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十篇一
音樂教學目標是音樂教師開展教學工作需達到的標準與學習預期,是專為教師教學提出的總體性要求。具體而言,音樂教學目標指的是基于學生需求的考慮,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與教學內容對某一時段或者某個環(huán)節(jié)中音樂教學需達到的結果做出的預估,并站在促進者的角度、懷揣著接受的心態(tài)確立的學生可達到的標準。由此可見,合理的音樂教學目標設計能使音樂教學工作更加具體化和明確化,是上好音樂課的基礎,為以后制定音樂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教學目標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一、高中音樂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依據
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目標均反映在《新課標》里,在設計音樂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一般要緊緊地圍繞著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大領域展開。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新課標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放入音樂課程目標的首位是由音樂課程的價值和性質決定的,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以培養(yǎng)情感審美為重,因此在音樂教學當中,所選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也必然要體現(xiàn)培養(yǎng)人情感、培養(yǎng)人審美為主,陶冶學生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狀態(tài)。
(二)過程與方法
在課程標準中過程與方法目標分為:體驗、模仿、探究、合作與綜合五個方面,主要關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所采取的何種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
音樂課程標準中知識與技能層次的教學目標分四個方面:音樂基礎知識、音樂基本技能、音樂創(chuàng)造與歷史背景、音樂與相關文化。 主要關注學生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后所具體掌握的相關音樂知識與技能。
音樂教師要對《新課程標準》有整體把握,才能在設計音樂教學目標時不偏離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總目標要求。
二、影響高中音樂教學目標的具體設計的主要因素
高中音樂教學目標設計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總體而言涵蓋了下列三方面:
(一)要立足于高中學生的實際的基礎之上
高中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對音樂的認知度在不斷地增加,由于互聯(lián)網的崛起,高中學生與音樂的接觸機會增多,邏輯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高中學生對音樂風格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斷加強,不僅能夠從主觀經驗感受上理解面對的各項問題,還逐步學會了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可獨立地、科學地鑒賞并甄別音樂作品。所以,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采取以審美為中樞的音樂欣賞方式,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人格完善的目標。在進行目標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以教材具體內容為前提
音樂教師只有在對教材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產生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看法,才能設計出更合理、更為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
(三)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音樂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在音樂教學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取決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低和教學基本功過硬與否,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改變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置于主體位置,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地接受知識。
三、高中音樂教學目標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
音樂教學目標的確立必須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音樂作為載體,確立合理性強,可操作性強、能夠切實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制定音樂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全面考慮教學對象的學習需要,通過對學生的情況分析,確定學生學習的起點能力,不斷拓展音樂范疇,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在闡釋目標設計時,不應把描述指向行為,而應指向學習者的行為。例如“通過《對花》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裝飾音的唱法”,這是傳統(tǒng)的目標表述,行為主體定位在教師,認為從教師的主觀上設想學生應該能夠達到的目標,并未真正考慮客觀上學生能否在實際教學當中達到此預想。如若將行為主體指向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真切考慮學生的行為活動,我們在目標設定的表述當中應將上述表述改為:“通過演唱《對花》,學生裝飾音的唱法,體驗河北‘對花’的地方風格”。類似的表述還有“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地方特色”“聽辨某種音樂風格與體裁”等等。
(二)教學目標應明確、具體、指向清晰
音樂教學目標與音樂課程目標的表述不盡相同,其中音樂教學目標是基于教師的引導下在微觀層面上對學生在某個環(huán)節(jié)或某個時刻所取得的結果作出的預估,而音樂課程目標則指的是在宏觀上對某一教育階段所達到的教育效果實施調控。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表述應注意明確,簡潔,和具體,主要指向本課時學習的具體方法與內容,切勿陳述模糊籠統(tǒng)。例如“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走進音樂,感受音樂”,應改為“通過聆聽音樂,學生能夠欣賞我國南方民歌的音樂魅力,熟悉南方民歌的曲調風格”。
1.教學目標應設計合理,不能過分夸大
教學目標的設計應合理確定學生對目標所能達到的實際水準,必須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最低標準線,切勿只關注個別尖子生才能達到的最高標準。如在一節(jié)音樂鑒賞課當中,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為“通過聆聽音樂,能夠分辨出該曲子的調式”。這里制定的目標不是對全體學生最基本,最基礎的要求,大部分音樂基礎薄弱的高中生無法在一堂課內能夠達到這個標準,這里的音樂教學就會有悖于音樂新課程理念。因此,目標的制定要適當并且合理,能夠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實際程度,又能讓基礎較好的學生有持續(xù)增長知識的空間。
四、高中音樂教學目標設計的案例分析
以下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鑒賞》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第二節(jié)《高亢的西北腔》。本課將主要欣賞學習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兒”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
刨洋芋:
腳夫調:
《高亢的西北腔》譜例
通過對教學對象以及音樂作品藝術特點的分析,可以列出下列思路,教學對象為高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審美需求,能夠接受不同風格、地區(qū)、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能夠獨立對音樂作品進行感受與評判。由此可以引導學生聆聽兩個不同版本的《腳夫調》,讓學生認同民歌的藝術價值在于對人們普遍存在情感的真摯表達。中國的民歌歷史悠久,蘊含極為豐富,每一首民歌對于各民族文化間的交流和發(fā)展有促進的作用。引導學生認真細致聆聽本課當中的民歌,感受、體會三首民歌的內容和情感,并且做出適當?shù)膶徝涝u價。高中生已經有一定的知識整合能力,在音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善于挖掘,以音樂為本,將音樂與相關文化相結合為載體,設計出豐富多樣的課型,從而達到擴寬學生視野的目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在對民歌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認識后,探究西北民歌的風格及形成這種風格的內在原因。綜合以上的分析,在基于新課標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制定出以下的教學目標,認真欣賞并研讀兩個版本的《腳夫調》,針對原生態(tài)演唱和舞臺演出給人帶來的感受展開對比研究,強調并彰顯民歌的藝術價值。(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仔細聆聽《上去高山望平川》、《腳夫調》以及《刨洋芋》,從中領悟三首民歌的風格、情感,感受其內容及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方式,并基于此作出合理的審美評價。(過程與方法)初步了解民歌的定義,對西北民歌特別是“信天游”以及“花兒”要形成清晰的、全面的認識,由此掌握西北民歌的風格及其形成緣由。(知識與技能)
五、結語
音樂教學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的就是音樂教學目標設計。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的內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為原則進行教學設計,目標設計要合理并且全面,要能夠起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對音樂產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只有制定合理的音樂教學目標,才能使得今后的音樂教學工作更加具體,更加明確。
參考文獻
[1]曹理,崔學榮.音樂教學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劉昊.新課程音樂教學目標設計初探[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5.
[3]辛欣.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設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夏卓蕾(1992—),女,福建人,碩士,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音樂舞蹈系專任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學法。
2025年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十篇二
【摘要】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制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離不開對教學目標設計存在問題、基本要求和對策的探討。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課 教學目標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8-0011-03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制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是保證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然而,當前的中學思想政治課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仍存在著諸多的誤區(qū),教師只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而忽視教學目標的設計,以至于常常出現(xiàn)教學目標的偏離、缺失甚至空置等現(xiàn)象,這嚴重地影響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加強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設計的探討,有助于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因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于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學的出發(fā)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屬。倘若確立教學目標這個環(huán)節(jié)出了毛病,必將導致整個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誤,尤其是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實踐性特征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更不能憑空想象,必須要有科學依據。一般來說,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確定的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依據國家、社會的要求和時代的特點
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體現(xiàn)國家意志的課程,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實踐性,教學內容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發(fā)展的影響很大,因而其教學目標的定位也要隨時體現(xiàn)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時代特色和社會要求。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的制定,就要力求反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
2.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
胡田庚在其著作《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中指出,教學設計是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運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和方法,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和規(guī)劃的過程。教育部印發(fā)的《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體現(xiàn)了國家對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要求,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依據,也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基本依據,一切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都應當服從于課程標準中的規(guī)定。
3.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公民思想政治教育課,具有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的教學任務。其教學目標的確定不能重智輕德、重知輕能,而必須是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連成一體,認知、信念、行為融于其中。與此同時,作為一門思想政治教育課,在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中學生的發(fā)展階段性和可接受性,對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地區(qū)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使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的彈性,以便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設計存在的問題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主要有三大功能:指導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指導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只有精心、科學地設計教學目標,才能指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保證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即使在許多公開發(fā)表的帶有“范例式”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案中,教學目標設計仍存在諸多問題。
1.教學目標缺乏具體化
教學目標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就是指“通過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對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素質發(fā)展的規(guī)格性要求”。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少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過于籠統(tǒng),缺乏具體化。即在陳述教學目標時,教師沒有陳述清楚教學后學生將獲得什么新知識或新能力,通過什么具體的教學活動完成什么具體目標。其教學目標缺乏具體化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教學目標定得太大,與課程目標混為一談,沒有針對特定內容來實實在在地找準具體目標。例如,談到能力目標,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和方法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等。二是教學目標確定模式化,千篇一律,如談到國家就是愛國主義教育,談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就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等。
2.重顯性目標,忽視隱性目標
所謂顯性教學目標,主要是指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教師能夠用語言、文字、符號表達的,在教材上顯現(xiàn)出來的,是現(xiàn)在能夠達到的教學目標。而隱性教學目標是指經歷和體驗過程、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是即將和將來達到的教學目標。但是,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設計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即使教學目標里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陳述,往往也只是形式主義而已。例如有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多彩的消費》的教學目標就只預設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沒有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維度。
3.重即時目標,忽視長遠目標
所謂“長遠目標”是指充分利用教材這一教學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學生培養(yǎng)成創(chuàng)新型人才,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的目標?!凹磿r目標”就是指具體的某一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達到的目標。當前,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活動中,有些教師只顧及眼前的“即時目標”,看不到“長遠目標”,只重視微觀的細節(jié)問題,不懂得從宏觀進行調控把握,只關注“課時教學目標”,對照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重視“課時教學目標”,忽略“課程目標”。在課時教學目標設計中雖然寫明了包括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內的多維目標。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而只重視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
三、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要求
教學目標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立的,是學生學習的預期結果,它規(guī)范了教學活動的進程,制約了教學發(fā)展的方向,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效率。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其基本要如下:
1.教學目標應體現(xiàn)全面性與適應性
所謂“全面性”就是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必須包括三個維度,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并且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應是融合在一起的統(tǒng)一體。所謂“適應性”就是指教學目標要與實際教學情況相適應,三個教學目標維度之間要適應,且具有聯(lián)系性,能力目標要以知識目標為基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也要以知識目標為載體,以能力目標為媒介。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僅要求學生從思想政治課中獲得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把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內的“三維”目標真正落實。
2.教學目標要具有層次性
所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即教學目標的層次化,是指在某一個特定教學目標設計和表述時,這個目標本身要反映出學習結果的層次性。從縱向來看,學生任何預期學習結果,客觀上都要通過達到不同層次的要求而實現(xiàn),從較低層次目標要求逐步達到較高層次目標的要求;從橫向看,不同的學生達到的目標在層次上是有個體差異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預設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設計出不同層次的目標。其基本要求為:一是把每個教學目標分解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全體學生都能達到的目標;第二層次是中等學生必須達到的目標;第三層次是優(yōu)秀學生發(fā)揮余力的目標。二是將陳述教學目標的行為劃分不同層次,層次由低到高,逐級上升,難度加大。
3.教學目標應著力價值引領
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中學的德育課程。根據教育部印發(fā)的《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思想政治課是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觀點教育,是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xiàn)代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這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性質,它是一門對學生進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這是思想政治課區(qū)別于其它學科的主要特點。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設計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四、中學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目標設計的策略
有效教學目標設計,是一個研究教學背景、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復雜過程,離不開一定的策略。其具體策略如下:
1.具體化與系統(tǒng)化相結合
在教學目標的設計與使用過程中,必須做到具體化與系統(tǒng)化的統(tǒng)一。教學目標過于具體,會使教師易于關心瑣細因素而忽略了相對而言高水平的、無法或不易具體化的目標。這就涉及另外一個問題,即教學目標的系統(tǒng)化問題。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而不是靠一兩節(jié)課,就能一蹴而就的,具體的知識內容、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只是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載體,實現(xiàn)較高層次的教學目標需要貫穿于每一節(jié)課的具體教學目標中。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卻不很容易用一個具體的教學行為來評價總的教學目標。但是,如果過分注重系統(tǒng)化,就容易忽略目標的可操作性,流于形式,而無法適應學生特點和具體實踐。因此,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中,必須實現(xiàn)具體化與系統(tǒng)化的結合。因為,系統(tǒng)化為具體化提供依據和方向,具體化為系統(tǒng)化提供可操作、可測度的步驟,兩者相互補充。
2.重視顯性目標與隱性目標的結合
傳統(tǒng)教學主要考慮知識、技能等顯性教學目標,很少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隱性教學目標。新課程把隱性教學目標與顯性教學目標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比顯性教學目標的地位更突出。教師既不能為了使教學目標便于交流、測量與觀測,而過分強調顯性目標的價值,也不能為了強調情感體驗等隱性目標的重要,而排斥顯性目標的價值。例如:在制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內涵”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如何將隱性教學目標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理念”這一目標落到實處,不妨把這一目標列為“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概念”,這樣相對容易測量。如果進一步將教學目標定為“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則更具外顯性、行為化。
3.即時目標與長遠目標的結合
課時教學目標是即時目標,課程目標是長遠目標,是一種粗線條的目標,是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總體目標,但是,即時目標中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都是為了課程目標的最終實現(xiàn)。雖然有些目標表面上看,沒有馬上達到,但通過學生的多方位體驗,已深入其內心,對其思維方式的改善、情感的養(yǎng)育、知識領域的補充有很大效益,這不是狹隘明確預設的知識技能目標所能涵蓋得了的。如果教學目標的制定,只重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忽略了與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息息相關的素質目標。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違背了辯證法中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是不顧整體目標而抓局部目標,急功近利,是不利于教學長遠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進行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時,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把長遠目標與即時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胡田庚.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孫華.教學設計論綱[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
[3]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教師培訓指導用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王延玲.論教學目標設計理論與實踐的應用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1).
[5]邱士苓.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課教學設計探討[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09(2).
[6]劉俊利.高中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設計初探——以《民主政治的搖籃》為例[J].歷史教學, 2005(9).
作者簡介:鄭流云(1974-),男,苗族,湖南麻陽人,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5年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十篇三
前不久,國培計劃培訓專家、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陳雁飛教授,為我們全體學員開設了《中學體育教學中十個問題碰撞與解答》主題講座,陳教授從“好課特征、教學目標制訂、教學內容選擇、運動技能教學、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握、課堂組織、教學方法選擇運用、教學語言藝術性、課堂教學安全、教案撰寫”十個方面,進行了精彩的論述。在陳教授的專題講座中,有高度的理論梳理、有實際的案例分析,有學員的互動交流,大量草根式的案例解說使全體學員受益匪淺,大家普遍反映實際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得到理清,進一步堅定了體育新課程改革信心。
在陳教授的引領下,我對教學中一些問題也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思考,特別是對關于“教學目標制訂”部分的論述,結合陳教授講授對《體育教學》“實案選登”近期刊發(fā)的一些課時設計中的教學目標,也嘗試進行分析,以求和同行進一步交流。
案例一:《籃球運球模塊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
(1)通過籃球模塊一運球學練,將籃球裁判法知識(手勢)滲透于運球教學中,
以嘗試、體驗、實戰(zhàn)互動等練習方法,進一步熟悉運球技術,改進運球方法,盡可能做到“運球不看球”的較好技術。
(2)發(fā)展學生速度、靈敏、協(xié)調性等身體素質;
(3)培養(yǎng)學生友好交往、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自主學練等優(yōu)良品質和學習態(tài)度。
分析與思考
體育課時教學目標是體育課的預期結果和師生努力的方向,指明了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達成什么”、學生“達到了什么”。清晰的體育課時目標指明了教師每節(jié)課的預期結果,清楚知道自己上課的方向,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控制力。同時,也為學生的體育課學習提供了努力的標準,讓學生知道自己在每節(jié)課上存在的差距,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標準,它的表述一定是具體而明確的。
上述案例中除了目標1相對具體以外,其他目標都存在許多問題。目標1中“通過籃球模塊一運球學練,將籃球裁判法知識(手勢)滲透于運球教學中”表述也不明確,只是說明了將“籃球裁判法知識(手勢)滲透于運球教學中”,而達到什么樣程度沒有表述清楚,也就意味著只要“滲透”了就行,教師和學生的目標就到達了,這樣的目標不明確。毛振明教授提出的教學目標“課題、條件、標準”三要素的撰寫格式,是目前設計書寫教學目標的最好范式。上述案例目標1的后半部分課題是“運球”,條件是“嘗試、體驗、實戰(zhàn)互動等練習方法”,標準是“盡可能做到運球不看球”。這樣的目標表述容易讓教師和學生知道教、學的方法與標準,因而達成度較高。
目標2“發(fā)展學生的速度、靈敏、協(xié)調素質”是課程的水平目標,也可以說是課程的“目的”,不能直接用于課時目標,“發(fā)展學生的速度、靈敏、協(xié)調素質”必須要學生“掌握鍛煉速度、靈敏、協(xié)調素質的方法”。目標3“培養(yǎng)學生友好交往、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自主學練等優(yōu)良品質和學習態(tài)度”中的目標過于口號化和抽象,不是課時目標,不具備具體操作性和可測性,不利于教師通過外顯的行為表現(xiàn)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更不利于指導學生如何學,學生互評、自評沒有標準。這樣的教學目標最容易導致教學流于形式,教學效果比較差。因此,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筆者以為可以這樣設計:
(1)學習籃球裁判法知識(手勢),在運球學習中至少能運用5種以上籃球裁判法手勢。
(2)學習運球急停急起、變向運球,掌握3種以上通過運球鍛煉速度、靈敏和協(xié)調方法
(3)在學練和教學比賽中,主動和同伴進行傳接球、多次進行掩護等配合。
案例二:《籃球“傳切配合”戰(zhàn)術的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
(1)80%的學生初步掌握“傳切配合”戰(zhàn)術的動作形式,并在教學比賽中得到應用。
(2)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練習中把握時機,靈活運用,以提高戰(zhàn)術成功率。
(3)通過小組間的自主學習與展示,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表現(xiàn)欲。培養(yǎng)學生相互幫助,相互配合的能力。
(4)遵守團隊規(guī)則,在充分享受健身樂趣的同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間的服從與合作意識。
分析與思考
課時教學目標應該圍繞學生運動技能知識掌握和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制訂課時目標時要有全面的觀點。但就體育課程性質而言,圍繞運動技能教學和身體鍛煉應該是主要的,應該在運動技能學習和身體鍛煉中考慮滲透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在設計課時目標中既要考慮目標的全面性,又絕不能陷于教條,平均用力,更不能僅憑教師主觀愿望,想當然地側重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目標。
案例2的教學目標給人第一感覺是比較亂,首先,案例中掌握“傳切配合”、教學比賽中運用、提高戰(zhàn)術成功率、合作意識、自主學習、表現(xiàn)欲、享受健身樂趣、服從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目標太多,45分鐘的體育課能否達成值得懷疑。其次,案例目標中缺乏身體鍛煉目標,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社會適應,脫離身體鍛煉這個載體去達成學生心理、社會適應目標,這樣的目標是空洞無力、蒼白的,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第三,目標層次不清。目標2中的“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目標3中的“培養(yǎng)學生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和目標4中的“遵守團隊規(guī)則、更要培養(yǎng)學生間的服從與合作意識”出現(xiàn)重疊現(xiàn)象。
制訂本課的課時目標,首先要研究籃球“傳切配合”的技術細節(jié)及其評價標準,考慮安排學練程序、步驟,然后研究學練過程的鍛煉內容和因素,最后研究技術學習和鍛煉內容的蘊涵的行為教育(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制訂出符合課堂教學的課時目標。針對本課,筆者設計如下課時計劃,以求與同仁交流。
(1)初步掌握“傳切配合”的一傳一切和空切動作形式,切入同學果斷快速擺脫對手,接傳球同學及時傳球的成功率在60%以上。
(2)在學練和教學比賽中,找出3種以上結合有球技術鍛煉速度、靈敏、彈跳力的方法。
(3)與同伴練習傳切配合學練和教學比賽中,反復進行練習,體驗自己在配合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最終是要通過學生來完成的。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認真分析學生現(xiàn)有學習水平和所具有的潛在學習能力尤為重要。學情是有可知性和規(guī)律性的,教師要了解特定年齡階段的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習慣、技能儲備等特點,也要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了解、觀察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學習進程安排的需要。學情還帶有一定的動態(tài)性,這也是必須加以關注的。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備課時要通盤考慮單元教學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時往往前一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并非像事先設定那樣絲毫不差,此時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當時的學習情況,對下一課時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這樣才能提高課時目標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海明籃球運球模塊教學設計[J],體育教學,2010,6:60-61
[2]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5
[3]單星元,韓金東,籃球“傳切配合”戰(zhàn)木的教學設計[J],體育教學,201 0,5:40-45
2025年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十篇四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一些思想品德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重視程度不夠。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在整個教學設計中起著統(tǒng)領作用。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習材料才得以組織和調整,教學活動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開展,學習結果才得以預測和分析,學習評價才有科學的依據。
二、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嚴格的學習需要分析和學生特點分析,使思想品德教學目標的設計出現(xiàn)了嚴重的盲目性
例如《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目標:理解人人平等是指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并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
能力目標: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樹立平等和尊重他人的公民意識,體會平等重在社會交往的重要性。
這個教學目標,第二條幾乎可以適用于任何框題。教案所設定的總的教學目標,沒有衡量學生現(xiàn)有知識狀況與期望狀況之間的差距,僅僅依一種課堂模式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教學,忽略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習慣、原有能力。不分析學習需要,就難免在課堂上做重復工作,甚至抑制學生的積極性,自然會使教學目標落空。
(二)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忽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例如某教師設計的《嚴也是一種愛》一課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教師應讓體會父母對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確看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堅持正確的看法和行為,丟掉不良思想行為的態(tài)度。
情感目標,實為教師灌輸?shù)膬热?,而非學生學習此文產生的情感升華。因而也不是建構,而只是“填鴨”。
由此可見,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應該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執(zhí)導下,以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為基礎,注重內外因素的結合去設計教學目標,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缺乏理論指導的學生活動往往會走向形式主義,不注重學生活動就只能局限在灌輸教學的低級狀態(tài)。
(三)沒有把握目標的可操作性,使教學目標難以落實,教學成果難以考查
例1:《做情緒的主人》
(1)了解情緒是可以調適的,認識到情緒與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是緊密相連的。
(2)增強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學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例2:《維護消費者權益》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消費者享有哪些合法權益,知道什么是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獲得賠償權、依法結社權、獲得知識權、維護尊嚴權、監(jiān)督批評權。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1是符合要求的,案例2則存在“認知目標”過多的問題,幾乎把教材中的內容都羅列進來,未能突出重點;“能力目標”有些抽象,缺乏針對性,修改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知識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就比較具體;“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制定得不恰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與這節(jié)課的內容不符合,不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意圖。
三、解決的策略
為避免和減少上述問題,在確定課時教學目標時,應該要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步驟:
首先,要依據課程標準,對全課教材內容、教材結構和教學目標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其次,在這個前提下,再根據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合理地制定課時的教學目標,具體操作步驟為:
(1)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弄清本課時基本的教學內容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
(2)找出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社會生活實際聯(lián)系的結合點;
(3)分析、思考、挖掘蘊含在教材內容中的基本觀點,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因素是什么;
(4)把上述內容按照認知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這三個方面分別加以整理和概括,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5)適當參照教師教學用書(參考書)中對全課教學目標的表述,糾正、充實、完善自己所制定的課時教學目標。
據此,以下為筆者對《生命需要彼此尊重》一框的教學目標設計,僅供參考:
知識與能力:
了解自然界動植物的生存狀況,了解環(huán)境惡化的現(xiàn)實,懂得保護環(huán)境需要每個人從自己做起,珍愛自然生命,保護自然環(huán)境,學會和自然和睦相處,培養(yǎng)愛護自然、鑒賞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能力。能夠初步掌握搜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夠獨立思考、提出疑問和進行反思。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實地的觀察與探究或者上網查找資料,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狀況,通過討論與分享,感悟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通過教師引導的“社會環(huán)境綜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聯(lián)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加深對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認識,了解生命個體間的相互依賴性,學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對生命的責任意識;從小養(yǎng)成愛護自然、欣賞自然和保護環(huán)境的行為習慣,達到他人、社會、自然的良好互動關系。
總之,設計教學目標應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具體內容標準和教學實際來設計,而且還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來精心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并進行教學評價,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25年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十篇五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設置三維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中卻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就應該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實施策略
目前我國高中思想政治課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學目標的制定沒有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制定,也過于形式化[1]。三維教學目標設置不夠明確將會給教學實施帶來較多的困難,導致高中思想政治課效率降低,因此必須要引起教師的特別注意。以下基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設計及其實施策略進行研究。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設計
(一)以教材為中心
教學目標的設計需要教師能夠緊扣教材的中心內容,從教材內容出發(fā),進行教學難點和重點的確立,并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前需要加強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并結合教學大綱和新課改的理念進行合理的教學目標設計。
(二)以學生為中心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應該要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因此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學生是具有個體差異性的,這些差異性不僅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基礎上,還表現(xiàn)在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能力發(fā)展等多個方面。新課改指出,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要求教師能夠重視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的成長和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發(fā)展[2]。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也應該要做到從全體學生出發(f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fā)展。因此,如有必要,教師需要對不同的學習進行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如,對于學習基礎較為差的學生,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應該為:“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能夠了解理論知識的含義和一般運用?!倍鴮τ趯W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就可以是:“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能夠了解理論知識的含義和一般運用和靈活運用?!?/p>
(三)重視三維目標的確定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要以三維目標取代傳統(tǒng)的二維目標,即知識和技能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及情感和價值觀目標[3]。但是,在三維目標的確立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既要把握目標的難度適中,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如,教師可以設置目標為:“提高學生實踐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踐原理的能力。”主體是“學生”,目標內容將理論知識掌握能力上升到“實踐能力”,難度適中,才可以達到教學目標設計的效果。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的實施策略
(一)加強對教材的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確立需要以教材為基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實施也要求教師能夠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中的知識和技能目標是緊扣教材內容進行設計的,教師只有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才能夠完成這一目標;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脫離教材內容而設計的教學活動,其帶來的教學影響是不完整的。當然,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并不意味著要完全照搬書本。事實上,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夠推動教學目標的完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要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實現(xiàn)自我放松,要提高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讓學生主動去進行學習探索。但是傳統(tǒng)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營造出來的教學氛圍較為緊張、壓抑,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十分不利。因此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和交流,且積極營造輕松和愉悅的氛圍,為教學目標的實施奠定課堂環(huán)境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新課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設計目的是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包括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因此,為了保證三維目標的落實,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具體來說,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以及案例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均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的能力,并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有助于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目標的設計對于引導教師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從學生、教材的角度出發(fā),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在設計了科學的三維教學目標之后,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還需要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要求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云浦.讓思想政治課奏響生命之歌——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生命教育之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5):177-179.
[2]段喬.教學中的素材選用策略研究——以高中思想政治課為例[J].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12):29-30.
[3]崔玥婷,趙安民.思想政治課教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實現(xiàn)探究[J].社科縱橫,2015(05):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