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是指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對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總結和歸納。追求完美的總結需要在學習和思考中保持警覺和積極的態(tài)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一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8—11業(yè)信息窗2第1、2個紅點。
教學目標:
1、能借助主題圖和實物正確地數出6~10個物體的個數,并能認、讀、寫10以內各數。
2、通過操作活動,能理解6~10各數的具體含義,理解序數,發(fā)展初步數感和符號意識。
3、會用6~10描述入場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進行交流,感受數學價值,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6—10各數的含義,正確書寫6—10。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下課喜歡到操場玩嗎?你們都去干什么?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希望小學看看那里的同學們下課都在干什么吧。(幻燈片展示)。
師:仔細觀察畫面,操場上都有什么?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樹、小朋友、足球、向日葵(后面的都觀察到了)……(對于自覺運用數字進行表達的學生予以表揚)。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找出了這么多信息。那誰能提出一個與數學與有關的問題嗎?
生:不會提問題……。
生1:大樹有多少棵?
師:嗯,第一個提問,問的問題也非常好。(板貼)還有誰能提出問題?
師:向日葵有多少棵?(板貼)。
生2:好,誰能接著提問?
生3:吊環(huán),足球……(板貼)。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師:好,剛才大家提出了這么多問題?,F在我們就一起來解決一下吧。從第一個開始,跑步的有多少人?(對板貼,跑步的人)。
生1:6個!
師:你是怎么數的?能不能上來指一下。
師:6個物體我們可以用六個簡單的圖形表示,比如6個圓點?,F在老師手里有幾個圓點,誰能上來擺一下,其他同學數著看他對不對。
生:黑板擺一擺,引導其他學生數數。
師:還可以直接用數字6來表示。
師:你能把6用到生活中嗎?(提示學生,比如六根粉筆)。
生:六根鉛筆,六本本子,六個蘋果……。
生眾:7棵。
師:嗯,非常好,誰能上來數一數。
生1:黑板手指數,其他同學跟數。
師:可以對應接個小圓片?誰上來擺一擺?
生1:擺,其他數。
師:來大家數數她擺的對不對?7棵樹也可以直接用數字7表示。下面說一說生或中的7。
生:7本書……。
師:嗯。真會舉例子,反應也很快,真聰明。下面我們接著解決我們的問題。吊環(huán)有幾個?
生:現在手指著,跟同桌數一下,看看你說的對不對。
師:有幾個?
生:8個。
師:幾個圓點表示?表現最好的同學上來展示。大家數著對不對。
生:擺8個。
師:大家看他對不對。
生:對。
師:對應那個數字來表示?
生:8。
師:好,反應真快。說一下生活中的8.
生:8朵花。
師:再來看下一個問題??鞌禂祹卓孟蛉湛??
生:9。
師:擺一擺,聯系生活。
師:下面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最后一個問題,足球有多少個?
生:10個。
師:找同學上來擺一擺,聯系生活中的10.
師:觀看計數器操作,體驗疊加過程。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師:好了,黑板上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完了,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桌角上小包內防有學具,現在快速打開數出8個小蝴蝶。數完了的同住互相做下小老師檢查一下,看看他數的對不對。
師:再數10個小蘋果。
師:嗯?,F在問題又來了。填涂圓圈。
活動四:6~10各數的書寫。
同學們看剛才老師寫的字好看嗎?你想不想也寫一些看看?
教師在田字格示范講解6——10各數的寫法,重點說從哪里起筆,哪里拐彎,哪里停筆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步驟:1講解寫法2像什么3手指比劃4描紅5本上寫)。
注意8的寫法。反復練習,注意引導。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本節(jié)課你表現的怎么樣?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二
整節(jié)課,孩子們的情趣很高漲。總之,本節(jié)課,我盡量使課堂做到生活化、活動化和趣味化,盡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并且結合孩子好玩、好動的生理天性,讓他們在觀察、比較、操作的學習過程中體驗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的發(fā)展,個性得到的張揚,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玩數學”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對于大括號的作用的很好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說說你覺得大括號有什么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fā)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情況下用加,什么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3.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應用于生活。課前我布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數據,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并說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了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yǎng)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表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6-10的數學的組成是學生在學生了2-5的數的組成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學會通過操作學習數的分解和組成,而且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幼兒園中已經知道了2-10的組成。怎樣教學這部分的內容才能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原來的基礎的有所提高,同時讓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分析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加強操作,把操作與思考結合起來。操作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基本方式,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對實物、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如教學8、9的組成,我讓學生把8個圓片分成兩部分,學生馬上按擺也了一種分解。這時我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把所有的分分法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來。學生們經過思考、討論、交流,聯系前面學習的經驗,按照一部分依次加1,另一部分依次減1的規(guī)律擺出8的組成。因為學生對擺學具找數的組成這樣的操作活動已經不太感興趣,所以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活動動機,讓他們操作的愿望。同時在交流討論中,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并在自己所參與的觀察和操作活動過程發(fā)現問題、探索規(guī)律。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三
一、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解決問題。
我個人認為本課的重點就應該是讓學生能夠識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并能夠會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夠靈活應用已有的經驗來解決付錢、找錢、換錢能實際問題。而這些本領的獲得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
所以在上課時,我采取了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來認識人民幣。因為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學生并非是一張白紙,因為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是先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對人民幣有哪些認識。通過交流了解到其實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識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有的甚至已經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礎上我就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來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而課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幣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了,我就讓學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讓學生來介紹市面上流通較多的版本。學生介紹的很好,不僅能說出看到人民幣上的數字和單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還能說出為了防偽上面還有水印,還可以怎樣來識別真幣和假幣等等。
學生在介紹的時候很積極主動,盡管他們介紹的內容有的甚至與本課無關,但是內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還不了解的,讓學生來唱主角,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也體現了教學相長。
二、可以發(fā)揮小組活動的優(yōu)勢,解決問題。
做一做中有一個練習是給學生3種人民幣,問學生拿出5角,可以怎樣拿?這道題的方法不止一種,而學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換成5個1角和幾個2角,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這里我就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組里說一說,那樣效果會好一些的,讓學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獨立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學交流,可以比較自己的答案和別人不同的地方,獲得更多的方法,以開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總結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對于這樣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啟發(fā),豐富了課堂活動的形式,也能起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不能怪學生的。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四
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程度,把人民幣這一概念的學習設計成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認識面值不同的人民幣的幣值。通過兌換人民幣,讓學生明白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最后開展主要用元、角為單位進行的各種購物練習。使學生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功能,學會簡單購物,并了解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整節(jié)課中把學知識和用知識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人人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本節(jié)課的最大特點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很強的活動。如:怎樣將不同面值的錢整齊地歸類;用1元1角錢買玩具,有多少種取錢方法;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和諧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生生互動,輕松、愉快地認識并學會了如何使用人民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方法和實踐能力。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五
1、因為學生不是經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老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例如,認識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時,讓學生分辨時不夠深入,沒有讓學生放開說,師有代說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樣知道是8時的,指名說撥鐘的方法等等,學生語言組織有問題。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六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導入新課的活動中,我沒有從零開始,而是先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已經認識的圖形。這樣就激發(fā)起學生探究新知的強烈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接著我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摸一摸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在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更好地體驗出“面”在“體”上,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后我又通過引導學生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異同,深化了對兩類圖形特征的.認識,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感知發(fā)展到抽象地認識圖形,進一步體驗到“面”由“體”得和“體”與“面”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特別是通過讓學生充分參與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觀察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初步學會了從“體”上找“面”的方法,弄清了“體”與“面”關系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嘗試找出怎樣利用物體來描出平面圖形的策略,既體現了教學設計的層次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意識,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圖形特征的認識。通過提問“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最后我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七
《認識鐘表》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是以后學習時分的基礎。一年級學生已經儲備了一些認識鐘表的生活經驗,因此大多孩子會看整時,但這些經驗只是粗淺的、感性的,對不同的孩子來說層次也是不同的。
鐘表在學生生活中就應是隨處可見,十分熟悉的東西。因此,抓住學生對鐘表的已有認識,從一開始的謎語導入,到你明白鐘面上有些什么,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并逐漸規(guī)范數學用語,比如學生交流的長針、短針,生活中常說的幾點鐘等。在認識幾時后,請學生根據畫面及所示的時間用完整的話說說“在什么時候的幾時小朋友在干什么”。使學生掌握比較嚴謹、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逐漸提升學生的認知。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課堂教學應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的,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墩J鐘表》的'設計著力體現了這一理念。個性是學習大約幾時時,透過小明和媽媽看電影這一事情,明白“快到7時”和“7時剛過”都能夠說成是“大約7時”。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出發(fā),學生感覺十分親切自然,學得也個性認真和投入。最后的“鐘表修理匠”練習,既搞笑味性,又很好地鞏固了數學知識,同時還使數學有了鮮活的生活味。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和大約幾時,并能根據相應的時間在鐘面上撥出來。因此,在教學時個性注重讓學生動手撥一撥、動口說一說。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如老師說學生撥,老說撥學生說,同桌合作一人說一人撥等。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并能歸納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在新課結束時,我把整課的資料概括提煉成了一首兒歌,讀起來瑯瑯上口,孩子們很是喜歡。
叮鈴鈴,叮鈴鈴,時鐘叫我早早起。
滴答滴,滴答滴,時鐘催我上學去。
分針指在十二上,時針指幾讀幾時。
快到幾時剛過幾時,都可說成大約幾時。
認識時鐘真搞笑,珍惜時間寸光陰。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八
《認識時鐘》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認識鐘面以及認識整時。也是為之后“時”、“分”、“秒”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生動具體地學習數學。采用情境教學將說鐘面,學整時,說整時,撥整時,畫整時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為學生提供了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的數學活動情境。
針對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是第一次接觸時鐘的內容,雖然已經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他們認知雜亂無序、缺乏條理,尚未建立起較為規(guī)范化、系統化的知識。因此對于這部分的知識,想讓學生接受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
整個這節(jié)課的教學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得饒有興趣,學得積極主動。教學過程中,通過猜謎的方式引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課堂鋪墊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后續(xù)教學中,教學內容由淺入深,整節(jié)課堂分為3大板塊:認識鐘表、認識整時、整時的兩種書寫方式,其中認識整時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分配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說一說、記一記,使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整時的概念。
整時的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是要讓部分會說的學生帶動大部分不會說的學生,這的確比較困難,且反復的說也使得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些單調。但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始終興趣盎然,積極發(fā)言,和教師預設的教學保持著一致的步調。“付出總有回報”,有了前面三個時間的反復陳述,孩子們不僅能很快地找出整時時鐘面的規(guī)律,而且在“老師撥時間,學生說幾時”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表現出色。
整堂課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興趣濃郁的學習氛圍,學生始終保持著一股新鮮好奇的學習樂趣,自主探索的學習勁頭。在多媒體教學中,“認識鐘表”這堂課選擇的教師還是比較多的,相比較而言,本堂課雖然在情景上有了一些突破和創(chuàng)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針對分針和時針的認識,只停留在分針和時針的外觀上面:粗粗短短、細細長長。
針對它們本質的區(qū)別,轉圈的快慢程度沒有點到,正因為時針轉得慢,分針轉得快,才是它們更加本質的區(qū)別。對于時鐘的教學,要突出最關鍵的部分:分針指向誰,時針指向誰,這句話要讓學生反復不斷地練習。對于電子計時的方法,雖然學生能夠書寫電子計時的格式,但是對于其中的理解還是有所欠缺,比如冒號前面的數字表示的是整時,冒號后面的數字表示的是分鐘,這一點未清晰明了地表達給學生,使學生對于整時的書寫仍停留在最表面的仿寫階段,對于后續(xù)的學習也會造成一定的障礙。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九
教學認識1元和元以下人民幣人事時,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饋,請學生“上來向大家介紹你認識的人民幣”,進而追問:“你們怎么知道每張人民幣是多少錢呢?”學生的思維由發(fā)散指向集中,指出認識人民幣的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滲透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時,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說教,當學生介紹人民幣提到到國徽時,我立刻抓住機會提問:“看到國徽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想到了國家、我們國家的國旗、天安門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愛護人民幣”。
小學教學中強調進行學科整合。認識人民幣這部分內容有很濃的生活味和活動味,但又得上出數學味。本人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一年級兒童年齡特征,有效地進行了科學的整合,設計了“羊村運動會”為主線,把人民幣的認識和元、角、分進率通過故事串起來教學,充分體現數學課中有活動,在活動中學數學。
二、練習形式的多樣化。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題材宜多樣化,呈現方式應豐富多彩。在本課中我能把枯燥無味的取幣、換幣、付幣活動溶入到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
三、以原有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給與學生探索的空間。
人民幣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見和使用的,但有關的知識又知道得不多。本課通過說一說、拿一拿、練一練等一系列的活動,給予學生探索、交流的時間、空間,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掌握知識。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十
教材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8-11頁信息窗2第1、2個紅點。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是認識1―5各數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學習“數與代數”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建立初步的數感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重要的意義。這節(jié)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之一,教材通過校園生活中的“老鷹捉小雞”這一情境,引導學生理解10以內數的意義,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學情分析:
學生在幼兒園及日常生活中,由于經常接觸6―10各數,所以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正確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也能正確數出某個小朋友排第幾,但對于10以內數的意義理解不夠深刻,對于序數意義的體會不夠深入。對數意義的拓展學生理解困難。寫數仍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握筆姿勢需要糾正,加上剛剛練習書寫,靈活性較差,所以要想把6―10寫規(guī)范,同樣需進行一定的指導與練習。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體正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理解6―10各數的意義,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體會序數的意義,會寫6―10各數。
2、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及交流活動,理解10以內數的意義,初步形成數的概念。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要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6―10各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寫6―10各數。
教學關鍵: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所以教師的組織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準備:
教師:吊環(huán)等圖片,點子圖,田字格。
過程設計:
活動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幼兒園的時候,玩過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嗎?是怎樣玩的?今天,有很多小朋友正在玩這個游戲,我們趕快去看一看吧!
設計意圖:由老鷹捉小雞的談話引入,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交談中明確“小雞”要按順序一個牽著一個,為序數的教學做好鋪墊。
活動二:教學6―10各數的意義。
1、數一數,有多少個同學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
仔細看圖,你還發(fā)現了哪些這樣的數學信息?(對于自覺運用數字進行表達的學生予以表揚。)。
小女孩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跑步的有多少人?”誰來告訴她?你是怎樣知道的?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注意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一眼看出的、1個1個地數、2個2個地數等)。
誰能試著提出類似的問題?誰能幫他解決?
按順序板貼:跑步的同學、樹、吊環(huán)、向日葵和足球圖。
2、6個同學我們可以畫6個點子,用數字6表示;7棵樹我們該畫幾個點子,用數字幾表示?等等。
設計意圖:在交流數數方法的時候,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展示不同的數法,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通過讓學生從生活中找數量是6―10的物體,并試著說一句話,不但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活動三:體會序數的意義。
1、看,玩老鷹捉小雞的同學多開心呀!從前面數,扎辮子的女孩排第幾?從后面數呢?
2、誰能當小老師檢查一下同學的掌握情況呢?
3、小結:1、2、3……10還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
設計意圖:關于序數,學生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為此,解決了“扎辮子同學排第幾”的問題后,教師根據一年級學生表現欲強,愿當小老師這一特點,讓他們提出問題檢查同學的認識情況,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活動四:對數意義的拓展。
1、觀察跑步的同學,排第一的是幾號?這里的“5”表示什么?小組討論。
2、匯報與補充。
3、小結:這里的`5既不是表示5個,也不是表示排第5,而是此運動員的代號。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旨在使學生體會數還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由于這一知識點對學生來說有難度,教師安排了小組學習,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碰撞、提升中逐漸清晰認識。
活動五:6―10各數的書寫。
1、剛才老師寫的數字漂亮嗎?你想不想寫寫看?
教師在田字格中邊示范邊講解6―10各數的寫法,重點說明從哪里起筆,在哪里拐彎,在哪里停筆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有條件的可以利用課件動態(tài)演示講解,提高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2、8學生容易寫反,注意指導。
3、學生練習。
4、師生評價同學書寫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進行書寫。
設計意圖:準確、流暢書寫6―10各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功之一,而教師針對學生容易把8的筆順寫反這一情況,著重指導8的書寫,以突破教學難點。
活動六:自主練習。
1、第1題:圖中有哪些小動物?各有多少?用哪個數字表示呢,連一連。
指導學生用直尺連線。
你是怎樣想的?
2、第2題:師生先邊伸手指邊說:“一個手指,添上一個是2個,再添一個是3個……?!比缓笾笇W生把7―10的點子圖畫上,并練習寫數。
活動七:總結延伸。
這節(jié)課學得高興嗎?課下想一想自己所在列的位置,下節(jié)課我們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本節(jié)課安排學生思考自己所在列的位置,應用所學的序數問題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有趣、好玩、好學。
板書設計:
6―10各數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