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讀完一本書后的思考和感悟的總結(jié)。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可以從書的整體結(jié)構(gòu)和主題出發(fā),簡要介紹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提煉出核心觀點和主題思想。其次,我們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和感受,從個人角度出發(fā),深入分析書中的情感描寫和心理描寫,探討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和啟示。還可以從語言表達方面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技巧,評價書中的文字、結(jié)構(gòu)和思想深度。最后,我們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總結(jié)全文,突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并為其他讀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讀后感作品,讓我們一起欣賞和感受他們的思考和觀點。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一
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是,哇,好厚(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不喜歡度很厚很厚的那種書),內(nèi)心發(fā)怵,覺得可能讀不完,于是沒有馬上開始讀,就安靜的放在那兒,每天下班,會看一眼,但是沒有去讀......,直到后來有機會去無錫圖書館,才能好好靜下心來讀這本書,一讀就欲罷不能了,一直看了一個下午,后來就一直斷斷續(xù)的讀,直到昨天才讀完。
這本書有點顛覆我的有些觀念,可能是我才疏博淺吧,有些觀點還真是讓我大吃一驚,比如里面說,進入農(nóng)業(yè)社會其實是一種退步,因為在采集社會,大家四處遷徙,不用擔心吃住,過得也開心,疾病也少些,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是也不能說就是一種退步哈,可能要辯證地去看。
這本書講的是人類的發(fā)展史,其實更多的講到了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從農(nóng)業(yè)革命,到工業(yè)革命,再到科技革命,一步一步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時產(chǎn)生的一些問題,還講了社會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等。了解了這些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原來那么大,那么豐富多彩,而自己卻局限在自己的角落里,自怨自艾,實在狹隘。
書中有一觀點讓我又開拓了視野,那就是,人類社會的簡歷,就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建立起來的.,比如古代的神話,西方的宗教等等,都是講一個故事,然后大家都相信這個故事,于是就形成了一種制度約束著大家,這個觀點很神奇,想想也確實如此,很多東西只有你相信了,你才會去聽,會去做,會去遵守。所以你的思想是自由的,你需要選擇你覺得正確的去相信,不必要被一些所謂對的觀點束縛,讓自己的思想和靈魂變得迷茫。
讀了這本書后,我了解到,原來人類能夠從那么多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霸主,代價也很慘痛,多少珍稀的物種遭到了滅絕,包括我們的同類,比如尼安德特人,人類在征服地球的過程中,澳大利亞當時24種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動物中,有23種都慘遭滅絕,18許多比較小的物種也從此消失。類似澳大利亞這種生物大滅絕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千年不斷上演,成千上萬的珍稀生物種永遠的消失在地球上,實在令人痛心,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就是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史上第一波和第二波物種滅絕浪潮,知道智人已經(jīng)害死了多少物種,才會更積極保護那些現(xiàn)在還幸存的物種,否則最后,這場人類洪水的唯一幸存者可能只剩下人類自己,還有其他登上諾亞方舟但只作為人類盤中佳肴的家禽家畜。
看著這些可愛的動物,是不是由衷的想要去保護他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永遠有一顆想要保護他們的心,并且將這種觀點傳達出去。
這本書還寫到了我們平時食用的家禽家畜,其實一開始他們是自由自在的,只有物競天擇,不會像現(xiàn)在這般被圈在一個比自己身體還小的籠子里任人宰割,自從人類開始圈養(yǎng)牛羊雞這些動物后,如今通過先進的技術(shù),這些動物被拼命的復制,從種族繁衍的角度來看,這些動物確實是成功的,但是從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來看,恐怕他們寧愿種族慘淡,我這么說,看得人可能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只是大致的觀點,書中描寫的很詳盡很生動,讓人看后,都想做素食主義者了。
總之書中還有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不論對錯,總歸能帶給人思考和啟發(fā),需要辯證的去看待。
太久沒有寫東西,現(xiàn)在再來寫寫東西著實有點費勁,但是后續(xù)慢慢會多起來的,也期待你來和我一起交流討論。
最近還慢慢愛上了翻譯,哈哈哈,所以把人類簡史的簡介翻譯了一下,留在這里做一個小小的紀念吧。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二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本書從天地萬物開始說起,一本看似是講歷史的書中,卻囊括了包括心理學、生物學、金融學、宗教學的思想。本文一直想突出的一個重要思想便是“平等”。
不由和中國傳統(tǒng)的道家文化不謀而合。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寫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致是說人其實也是地球上一種平平常常的生物,和鄉(xiāng)間的花、地上的`狗沒有什么本質(zhì)的區(qū)別。大家都是在社會上平等的生存著而已,無所謂誰比誰更加高貴。如果按照道家和本書的思想,那人們生活中很多嫉妒、攀比的心理就顯得毫無意義。既然人和田間的芻狗都沒什么差別,那人和人之間能有什么不同呢?大抵不過是一種心態(tài)罷了。
從佛家的觀點來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每個人活在世上,不過是為了名和利而奔波。一旦看破這點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就能以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tài)是看待身邊的人,也更能看清這個世界。
最近有幸參加了某券商研究所首席的講座,她講了一句話“如果這輩子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極光,你的三觀會改變的”。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指那個時候你就會意識到,原來人類在這個世界上這么的渺小,反而很多事情會看開很多。我們現(xiàn)在都面臨著太大的就業(yè)壓力,每個人都陷入在深深的焦慮之中。轉(zhuǎn)念一想很多時候真的沒有必要那么的看重自己或者看清自己,帶著一顆海闊天空的心來看這個世界,一定會開闊很多。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三
遠古人類距離現(xiàn)在也不是很遙遠??!
總被初中生物書上的一句話困擾:人是一種高級動物,總覺得原來人也不過就是動物,很多事情用看動物的角度去看,有種錯亂的感覺,徒增煩惱,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就是人本質(zhì)如此,不要要過分強調(diào),否則憑添煩惱和苦悶。
關于財富、地位與階層,同樣生而為人,卻相去甚遠,每個人的存在是隨機的,統(tǒng)治起源于偶然,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原則產(chǎn)生了剝削,占據(jù)有利地位的為鞏固地位開始說故事、教化、創(chuàng)造游戲規(guī)則,未占據(jù)有利地位的只有向規(guī)則靠攏,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變動并未打破規(guī)則,只是換了個門臉,雖然游戲規(guī)則也在不斷進化,但某些核心本質(zhì)從未改變,比如剝削。
最后,作者闡述的超脫感官追求的佛教理念看的.我生無可戀,要么是動物,要么是神,而唯獨沒有說在這中間應該如何擺正位置,看完有種不會做人了的感覺,當然這也不是作者的寫作目的。
總得來說,作者的上帝視角讓人耳目一新、視野開闊,思維也活絡了。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四
20xx年,ai人工智能幾乎成了各行各業(yè)熱議的“關鍵詞”,在金融領域,fintech科技金融的熱度也是居高不下。無論ai還是fintech,都是科技與人文的融合,都代表著科學技術(shù)進步與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方向。作為金融領域從業(yè)人員,面對科技興盛之下的經(jīng)濟形勢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金融改革與創(chuàng)新,急需一種全新的視角與方法論去思索和解釋這些新問題、新挑戰(zhàn)的價值內(nèi)核與應對之策。前段時間,總行開展“三長薦書”活動,行領導推薦了以色列青年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叢書,該叢書從歷史入手,展開了一場關于人類文明進程從過去到未來的宏大敘事,人類如何演化而來、人類如何影響自然、創(chuàng)造世界,科技又將如何引導人類未來的方向等等,都在尤瓦爾生動豐富且融合了多重學科知識的記敘中娓娓道來。書中看似戲謔實則犀利的觀點,為我們重新認識世界、思考人類價值以及未來方向提供了一種別致的分析角度。
常懷敬畏之心,順歷史潮流而上。按照尤瓦爾的記敘,在好幾百萬年的時間里,人類與任何其他動物沒有區(qū)別:在智力或生存方式上與某匹狼、某個長毛象沒有區(qū)別,都是野外活動、既追逐食物又被天敵追逐;在對自然的影響力上沒有區(qū)別,好幾個人類群落的聚集也不會在地球上留下任何印記,但一場自然災害就可能讓人類絕跡。但是從7萬年前的認識革命開始,我們的人類祖先突然有了非凡的認知能力和智力,迅速地與其他動物拉開差距并占據(jù)食物鏈的頂端,成為“智人”,開始主宰自然和其他動物的生死;近現(xiàn)代的科技革命更是讓“智人”不再滿足于“人”,而向著永生的“神”奔去,“智人”中的一小部分精英分子看來又要迅速地與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拉開差距并占據(jù)永生的地位,開始主宰同類的命運。尤瓦爾對這樣的發(fā)展路徑表達了不認同和擔憂,力量的'強大磨滅了人類對于自然的敬畏之心,歷史應順流而上,人類更應常懷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能讓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懷有感念與尊重。無論是自然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還是歷史發(fā)展階段與社會狀態(tài),都應常懷敬畏。對于前者,大到國家的森林保護與污水治理,小到個人的低碳環(huán)保與垃圾分類,一點一滴都是對自然的尊重與回饋;對于后者,則更加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獨有狀況,我們每一個個體都處在特定的歷史發(fā)展大潮中,每個人的社會狀態(tài)都是獨一無二的,要順應歷史而上,更要有敬畏之心。具體說來,在中國當下,社會變革加速、經(jīng)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我黨內(nèi)部反腐加壓,執(zhí)政能力、執(zhí)政水平不斷面臨新的挑戰(zhàn),黨員個人覺悟與素質(zhì)要求亦在不斷提高。無論是作為金融從業(yè)人員,還是黨員干部,我們都應當更為嚴肅、更為認真的緊跟當下經(jīng)濟政治局勢,積極地學習和適應最新的方針、政策,去了解和認同其中的原理和背后的動因,并積極地實踐和落實。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應對心中的信仰保持敬畏和忠誠,還應深刻認識到個人在歷史潮流中的作用,與外部形成良性互動,貢獻力量、促進社會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就金融領域而言,新興科技的對傳統(tǒng)金融行業(yè)的影響是人類社會的必然結(jié)果,我們應秉持從業(yè)人員虔誠之心,正確認識科技帶來的金融變革與業(yè)務升級,以自身的專業(yè)積極應對和適應,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將好的一面發(fā)揮到最大,展示作為“智人”與眾不同的一面。
如果“智人”成為“神”是歷史的必然,我們應當順勢而為,但絕不能因為力量的強大而磨滅了自己的敬畏之心,唯有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保持正確的方向,在社會變革與金融改革的道路上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五
作者的很多想法都很獨到。烹飪改變了人類的進化,人體腸道縮短,大腦得以更好的進化;從遺傳的角度來說,小麥是否是最成功的,它干掉了其他物種,讓自己得以鋪天蓋地的繁殖,讓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種植它,為它服務;是一個個偉大的虛構(gòu)故事讓人類協(xié)作聚合在一起,例如宗教、例如國家,都沒有實質(zhì)的意義,只是講了一個故事,讓所有人信服,并為之打拼。動物靠自身器官的進化來維持生計,而智人靠日益發(fā)達的大腦,制造工具利用工具,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智人從采集者轉(zhuǎn)變?yōu)檗r(nóng)民再到工業(yè)革命、科技革命,不斷擴張自己的領土,遠航到其他島嶼,占據(jù)了地球上各個角落,所到之處生靈涂炭,滅絕了所有會危及到自身的物種,長毛象、地懶、劍齒虎,包括小島上的'原住民,包括人類一族但不是智人的尼安德特人都未能幸免。
作者不停在質(zhì)疑,我們并沒有因為科學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而活得輕松,相反幸福感在下降,自殺率節(jié)節(jié)攀升,我們個體的痛苦和努力只是換來了群體的進步。
智人的未來會不會被生物工程、仿生工程、無機生命給毀滅?生物工程例如植入基因,挑選最優(yōu)基因組成新的智人;仿生工程,例如制造機械手臂;無機生命就可能把我們的記憶備份傳輸?shù)揭慌_電腦里,構(gòu)建人工大腦,讓這臺電腦的思想舉止都像正常人一樣。細思極恐,人類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似乎并未跟上,我們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發(fā)展,并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六
《人類簡史》由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所著,是一部講述人類歷史的推進以及人類自身發(fā)展的社會學著作?!皬膭游锏缴系邸币彩谴藭母睒祟},作者跳出人類中心論的思維束縛,用通俗有趣的語言和客觀的視角講述了人類如何從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動物族群發(fā)展成為地球的主宰,站上生物鏈的頂端,并汲汲追求成為擁有永恒青春和毀滅一切力量的神。
《人類簡史》這本書講的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因此向前一直延伸到數(shù)百萬年前,然后一直講到現(xiàn)代,并在結(jié)尾迎來的全書的高潮,那就是人類的可能的未來,最后的部分給人的感覺才是最震撼的。作者從遠古生物進化,講到農(nóng)業(yè)革命,從帝國主義講到資本主義,一段段歷史娓娓道來,并在不同的人類發(fā)展階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視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當然我們讀歷史,最重要的不是弄清楚那些歷史事件,看歷史的熱鬧,而是要看歷史究竟給予了我們哪些啟發(fā)和思考,歷史無法改變,但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思考價值卻可以給我們以啟發(fā),并讓我們有機會創(chuàng)造更好的世界。
250萬年前人類還是一群在東非草原上與動物無異的古猿。一直到200萬年前,人類開始了他的第一次遷徙之旅,從東非出發(fā),足跡遍及歐亞大陸的每一寸土地。在歐洲和西亞形成了稱為“尼安德特人”的種群,在東亞則稱直立人。在印尼則住著梭羅人,在另一個不遠的弗洛里斯島上,人類則經(jīng)歷了一場侏儒化的過程,形成了獨特的人種——弗洛里斯人,身高不足一米,體重不超過25公斤,完美的適應了在在島上食物匱乏的生活。這一過程持續(xù)了約200萬年。這些人類共同生活在歐亞大陸上,直到智人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一平衡。大約15萬年前,長得與我們現(xiàn)代人無異的人出現(xiàn)在了東非高原上,之后開始了他們征服世界的里程。到大約1.2萬年前,全世界僅剩智人這一種人類了。
近代科技發(fā)展異常的迅速,出門打車用手機,叫外賣用手機,手機本來是我們打電話的工具,隨著手機智能化,網(wǎng)速的升級,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離不開手機了,不管是地鐵,餐廳還是洗手間,甚至開車的時候都有人在看手機,已經(jīng)對社會產(chǎn)生了危害。有專家預測了幾百年后的人類由于手機的存在發(fā)生駝背了。多少年前就有人擔心,機器人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控制人類,當他們真正學會人類的思考,還真是一個未知數(shù)。享受科技革命紅利的同時,我們也漸漸被它們奴役了。
當我們以“智人”的身份存活于世時,我們應以感恩與卑微的心情再次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奧秘才會像一朵美麗的花,靜靜綻放于希望的陽光之下。閱讀歷史在于讓我們牢記過往,牢記那些經(jīng)歷的挫折,利用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去發(fā)展,但是我們也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七
其實很早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聽很多人推薦它,說很值得一讀,一直想讀,直到現(xiàn)在才真正讀完,感受還是很多的,所以想記錄下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同時也推薦大家也去讀一讀,真的不錯!
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是,哇,好厚(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不喜歡度很厚很厚的那種書),內(nèi)心發(fā)怵,覺得可能讀不完,于是沒有馬上開始讀,就安靜的放在那兒,每天下班,會看一眼,但是沒有去讀......直到后來有機會去無錫圖書館,才能好好靜下心來讀這本書,一讀就欲罷不能了,一直看了一個下午,后來就一直斷斷續(xù)的讀,直到昨天才讀完。
這本書有點顛覆我的有些觀念,可能是我才疏博淺吧,有些觀點還真是讓我大吃一驚,比如里面說,進入農(nóng)業(yè)社會其實是一種退步,因為在采集社會,大家四處遷徙,不用擔心吃住,過得也開心,疾病也少些,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是也不能說就是一種退步哈,可能要辯證地去看。
這本書講的是人類的發(fā)展史,其實更多的講到了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從農(nóng)業(yè)革命,到工業(yè)革命,再到科技革命,一步一步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時產(chǎn)生的一些問題,還講了社會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等。了解了這些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原來那么大,那么豐富多彩,而自己卻局限在自己的角落里,自怨自艾,實在狹隘。
書中有一觀點讓我又開拓了視野,那就是,人類社會的簡歷,就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建立起來的,比如古代的神話,西方的宗教等等,都是講一個故事,然后大家都相信這個故事,于是就形成了一種制度約束著大家,這個觀點很神奇,想想也確實如此,很多東西只有你相信了,你才會去聽,會去做,會去遵守。所以你的思想是自由的,你需要選擇你覺得正確的去相信,不必要被一些所謂對的觀點束縛,讓自己的思想和靈魂變得迷茫。
讀了這本書后,我了解到,原來人類能夠從那么多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霸主,代價也很慘痛,多少珍稀的物種遭到了滅絕,包括我們的同類,比如尼安德特人,人類在征服地球的過程中,澳大利亞當時24種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動物中,有23種都慘遭滅絕,18許多比較小的物種也從此消失。類似澳大利亞這種生物大滅絕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千年不斷上演,成千上萬的珍稀生物種永遠的消失在地球上,實在令人痛心,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就是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史上第一波和第二波物種滅絕浪潮,知道智人已經(jīng)害死了多少物種,才會更積極保護那些現(xiàn)在還幸存的物種,否則最后,這場人類洪水的唯一幸存者可能只剩下人類自己,還有其他登上諾亞方舟但只作為人類盤中佳肴的家禽家畜。
看著這些可愛的動物,是不是由衷的想要去保護他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永遠有一顆想要保護他們的心,并且將這種觀點傳達出去。
這本書還寫到了我們平時食用的家禽家畜,其實一開始他們是自由自在的,只有物競天擇,不會像現(xiàn)在這般被圈在一個比自己身體還小的籠子里任人宰割,自從人類開始圈養(yǎng)牛羊雞這些動物后,如今通過先進的技術(shù),這些動物被拼命的復制,從種族繁衍的角度來看,這些動物確實是成功的,但是從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來看,恐怕他們寧愿種族慘淡,我這么說,看得人可能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只是大致的觀點,書中描寫的很詳盡很生動,讓人看后,都想做素食主義者了。
總之書中還有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不論對錯,總歸能帶給人思考和啟發(fā),需要辯證的去看待。
太久沒有寫東西,現(xiàn)在再來寫寫東西著實有點費勁,但是后續(xù)慢慢會多起來的,也期待你來和我一起交流討論。
最近還慢慢愛上了翻譯,哈哈哈,所以把人類簡史的簡介翻譯了一下,留在這里做一個小小的紀念吧。
人類簡史讀后感篇八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由尤瓦爾·赫拉利所著,他是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是目前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他主要通過以人類歷史上的三次重大革命使人類逐漸走向地球生物食物鏈頂點的時間主順序進行介紹,并且寫出了自己對歷史的一些看法與分析,并輔以目前人們對歷史史實的一系列觀點,使讀者能夠全面的了解歷史的發(fā)展歷程。
首先,人類只是地球上一種極為普通的生物,處于食物鏈的中層,并沒有多么突出。但在大約七萬年前,智人的出現(xiàn)使得人類逐漸走上食物鏈的頂層,并且還將更加強壯、腦部更發(fā)達的尼安德特人踢出了歷史舞臺,具體是如何做到的,無從考證。但作者通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是因為智人擁有獨特的語言,可以通過這種語言虛構(gòu)出許多事物,使智人能夠以一種極為龐大的組織出現(xiàn),然后表現(xiàn)出一種極為強大的力量,使智人逐漸走上食物鏈的頂層。具體表現(xiàn)是當智人從非洲大陸逐漸遷移到其他大陸時,這個大陸的大型肉食動物以及一些其他類型的人類都會逐漸走向滅亡。智人短時間內(nèi)就完成了從食物鏈中層到食物鏈頂層的巨大跳躍,這也對后面的眾多災難埋下了伏筆。
而后,人類學會了種植,結(jié)束了狩獵采集的生活,生活更加穩(wěn)定。作者認為農(nóng)業(yè)革命其實是植物馴服了人類,使得農(nóng)民一代又一代的進行著同樣的生活,使人類逐漸戴上了一道道枷鎖。但在我看來,農(nóng)業(yè)革命使人類擺脫了四處流離的生活,有了固定的居所和活動區(qū)域,生活更加穩(wěn)定,進而使得文明得以發(fā)展,是歷史之必然。
閱讀這本書解決了我內(nèi)心許許多多的疑問,了解了人類從哪里來,如何發(fā)展,也讓我從歷史的角度明白了印度種姓以及美國的種族歧視的復雜性,中東局勢的復雜性等一些問題。
在這次的讀書過程中,我認識到了自己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不可把書當做圣經(jīng),不加思索的將作者的想法移植進自己的腦中,讀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自己的思想,不斷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