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名著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維。如何保持健康的體魄是每個人需要重視的問題,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這是一些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總結(jié)例子,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一
出處: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p>
四字成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描述的哲理是什么:形容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朱和赤:可以釋義為紅色的東西;而墨和黑即是說黑色的東西。紅與黑相對,紅可以理解為紅是正義的,好的。黑則相對是邪惡的或不好的。不管你跟著其中任意一方的人,都會被其擁有的品行所感染。換句話說就是跟好人學好,跟壞人學壞。
赤的另一種說法是在古代形容將士〔將軍和士兵〕。比如說赤子,你和他們在一起就會和他們一樣擁有一顆赤紅的心從而成為一個為國家拋頭顱撒熱血的將士;而你若跟著那些墨者〔即書生〕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會被其書氣所陶冶成為一個讀書人。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二
戰(zhàn)國時期魯國鄒(今三東鄒縣)人孟子,名軻,字子輿,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業(yè)于子思的門人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有“亞圣”之稱,著有《孟子》七篇。他的文章氣勢磅礴,語言流暢,辯論深入,有說服力。
有一次,孟軻跟他的學生公孫丑講了一個故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說: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嫌地里的禾苗長的太慢。有一天,他到地里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里,疲勞不堪地對家里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叫禾苗長高了好幾寸?!彼膬鹤勇犃?,趕快跑到地里去看,只見禾苗全部枯槁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fā)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它既不能被創(chuàng)造,也不能被消滅。如果蔑視客觀規(guī)律,違背客觀規(guī)律,不僅辦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敗?!稗朊缰L”的故事就是對違背客觀規(guī)律者的嚴重警告。我們應(yīng)從中得到啟發(fā),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切記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三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只淺井的青蛙見到一只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jīng)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對這只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四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后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
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勵志感悟: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后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zhì)終將充分展現(xiàn)出來。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五
《南史·江淹傳》:嘗宿守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梢砸娺€。”淹乃探懷中,得玉色彩筆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四字成語“江郎才盡”描述的哲理是什么: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敖刹疟M”這一帶貶意的成語,一千五百多年來就一直陪伴著江淹。他自幼勤奮好學,六歲能詩,十八歲己熟背“五經(jīng)”,所作《恨賦》、《別賦》,更顯其才華橫溢,被譽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罷筆,落了個“江郎才盡”的名聲。也許人們并不清楚,聰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盡”的把戲,把后人給涮了一把。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六
宋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字元暉),家學淵源,也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于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他有一樣很大的本領(lǐng),便是很會模仿古人的畫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jīng)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圖”描摹。后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人,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拿著走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原本。米友仁問他怎么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卻沒有?!笨墒敲子讶誓7鹿湃说漠嬈?,很少被人發(fā)覺他的模本是假的。米友仁便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米友仁是一個有才能的藝術(shù)家,知道古畫的妙處和價值;可是他用那種摹仿的假本領(lǐng)巧妙地換取別人真本的行為,卻是叫人鄙棄和不齒的。所以有人把他這種騙取別人真本古畫的行為,叫做“巧偷豪奪”。
后來的人又從此引申成“巧取豪奪”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以不正當?shù)姆椒?,攫取自己不?yīng)得的財物。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七
據(jù)說,伯樂年老的時侯,曾將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相馬的知識和經(jīng)驗,寫成一本書,名叫《相馬經(jīng)》。書上還由他畫了插圖,配合文字勾畫出小馬的形態(tài)。伯樂的兒子很想把父親這項技能繼承下來,他就抱著《相馬經(jīng)》讀得很熟,自以為學到相馬的本領(lǐng),就按著書本上說的去找好馬。由于他沒有實際知識和經(jīng)驗,又死搬硬套,不從實際出發(fā),找了好些時侯也沒有找到一匹好馬,而且還鬧出了一個笑話?!断囫R經(jīng)》上說:“千里馬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如壘起的酒藥餅”。有一天,他按照這條要求去找馬,在道旁見到一只癩哈蟆,就用紙包起來,趕回家對父親說:“我找到了一匹好,額頭和雙眼跟你的書上說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是壘起的酒藥餅。”
伯樂一聽,本來很生氣,但他知道兒子愚笨,就笑著說:“此馬好跳,不堪御也?!币馑际钦f,你找到的這匹好是好,就是愛跳,你是駕馭不了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zhì)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zhì)具有反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反對從主觀出發(fā)。伯樂的兒子沒有從實際出發(fā),而是照搬書本,結(jié)果弄出了笑話。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八
孤家寡人,孤家與寡人是古代帝王的謙稱,即自謙為寡德之人?,F(xiàn)在常用來指孤獨的人,有時候指脫離群眾的人,有時候是指沒有親眷的人?!赌鹾;ā返诹寤兀骸耙驗榘盖橹卮?,并且是積案累累的,就辦了一個就地正法。云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變了個孤家寡人了。”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guān)門主義的策略則是孤家寡人的策略?!?/p>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九
“捕風捉影”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切的事實根據(jù),或無事生非。
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書.郊祀志下》,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捕景,終不可得。
谷永,字子云,長安(在今陜西西安市)人,漢成帝時擔任過光祿大夫、大司農(nóng)等職。
漢成帝二十歲做皇帝,到四十多歲還沒有孩子。他聽信方士的話,熱衷于祭祀鬼神。許多向漢成帝上書談?wù)摷漓牍砩窕蛘務(wù)撓傻赖娜?,都輕而易舉地得到高官厚祿。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賜福,花了很大的費用,但并沒有什么效驗。
谷永向漢成帝上書說:“我聽說對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萬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為不正的人蒙蔽。現(xiàn)在有些人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還說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藥,壽高得像南山一樣。聽他們的說話,滿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象馬上就能遇見神仙一樣;可是,你要尋找它,卻虛無縹緲,好象要縛住風、捉住影子一樣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賢明的君王不聽這些話,圣人絕對不說這種話。”
谷永又舉例說:周代史官萇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辦法幫助周靈王,讓天下諸侯來朝會,可是周王室更加衰敗,諸侯反叛的更多;楚懷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靈保佑打退秦國軍隊,結(jié)果仗打敗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虜;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采藥,結(jié)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最后,他又說道:“從古到今,帝王們憑著尊貴的地位、眾多的財物,尋遍天下去求神靈、仙人,經(jīng)過了多少歲月,卻沒有絲毫應(yīng)驗。希望您不要再讓那些行為不正的人干預(yù)朝廷的事。”
漢成帝認為谷水說得很有道理,便聽從了他的意見。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十
【出處】《南史·江淹傳》:嘗宿守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梢砸娺€?!毖湍颂綉阎?,得玉色彩筆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四字成語“江郎才盡”描述的哲理是什么: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敖刹疟M”這一帶貶意的成語,一千五百多年來就一直陪伴著江淹。他自幼勤奮好學,六歲能詩,十八歲己熟背“五經(jīng)”,所作《恨賦》、《別賦》,更顯其才華橫溢,被譽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罷筆,落了個“江郎才盡”的名聲。也許人們并不清楚,聰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盡”的把戲,把后人給涮了一把。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原話本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出自徐志摩:“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p>
如果得到了,是我的幸運。如果得不到,就是我命里注定。(多用于感情方面)。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十一
蔡文姬名琰(音ran),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其父左中郎將邕(音yong擁),是漢末的著名學者,以文章馳名于世。文姬自幼聰穎,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后來,在董卓之亂中,匈奴入侵,公元196年為匈奴人虜獲,做了左賢王的王后,在匈奴留居十二年,生了二子。直到中原地區(qū)為曹操統(tǒng)一后,公元208年曹操才派人把她接回。蔡琰在匈奴十二年,飽嘗艱辛,她懷念祖國,思念親人,曾作了《胡笳十八拍》來傾訴自己思親思國的感情。后來,劉商擬作的《胡笳十八拍》對蔡文姬嫁到匈奴后的遭遇和心情也作了描寫。其中有這樣兩句詩:
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詩的意思是說:蔡文姬到匈奴后,一切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好像天地都倒了個個兒,連北斗星都轉(zhuǎn)到南面去了。
這個故事說明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它啟示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正確地認識事物、分折問題,就必須用發(fā)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十二
上帝給予了天分,勤奮將天分變?yōu)樘觳拧?/p>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fù)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處??墒堑劝〉龋褪遣灰娝X,還是翻來復(fù)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p>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蹦琴\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曾先生之后,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經(jīng)傳,曾先生后來啟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
溫馨提示: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
帶有哲理的小故事篇十三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鬃诱f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四字成語“過猶不及”描述的哲理是什么: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