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1200作文故事篇一
電影《讓子彈飛》讓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個耐人尋思的結尾,張麻子歷經腥風血雨又重上馬鞍,馳入山林。也許英雄的歸宿終是草莽!電影的結局總是太蒙太奇,但我慶幸,英雄不是走回頭路,他只不過是回到原點,那里才有刀光劍影,那里才有豪邁與灑脫。
回到原點,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難忘畢淑敏的一句話:“額頭上沒有一絲皺紋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動的都是水?!钡拇_,生活在現代世界里的人們是不是已經忘記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顏,是不是已經遺漏了真性的原點?我們習慣于擠出不由衷的笑容,習慣于對化妝品和面具的依賴。殊不知我們暗自高興以為歲月的痕跡和世故的表情統(tǒng)統(tǒng)遮去,卻令自己最珍貴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熱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點在于個性的張揚,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圍。回到原點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裝;回到原點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點,而是以淡定而真實的姿態(tài)上路,輕輕抬頭,已屈指行程二萬,翻越無數的高山……
每次坐飛機時,空乘人員都會為乘客演示應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對乘客,本是機上空姐綻放最美麗一面的時機,但我卻每每看見一張張木然而冰冷的臉,很規(guī)范卻很敷衍。
我想,再動人的臉容也經不起隨意的解讀和虛偽的擺弄?;氐皆c,雖不完美亦叫人親切;遠離原點,盡管精致但讓人生厭?;氐缴脑c,是展現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軌跡上搏動著最和諧的節(jié)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繹著真善。
于是想起的人口學家馬寅初。盡管在那個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學者為茍全學說已放下知識分子的尊嚴,但馬老依然保持著不屈的姿態(tài)?!皩庿Q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說他已丟掉立場的原點,我卻謂馬老回到了一個學者應有的原點?!敖^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頭”。這個原點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載了人性的光輝和一個知識分子最倔強的底線。
原點不是起點,堅守原點者業(yè)已登上一個道德的高臺,原點又是起點,堅守原點,回到原點者從這里再出發(fā),再揚帆啟航,最淋漓也最真實,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轟轟烈烈。
在一個浮躁的社會里,我們滿足于”枝枝葉葉外不尋”,但一個人人都標榜“金錢為原點”、“權力為原點”的社會又何嘗不是一個迷失了原點的貧血社會?惟有每個人都自覺地尋找原點的坐標,重獲人性的莊嚴,才有“民德歸厚”的一天。
回到原點,重拾本真,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1200作文故事篇二
爸爸闖紅燈了,因為媽媽。
于是一路上,爸爸不住得埋怨,“我得開車,又要找地方。你還只和我說話?!薄瓣J了么,我沒看見,有紅燈麼?哪有?”“怎麼沒有,那不是在那兒么!”“嗨!沒看見。從前你還是騎自行車時,帶著我,只聽你的,從沒想去看路。你知道嗎?岳……”看媽媽一面說一面笑,爸爸幾乎要咆哮了但又偏偏忍住了。我雙手攀住媽媽的肩,將頭抵住她的頭,媽媽對我笑了笑。
對于爸媽的爭吵,我總不知道如何去勸解。爸媽之間有許多事是我所不知道的,像那本被爸爸藏在最里處的發(fā)黃的日記本,開頁的第一句就是“燕(母親的小名),……”
爸爸去停車去了,我挽著媽媽手臂:“媽,以后你就不用來了。你要是不來,爸爸就會簡單地交代幾句,你也不用挨罵了??粗銈冞@樣,我也不好受?!逼鋵嵾@樣講,我也是有私心的。周末是與同伴出游的日子,雖然我明白爸媽的苦心,但是我也不想失去這樣的青春年華——這似乎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沒事,被你爸罵是常事。知道吧,從前你爸還是騎自行車時,我就習慣聽他的指揮,哪里會看路呢!”媽媽這樣說著,是在安慰我,也許是說自己。大概吧,這車的主人脾氣是暴躁了一點,可媽媽有罵他的時候。
吃飯的時候,媽媽把我說的話告訴了爸爸,她的口氣中充滿著對兒子的寵愛,爸爸沒說什麼,一如平常一樣。開飯了,爸爸先給我盛了一碗湯,又緊接著要給媽媽盛。媽媽一邊起身,一邊說:“我來?!卑职謪s打趣到,“還能總是挨罵麼?”媽媽樂了,我卻把頭轉向了窗外。幾個穿軍裝的少女正從窗前走過,幾個孩童正歡騰,一片祥和。不覺間一股亦喜亦悲的感覺充滿了我的胸懷。
爸媽二十年就是這樣過來的,一路詢問,一路自問,一路吵著,一路哄著。說著:“咱中午吃什麼?”,“咱去嗎?”,甚至不用說以知道他不愛吃咸蒜,她天寒會腿寒。一定要講明自己的蹤跡,一定要弄清對方的生日,一定要忘了自己。
日子過得有時深情款款,有時淡然無味,有時急急忙忙,有時從從容容。直至把一場戀愛變成了愛戀,把一場思念變成了想起,又把想起變成了習慣。
我想起了那個相敬如賓的故事,連吃飯也要舉案齊眉,這其中所包含的也并非僅僅是夫妻之間的平等和尊重,我想更重要的是兩人之間的相視一笑,兩人之間的無限甜蜜。
爸媽還在吃著,不時為我夾菜,當然也為對方夾著。我也忍不住起身為爸媽添了一下茶水。臨別前,媽媽告訴我她仍舊愿意來看我,還對我說,爸爸很疼我,給我的這些栗子他一點也沒舍得吃。聽到這兒,爸爸插了一句,“誰不愛自己的兒子呢?”嘔,爸爸,又誰不愛自己的父親呢?
已經是初冬了,車窗外仍有一株樹開得繁茂如晚霞,那纖細的莖枝在風中擺動,攪亂了蕭索的天色,攪亂得很鮮活。只因它自覺的華美與莊嚴,只因從根部涌出的力量,它初冬未凋,開得美麗又瘋狂。生命更是如此,只因一場婚姻,卻可以演繹穿越百年的力量;只因一次生產,卻可以策劃經歷百年的牽掛;只因一聲爸媽,卻可以主宰一輩子的感恩。
守護天使,他有時剛強如鐵,有時溫柔似水,她有時似水柔和,有時如鐵;守護天使,他們嚴厲如懸崖不容我通過,有時親切似春風讓我一陣陣地欣喜;守護天使,我要做圍墻擋著所有的風,做船聽愛的指令,做他們最后的搖椅,老了就輕輕的搖著……
1200作文故事篇三
一對年輕夫婦,好不容易他們有了唯一的一個孩子,不幸最終降臨在這個家庭,他們唯一的孩子得了一種惡性皮膚病。
夫婦兩人借了所有一切能借的錢為孩子看病,不久便住進了一所醫(yī)院,孩子整夜不能入睡,母親則躺在冰冷的石板上,孩子體諒母親不忍心讓母親躺在冰冷的石板上,于是孩子便在母親入睡后偷偷落淚。
不久孩子的病情更加惡化了,并且這時手中的錢也不夠用了,母親與孩子抱在一起痛哭,對孩子說:“孩子我們回家吧”孩子體諒母親便答應了。這一事情被紅十字會的記者報道了,說:“一對年輕夫婦,用錢財為孩子治病最終孩子的病情惡化,請愛心人士伸出援救之手?!倍潭處滋?,幾百個救助電話打到紅十字會,數百名志愿者前來醫(yī)院看望這個不幸的孩子,短短幾天捐款箱里以捐有數萬元!孩子在那已經發(fā)黃的紙頁上記下了一個又一個好心人幫助自己。一個有一個的人名落在紙頁上,上面的人數越來越多,孩子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的病好了,一定要報答這些好心人士,并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母親安慰孩子:“放心吧孩子,這么多好心人幫助咱們,一定可以把病治好,等你好了以后我們就回家,媽媽給你做……但事與愿違,不久后孩子平靜的閉上了雙眼,他閉上眼時嘴角還留有一絲微笑,他最后一句話是:“報答那些幫助我們的人?!?/p>
那對夫婦在孩子離開以后,變賣了所有的房產,把原有的牲畜家田等全賣了,贊了一些錢,因為他們沒有忘記要報答那些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刻幫助他們的人。他們在孩子留下的發(fā)黃紙頁上找到了當初幫助他們的人,挨家挨戶的敲門,把一筆筆錢退給了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并對那些好心人說:“孩子已經走了,謝謝您們的好心幫忙。”
人們都拒絕了,他們哭了。父母哭了:“孩子的心愿不能違啊。”
大家只好含淚收下,但是。他們將那些退回的錢做成了一個愛心基金會,去幫助那些有災有難需要幫助的人。其實他們自己也是最缺錢的,但是他們卻拿去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
“真誠的付出,真誠的奉獻,真誠的給予,才會得到真情的回報!”
1200作文故事篇四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題記
輕叩一本名著,細細地與梭羅促膝談心;翻開一卷墨香,輕輕地聆聽瓦爾登湖彈奏的梵歌。
回歸自然的純潔,回歸淡泊的境界。我,作為一名浮躁的都市人,有幸拜讀這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瓦爾登湖》,為我除去那躁動的灰塵,披上那自然的清新。
白居易曾說:“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能心虛即我?guī)??!边@恰似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羅就是在這里進行了兩年兩個月又兩天的獨居生活。他記錄從春到冬的這一輪的風景,他的超驗主義實踐建立了一種與現代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對立的簡樸方式,還原生活的原始狀態(tài)。
真的很難想象,梭羅是如何生活下去,他將自己放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地方,他擁有的只有一個簡陋的小木屋,一張小小的床,一張普通的書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紙,僅僅只有簡單的陳設,僅僅只是他執(zhí)著的信念,僅僅憑借著人對自然的欲望和熱愛,他,完成了這偉大的實踐,完成了這對自然的追求,完成了這本杰作,這不得不讓后人稱他為“自然隨筆的創(chuàng)始者”。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至高的境界。當時正處于工業(yè)時代,物質的優(yōu)越并沒有讓梭羅迷失,隨波逐流,他曾在《經濟》中寫到:
“……人最美好的部分,不久也會被梨入土壤,化作糞肥……”
將所謂的經濟與自然對立,當人們奢侈地享受生活時,卻忘記這浮華世界背后的陷阱,難道就不怕醒來之后會是一場噩夢?似乎從原始時代開始,那些可以被稱得上是“智慧”的東西早已被這社會的發(fā)展所拋棄,人們對于自然只剩下貪婪,總是渴望獲得什么,有時像是一個無底深淵,永無止境。
梭羅總愛引用,記憶中影響最深的就是羅利的英譯對句:
“既然人人樂道肉身本具頑石性,慈善心腸何能不將煩惱痛苦忍?!?/p>
帶著諷刺去批判著人類的盲目,帶著幽默去痛斥人類的無為。對于人,他的信仰除了所謂的上帝就是那些所謂的統(tǒng)治階級,這對生活在基層的人民而言,生來位卑,他們活著就像一部機器,為了不讓自己在勞動市場上貶值,拋棄了氣概,拋棄了自尊。是的,他們的勞動力升值了,可悲哀的是他們的智慧卻在貶值,難道這就是“安逸者”?這正如梭羅所言:“你剛走出了失望之城,又走進絕望之鄉(xiāng)?!?/p>
上帝沒有賦予任何人任何權力,自然自有它的公道。你,生來未帶一草一木,死后又不帶走一縷一線。奴隸的生涯終究是由失望壘成的城堡,有的甚至是由絕望筑成的荒墓,與其這樣,為何不摒棄這些浮躁,還靈魂一份通透,回歸自然的寧靜呢?設想一下,當你面對這博大的自然,它給予你的是新鮮的空氣,甜美的果實,突然間,你是否感覺自己成為了天真浪漫的孩童,不知疲憊地奔逐在它的懷抱里。
這些如水晶般的思想,梭羅還記錄了很多很多,終點就是起點,四季的輪回正是生命的蘇醒沉睡,這些文字就像是一杯溫水,讓人沉浸,心靈正被一點一點洗滌,靈魂正被一點一點安靜。
淡泊是智者的動力,像是一把折扇,送來徐徐清風,拂去一片焦慮;又像是一面鏡子,照清嬌容的面貌,看清人性的本質;還像是一首詩詞,念時如癡如醉,回味時百感交集。
月下共飲,湖邊共賞。邀君在這片湖水前共冥,邀君在這份淡泊_尋那份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