。3.止血帶止血法
常用的止血帶有橡皮和布制兩種,在現(xiàn)場緊急情況下,可選用繃帶、布帶、褲帶、毛巾作代替品。
(三)包扎
包扎是開放性創(chuàng)傷處理中較簡單卻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及時正確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固定敷料夾板,挾托受傷的肢體,減輕傷員痛苦,防止刺傷血管、神經(jīng)等嚴重并發(fā)癥,加壓包扎還有壓迫止血的作用。
包扎要求動作輕快、準、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選擇適當?shù)陌椒?,并先對傷口作初步的處理。包扎的松緊要適度,過緊影響血液循環(huán),過松會移動脫落,包扎材料打結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開傷口和坐臥受壓的位置。為骨折制動的包扎應露出傷肢末端,以便觀察肢體血液循環(huán)的情況。
(四)固定
骨折是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常見的損傷,為了避免骨折的斷端對血管、神經(jīng)、肌肉及皮膚等組織的損傷,減輕傷員的痛苦,以及便于搬動與轉運傷員,凡發(fā)生骨折或懷疑有骨折的傷員,均必須在現(xiàn)場立即采取骨折臨時固定措施。1.骨折的判斷
(1)劇烈的疼痛:由于骨折處的尖端刺傷周圍組織的血管、神經(jīng),活動時骨折局部劇烈疼痛,并有明顯壓痛、腫脹。
(2)畸形:骨折部位在肌肉的作用下,形態(tài)改變,如成角、旋轉、肢體縮短等。
(3)骨摩擦音及骨摩擦感:骨折斷端相互碰觸時出現(xiàn)的聲音和感覺。嚴禁有意去做此項檢查。
(4)功能障礙:骨的支撐、運動、保護等功能受到影響或完全喪失。2.骨折臨時固定的注意事項
(五)搬運
搬運傷病員時,應根據(jù)傷病員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搬運工具和搬運方法。必須強調(diào),凡是創(chuàng)傷傷員一律應用硬直的擔架,絕不可用帆布、軟性擔架,如對腰部、骨盆處骨折的傷員就要選擇平整的硬擔架。在抬送過程中,盡量少振動,以免增加傷員的痛苦。
三、常見傷害應對
(一)觸電
人觸電以后,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征象,外表上呈現(xiàn)昏迷不醒的狀態(tài)。觸電急救的基本原則是動作迅速、方法正確,急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o 緊急呼救,并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斷開電源有困難時,不得直接接觸觸電人員,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體,如圖3所示。
o 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讓觸電者安靜休息,注意觀察。
o 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己經(jīng)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尚未中斷,應讓觸電者安靜地平臥,解開其緊身衣服以利呼吸;保持空氣流通,若天氣寒冷,則注意保溫。嚴密觀察,速請醫(yī)生治療或送往醫(yī)院。
o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并撥打急救電話或送往附近醫(yī)院。
(二)燒傷
? 電灼傷、火焰燒傷或高溫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并應用清潔布片或消毒紗布覆蓋。
強酸或堿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沖洗時間不少于10分鐘,如圖4所示,并迅速將被侵蝕的衣物剪去。灼傷部位不宜涂抹任何東西和藥物。
送醫(yī)院途中,可給傷員多次少量口服自制糖鹽水。?
? ?
(三)凍傷
(四)中毒
急性中毒常發(fā)生于生產(chǎn)、檢修過程中的意外事故,往往病情嚴重,發(fā)展迅速。急性中毒救治成功的關鍵是早期處理,而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大劑量的毒物吸入與現(xiàn)場搶救不力。因此急性中毒一旦發(fā)生,現(xiàn)場工作人員應擔負起搶救的責任,這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現(xiàn)場急救原則是維護患者的生命體征,終止毒物的再吸收,給予必要的早期處理;若有多人急性中毒,要區(qū)分病人的輕重緩急,安排好搶救力量,就地或轉送醫(yī)院就治。做到搶救不忙亂,使中毒者不漏診、不誤診,力求在時間上分秒必爭。
現(xiàn)場救護人員戴好合適的防毒面具,如圖5所示,在設法救出患者的同時,快速切斷毒源。
5.盡快將患者移到上風向空氣新鮮的地方。搬運過程中,要沉著、冷靜,不要強拖硬拉,避免搬運過程造成更大損害。
6.患者被搬到空氣新鮮處后,要檢查神志是否清晰,脈搏、心跳是否存在,呼吸是否停止,有無出血或骨折等外傷。如發(fā)現(xiàn)病人呼吸停止,就地進行人工呼吸;如有心跳停止,應立即在現(xiàn)場做心臟胸外按壓術。解開衣領和腰帶,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寒冷季節(jié)應注意保溫,保持患者安靜,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7.脫去污染衣物,及時清洗污染的皮膚和眼睛,注意不要忽視會陰和腋窩等處。
8.立即通知醫(yī)院做好搶救準備。通知時應盡可能說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數(shù)、侵入途徑和大致病情。
9.患者心肺如未復蘇,護送途中須繼續(xù)進行心肺復蘇。護送中對休克患者應取頭低位,昏迷或嘔吐患者平臥時頭應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吸入肺內(nèi)。對危重患者應密切觀察意識、瞳孔、血壓、呼吸與脈搏等變化,并作必要處理。
(五)中暑
? ? 迅速將病人移到陰涼通風地方,解開衣扣、平臥休息,如圖6所示。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用30%酒精擦身降溫,喝一些淡鹽水或清涼飲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杳哉哂檬制酥谢蛄⒓此歪t(yī)院。
(六)溺水
? 發(fā)生溺水者后應盡快將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現(xiàn)場水情,不可輕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現(xiàn)場器材,如繩、竿、救生圈等救人。
? 將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開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異物,如淤泥、雜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暢。
倒出腹腔內(nèi)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誤搶救時間,倒水方法:將溺水者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朝下,按壓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如圖7所示。?
? 當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極為微弱時,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
(七)出血
? 對于小創(chuàng)口出血,可用冷開水沖洗,再用干凈毛巾或其他軟質(zhì)布料覆蓋包扎。
對于呈噴射狀或有鮮紅血液涌出的出血,用清潔手指壓迫出血點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斷。
對于較大的肢體動脈出血,先用軟布片或傷員的衣袖等數(shù)層墊在止血帶下面,再扎緊止血帶以恰好使肢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如圖8所示。?
?
? 嚴禁用電線、鐵絲、細繩等作止血帶使用,綁上止血帶后,每30~60分鐘放松一次,一次放松3~5分鐘,直到無大量出血。
(八)扭傷
? ? 對踝關節(jié)扭傷的急救原則是休息、冷敷、固壓、墊高。
使扭傷部位得到休息,扭傷前兩天,每隔數(shù)小時用冰袋對扭傷部位進行10~15分鐘的冷敷,以免腫脹,如圖9所示。
用有彈性的固定帶對扭傷部位進行至少兩天的固定,以減輕腫脹。盡可能將扭傷部位墊高并保持在心臟位置以上,以減輕腫脹。24小時內(nèi),不得用任何熱敷方法,熱敷會使腫脹、疼痛可能性增大。? ? ?
四、常用逃生技巧
(一)地震災害 1.處于房間內(nèi)
在房間內(nèi)的人,應充分利用時間,要迅速關閉煤氣,撲滅爐火,拉下電閘以防止引起火災。頭頂沙發(fā)靠墊或戴上安全帽等能保護頭部的物品,跑至屋外空曠寬敞地。若來不及離開房間或門窗由于震動扭曲打不開時,可迅速蹲躲在桌、床等堅固家具旁及緊挨墻根下,保護頭胸等要害部位,閉目,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鼻口,以隔擋嗆人的灰塵,如圖10所示。
2.處于高層建筑內(nèi)
正處于高層建筑內(nèi)的人,要迅速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倒塌的空間避震;也可以躲在墻根、墻角、堅固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不能使用電梯,更不要盲目跳樓。
3.處于室外
處于室外的人要避開高大建筑物,把軟物頂在頭上,或用雙手護住頭部,防止被玻璃碎片,屋檐,裝飾物砸傷,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盡量遠離高壓線、變電器,以及化工設備、煤氣設施。山區(qū)地震易引發(fā)滑坡、塌方或滾石傷人。地震時應迅速離開陡峭山坡。
一次強烈地震后往往有多次高震級的余震發(fā)生。因此震后不要急于回屋,應快速到指定的應急避難場所。
(二)火災
? 當火災發(fā)生時,如果發(fā)現(xiàn)火勢并不大,可采取措施立即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的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火災。突遇火災且無法撲滅時,應沉著鎮(zhèn)靜,及時報警,并迅速判斷危險地與安全地,注意各種安全通道安全標志,決定逃生的辦法。逃生時經(jīng)過充滿煙霧的通道時,要防止煙霧中毒和窒息。由于濃煙常在離地面30多厘米處四散,可向頭部、身上澆涼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低姿勢逃生,最好爬出濃煙區(qū),如圖11所示。?
?
? ? 逃生要走樓道,一般不要乘坐電梯逃生。
如果發(fā)現(xiàn)身上已著火,切勿驚跑或用手拍打,因為奔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的補充,促旺火勢。此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著火的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若能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更有效。
(三)山體滑坡
當遭遇山體滑坡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亂。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30.迅速撤離到安全的避難場地。避難場地應選擇在易滑坡兩側邊界外圍,千萬不要將避難場地選擇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遇到山體崩滑時要朝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離原處越近越好。切忌在逃離時朝著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從一個危險區(qū)跑到另一個危險區(qū),不要自擇路線,要聽從統(tǒng)一安排。31.跑不出去時應躲在堅實的障礙物下。遇到山體崩滑,當無法繼續(xù)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可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溝里。應注意保護好頭部,可利用身邊的衣物裹住頭部。
(四)壓埋
32.被壓埋時,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33.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34.小心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35.尋找和開辟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如圖12所示。
若無法脫險,要盡量節(jié)省氣力,如有食品和水,要節(jié)約使用,等待援救。
(五)有毒有害物質(zhì)泄漏
發(fā)生有毒有害物質(zhì)泄漏事故后,假如現(xiàn)場人員無法控制泄漏,則應迅速報警并選擇安全逃生。
? 現(xiàn)場人員不可恐慌,應按照平時應急預案的演習步驟,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地撤離。
逃生時要根據(jù)泄漏物質(zhì)的特性,佩戴相應的個體防護用品,如圖13所示。假如現(xiàn)場沒有防護用品,也可應急使用濕毛巾或濕衣物捂住口鼻進行逃生。?
? 逃生時要沉著冷靜確定風向,根據(jù)有毒有害物質(zhì)泄漏位置,向上風向或側風向轉移撤離,即逆風逃生。
假如泄漏物質(zhì)(氣態(tài))的密度比空氣大,則選擇往高處逃生,相反,則選擇往低處逃生,但切忌在低洼處滯留。
有毒氣泄漏可能的區(qū)域,應該在最高處安裝風向標。發(fā)生泄漏事故后,風向標可以正確指導逃生方向。還應在每個作業(yè)場所至少設置2個緊急出口,出口與通道應暢通無阻并有明顯標志。?
?
(六)電梯下墜
? 不論有幾層樓,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這樣當緊急電源啟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xù)下墜,如圖14所示。
如果電梯內(nèi)有手把,應一只手緊握手把,以免因為重心不穩(wěn)而摔傷。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nèi)墻,呈一條直線。運用電梯墻壁作為脊椎的防護。
膝蓋呈彎曲姿勢。因為韌帶富有彈性,所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比骨頭來承受壓力來的大,如圖15所示。? ?
?
現(xiàn)場急救常識篇三
急救常識培訓教材系列之三:
現(xiàn)場救護技術
一、止血
(一)止血的適用情況
1、基本情況
血液對于人的正常生理非常重要。成年人正常時全身的血液占體重的8%。當傷口小、出血量少時,傷者全身情況無明顯變化。當損傷后失血量超過全部血量的20%時,就會出現(xiàn)臉色蒼白,手腳發(fā)涼,脈搏細弱等休克表現(xiàn);當出血量達到總血量的40%時,病人就會有生命危險。外傷發(fā)生后,失血的速度越快,對人的生命威脅越大,幾分鐘內(nèi)失血1000毫升就可致人死命。所以,在急救現(xiàn)場根據(jù)傷口的部位、大小、深度以及出血的顏色、速度,迅速判斷出血的性質(zhì),決定止血方法,是挽救傷員生命的關鍵。
如果傷口內(nèi)隨心跳節(jié)律一股股噴射而出鮮紅色的血液,這種情況為動脈出血;如果傷口內(nèi)出血速度較慢,血色暗紅,持續(xù)涌出則為靜脈出血。
2、生活中常用的止血物品
生活中常用的止血物品有創(chuàng)口貼、毛巾、手絹、衣物、床單、紗布等。以下介紹的是現(xiàn)場急救中外出血的止血方法(臟器破裂造成的內(nèi)出血則必需經(jīng)醫(yī)院手術治療),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加壓包扎止血法、指壓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和填塞止血法等。
(二)止血的方法(邊講解邊示范)
1、加壓包扎止血法 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后,再用紗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疊成相應大小的墊,置于無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繃帶、三角巾等緊緊包扎,以停止出血為度。這種方法用于四肢的小動脈以及靜脈、頭皮下毛細血管的出血。但傷口內(nèi)有碎骨片時,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損傷。
注意:覆蓋傷口或創(chuàng)面的物品(手絹、衣物、敷料、毛巾等)要盡可能清潔,表面無明顯污物,目的是盡量減少傷口的感染機會。因為環(huán)境中存在大量致病菌和有害物質(zhì),尤其是破傷風梭菌、產(chǎn)氣莢膜梭菌、銅綠假單胞菌(綠膿桿菌)等特殊致病菌進入人體,會造成嚴重后果,甚至生命危險。
2、指壓止血法
用手指、手掌或拳頭壓迫出血區(qū)域近側動脈干,暫時性控制出血。壓迫點應放在易于找到的動脈徑路上,壓向骨骼方能有效。
頭、頸部出血,??芍笁猴D動脈、頜動脈、椎動脈;【頜面部的出血舉例講解】
上肢出血,??芍笁烘i骨下動脈、肱動脈、肘動脈、尺、橈動脈;【尺、橈動脈的出血舉例講解】
下肢出血,常可指壓股動脈、脛動脈。
注意:(1)做頸動脈壓迫時,不要同時壓迫雙側頸動脈,以免造成腦部缺血。患者可出現(xiàn)暈厥、摔倒等。(2)手掌及手指出血時,要同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才能達到止血效果。如果僅壓迫其中的一條血管,不能起到止血目的。(3)手指出血時,要同時壓迫手指兩側的指動脈,否則止血效果不好。
3、止血帶法 止血帶的使用,一般適用于四肢大動脈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壓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況下,才選用止血帶法。
(1)扎止血帶的標準位置在上肢為上臂上1/3,下肢為股中、下1/3交界處。目前有人主張把止血帶扎在緊靠傷口近側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體。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帶容易損傷橈神經(jīng),應視為禁區(qū)。
(2)上止血帶的松緊要合適。止血帶的松緊,應該以出血停止、遠端以不能摸到脈搏為度。過松時常只壓住靜脈,使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
(3)原則上應盡量縮短使用上止血帶的時間,通??稍试S1小時左右,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
注意:(1)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肢體上,可先用毛巾、布料、衣物包裹肢體,再使用止血帶,以免損傷皮膚。(2)使用止血帶時,應有明顯標記,要注明止血帶使用的時間或血流阻斷的時間,以便患者離開現(xiàn)場后,便于其他人了解情況,及時放松止血帶,防止因肢體長時間阻斷血流而出現(xiàn)肢體出血壞死。一般每隔30分鐘放松止血帶2-3分鐘。放松止血帶時,如果出血不止,可用手指壓迫動脈臨時止血。(3)放松止血帶后如果需要再次使用止血帶,應該將其向近端移動數(shù)厘米,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纏扎,以免損傷局部軟組織。(4)盡量不使用普通布帶作止血帶,因為布帶(及其他物品)無彈性,絞松了不起作用,絞緊了容易損傷局部組織。
4、填塞止血法
廣泛而深層軟組織創(chuàng)傷,腹股溝或腋窩等部位活動性出血以及內(nèi)臟實質(zhì)性臟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用無菌的棉墊、紗布等,緊緊填塞在傷口內(nèi),再用繃帶或三角巾等進行加壓包扎,松緊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宜。
二、包扎
(一)包扎的適用情況
包扎是外傷現(xiàn)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扎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后遺癥等不良后果,材料有繃帶、三角巾等。
(二)包扎的方法(邊講解邊示范)
1、繃帶包扎的方法
(1)環(huán)行包扎法:適用于額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粗細均勻的部位。第一圈環(huán)繞稍作斜狀,第二圈、第三圈作環(huán)形,并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于環(huán)形圈內(nèi),這樣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將尾固定,或?qū)布糸_成兩頭打結。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體粗細相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
先按環(huán)形法纏繞數(shù)圈固定,然后上纏每圈蓋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3)“8”字包扎法:適用于關節(jié)部位包扎。
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壓蓋前一圈的1/2。
2、三角巾包扎法
(1)頭部包扎法帽式頭部包扎:將三角巾底邊向上反折3厘米后平放于前額處,將兩角在頭后交叉,頂角與兩角拉至前額打結。(2)三角巾上肢包扎:將三角巾一底角打結后套在傷手上,另一底角過傷肩背后拉到對側肩的后上方,頂角朝上,由外向里依次包繞傷肢,然后,再將前臂屈到胸前,兩底角相遇打結。
(3)三角巾肘、膝關節(jié)包扎法:根據(jù)傷情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度的長條,將中點部分斜放于關節(jié)上,兩端分別向上、下纏繞關節(jié)上下各一周并打結。
(三)包扎的注意事項:
1、打好繃帶的要領是,不要過緊,也不能過松。不然會引起血液循環(huán)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紗布。如果沒經(jīng)驗,打好繃帶后,看看身體遠端有沒有變涼,有沒有浮腫等情況。
2、打結時,不要在傷口上方,也不要在身體背后,免得睡覺時壓住不舒服。
3、在沒有繃帶而必須急救的情況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單(撕成窄條),長筒尼龍襪子等代替繃帶包。
三、固定及搬運
(一)固定及搬運的適用情況
固定術不僅可以固定骨折,防止骨折斷端移位,還能對關節(jié)脫位、軟組織的錯裂傷起到固定、止痛的效果。良好的固定還可以減少血管神經(jīng)的繼發(fā)性損傷,便于傷員搬運。搬運方法若不得當,可能造成傷員終身殘疾,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采用正確的固定及搬運方法。
1、適應證:四肢的骨關節(jié)損傷,包括骨折脫位、神經(jīng)血管損傷、嚴重的軟組織錯裂傷;脊椎骨折、脊髓損傷。
2、禁忌證:大出血休克,須先止血、輸液,維持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再進行固定。
(二)固定及搬運的方法(邊講解邊示范)
1、固定的方法
(1)上臂固定:患者手臂屈肘90°,用兩塊夾板固定傷處,一塊放在上臂內(nèi)側,另一塊放外側,然后用繃帶固定;如果只有一塊夾板,則夾板放在外側加以固定;固定好后,用繃帶或三角巾懸吊傷肢;如果沒有夾板,可先用三角巾懸吊,再用三角巾把上臂固定在身體上。
(2)前臂固定:患者手臂屈肘90°,用兩塊夾板固定,分別放在前臂內(nèi)外側,再用繃帶纏繞固定;固定好后,用繃帶或三角巾懸吊傷肢。
(3)大腿的固定:將傷腿伸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足跟,兩塊夾板分別放在大腿內(nèi)外側,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如無夾板,可利用另一未受傷的下肢進行固定。
(4)小腿的固定:將傷腿伸直,夾板長度上過膝關節(jié),下過足跟,兩塊夾板分別放在小腿內(nèi)外側,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如無夾板,可用另一未受傷的下肢進行固定。
(5)脊椎的固定:脊椎骨折不得用軟擔架和徒手搬運,以免加重損傷。頸椎骨折時,傷員應仰臥,應盡快給傷員上頸托,無頸托時可用沙袋或衣服填塞頭,頸部兩側,防止頭左右搖晃,胸椎骨折應平臥,腰椎骨折應俯臥于硬板上。不要使脊柱受牽拉、擠壓和扭曲的力量。
(6)頸部固定:用頸托固定,或用硬紙板、衣物等做成頸托而起到臨時固定的作用;胸腰部固定:胸腰部用沙袋、衣物等放至身體兩旁,再用繃帶固定在擔架上,防止身體移動。懷疑脊椎損傷,切忌扶傷員行走或躺在軟擔架上。
2、搬運傷員的技術(1)單人搬運法:適用于傷勢比較輕的傷病員,采取背、抱或扶持等方法??煞譃椤痉鲂蟹ā俊ⅰ颈池摲ā?、【抱持法】等,做法見圖示。
(2)雙人搬運法:適用于神志清醒、足部損傷而行走困難的傷者。不影響傷病時,可用【椅拖式】或【拉車式】,做法見圖示。
(3)三人或多人搬運法:對疑有胸、腰椎骨折的傷者,應采用三人或多人配合平托式搬運。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托住臀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雙下肢,多余三人時可對面站立,共同使力,做法見圖示。
(5)搬運脊柱、脊椎損傷者方法:凡脊柱、脊髓損傷者,放在硬板擔架上后,須將其身體與擔架固定牢固,尤其頸椎損傷者,頭頸部兩側必須放置沙袋、枕頭、衣物等進行固定,限制頸椎各方向的活動,然后用三角巾等將前額連同擔架一起固定,再將全身用三角巾等與擔架固定在一起。
(三)固定及搬運的注意事項
1、先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搬運。傷病員四肢骨折時,由于骨折斷端比較鋒利,容易刺破血管和刺傷毗鄰的神經(jīng),前者損傷易出現(xiàn)大出血,后者損傷易出現(xiàn)相應的肌肉和肢體的癱瘓,這兩種狀況對于傷病員來說都是致命的二次傷害。
2、昏迷傷員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
3、頸椎傷應有人協(xié)助牽引、固定傷病員頭部。
4、脊椎、脊髓傷要避免傷病員身體彎曲、扭轉,忌用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錯誤搬運方法。應平抬平放,并宜用平板擔架和仰臥姿勢。
5、搬運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傷病員傷情的變化,并隨時調(diào)整止血帶和固定物的松緊度,防止皮膚壓傷和缺血壞死。如發(fā)現(xiàn)傷病員出現(xiàn)面色蒼白、頭昏、眼花、血壓脈搏減弱、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等癥狀,應暫停轉送,就地實施搶救。
現(xiàn)場急救常識篇四
榮成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關于救護車輛的管理規(guī)定
為加強救護車的管理,充分發(fā)揮救護車使用效率,同時避免因使用救護車不當造成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經(jīng)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對救護車管理做出如下規(guī)定:
1、出車僅由120指揮中心及辦公室派車,辦公室建立救護車輛派出登記本及救護車輛加油登記本,原則上每星期三下午辦公室陪同加一次油,加油完成后由辦公室在發(fā)票上簽字并登記齊全。
2、收費標準:成山境內(nèi)救護車費10元/次,港西、馬道、龍須救護車費20元/次,出診費30元/次;門診病人收相應車費加出診費,住院病人只收取車費,院外檢查、轉診,車費、出診費按正常標準收取,救護車司機負責收車費,出診醫(yī)生負責收出診費。
3、值班時加收急診診療費5元。
4、重癥、手術及多次住院的病人優(yōu)先安排車輛免費出院。
5、為避免外來救護車來我院轉病人造成的不良影響,各科室要禁止外來車輛進我院后閃燈、鳴笛。
根據(jù)市衛(wèi)生局榮衛(wèi)字100號文《榮成市120醫(yī)療急救服務體系考核細則》、《榮成市120救護車藥品配置目錄》、《榮成市120救護車器械配置目錄》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經(jīng)過院委會研究決定,進一步加強我院120急救管理,現(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藥房接到120指揮中心指令后快速通知120司機、醫(yī)生、護士,要求相關人員22:00點之前3分鐘之內(nèi)到位,22:00—-7:00點5分鐘之內(nèi)到位,值班和聽班人員電話要放在身邊,必須第一時間接聽電話,未及時接聽電話,需再次通知的情況就確定為出車不及時;
2、每次出車完畢醫(yī)生必須填寫溝通記錄單及出車信息表,每周送檔案室存檔;對于在院內(nèi)進行搶救的患者,接診醫(yī)生要認真填寫搶救記錄表,有本科室主任確認簽字后,送檔案室存檔;出診護士要在8小時之內(nèi)完成120回復工作,對院前急救病歷中,主訴及病人基本情況要認真填寫,醫(yī)務科將120相關項目列入每月考核內(nèi)容;
3、危重癥病人可以不回醫(yī)院馬上轉院,接回醫(yī)院的病人經(jīng)檢查后或其它原因需要轉院的,原則上要經(jīng)過相關主任會診,方可轉院; 4、120司機出車完畢后,需要通知藥房,藥房要及時將救護狀態(tài)改為待命狀態(tài);
5、為保障醫(yī)療安全,防止醫(yī)療事故糾紛的發(fā)生,杜絕推諉病人等情況的發(fā)生,經(jīng)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對120接診病人實行醫(yī)生、護士首診負責制,對急危重病人需檢查、轉診等情況時,由120值班醫(yī)護人員全程負責,入科室后的病人需搶救、轉診等情況時,由該科室醫(yī)護人員負責。
2011-09-08
現(xiàn)場急救常識篇五
創(chuàng)傷救護
[概述]
一、概念:創(chuàng)傷是指各種因素造成機體的損傷。輕者造成體表的損傷、疼痛、出血;重者造成功能障礙、殘廢、甚至死亡。
二、分類:按照皮膚完整與否分為開放性(不完整)和閉合性損傷(完整)。
復合傷:不同致傷原因同時或相繼造成的不同性質(zhì)的損傷。多發(fā)傷:同一致傷原因同時或相繼造成多個部位的損傷。
三、現(xiàn)場救護目的:保護傷口、減少出血、維持生命、固定骨折、防止或延緩傷情惡化、便于快速轉運。
四、原則
1.先判斷傷員和自身是否安全,自己盡可能先有保護性措施。2.全面、重點了解傷情,迅速準確查體。
3.判斷意識、呼吸、循環(huán)體征,檢查傷口、頭、脊柱、胸腹、四肢包括患肢的感覺、運動和血循環(huán),并及時呼救。
4.動作輕、快、準,防止加重損傷。
5.先救命,后治傷;先重傷,后輕傷;不可忽視沉默的傷員。6.對出血者迅速進行有效的止血。7.包扎(頭、胸腹、四肢);固定(頸椎、胸腰椎、四肢),再次檢查患肢的感覺、運動和血循環(huán)。
8.加強人文關懷,保存好傷員的物品。9.必要時及時轉運。
[止
血]
一、概述
血液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中藥物質(zhì)。成人的血液約占體重的8%。止血是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任務。
二、出血的分類
1.內(nèi)出血:深部組織和內(nèi)臟損傷后,血液留于體內(nèi),體表看不到出血,常常易被忽視,所以只要懷疑有內(nèi)出血者(有失血的全身表現(xiàn)),強調(diào)絕對靜臥休息、制動、鎮(zhèn)靜,防止加重損
傷。必須重視病情,必要時進行cpr,要及時呼救和轉運就醫(yī)。2.外出血:外傷后血管破裂、血液流出體外。
三、失血的全身表現(xiàn):面色蒼白、口渴、出冷汗、手足濕冷、乏力、心慌氣緊、脈搏細速、表情淡漠、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四、止血材料
最好用無菌敷料、止血帶,緊急情況下可選用相對干凈的材料(毛巾、衣物等)。
五、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的動脈阻斷血運,是一種短暫的止血(10~15分鐘)方法,用于出血量較多的傷口,有快速止血的作用。要點:患肢抬高;位置準確;力量適中。各部位的指壓止血方法(見圖): 1)顳淺動脈壓迫點:
用于頭額部的出血,壓迫同側耳屏稍前方的顳淺動脈。(4-1)
2)面動脈壓迫點:
面部出血時,壓迫同側咬肌前緣與下頜骨相交處的面動脈。(4-2)3)肱動脈壓迫點:
上肢(上臂遠段及以遠)出血,在上臂中段內(nèi)側向后外壓迫肱動脈。(4-3)4)尺、橈動脈壓迫特點:
腕、手部的出血,壓迫腕部掌面兩側的尺、橈動脈。(4-4)5)指掌側固有動脈壓迫點:
手指的出血,壓迫同指根部兩側的指掌側固有動脈。(4-5)6)股動脈壓迫點:
下肢大出血時,用拳頭或掌根壓迫同側腹股溝韌帶中點偏內(nèi)側下方的股動脈。(4-6)2.包扎(加壓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棉墊直接壓住傷口或傷口周圍(傷口又較深的異物或骨折斷端外露時),再用繃帶或三角巾進行包扎或加壓包扎來止血。
要點:1)套高患肢。2)傷口淺表的異物予以去除后包扎,刺入體內(nèi)的異物予以保留,骨折斷端外露時,傷口周圍加墊后間接加壓包扎。3)敷料覆蓋超過傷口邊緣3cm以上。4)被血浸濕的敷料不要丟棄,應再在上面加蓋敷料或棉墊。(4-7)3.加墊屈肢止血法:
四肢沒有骨折時,用于腋窩、肘窩和腘窩以遠的出血。在腋窩、肘窩或腘窩處墊上繃帶卷或棉墊,并屈曲相應關節(jié)壓迫此處的血管止血,再用繃帶等固定該關節(jié)。準確記錄時間,每50分鐘放松3~5分鐘。(4-8)4.填塞止血法:
用于傷口較深較大、出血多的傷員。用敷料等塞入傷口內(nèi),再加壓包扎。留敷料的一角在傷口外并記錄塞入敷料的數(shù)量。(4-9)
5.止血帶止血法:
肢體大出血或離斷時采用的一種止血、救命的方法。要點:
1)用于四肢大出血且其他止血方法都無效時。2)部位:上臂上1/3段;大腿的中上段。
3)抬高患肢,傷口處用指壓止血和直接壓迫止血法。
4)在局部加墊,有表式、氣囊止血帶最好,沒有時可選用寬布帶作為止血帶。禁用鐵絲、電線、繩索等。
5)松緊適度,以傷口剛不出血為度。6)在明顯部位準確標記時間,每50分鐘放松3~5分鐘,放松時用指壓止血和直接壓迫止血法。
7)此類傷員優(yōu)先轉運。(4-10)
[包扎]
一、目的:
保護傷口,止血、止痛。
二、材料:三角巾、繃帶或相對干凈的衣物、毛巾等做成類似三角巾、繃帶的材料。
三、要求:
1)不沖洗傷口(燒燙傷除外),抬高患肢。
2)壓迫傷口要嚴密,對敷料的包扎要牢固,松緊適宜。3)刺入體內(nèi)較深的異物或骨折端外露的傷口不直接包扎。4)打結避開傷口。
5)只要不是肢端受傷,應將肢端外露。6)檢查肢端的感覺、運動和血循環(huán)。
四、繃帶包扎方法
1、環(huán)形包扎法:
用于較短的傷口包扎,是所有繃帶包扎的基礎。(4-11)
要點:壓住敷料,繃帶起端稍作斜形環(huán)繞第一圈,將起始處的一角留于環(huán)形圈外并反折,壓于第二圈下,繼續(xù)加壓環(huán)繞肢體4~5圈,每圈壓住前一圈,繃帶纏繞邊緣要超出敷料邊緣。
2、螺旋包扎法:
用于包扎粗細均勻部位的較長傷口。不需要重疊時則為蛇形包扎法。(4-12)要點:先環(huán)形包扎2圈,以后每次重疊于上一圈約1/3~1/2
3、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包扎粗細不均勻部位的較長傷口(前臂、小腿)。(4-13)
要點:先環(huán)形包扎2圈,在螺旋的基礎上每圈都反折一次(以左手拇指壓在繃帶上面的正中處,右手將繃帶反折繼續(xù)常饒并拉緊)。不要在傷口處反折。
4、回反包扎法:
一般用于斷肢殘端的包扎(4-14)
要點:先環(huán)形包扎2圈,一手壓住繃帶,另一手在殘端處反復反折,加壓包繞壓住殘端的敷料,再用螺旋包扎法固定反折的繃帶。
5、“8”字包扎法:
用于腕、踝等關節(jié)處的包扎,包扎后關節(jié)可有適當?shù)幕顒佣?。?-15)
要點:從腕、踝部開始,先環(huán)形包扎2圈,經(jīng)過關節(jié)的上下行“8”字形纏繞,最后用繃帶尾端在關節(jié)近側打結固定。
五、三角巾包扎法:
先用敷料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三角巾做成帶狀(三角巾帶)或做成燕尾(梯形片包扎后在外面)包扎和固定。
1、頭頂帽式包扎法: 用于頭部損傷的包扎。(4-16)要點:將三角巾底邊折疊兩橫指寬,頂角向后對準枕后正中,折疊的底邊邊緣置于眉弓上緣,兩底邊分別齊耳上向后壓住三角巾頂角并過枕后下方交叉對側,再繞向前壓住折疊邊緣打結。將頂角向后拉緊折疊后掖入枕后部交叉內(nèi)。
2、頭部風帽式包扎:
用于面部、耳部或同時伴頭部損傷的包扎方法。(4-17)
要點:將三角巾的底邊中點和頂角各打一結,兩結的距離為前額到枕后的弧形長度,頂角結放在前額正中,底邊中點結在后正中,將三角巾套在頭部,向下拉緊包住頭部和面部。兩側底邊向外反折后繞下額前方,向后在枕后的結的上方收緊打結。
3、眼部包扎法:
要點:將三角巾折疊成6~7cm寬度的帶狀,以左眼為例,包扎患者左眼時,救護員左手持三角巾約1/4處,右手持三角巾約1/2處,左手放在前額中部,兩手間的三角巾蓋住左眼,右手拉住三角巾向同側耳上向前壓住左手的三角巾到同側耳上。將左手持的三角巾向下反折壓住額部的三角巾從健耳上向后繞過枕后最低處與患側耳上的三角巾收緊打結。(4-18)如寶雙眼,右手操作過程相同,將左手持的三角巾向下反折時壓住右眼,從右側耳下向后繞過枕后最低處與左耳上的三角巾收緊打結。
4、單肩包扎:
要點:將三角巾折疊90°夾角的燕尾,夾角對準上側上臂上段收緊并打結,分別將兩燕尾角從胸前和后背拉向?qū)纫赶率站o并打結。(4-19)
5、雙肩包扎:
要點:將三角巾折成約100°夾角的燕尾,夾角正對頸后正中,兩燕尾角分別披于兩肩上,繞腋下向后分別于燕尾底邊兩角收緊打結。(4-20)
6、單胸包扎:
操作要點:將三角巾披于傷側胸部,頂角放在傷側肩上向后。將三角巾的底邊邊緣反折后繞向背部收緊打結,再將傷肩上的繩用力下拉,與背后橫帶打結。
7、雙胸包扎:
要點:將三角巾折成約100°的燕尾夾角,夾角正對頸前正中,兩燕尾頂角披于雙肩向后,將燕尾兩遞交向后收緊在背部打結,形成一橫帶,再將燕尾的繩帶在背部繞橫帶反拉向上,與另一燕尾角收緊打結。(4-23)
8、腹部包扎:
要點:將三角巾底邊向上、頂角向下橫放在腹部,兩底邊向后圍繞腹部收緊打結。頂角從兩腿間向后向上拉緊,與兩底邊形成的橫帶打結。(4-24)
9、單臂包扎:
要點:將三角巾折成60°的燕尾夾角,夾角朝下,正對傷側大腿外側中線,燕尾兩底角圍腹部收緊在對側腰部打結,燕尾的兩對角在大腿內(nèi)側收緊打結。(4-25)
10、手、腳包扎:
要點:三角巾展開平放,患手(腳)平放于三角巾中部,指(趾)間用敷料隔開,將頂角向掌部返折后蓋住手背或腳背形成梯形,以指(趾)尖為頂點,將梯形上底邊兩側分別返折至同側掌邊緣,再將兩側的三角巾從手(腳)背部交叉,繞腕(踝)部后打結。(4-26)
11、膝部包扎:
用于不伴骨折的膝部傷處包扎。
要點:將三角巾折成適當寬度(約10cm)的帶狀,中段斜放在膝部,兩端向后包繞膝部向前在前方分別壓住布帶的上下邊緣,再繞向后方收緊打結。(4-27)
12、懸臂帶:
用于上肢(肘部骨折一般不用)、肩部、鎖骨等損傷時支持固定患側上肢,以減少活動、減輕疼痛、防止加重損傷。1)大懸臂帶:
要點:將三角巾的底邊朝向頸側部,底角披在患側肩上,頂角處位于患肢肘后方。
將三角巾包住前臂及腕、掌部,朝下的底角向下提到健側肩部,使腕略高于肘,兩底角在頸后收緊打結,肘部頂角打結或向前返折用別針固定,形成懸臂帶。再用另一三角巾折成帶狀,將懸臂帶和患側上臂束于胸部。2)小懸臂帶:
前臂無損傷或已經(jīng)有外固定時可將大懸臂帶換成小懸臂帶。(三角巾折成帶狀,繞頸部懸吊前臂中遠1/3段)
[骨折固定]
定義和分類:
骨折指骨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中段。
一、骨折的表現(xiàn):
1、一般表現(xiàn):疼痛、腫脹、功能障礙。
2、專有表現(xiàn):畸形、假關節(jié)、骨擦感(音)。
三、固定的目的
1、了解傷員的意識、呼吸、脈搏和出血情況,檢查肢端的運動、感覺和血循環(huán)。
2、止血、包扎之后固定。
3、最好有2人以上操作,不復位,不沖洗。
4、用于固定的材料應超過骨折處的上下兩個關節(jié)。且不與皮膚直接接觸,關節(jié)和骨突出部位要加墊,肢端盡量外露。
5、四肢骨折時內(nèi)外兩側最好均應安放夾板,以防旋轉。
6、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后固定下端,再按身體由近向遠固定,系系帶不要放在骨折處,盡量用寬帶固定。
7、在夾板的邊緣打結,松緊適度。
8、固定后,一般置于下肢于伸直位、上肢于屈曲位。
9、再次檢查肢端的運動、感覺和血液循環(huán)。
10、收拾好傷員的私人物品。
五、不同部位骨折(脫位)的固定
(一)上肢及上肢帶骨
(二)1、鎖骨
骨折后因患肩的活動引起折端移動而出現(xiàn)疼痛。現(xiàn)場處理主要是制動,即采用懸臂帶固定患側上肢。沒有材料時可以將患者衣服返折起患肢,達到固定的目的。(4-28)
2、上臂(肱骨干)
1)加墊后將超肩、肘的夾板置于上臂外側(最好內(nèi)側再有一從腋下肘部長的夾板)。2)用寬帶固定骨折的上端和下端。3)屈肘略大于90°,用懸臂帶固定。
4)若無夾板,可用硬紙板、書籍等代替或直接將上臂固定在患者胸壁上。(4-29)
3、肘部
骨折后一般處于半屈肘位,骨折部周圍有動靜脈、神經(jīng),容易被損傷,故不能像其它上肢損傷一樣將之置于屈肘位。置患肢半屈肘位,將上臂和前臂分別固定在胸部和腹部,固定后取臥位。
4、前臂
加墊后用超肘、腕關節(jié)的夾板固定,屈肘略>90°,并用懸臂帶固定。(4-30)
(二)下肢固定
1、大腿骨(股骨干)
加墊后于下肢外側放置從腋下至外踝的夾板;最好在內(nèi)側放置從大腿跟部到內(nèi)踝長度的夾板,內(nèi)側無夾板則用健肢代替,用7~9條寬帶固定。若無夾板,可將健肢向患肢靠攏,兩腿間加墊后用5條寬帶固定。為防止患肢外旋,踝部用“8”字包扎法固定兩足并在足背打結。(4-31)
2、小腿(脛/腓)骨
加墊后于下肢外側放置夾板,長度為從髖至外踝;最好在內(nèi)側放置從大腿根部到內(nèi)踝長度的夾板,用5條寬帶固定。若無夾板可將健肢向患肢靠攏,兩腿加墊后用4條寬帶固定。(4-32)
(三)肋骨骨折
根據(jù)骨折肋骨數(shù)目的多少選用不同數(shù)量的三角巾帶,從下向上呈疊瓦式將胸部束緊,固定骨折片區(qū)。在傷員呼氣末束緊三角巾帶。有反常呼吸著,在骨折片區(qū)先加厚棉墊再固定。(4-33)
(四)脊柱骨折
在脊柱的椎管內(nèi)有脊髓和馬尾神經(jīng),若固定和搬運不當,可引起永久性癱瘓或死亡,故應格外重視。若環(huán)境安全,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不移動患者,等專業(yè)人員來處理。只有在必要時
才積極進行固定/制動和搬運。(4-34)
1、頸椎骨折
一人將傷員頭部向頭頂?shù)姆较蛏誀恳?,穩(wěn)定頸椎在中立位,另一人用手掌測量從鎖骨到下頜角的距離,以此來制作或調(diào)節(jié)頸托的高度。上好頸托并固定好。(4-35)
現(xiàn)場可用毛巾、衣物等卷成卷圍住頸后和頸兩側以限制頸部的活動,不要壓住前方的氣管。(4-36)
2、胸腰椎固定
保持脊柱在一條軸上不發(fā)生旋轉和彎曲活動,將傷員平移、側翻或滾動的頭、胸、腹、髖、膝、和踝部,身體后方空虛處加墊,并將上肢固定于胸前或固定胸腹部時同時固定于軀體的兩側。
(五)骨盆骨折
骨盆收到外力碰撞后易發(fā)生骨折。處理時取仰臥位,屈髖屈膝后雙膝下放置軟墊,再用三角巾從臀后向前繞骨盆收緊,在下腹打結固定,最后在兩膝間加軟墊,用寬帶捆扎固定。(4-37)
[傷員的搬運和護送]
正確的搬運和護送傷員可以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挽救生命、減輕或避免傷殘。若搬運和護送不當,會加重損傷,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癱瘓或死亡。若現(xiàn)場安全,從業(yè)人員能夠及時到達現(xiàn)場,一般不要搬運傷員。
一、搬運傷員的目的:
讓傷員脫離危險現(xiàn)場,盡早獲得專業(yè)治療。
二、搬運方法
(一)徒手搬運:對有些輕傷員或者現(xiàn)場沒有其它搬運材料的緊急情況下可用徒手搬運法
拖行法(4-38)、扶行法(4-39)、抱持或背負法(4-40)、爬行法(4-41)、杠轎式搬運(4-42)。
有頸椎損傷的傷員要用四人搬運方法,一人專門固定頭頸部;沒有頸椎損傷的可以不專門固定頭頸部,用三人搬運方法。
有條件者先戴頸托,四人都單膝跪下,一人雙手托住并適當軸向牽引頭頸部兩側,另外三人在傷員的同一側用手分別將傷員的肩背部、腰臀部和膝踝部托住,雙手掌要伸到傷員的對側,步調(diào)一致地托起傷員,搬運到安全的地方或擔架上,固定后再運送。(4-43)
(二)擔架搬運
只要條件允許,盡量用擔架搬運。強調(diào)脊柱、骨盆骨折的傷員要用硬擔架。
擔架搬運護送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1、迅速判斷環(huán)境和傷情,動作準、快、柔,先救命后治傷。
2、先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和穩(wěn)定固定。
3、搬運要有明確的目的地,傷員應頭在后腳在前,上下坡/梯時要保持傷員的水平狀態(tài)。
4、一般取臥位,昏迷者頭偏一側,有腦脊液耳、鼻漏時應頭高30°便于引流。
5、隨時觀察傷情并及時處理。
[身體主要部位的損傷及其它常見損傷]
一、顱腦損傷、腦組織外溢的現(xiàn)場處理
1、及時判斷環(huán)境安全與否、了解傷情。
2、及時呼救,平臥傷員,檢查傷員的氣道、意識、呼吸和脈搏。
3、對昏迷傷員要迅速清理呼吸道異物,頭偏一側。
4、無呼吸心跳者要及時cpr。
5、有頭部傷口者要包扎處理。
6、有耳鼻流血、留液者,側臥位,出血側向下,不能堵塞流血、流液,頭略高,便于引流。
7、有腦組織外溢者,不能回納。用保鮮膜、敷料等覆蓋后套上環(huán)圈,再用碗等容器扣在環(huán)形圈上,最后用頭部包扎法固定碗。
二、開放性氣胸的現(xiàn)場處理(4-45)
處理原則:立即將開放性氣胸變成閉合性氣胸。
1、立即用較厚的敷料在呼氣末緊壓在傷口上。
2、用三角巾帶或布帶繞胸固定后在健側打結。
3、用三角巾行側胸或全胸包扎。
4、傷員取半臥位。
三、腸外溢現(xiàn)場處理(4-46)
腹部內(nèi)臟組織外溢者不能回納,以免引起嚴重的感染。
1、立即用保鮮膜等蓋住腸管組織,并加蓋敷料。
2、用三角巾等做成適當大小的環(huán)形圈套在腸組織周圍。
3、用碗等扣在環(huán)形圈上保護腸組織。
4、用三角巾帶或布帶等纏繞腹部將腕固定于腹部,于健側打結。
5、用三角巾行腹部包扎。
6、將平臥的傷員下肢屈曲,固定膝關節(jié)。
四、傷口異物的現(xiàn)場處理(4-47)
1、淺表的異物可去除后包扎固定。
2、進入體內(nèi)較深的異物不能撥出,也不能壓入深層,太長時可考慮截斷遠段。用繃帶卷等放在異物兩側固定,用三角巾帶或繃帶包扎固定繃帶卷。
五、肢體離斷的現(xiàn)場處理
1、立即抬高患肢,使用指壓法止血,同時用大量的敷料壓住殘端止血。
2、回返式包扎殘端傷口,如果離斷肢體有部分組織還相連,則直接包扎并按骨折固定法處理。
3、多數(shù)為大出血(除斷指),還需要止血帶止血。
4、上肢用懸臂帶固定,下肢伸直位固定。
5、離斷肢體的處理:用敷料等包裹后放入不透水的容器中,再將之放入一個裝有碎冰塊的容器,使之保存在2℃~3℃的環(huán)境中,隨傷員一起立即送往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