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是一個不斷學(xué)習(xí)和成長的過程,能夠讓我們不斷進步。在寫總結(jié)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總結(jié)的目的和對象,以便更好地展開思路。高效職場人士總結(jié)了自己多年的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希望能為大家?guī)韱⑹尽?/p>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一
今天就是七夕節(jié)了,在這一個月內(nèi)也恰好看完了一部關(guān)于愛情的小說——偉大的托爾斯泰的現(xiàn)實主義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現(xiàn)在我就來寫寫我的感想。
當我剛看這本書標題的時候,我本以為它說的是安娜的故事,當我讀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有兩個主線,一個是不做作的農(nóng)場主列文,另外一個則是端莊典雅的安娜,雖然不知道這樣形容她合不合適,但在我心中她是一個美麗果敢的女性,今天我主要說的是安娜的部分。
安娜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在比較年輕的時候便嫁給了卡列寧,很遺憾的是他們的結(jié)合并不是出于愛,更多的,卡列寧娶她是為了政治,為了自己的仕途。盡管如此,夫妻二人也相敬如賓了十幾年,直到伏倫斯基的出現(xiàn),安娜才開始了她真正的愛情。
也許愛情都是在機緣巧合中誕生的,本來為了兄長婚姻而前來的安娜在火車站遇上了伏倫斯基。伏倫斯基幾乎對她是一見鐘情,而她,也在他眼神中的溫情中莫名地有了一股jiqing。車站里有人被火車碾壓致死,而伏倫斯基為他支付喪葬費的行為則給安娜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印象。接下來的幾天,安娜順利地解決了兄長奧布朗斯基和嫂子陶麗的婚姻危機,在舞會上又和伏倫斯基cha出了火花,這一次伏倫斯基再也忍不住,他被徹底迷住了。
當安娜意識到不妥,想要逃避的時候,她慌忙坐火車逃回了彼得堡,只是伏倫斯基也跟著她去了彼得堡,這讓安娜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在彼得堡,安娜逐漸臣服了伏倫斯基的愛情,甚至為了他在賽馬場事件后直接跟要面子的丈夫坦白了一切。從那一刻起,她在愛情中著了迷,開始了她對抗社會的第一步。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意識到她對自己的丈夫有多恨。她恨她所處階級的虛偽,狠丈夫處處謙讓的看似高尚的人格和他對功名利祿的追逐,更恨兩人之間的感情的虛假。在對她丈夫坦白后,她痛苦不堪,期待改變,可是丈夫卻極力掩飾他們的分裂,給她寬恕,于是便有了接下來她的這段心理活動:
“他多正確呀!他可是個正人君子?!彼f,“當然了,他總是正確的,因為他是個___嘛,他是多么的寬宏大量啊!他可真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然而時光的逝去,使我明白了,我無法再自欺欺人下去了,既然上帝造出了我,我就需要愛情、渴望生活,我并不是行尸走肉,我沒有罪??墒乾F(xiàn)在呢?假如他殺了我,要是他殺了我,我是可以忍受一切、寬恕一切的,可問題不是這樣?!?/p>
她痛恨丈夫為了他自己的仕途,為了他所謂心中的高尚而表現(xiàn)出來的懦弱和什么都不做的寬宏大量,痛恨這個對他沒有愛情的男人失去??袑幍摹案呱小睕]有給她妻子的婚外情畫上句號,甚至加速了他們的分裂。但她不敢離開他的丈夫,因為她知道如果她離開,她會變成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她會被人羞辱,她會失去自己的兒子,而她不能失去自己的兒子,她更害怕當她拋棄一切時伏倫斯基不再愛她,那時候她將無法生存。生產(chǎn)女兒時的頻臨死亡曾讓她以為死是解脫一切的唯一辦法,而當逃離死神后卻讓安娜義無反顧地奔向了伏倫斯基,她終于奔向了她的愛情。
盡管她過得滋潤了,有了愛情的眷顧,她卻不再受這個世界的歡迎,縱然有人對她理解,她卻無法再在高級社交界中立足。而令我感到痛心還有幾件事,支持安娜的那些人不少是真正意義上墮落的人,像曾經(jīng)支持她的培特西公爵夫人是他人的情婦,卻在得知安娜沒能離婚還拒絕了和她的來往。還有,伏倫斯基的母親本來是喜愛安娜的,甚至在得知兒子有一個高級官員的老婆的情婦而驕傲,但當她明白安娜和自己兒子的事影響到了伏倫斯基的前途時她徹底對安娜厭惡了。
安娜為了愛情犧牲了所有的一切,但她卻沒有獲得她想象中的快樂。她不被社交界接受,她沒有了自己的兒子,而那是自己最深愛的,同時她每天為擔心失去伏倫斯基的愛情而憂愁,心情也是時好時壞,盡管她仍然迷人。
在伏倫斯基獲得了豐厚的家產(chǎn)時,我本以為他們會不再困擾,但后來事情卻越來越糟??袑幈M管對自己曾經(jīng)的妻子不打不罵,也不對她的新生活干擾,但他卻遲遲拒絕和妻子離婚,不解除對妻子的最后枷鎖,在明知道妻子失去兒子無法生活的情況下也拒絕把自己的兒子給妻子,盡管他甚至不怎么愛他自己的孩子。在奧布朗斯基,也就是安娜的兄長再次來勸說卡列寧和她離婚時,卡列寧甚至把這事的決定權(quán)交給了一個睡覺后會胡言亂語的法國人,只因他相信這是神的旨意,諷刺的是,他以前是從不信神的,最終他明確告知他不會同意離婚,從這里我能感受到托爾斯泰濃濃的嘲諷意味。
不能離婚,得不到自己深愛的兒子謝廖沙,這一切讓安娜痛苦,但這不是壓死她的最后稻草。讓安娜最終走向滅亡的是她所追求的愛情。她每天都為失去伏倫斯基的愛情而擔憂,她受不了伏倫斯基離開她,她受不了他對她的敷衍,受不了他表現(xiàn)出來的對她的一絲絲冷漠,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情jiqing在變淡,這讓她每天都在痛苦。她總是對伏倫斯基猜忌,總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不管伏倫斯基說了多少遍“我愛你”她仍然隨便猜忌。在這里我不得不說托爾斯泰對人的思想狀況的描寫實在是太讓人贊嘆了,他對安娜在后期陷入癲狂的愛情中的想法描繪太shenru了。有多少次我都為安娜的想法生氣無比,人們曾說:愛情中人的智商是最低的,由此可見,但我也能理解這些想法。當兩個人如此親近時,總會莫名地互相傷害,安娜曾有過的那些對愛情的瘋狂想法,不正是一個在愛情中陶醉的人嘛?更遑論我也曾有過這些想法,他們是如此真實,讓我不得不懷疑托爾斯泰難道還曾研究過我。
當安娜在又一次爭吵過后對伏倫斯基說“你會后悔的。”她其實已經(jīng)后悔了,她想跟他說對不起,但她又總想讓自己占優(yōu)勢,她希望死亡結(jié)束一切,于是她又去了火車站,臥軌等待死亡,最終離開了人世。她確實贏了,在愛情中贏了,伏倫斯基確實后悔了,后悔到他對生命也不再有任何追求了,只求去塞爾維亞戰(zhàn)死沙場。兩人從一開始在車站相識,最后在車站結(jié)束彼此的感情征途,真是冥冥中自有定數(shù)。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二
第一次看安娜這本書,是在高二的時候,而最初看這本書的原因,就應(yīng)是源于對托爾斯泰的感興趣,而這個興趣的構(gòu)成,則是來源于巴金的成名作《家·春·秋》這部小說里面說到的《復(fù)活》這本書。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位端莊美麗的婦人,在前往為其兄長奧布朗斯基夫婦調(diào)解家庭糾紛的時候,遇上了英俊瀟灑的年輕軍官沃倫斯基,而沃倫斯基在第一眼看到安娜的時候,就被安娜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并由此展開了對安娜的瘋狂追求。在起初迫于社會及家庭壓力,安娜一向壓抑著自我的情感,但在沃倫斯基的窮追猛打之下,安娜最終選取離開對于自我來說沒有感情生活的家庭,而與沃倫斯基共同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二人的情感世界。但故事的卻并非是以二人的完美結(jié)合為結(jié)局,而是描述了在此后安娜所面臨的來自感情生活和社會壓力的痛苦,并最終以安娜的和沃倫斯基的雙雙“自殺”的杯具結(jié)局。
但除此之外,咱們更就應(yīng)看到的是在這個美麗勇敢的女性形象背后,婦女在當時社會上所處的無助地位的悲哀的現(xiàn)實。安娜勇敢的掙脫了社會加之于婦女的禁錮,去追求屬于自我的感情。但在這之后呢,她還是躲避不了社會對她的毒害,她在上流社會遭到“封殺”,親友拒絕和她來往,甚至遭到了人們的公開羞辱,而更把安娜逼上絕路的是沃倫斯基的冷落,這一切,無情的把安娜送上了臥軌的結(jié)局。而造成這個杯具的原因,正是當時社會婦女所處的無助地位。盡管掙脫了不合理的社會禁錮,盡管離開了與自我沒有感情的丈夫,但她卻始終無法逃離這個無情的社會,也無法不依靠于善變的沃倫斯基,而當她在這兩者中都找不到自我生存的理由及空間,她便只能選取結(jié)束自我的性命,以求徹底的掙脫這一切的束縛及其帶來的苦痛。
咱們提倡勇敢地追求自我,掙脫思想禁錮,用心創(chuàng)造屬于自我的人生,但咱們卻不能忽視在咱們掙脫了禁錮、追求到了自我之后,咱們是否能夠承受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掙脫之后,是海闊天空還是遍體鱗傷?如果是海闊天空,命運能夠掌握在自我的手中,這樣的追求才能體現(xiàn)出其提倡的價值所在;而如果是遍體鱗傷,在此后的生活中舉步維艱,那是不是就應(yīng)思考,咱們的追求是咱們力所能及的目標,還是天方夜譚的空想。
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是一個杯具,這不僅僅是對社會不公的揭示,更是對咱們在追求個性追求解放的過程中的一個警示。而已逝的詩人海子,亦是為咱們敲響了這個警鐘。海子在其對詩歌及感情的追求上,亦是勇于追求自我的個性,試圖掙脫當時社會的固有模式,但其代價是不被世人所明白,導(dǎo)致其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及情感生活上的落寞和孤獨,最終只能長眠于山海關(guān)的鐵軌上。再看回當代社會,即使個性追求已成主流時尚所被提倡,但卻還是會有咱們所難以改變的無奈與悲哀。且說與咱們大學(xué)生最是相關(guān)的教育問題,盡管許多人都依然意識到現(xiàn)代的教育日趨功利化、應(yīng)試化,讀書只為文憑,考試只為證書,但這種固有的制度以及風(fēng)氣確是咱們所無法改變的,咱們能夠?qū)@種社會現(xiàn)實表示不屑,在大學(xué)畢業(yè)后,大聲喊道“我不屑去擁有這些所謂的證書”,但咱們卻始終改變不了“文證書即是敲門磚”這樣鐵一般的事實,如果沒有其他有利的因素的幫忙,那么咱們在社會上能夠說是寸步難行,而這樣的代價確實咱們所難以承受的。
咱們提倡勇于追求,勇于挑戰(zhàn),但卻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咱們所無法承受的,那這樣的追求務(wù)必進行認真地斟酌,社會不需要那么多無謂的犧牲者,后人的成功更不須踩在前人的尸首上。只有理性的追求,才能實現(xiàn)咱們追求的價值。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三
其實,說這本書難讀也是不準確的,因為里面的故事還是很簡單的,難讀下去的原因在于名字。故事中的名字都很長,而且對于俄語一竅不通的我來說,完全分不清楚這些名字有什么規(guī)律,每個名字是誰,各個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好在,讀進去之后就多少明白了,雖然許多人物依然不明白是做什么的。但是幾個主角總算是明白了。
這本書的結(jié)構(gòu)有點兒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同時寫了兩條主線,卡列寧及他的妻子安娜和沃倫斯基,吉娣和列文這兩條線,同時兩條線也不是彼此獨立,而是互相糾纏的,人物關(guān)系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很早就聽說了它。我原來以為,這個以人物名字作為書名的書,講的是一個類似于一個被傳統(tǒng)思想束縛的女人對愛情的不斷的追求,最后卻失敗了的故事,要謳歌一下這個女人對愛情的不不懈追求,對家庭社會各種壓力下仍然追求獨立,追求自由,追求自己的愛情,反對禮教束縛的女性的贊美什么的。
我是這么想的,也一直帶著這種思路去看這本書??吹臅r候,雖然感覺和自己想象的有點兒偏差,但是因為故事很長,所以我覺得在后面會慢慢和我的想法一致起來。
直到看到這本書四分之三的時候我的想法變了。我突然討厭起安娜這個人來。為什么討厭呢?感到這個女人很自私,什么事情都是第一位的都是替自己想。
(我們暫且不把中國的德、禮放在這個故事里)她說想追求自己的愛情,其實后來看著這種感覺已經(jīng)不是追求愛情了。開始,她和情人有了關(guān)系之后,想和丈夫離婚,丈夫的要求是兒子留下。她要在兒子和情人之間選擇一個,于是她選擇了情人,當他選擇了情人之后,又開始想得到兒子。不可否認她可能對雙方都難以割舍,但是總覺得這樣做她兩邊都對不起。她的目的是情人和兒子都在自己的身邊,可是她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兩個都失去了。
她沒有替丈夫想,沒有替兒子想,乃至沒有替她那個情人想,她心里想的全都是自己。她和情人在一起之后,卻又不和丈夫離婚(后來她也同意了,但是丈夫不同意了),為的是不想失去兒子。
這樣一來,按照法律,她和丈夫還是法律上的夫妻關(guān)系。按照法律,只要不離婚,她和情人生的孩子也不屬于情人而是屬于她和丈夫。這樣,她的情人就為難了,他的情人正年輕,而且很富有,他希望能有屬于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家產(chǎn)和自己的事業(yè)能有人繼承。可是如果和安娜在一起,他就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想過拋棄安娜,而是盡力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困境。
安娜生她和情人的孩子的時候得了病,如果再懷孕會危及生命,所以她不再懷孕了。這一點和我看過的電視劇不一樣,我一直以為如果她真是喜歡這個情人的話,瑪麗蘇的劇情是她會寧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給他生一個孩子。我對她根本沒有那么高的期望。
不過我覺得她一定會和情人起碼商量一下再次懷孕的事情,相對于失去生命,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她的情人應(yīng)該會理解她。可是她沒有,連商量的念頭都沒有,她在想的是怎樣把她的情人拴牢在她的身邊。她的情人,也就一直不知道她不能再次懷孕了。
我不意外這個人決定不再懷孕,因為生命是最寶貴的,自我保護是一種本能,為了自己的生命,做什么事情的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能接受的是這個人沒有和情人商量,而且說的話讓我極其厭惡,她說的話已經(jīng)和愛情沒有任何關(guān)系,表現(xiàn)出來的是完完全全的心機,那話我沒記下來,也不想再去查,總之就是不想再看第二遍。
我一直在想,她和情人之間的感情是愛情嗎?她和丈夫的關(guān)系很冷淡,所以希望不再這樣下去。她和情人相見的第一面到就是還是很有好感的(暫且不以我們的禮法去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到了后來就全部這些感覺漸漸都看不到了。
客觀地說,她的情人對她算挺好的了,即使在最后的時候她的各種作,各種毫無緣由的異常行為,他都一直在容忍。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他不是冷暴力,而是一直在對她寬容。所以我感覺出的這個女人對愛情的追求已經(jīng)有點兒病態(tài)了,追求對愛情的絕對純粹,絕對不和人間煙火沾上半點兒關(guān)系,絕對到她喜歡的人只能在她身邊,不能再和別人有任何交集。
在我看來。這并不是愛情,這甚至算不上兩人之間正常的關(guān)系。整個故事中,沒有一點兒表現(xiàn)出,她為丈夫做了什么,也沒有一點為情人做了什么,全都是別人為她做了什么。我對愛情的理解是,一個人如果喜歡一個人,那更多的是為對方付出什么,而不是從對方那里得到什么,即使不如此,也不應(yīng)該只想著從對方那里獲取而從不想自己做點兒什么。就算是兩個普通的朋友也不能這樣。這個故事跟我想的差距有點兒大。我不能想象出怎么還會有人這樣想問題。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四
我的大學(xué)生活是豐富多*的,因為在大學(xué)里可以認識好多同學(xué),所以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
剛來到大學(xué)里時,我感到非常的迷茫,因為我的大學(xué)生活就這樣一直過著,我的大學(xué)生活也一直過著。我的同學(xué)都是剛來到大學(xué),我很高興能在他們的課上交流,可能我們這個大學(xué)生是有點太天真吧,他們都是我學(xué)習(xí)的榜樣,我很高興可能他們也很喜歡,我很欣慰。
我的大學(xué)生活是豐富多*的,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這個生活很充實,這個生活很美好。
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
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
我很喜歡大學(xué)生活,因為這是一種充實、快樂的生活。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五
今天,吃完晚飯,媽媽刷碗,爸爸看手機。
我叫爸爸媽媽過來,他們放下手中的東西,來客廳坐在沙發(fā)上。
我問爸爸:“你的理想是什么?”
爸爸想了想說:“我的理想是當科學(xué)家?!?/p>
我又問媽媽:“你的理想是什么?”
媽媽抬起頭來,想了一想,之后說:“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理發(fā)師?!?/p>
爸媽一起問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回答:“我的理想是當一個明星。”
媽媽聽了說:“你為什么要當明星?”
我回答:“因為我覺得明星很耀眼?!?/p>
然后媽媽又問:“那你為什么覺得明星很耀眼呢?”
我想了想說:“因為明星可以在舞臺上,也可以有很多人認識并喜歡他們。”
爸爸告訴我:“不要被明星的外表所吸引,明星在臺下也很努力。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明星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辛苦,才有舞臺上的光芒。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努力?!?/p>
我說:“謝謝爸爸,我知道了,不管我以后做什么職業(yè),我都會付出辛苦和努力的。”
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說:“加油!”
我回答:“是的,要加油,我不會辜負你們對我的希望。”
然后我們就關(guān)燈睡覺了。
這次談話讓我明白了,不管以后我做什么職業(yè),都應(yīng)該付出努力和辛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當然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在我那小小的百寶箱中,也裝著五彩繽紛的理想。今天我就打開我的百寶箱,把里面的寶貝一一拿給你看。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優(yōu)秀老師,到貧困山區(qū)去教書。因為我聽說那里的學(xué)生特別可憐。
為了我這個理想,我要多學(xué)知識將我學(xué)的傳授給那里的孩子們,教他們怎樣做人,多和他們談?wù)勑?,看看他們在哪方面有不懂的問題。俗話說:“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p>
老師的知識是淵博的,在當上一名偉大的教師前,應(yīng)當使自己的課內(nèi)以及課外的知識豐富,這樣才好去跟山里的孩子講解,給他們講故事,講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美好,讓他們發(fā)奮讀書,去見識見識,并把家鄉(xiāng)發(fā)揚起來。成為祖國棟梁之才。
上課時,老師為了幫我們分析課文,總是不顧自己的嗓子,依然堅持幫我們講課。這讓我佩服不已,也使我的理想更加堅定。
如果我當上了老師,我一定把班上的“困難生”學(xué)習(xí)搞好,使同學(xué)們的成績漸漸提高,以后遇到難題能應(yīng)付自如。
我知道實現(xiàn)這個理想很不容易,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會實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理想,從現(xiàn)在開始,就必須要努力學(xué)習(xí)更多的文化知識,上課時要認真聽講,改掉不良的習(xí)慣。為了自已的理想,堅持不懈,繼續(xù)奮斗,不怕困難,不怕挫折。
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心中的教師夢一定會實現(xiàn)的。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六
安娜·卡列寧娜是個俄國上流社會的漂亮貴婦,嫁給了一個思想很保守而且比她大很多的官僚卡利寧。她一只安于賢妻良母的生活,但是與軍官渥倫斯基相遇后,重新喚起了安娜對生活和愛情的追求。
安娜不愿長期欺騙丈夫,毅然決然的把她和渥倫斯基的關(guān)系公開。從而被上流社會拋棄,受到丈夫卡列寧的折磨。她拼命掙扎,但還是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最后臥軌自殺。
列文與安娜不同,他可以說是獲得了真正的愛情和家庭的幸福。然而,他常把自己的富裕與人民的貧困相比,抱有深深地罪惡感。于是,列文積極地探索和農(nóng)民合作,尋找共同富裕的道路。
《安娜·卡列寧娜》好在,多層面、多角度、全過程地描寫人物心靈深處的糾結(jié)與矛盾。小說里每個人物,都有比較詳細、密度很大的心理描寫。我可以從安娜的心路歷程中發(fā)現(xiàn),特別是她臨死前的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
卡利寧得知妻子與別人私通后的尷尬境地;吉蒂從迷戀渥倫斯基到成為列文的妻子;渥倫斯基的道德觀念等幾個不同的的層面,來領(lǐng)略托爾斯泰這一出神入化的描寫藝術(shù)和技巧。
這是我的讀后感,如果喜歡,你也可以來讀讀這篇文學(xué)巨作。說不定,你有比我更深、更準確的新讀感。希望,你能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它。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七
這里的信教并不是單單的跟村姑念佛一樣信了,而是真正理解了,他只是一種完美精神的代表,并不是指真有。
列夫托爾斯泰最擅長的不是揭露社會制度,而是對人類道德的自我審判和思索!這里,矛盾出現(xiàn)了,是要所謂的婚外愛情,還是要家庭乃至生命。而這個愛情,僅僅是因為對方長得帥,會說漂亮話,而自己家丈夫又是個熱衷事業(yè)的人。是在生活枯燥的情況下所尋找到的一點刺激,就像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吸毒一樣。這種愛情可取嗎?答案是否定的!
所謂有惡因必結(jié)惡果,所以安娜最后撞車自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任何人,更怨不了社會制度。
安娜追求愛情,一步步走向滅亡,毀了家庭,毀了丈夫,也毀了情人。所以有些人說她為愛情而犧牲是多么的崇高時,是愛情完美女性的象征時,我只能無語搖頭。如果那么說的話,安娜卡列尼娜就僅僅是一部支持婚外戀的言情小說,根本不是什么名著,與瓊瑤的小說一樣價值,那么托爾斯泰也僅僅是個男瓊瑤而已,或者張藝謀??擅黠@后面兩人與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一比,就是什么東西。我們應(yīng)當知道列夫托爾斯泰這個名字的精神重量。
他是真正在小說中思索探討人生的價值:人應(yīng)該怎么活才能找到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中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兩種活法。
第一種:安娜和渥倫斯基。
渥倫斯基,浪子一個,最喜歡調(diào)情,泡妞,遇到有夫之婦安娜,因為她太美了,不論她有沒有家庭,有沒有孩子,明知道這會對她造成多么大的傷害,但還是比不了自己的情欲,非要把她泡到手不可。所以這里有人說他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情人時,是反抗舊社會制度的先鋒時,只能說這人腦子有毛病。當然,渥倫斯基后面的醒悟,讓我們悲哀,因為安娜的自殺,他對生活徹底絕望,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走上戰(zhàn)場,可能一去再不回了,因為他是決意去死的,并不是散心。與安娜一樣,其實也是自殺,只是一個更男人,一個更女人而已。但他們兩人是自作自受。如果他們真能怨隨便一個東西,他們也不會自殺。因為他們怨不了任何人,直接是被自己的良心逼到了死路。
安娜,由一個幸福安寧的少婦,被渥倫斯基吸引,最后拋棄丈夫,拋棄兒子,與情人生活在一起。應(yīng)該說,他們最后如愿以償了,生活在一起應(yīng)該也是很幸福,社會并沒有給他們多大壓力,最后安娜的死是因為神經(jīng)質(zhì)!她總是懷疑渥倫不忠,一會懷疑這,一會懷疑那,最后為了“報復(fù)”渥倫去自殺了!但實際上渥倫一直在對她好。
這種神經(jīng)質(zhì)的原因是什么?簡單,兩個字,良心!
第二種軌跡:基蒂和列文。
大學(xué)俄語課后作文篇八
一部《安娜·卡列寧娜》讀完了,引起了我們心靈的震撼。上流社會貴族夫人安娜不甘于平淡無奇的現(xiàn)實生活,奮力追求自身向往的愛情,最后在現(xiàn)實的“車輪”中撞的頭破血流。安娜死亡的壯烈場面久久在我們的眼前揮之不去。
愛情是什么?在當今這個社會中,我們唾手可得。而在安娜生活的19世紀70年代的俄國,卻不能按照個人意志任意得到。安娜在撫養(yǎng)她長大的姑媽的撮合、慫恿下,在還沒有嘗到愛情滋味的情況下,嫁給了比自己大二十歲的卡列寧??袑幰粋€官僚,長期的官僚生活使他虛偽、呆板、木訥,同時,他也將這種官僚作風(fēng)帶到了生活當中。安娜厭煩,但卻沒有想到怎樣改變它,她以為生活就會按照這樣的軌道進行下去。沒有想到,生活總會有許多的插曲。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她遇見了伏倫斯基,伏倫斯基對她一見鐘情,從此窮追不舍。久而久之,安娜陷入了他的這種大獻殷勤中,而且越陷越深。經(jīng)過安娜的難產(chǎn)、伏倫斯基的自殺,他們終于踏上了私奔的道路。我們以為,從此他們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如王子與公主一般。而現(xiàn)實卻不是這樣,托爾斯泰忠實地堅持著現(xiàn)實主義。生活的瑣碎,安娜一如既往的堅持,讓伏倫斯基覺得透不過來氣,漸漸地不想回家、遲回家,在一次又一次地爭吵中,他變的冷淡。安娜對伏倫斯基的“威逼”,她痛苦掙扎……最后選擇了躺在火車的車輪下。
這部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nóng)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兩條線索,描繪了19世紀70年代的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
關(guān)于安娜與伏倫斯基的愛情悲劇。
安娜是封建道德與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她是一個具有資產(chǎn)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她反叛的是她賴以生存的整個上流社會。而伏倫斯基是一個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人,他還是要在那個社會生存下去。安娜敢于向社會挑戰(zhàn),而他是怎樣也不敢徹底這么做的。這是他們不能結(jié)合根本原因。安娜的丈夫卡列寧虛偽而冷酷,他最感到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貞,而是妻子不肯把這種感情掩飾起來,而使他的名譽、地位受損。他以家庭責任和宗教道德為盾牌,來折磨、威逼安娜,并拒絕同安娜離婚,這不僅僅是對婚姻的背叛者的懲罰,更是封建道德的維護者對叛逆者的懲罰。
再者,人總是生活在現(xiàn)實的社會中,人的一切行為舉動總不可能徹底背離現(xiàn)實,如果說徹底背離現(xiàn)實,那將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最終是要被現(xiàn)實淘汰掉的。所謂的自由總是要有個限度,有個范圍,如果不顧那個限度、范圍以及社會中規(guī)定的準則等等,追求完全的自由,那么最終也將撞的個粉身碎骨。
最后,再美好的愛情也不能背離現(xiàn)實生活,它是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安娜追求混混烈烈、純碎的愛情,而忘記了生活中瑣碎的細節(jié)。在安娜與伏倫斯基的爭吵中,我們有太多復(fù)雜的感受。夫妻爭吵是在所難免的,而在這對夫妻的爭吵中,我們看到那不可融合的矛盾??梢哉f,他們只適合談戀愛,而不適合作為夫妻的共同體生活在一起。在平凡的夫妻生活中,總是會遇到或多或少的磕磕碰碰,一般情況下,他們解決矛盾的辦法都是雙方做出讓步,理解、包容、原諒……彼此,讓矛盾消除。但是在這對夫妻中,矛盾似乎不可調(diào)和。安娜愛伏倫斯基,但是,她有自己的主見,而且她只能堅持自己的主見。伏倫斯基,他是現(xiàn)實中的男人,除了愛情,他還想要一份自己的事業(yè),有自己的交際圈子,有自己的人脈,在這種事業(yè)上達到成功,獲得成就感。生活本就是豐富多彩的,伏倫斯基的選擇多方面,而安娜只執(zhí)著于她選擇的愛情,整日為情所困。雖然她也在看書,獲得知識,但是她做這些完全是為伏倫斯基的所從事的事業(yè)提供理論支持。再者,她是一個女人,在那個時代,她存有本身認識的局限性,沒有想到利用這些知識讓自己強大,而只是一味地想和伏倫斯基一起你濃我濃、纏纏綿綿。安娜要求的愛情太感性、太完美、太不切合實際,這是伏倫斯基是給不了的,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任何男人給不了的。這就注定了這場愛情要以悲劇收場。
列文看到農(nóng)民的貧困,向農(nóng)民建議合伙經(jīng)營各種農(nóng)業(yè),他夢想“以富裕來代替貧困,以利害的一致來代替互相敵視。總之,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但是極其偉大的革命,先從我們一個縣的小范圍開始,然后擴展到全省,然后全世界?!钡橇形倪@個美妙的“不流血的革命”首先在他自己的村子就處處碰壁,農(nóng)民對他的計劃毫無興趣,這使列文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絕望;在個人生活上,他經(jīng)歷了愛情上的迷戀、挫折、失望到婚后的快樂、焦慮、猜忌、痛苦,經(jīng)歷了哥哥的死亡,最后在“為上帝,為靈魂而活”的信條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卡列寧從安然平靜的的家庭生活忽然陷入妻子與他人私通的尷尬境地后,他內(nèi)心世界的復(fù)雜;伏倫斯基一旦與安娜相遇,他整個生活、事業(yè)、前程、家庭關(guān)系和社會關(guān)系的變化所帶來的心理變化;列文追求吉蒂失敗,到最終求婚成功,又結(jié)婚成家、生兒育子的過程中,他力圖把他的農(nóng)場辦的出類拔萃,而又處處遇到種種和自理理想想左的困難并極力進行斗爭的過程中,在他冥思苦想,探索人生真諦的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種種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吉蒂從她最初迷戀伏倫斯基到她成為列文愛妻的艱難經(jīng)歷中所體驗的心理發(fā)展等等。
伏倫斯基在安娜的生活中的出現(xiàn)給她的心靈世界帶來了震蕩,隨著他們感情的發(fā)展,安娜的心理狀態(tài)出現(xiàn)種種復(fù)雜的變化。她體驗過當偷偷當一個情人的甜蜜和緊張,品嘗過生私生子的痛苦和與死神相見的恐怖,經(jīng)受過懺悔、認罪、再反悔、再決心私奔的掙扎,享受過與伏倫斯基相伴出國一起旅行的幸福舒暢……到后來,她陷入死路一條的絕望中,不得不投身在火車車輪下。而在她臨死前的那一段時間里,她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了空前復(fù)雜的程度。
安娜臨死以前反常心理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猜測、懷疑和誤解。這時,她不信任何人。她懷疑伏倫斯基和索羅金娜幽會,懷疑對她真心關(guān)愛的朵麗和吉蒂看不起她;她的思想行為處處走向極端,覺得她“從來沒有像恨伏倫斯基這樣恨過任何人”,決心要用死來報復(fù)他,一會兒跟她大吵大鬧,一會兒又低三下四地向他認錯;她突然有了許多錯覺,一會兒好像看見了兒子謝遼沙,一會兒好像伏倫斯基在親吻她,一會兒又聽見伏倫斯基在說粗魯?shù)脑?;她忽然夢見一個小老頭兒在敲打一塊鐵板;她莫名其妙地恐懼,不敢一個人待在家里;她竟會忘記自己梳過頭發(fā)沒有,忘記自己身在什么地方;她茫然不知所措,煩躁不安,胡思亂想;她忽然想起她十七歲時跟姑媽去朝拜三圣修道院的情景;她一反常態(tài),滿懷惡意地對待別人,故意在吉蒂面前說:“你丈夫找過我,我非常喜歡他”,并且明知自己是不懷好意;她忽然熱衷于梳妝打扮,心想只要打扮得漂亮了,伏倫斯基就不會丟棄她;她一會兒決心去死,一會兒又自言自語說:“不啊,怎么都行,只要能或者!”……安娜就是在這樣的混亂心理狀態(tài)和自我誤導(dǎo)下一步步走向那火車車輪下的。
安娜兒子謝遼沙思念母親的心理描寫,朵麗回憶自己少女生活的心理描寫,科茲內(nèi)舍夫和瓦蓮卡在樹林中散步時,兩人欲言又止,終好事難成的那段獨特的戀愛心理的描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