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一
在理解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牢記父親囑托,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
一、導入
是的,知道了這些,我們對司馬遷這個人,對《史記》這本書,對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這件事,就會有更深的了解。
二、學習一、二自然段
1、司馬遷為什么要“發(fā)憤”寫《史記》呢?快速瀏覽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到有關(guān)內(nèi)容,用一句話告訴我們。
(1)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
(教師總結(jié):他要把英雄故事記載下來傳給后人;他也想當英雄,成就一番事業(yè);英雄能從逆境中站起來。是啊,黃河文化熏陶了他,英雄故事激勵著他,所以他要寫史書?。?/p>
(2)受父親的影響,司馬遷努力讀書,大大充實了自己的歷史知識……
(3)司馬談臨終之時,淚流滿面地拉著兒子的……
(因為他要完成父親的遺愿)(出示:司馬談臨終之時,淚流滿面地拉著兒子的……)
(4)指名讀父親的話
2、從父親的話中你能聽到什么?
(1)先說再讀,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所以司馬遷牢記——(引讀)
從這里我們知道了他怎樣進行寫作?第三段有個成語告訴了我們。
專心致志 (板書:專心致志)
2、正當他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一場意外發(fā)生了。 他發(fā)生了什么意外?誰能找出來,并讀給大家聽聽。
(1)那你們知道什么叫“橫禍”嗎?
只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就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這突然來臨的滅頂之災,就是—— “飛來橫禍”?。ò鍟猴w來橫禍 注意讀音heng4)
3、課文中有句話寫到了司馬遷的痛苦,誰來讀一讀?
學生回答 (出示: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殘生?。?/p>
(1)用你的.心去讀,就讀這三個詞、十二個字。感受這刑法對司馬遷的打擊?。c擊變紅:悲憤交加 血淺墻頭 了此殘生) (板書:悲憤交加 血淺墻頭 了此殘生)
(2)你能理解司馬遷此時的感受嗎?你可以先說再讀,也可以先讀再說。(齊讀)
4、背負著痛苦與恥辱的重壓,面臨著求生與求死的抉擇,司馬遷該怎么辦呢?在書中找出答案!
(1)司馬遷選擇了生。因為,他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什么道理呢?
(出示:“人總是要死的”至“還輕嗎?”)齊讀
(2)司馬遷的原話是這么說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保?/p>
(3) 在司馬遷看來什么樣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樣的死又是輕于鴻毛的呢?(板書:重于泰山 輕于鴻毛)
5、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勉勵自己(出示:“我一定要……我一定要……”)
指導朗讀,讓學生聯(lián)想,感悟!
7、(齊讀“盡力”至“隸字”)。 (楷體變隸書)這就是隸字,它是我國漢代一種通行字體。體會隸字的形體。
(出示:就這樣……《史記》。其中“13”、“52”變紅色)
1、看看這些數(shù)字,它們說明了什么?
2、是啊,人生能有多少個13年啦!想象這13年司馬遷是怎樣度過的?
我們的語文書大約五萬字,而史記是五十二萬字啊。而且沒有任何的先進設備,就靠他一頁頁,一行行,一個個地寫出來的呀。真不愧為一部輝煌巨著呀?。ò鍟狠x煌巨著)
3、(出示: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指名讀!
(1) 什么叫“前無古人”?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用這樣的形式說說你的理解。
(出示:在此之前,從來沒有 ,這就叫前無古人。)
(3)魯訊先生也曾說過,《史記》是——(出示: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五、回顧課文
然而,它的誕生過程是多么艱難啊,齊讀下面的詞語,它可以勾起我們對這段歷史的回憶。 (音樂響起,回顧板書,齊讀)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歷史偉人,他叫——司馬遷。了解了一部輝煌巨著,叫做—— 《史記》。讓我們步入歷史的長河,去尋覓司馬遷和他的《史記》所走過的歷程吧。
11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耳濡目染 刻骨銘心 專心致志
飛來橫禍 悲憤交加 血濺墻頭
了此殘生 重于泰山 輕于鴻毛
輝煌巨著 前無古人 畢生心血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托,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
教學重點:感受司馬遷把個人的榮辱置之度外,為完成父親的遺愿矢之不渝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司馬遷在遭到腐刑后,不忘父親的囑咐,矢志不渝寫成《史記》的事。
(二)出示思考題
(三)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學生,邊讀邊想,可以用筆在書上圈圈劃劃,也可以加上批注。)
(四)組織交流,教師相機點評
1、司馬遷為什么要寫史記?
生:
(1)因為他受家鄉(xiāng)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從小就對古代英雄故事感興趣。(結(jié)合文中句子“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呼嘯而去,聽著父老鄉(xiāng)親們講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動。”)
(2)受父親的影響。(結(jié)合文中句子“受父親的影響,司馬遷努力讀書,大大充實了自己的歷史知識。他還四處游歷,廣交朋友,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保ㄕ缒纤未笤娙岁懹嗡f“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保?/p>
(3)受父親的囑托。(結(jié)合文中句子司馬談臨終之時淚流滿面對兒子說的話。)
師:
(1)滔滔的黃河水養(yǎng)育了司馬遷,英雄的故事感動著司馬遷,家鄉(xiāng)的文化環(huán)境熏陶著司馬遷,你能讀好它嗎?指名讀、齊讀。(必要時范讀)
(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奠定了司馬遷以后著書立論的基礎(chǔ),課文的哪里寫了他受父親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讀這一段話。
(3)父親臨終前的囑托(文字1出示)
a、父親是怎樣囑咐的?誰來讀一讀。注意司馬談當時的狀態(tài)、神情。
b、他讀得怎么樣?(有的學生朗讀時語速比較慢,聲音比較小),從中我仿佛能體會到父親臨終前奄奄一息的樣子。
c、指導朗讀:父親淚痕滿面的囑咐,是遺憾,是愧恨,是鞭策和激勵,父親那深情的囑托,你們能讀好它嗎?誰再來讀一讀,(有的學生朗讀情真意切),讀出了司馬談那深情的囑托。
d、讓我們一起讀。
(導)正是由于自己從小就喜愛歷史,再加上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使他義無反顧地扎入這編寫史書之中??删褪窃谶@時,卻來了一場飛來橫禍。
2、司馬遷為什么要發(fā)憤寫《史記》。
生:
(1)、因為遭遇一場飛來的橫禍,使他忍受的屈辱,簡直生不如死。我想:他發(fā)憤寫史記可以減輕他心中的痛苦。
(2)、因為他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他這樣死太不值得了。于是就放棄了死的念頭,發(fā)憤《史記》的創(chuàng)作。我想:如果當時他沒有受到宮刑,也許還寫不出《史記》。
(3)、我想:雁過留聲,人死留名,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是為了立功立業(yè)。
師評點:你能利用生活的俗語來解釋,很不錯,很有見地。你真會學習,善于查找資料。
(4)、因為身心備受摧殘的司馬遷深深地知道: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他發(fā)憤立志寫史記,是要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師:
(1)遭“飛來橫禍”
師:誰來介紹一下“飛來橫禍”,你知道飛來橫禍指的是什么呢?(學生介紹)
師:司馬遷所受的酷刑叫“宮刑”、“腐刑”是宮中太監(jiān)所受的刑罰,在當時被視為奇恥大辱,他在一篇中寫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沒有臉面去到父母墳前盡孝,再也沒有勇氣走在街頭,我夜不能寐,經(jīng)常從惡夢中驚醒,我簡直生不如死。課文中有句話寫到了司馬遷的痛苦,誰來讀一讀。(指名讀)從你的朗讀中,我充分體會到了司馬遷當時是多么絕望。
(2)立功立業(yè),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a、出示(文字2)
b、指導朗讀,大聲讀,教師評點:你們的朗讀使我看到了一個對天發(fā)誓的司馬遷;使我看到了一個把屈辱埋在心里,暗下決心的司馬遷;使我看到了一個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司馬遷;使我看到了一個忍辱負重的司馬遷。
c、這段話集中體現(xiàn)了司馬遷人生觀,這樣精辟的語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師小結(jié):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受到酷刑,遭受人生難以承受的打擊;另一方面是他為了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看,夜深人靜,司馬遷還在昏暗的油燈下寫《史記》呢?(出示圖片)
3、司馬遷是怎樣寫《史記》
(1)、出示要求:對照插圖,聯(lián)系課文,展開想象,以“在昏暗的油燈下……”為開頭說一段話。
(2)、請同學們靜靜地想像,思考。
(3)、交流匯報。
生:
(1)、在昏暗的油燈下,司馬遷盡力克制自己,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里,重新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書。
(2)、在昏暗的油燈下,他一會兒忙著研讀文獻,整理父親留下來的資料和自己走遍全國搜集來的資料,一會兒又拿起筆寫啊、寫啊,他要寫出自己心中的屈辱,寫出國家的興亡,寫出歷史的進程。
(3)、在昏暗的油燈下,他寫啊,寫啊,他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我要寫清楚從黃帝到漢武帝近3000年的歷史。
……
師:
(1)、搖曳的燈火,好似父親臨終前的淚花,司馬遷想起了父親的千叮嚀,萬囑咐,(出示文字1)
(2)、搖曳的燈火是司馬遷一顆不屈的心靈,讓我們讀體現(xiàn)司馬遷人生觀的句子。(出示文字2)
(3)、那搖曳的燈火是司馬遷生命結(jié)晶的象征,讓我們讀最后一節(jié)。(出示文字3)
就這樣,司馬遷發(fā)憤寫作,用了整整18年時間,在他60歲時,終于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巨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4)、想一想: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5)小結(jié):對啊,可見時間之長,可見意志之堅強,工程艱巨,可見寫作之艱辛。
作業(yè):閱讀《史記》,搜集資料出一期手抄報。
教學反思
對于司馬遷為什么要寫史記?學生們通過閱讀很快找到原因:受父親臨終的囑托,想要完成父親的遺愿。其它的原因同學們沒找到,然后我讓他們再讀第一自然段找原因,又找到兩處:1.家鄉(xiāng)黃河流域豐富的歷史文化從小對他的熏陶;2.父親的影響讓他喜歡歷史。指導學生朗讀第一、二自然段,讓學生感受司馬遷從小喜歡歷史,要盡孝道,所以要寫史記。
對于司馬遷為什么要發(fā)憤寫史記?先讓學生明白“發(fā)憤”一詞的意思,然后讓學生理解為“一場飛來橫禍”造成。通過教師補充“李陵事件”,使學生了解司馬遷是一個正直、勇敢,不同流合污的硬漢子;接著抓住“血濺墻頭”“了此殘生”理解司馬遷所受的屈辱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他想象一個男子漢一樣光明磊落的活著,可是現(xiàn)實卻不容他如此;他想象男子漢一樣壯烈的死去,可是父親的遺志沒有完成,理想沒有實現(xiàn),他只能忍受著悲憤茍活著,活著的理由就是要完成史記。
因為開始提出的問題準確地把握了課文的重點,貼近了文章的主旨,有利于學生深入地讀書感悟、熏陶、內(nèi)化,充分地開發(fā)文本的教育資源。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通過潛心會文和表情朗讀課文,感悟、體驗司馬談臨終時“淚流滿面”的遺囑,司馬遷受酷刑時“悲憤交加”的情景,使學生的心靈就會受到震撼,司馬遷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效果很好。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
4.激發(fā)閱讀《史記》的興趣,并能搜集其中一兩個故事,在同學之間交流。
重點、難點:
1.司馬遷是怎樣寫出《史記》的,是重點。
2.為什么司馬遷寫《史記》可稱為“發(fā)憤”,是難點。
設計理念:
1.理清平實語言的先后順序,進行思維訓練,為復述打基礎(chǔ)。
2.深切體會司馬遷遭受到的奇恥大辱,體會司馬遷郁結(jié)在胸中的“憤懣”不平之氣,在這種情況下的努力寫作,就叫做“發(fā)憤著書”。
設計思路:
分四個層面進行教學:第一個層面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能簡要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第二個層面體會司馬遷遭受的奇恥大辱。理解他在這種情況下,不忘父親囑托,忍辱負重地寫作,就叫“發(fā)憤”寫《史記》;第三個層面,抓住“前無古人”、“生命”這兩個詞,結(jié)合課文體會司馬遷及《史記》中所體現(xiàn)的一種人本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可能帶來的生命危險;第四個層面,在以上三個來回的基礎(chǔ)上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司馬遷是個什么人?請大家各自讀課文后回答。
學生回答后出示簡介: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
二、初讀課文,讀懂每段,概括主要內(nèi)容
(一)各自讀。
(二)討論每段的內(nèi)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主要寫什么?
學生討論后出示:熱愛歷史,積累史料。
學生討論后出示:受父囑托,整理史料。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正音:“橫禍”中的“橫”讀hèng。
師:.這里為什么用“橫禍”而不用“災禍”?
(“橫禍”指意外的禍患;“災禍”指禍害,沒有強調(diào)他的意外性。)
師:從哪里看出是“意外”的禍患?
(從“正當他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飛來”、“突然”看出是“意外”的。)
學生討論后出示:橫禍受刑,忍辱寫史。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段主要寫什么?
學生討論后出示:耗盡心血,完成《史記》。
(三)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
(寫司馬遷寫作《史記》的經(jīng)過。首先,他熱愛歷史,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其次他受父囑托,每天整理史料:接著寫他在橫禍受刑后,忍辱寫史;最后寫他耗盡心血,完成《史記》。)
三、學習本課生字
獄 酷 刑 泰 恥 攤 隸 耗
注意:“刑”讀后鼻音;“酷刑”中的“酷”為“殘酷”;“泰山”,古人以泰山(山名,在山東)為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價值的事物;“隸”為漢字形體的一種,(我們現(xiàn)在這幾個生字就是隸體的字,叫“隸字”。)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一,“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也就是今天陜西韓城的南部),講他對歷史的喜愛源于母親河的熏陶。第二,“古代英雄的故事”令他“十分激動”,源于歷史人物故事的感染。第三,“受父親的影響”,使他“大大充實了自己的歷史知識”(司馬遷10歲時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第四,“四處游歷”,“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20歲,司馬遷從京師長安南下漫游,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帶,所到之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
2. 此處為什么用“游歷”而不用“游覽”?
生:“游歷”指到遠地游覽,強調(diào)的是一種經(jīng)歷,是“行”;“游覽”強調(diào)的是看。
師:結(jié)合句子,看看司馬遷在“游歷”過程中做了什么?(“廣交朋友,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看出司馬遷在“游歷”的過程中不僅僅有“看”,還有詢問與探聽、考察與采集,從朋友的口中了解此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此處強調(diào)的是一種經(jīng)歷,所以用“游歷”。)
3. 出示第一段文字,指名一名學生邊讀邊給這段文字加標點。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還四處游歷,廣交朋友,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此設計意在進行一種思維訓練、為學生復述課文作準備。)
4. 齊讀這一段。
第二課時
一、深讀課文,讀懂“發(fā)憤”,體會人物精神
師:同學們,上一堂課我們通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通過學習第一段,我們知道,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的父親是一位史官,他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這些使得司馬遷具備了成為一名普通史官的條件。但后來司馬遷卻成為“偉大的史學家”?(課件示“偉大的史學家”且讓“偉大”成為紅色)他“偉大”在哪里呢?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齊讀課題)“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快速地瀏覽課文,看看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的原因是什么?(用筆在“發(fā)憤”詞下加著重號)
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相機出示:
1.想為“古代英雄”寫一部史書。
2.父親臨終囑托。(我們祖先很強調(diào)“孝”。完成父親的這一遺愿,不辱沒祖先,這是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的一個重要原因。)
3.李陵之禍受刑。(人生受到重大的打擊。)
(同學們一般只會答出一二兩點。這時,我的引導是:如果僅此兩點原因,那么題目中的“發(fā)憤”完全就可以寫成這個“發(fā)奮”。然后引導學生去看課文第三自然段的一二句話,點出這位將軍是“李陵”,再出示板書。)
師:司馬遷又是怎樣“發(fā)憤”的呢?先來學習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討論:司馬談為什么“淚流滿面”?
(因為“他立志要編寫一部史書”,但由于身體的原因卻沒有完成,他痛苦、遺憾。同時,他要用這種形式告訴司馬遷完成這部史書對他來說多么重要。這滿面的淚水中有痛苦,有遺憾,有無奈,還有一份沉甸甸的交代。)
師:誰來讀讀父親的臨終“交代”。(指名一生讀)(若學生沒有把“千萬”重讀,師說:司馬談臨終交代時,哪個詞會特別強調(diào)?再找一生讀。)
師:這里的“千萬”你為什么讀成重音?說說你的理解。
(作為史官的司馬談深知,司馬遷接任他的職務在朝廷為官,什么樣的事情都會遇到。他可能會春風得意得到皇帝的寵愛,也可能會遭讒被貶。“千萬”暗含著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都不能忘了寫這部史書。)
師:在這臨終囑托的“淚流滿面”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史官至死不渝的追求。在這臨終囑托的話語中,有任務的轉(zhuǎn)交,更有理想的傳遞。讀“司馬談臨終之時——”引讀這句話。
3.師(補充資料):后來,子承父業(yè)。司馬談死后兩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職務,任太史令,職掌天時星歷,管理皇家圖籍。此后,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這一自然段中是怎樣寫他發(fā)憤寫《史記》的?(指名一生讀)
師:這里為什么用“囑托”而不用“囑咐”?
(都有“囑”,即都有告訴的意思。但“囑咐”是告訴別人辦法;而“囑托”是告訴別人“任務”,有“托付”的意思。因為父親把寫一部史書的任務交給司馬遷去完成,有委托重任的意思,所以用了“囑托”。)
師:從哪里看出司馬遷把父親的話語銘記在心?(“牢記”“每天”)說說你的理解。讀出你的理解。(指名讀,齊讀)
師:“發(fā)憤”在這里的意思就是“勤奮努力”。(板書:勤奮努力)
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正當司馬遷開始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告訴我。(給出“略長”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指名學生讀相關(guān)內(nèi)容。)
師:“飛來”了怎樣的“橫禍”?
(原來,司馬遷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
李陵轉(zhuǎn)戰(zhàn)千里,殺賊已過數(shù)倍,箭盡稻盡,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還是會效忠朝廷的。
生:漢武帝殘暴。
生:“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示這個分句)
師:一個字:死。他“悲”什么?(為自己遭受到的奇恥大辱而悲傷、痛苦)他“憤”什么?(對漢武帝專制、殘暴的憤恨、憤怒。)
師:這里為什么用“殘生”而不用“一生”?
(“一生”指從生到死的全部時間。“殘生”指人的晚年,這里指受宮刑后剩余的時間。司馬遷遭受酷刑的時候已經(jīng)四十七歲,所以只能說“殘生”。)
(另外,還指身體殘缺、心靈重創(chuàng)后的生命)
幾年以后,司馬遷在談到這次宮刑給自己帶來的恥辱與痛苦時,曾經(jīng)說——(出示以下語句,老師先讀句子語段后說語義。)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
——司馬遷《報任安書》
師:“我因為(對皇帝)說話(不謹慎)遭到這樁禍事,深深地被鄰里同鄉(xiāng)所恥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還有什么顏面再為父母掃墓呢?即使再過一百代,也只是恥辱更甚而已!因此我心思重重,極為痛苦,在家時總是恍恍惚惚,好象丟失了什么,出外時又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每想到這樁奇恥大辱,沒有一次不是汗流浹背,將衣服濕透?!蓖ㄟ^這段自述看出“李陵之禍受刑”給司馬遷的打擊是巨大的,所以他最初想到了死。
師:誰來讀讀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指名一生讀)(讀后出示有關(guān)內(nèi)容)
生: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的比泰山還有意義有價值,用我們今天的話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而有的人死的微不足道,毫無價值,比鴻毛還輕。(師補)
生:遭受極辱而未完成《史記》
師:現(xiàn)在既遭受了極辱又未完成《史記》,死了毫無價值,微不足道。這個時候,司馬遷想到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生命屬于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定要讓它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所以,“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連用兩個“一定”,連用兩個嘆號,語氣強烈,決心之大。誰來讀出那種矛盾后的決心。
(指名讀——齊讀)
師:此時的生命已不屬于他個人,屬于父親的遺囑,屬于《史記》?!八耄骸保ㄒx司馬遷所想之句)
師:司馬遷的身體已經(jīng)成為《史記》的身體。司馬遷可以為了個人的尊嚴去死,但《史記》不能因為個人的尊嚴而廢。“他想:——”(引讀司馬遷所想之句)
師:“想到這里,——”(引讀本段最后一句話:想到這里,他盡力克制自己,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出示看文中插圖。)
師(配樂講解):從點著的油燈看出,司馬遷正在夜以繼日地寫《史記》,神情更加專注,字跡更加工整。
(再次回到這一自然段,讓“一行行”“工整”變成紅色。)
師:“想到這里,——”(引讀本段最后一句話)
師:司馬遷就是這樣忍受著污辱、擔負著寫《史記》的重任,也就是“忍辱負重”地在寫《史記》。(在課題下板書:忍辱負重。)“發(fā)憤”在此處的意思就是“忍辱負重”。司馬遷由于在李陵事件中為李陵說了一些辯護的話,從而遭到可恥的宮刑,他被深深地激怒了,但他并沒有停止在憤怒上,而是“盡力克制自己——”(再次引讀本段最后一句話)
二、研讀末段,了解《史記》,升華對人物的認識。
師:漢武帝借李陵事件戕害了司馬遷,改變了司馬遷的人生軌跡,也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史學家和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史記》。
1.齊讀最后一段,思考:從哪里看出是“前無古人”的著作?
2.學生自由發(fā)言:
“52萬字的輝煌巨著”,其篇幅之長是前人沒有的;它完整記錄了三千余年的歷史,記錄時間之長是前人沒有的;像這樣“耗盡……畢生的心血”,用“生命”完成史書的精神,是前人沒有的。
師(補充):(相機出示以下標題的黑字)
1.它是父子兩代人用生命和熱血鑄成的。
2.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3000多年的歷史。史官的任務是記錄本朝代的歷史,記錄3000年的歷史是他們父子的自覺追求;確立了從黃帝作為我們文明史的開端;敘述了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這種歷史共識、文化共識,對民族凝聚意識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它用傳神的筆墨寫活了一個個歷史人物。這就是司馬遷創(chuàng)造的中國史學著作的紀傳體體裁,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敘述歷史。
4.它使一個古老的民族從此有了自己的“家譜”。內(nèi)容豐富精當,使得中華民族的后代子孫能對自己祖先的篳路藍縷、艱苦創(chuàng)業(yè),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如果不是司馬遷,我們今天就不知道孔子的一些經(jīng)歷。
魯迅先生稱《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薄敖^”什么意思?(生:獨一無二)“史家之絕唱”主要稱贊《史記》在史學史上不可超越的地位;《離騷》是屈原的作品,文學價值很高?!盁o韻之離騷”主要指《史記》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很多成語都來自《史記》。所以,司馬遷既是史學家,又是文學家。
3.為什么說是用“生命”寫成的?
4.學生自由發(fā)言:
“用了整整13年時間”;“耗盡了畢生的心血”……
(生:不矛盾,寫用了13年,但準備卻是一生的。)
師(看著板書講述):司馬遷10歲開始讀史書;20歲開始四處游歷,積累史料;接受父親臨終囑托后,勤奮努力地寫《史記》;遭受宮刑后,仍然忍辱負重地寫《史記》。同時,接受宮刑以后,司馬遷被迫從一個被人們看不起的社會最底層的那個社會身份去看待人,看待人生,看待歷史,融進了自己的生命體驗。另外,《史記》不虛美不隱惡,有不平之氣,有批評之語。如寫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在寫他招攬賢才、終成大業(yè)的同時,也寫出他心胸狹隘,殺戮功臣,語言粗俗等。這些都可能給他帶來的生命危險。
相機出示:司馬遷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87年。他為《史記》而生,為《史記》而死。他的死重于泰山。(讓“他的死重于泰山”變?yōu)榧t色)
三、得出結(jié)論,感受“偉大”。
師:所以說——(示:司馬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生齊讀)
師:司馬遷的偉大在于他寫出了《史記》,在于他坎坷經(jīng)歷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胸懷大志、矢志不渝、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等精神。
四、尋根溯源,找出內(nèi)因,受到精神熏陶。
師:司馬遷對生命與事業(yè)的崇高信念,不僅來自完成父親的遺愿,還有古之圣賢的榜樣激勵??纯吹谝蛔匀欢危奥犞咐相l(xiāng)親們講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動”,你們知道這里的“古代英雄“指哪些人?(出示以下語段,范讀)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司馬遷《報任安書》
師:這里的“發(fā)憤”是抒發(fā)憤懣。
師:文王、仲尼、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都是司馬遷心中的英雄。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些人歷經(jīng)磨難仍奮發(fā)有為,遭受打擊仍追求理想,忍辱負重地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他們無愧為民族的脊梁。司馬遷就是他們中杰出的一員。今天,讀著寫他的文章,就想起他這個人,想起他的坎坷經(jīng)歷,想起他的忍辱負重,更想起他的風骨與人格。請跟著音樂默讀課文。(配樂出示:“讀此文而思其人——倜儻非常之人”及課文。)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四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
使學生為了完成父親遺愿矢志不渝的精神。
三課時
一、揭題,解題
1、介紹《史記》。
《史記》是我國歷史上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它反映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26xx年間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方面的發(fā)展過程。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優(yōu)秀典范。
(板書:16、司馬遷)
2、介紹司馬遷。
司馬遷是漢代的史官,《史記》的作者。
3、司馬遷為什么能寫成《史記》這部輝煌著作呢?
4、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理解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用鋼筆描紅。
(3)指名讀課文,結(jié)合正音,理解詞義。
講述:把道理或事情講出來。
記載:把事情寫下來。
搜集:到處尋找并聚集一起。
研讀:鉆研并閱讀。
飛來橫禍:意外到來的禍患。
發(fā)憤:決心努力。
三、再讀課文,劃分段落
1、默讀課文,思考:
(1)司馬遷為什么要發(fā)憤寫《史記?
(2)他又是怎樣“發(fā)憤”寫作的?
(3)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發(fā)憤“寫作的?
(4)結(jié)果怎樣?
2、對照上述四個問題,分別閱讀課文的相關(guān)自然段,參照書后練習4中提供的樣子,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父親對司馬遷的影響和臨終時的囑托。
第二段(3):講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
第三段(4):寫司馬遷忍辱負重堅持寫書。
第四段(5):講司馬遷用畢生的心血寫成了輝煌巨著——《史記》。
3、指名讓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一、講讀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司馬遷主要受了父親的什么影響?
3、受了父親的影響,司馬遷是怎么做的?
4、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5、父親的影響在司馬遷成長歷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父親臨終時“淚流滿面”的囑托,更對司馬遷完成《史記》的寫作起著重大的作用。
6、指導朗讀父親的話。
二、講讀第二段
2、討論“橫禍”,理解“酷刑”。
(1)這場橫禍是怎么引起的?
(2)什么是酷刑?從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馬遷是個什么樣的人?
3、指導朗讀第二段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
1、司馬遷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用“——”畫出司馬遷怎么想的句子,用“~~~~~”畫出司馬遷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司馬遷是怎么想的句子。
(1)他為什么想雪濺墻頭,了此殘生?
(2)他又為什么打消了這個念頭?
3、出示司馬遷怎么做的句子。
司馬遷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司馬遷事業(yè)高于一切、榮辱置之度外的可貴品質(zhì)。
四、講讀第四段
1、指名讀這段,思考:為什么說《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
2、組學生討論。
3、指導朗讀。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五、作業(yè)
1、完成文后習題4。
2、朗讀課文,試著復述課文。
一、復習
1、聽寫。
歷史輝煌恥辱講述專心致志
記載搜集研讀悲憤飛來橫禍
2、“發(fā)憤”是什么意思?司馬遷是怎樣發(fā)憤寫成《史記》的?
二、復述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指名說出課文的段落大意。
3、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4、指名復述課文,評價。
三、總結(jié)課文
1、司馬遷是怎樣“發(fā)憤”寫作的?
2、故事的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動?
3、齊讀課文。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復述課文。
司馬遷 父親的影響與囑托專心致志
發(fā)憤寫 受酷刑 克制自己、發(fā)憤寫作《史記》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五
我教《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作者:浮云???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的一篇歷史人物故事,講述了漢代史官司馬遷在遭受酷刑后,不忘父親囑托,忍辱負重,耗費xx年時間寫成輝煌巨著《史記》的事,贊揚了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遺志矢志不渝的精神。
司馬遷的剛強堅毅、才華橫溢,《史記》的優(yōu)秀杰出、萬古流芳,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如何讓十一二歲的小學生讀懂司馬遷這個人,由衷地激發(fā)起對他的敬仰,并自覺地走近、嘗試閱讀《史記》這本書,我以為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必須解決的一個重點。
一、抓“發(fā)憤”,體會精神。
2、課文具體寫“發(fā)憤”的第四小節(jié)正是文章的重難點所在。為了讓學生充分研讀文本,體會精神,我設置了幾個層次引導學生理解。首先是自己讀一讀,找出令你感動的句子說一說,在學生充分討論之后感情朗讀,并面對司馬遷像說一說自己的心里話,這實際上是將文本轉(zhuǎn)變?yōu)樽约赫Z言的過程,考查學生的理解是否到位。第二層次是倒回前文,回顧司馬遷從小到大為寫《史記》所做的準備,然后引導學生說:是啊,付出這么多心血的事業(yè),他怎么舍得放棄!這一方面是簡單帶到前文的學習,另一方面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司馬遷這種執(zhí)著的發(fā)憤精神的理解,然后又一次齊讀了第四小節(jié)。第三層次是簡單介紹《孟子》里的一句話,一方面是課外的小小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從精神上引起學生對司馬遷的崇拜和共鳴,最后第三次齊讀這個重點段,升華感情。
二、抓“巨著”,體會情感。
)?!敝饕强疾閷W生對第五小節(jié)乃至全文的理解。
接下來老師拋出“后人是如何評價司馬遷和他的《史記》的呢?”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補充資料。本來這些資料應該放在課堂的一開始,但我想課堂剛開始時只能是干巴巴的介紹,學完全文以后再來理解是不是更能起到一個烘托的效果,能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三、抓“拓展”,升華體驗。
為了讓司馬遷的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更加高大豐滿,也使《史記》這本“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學生心中由神圣、神秘、遙不可及變得親切可近起來。我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幾次拓展。
1、教材重組,連詞成句。
2、課外進一步了解司馬遷和《史記》。
推薦誦讀,強化體驗。
語文學習,除了教會學生讀懂課文,讀好課文,能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是否還能帶給他們更多的東西?我個人的想法是:在一冊課本的二十多篇課文中,可能只有一兩篇是真正能打動我的,那么,我要盡力讓它們也能打動我的學生,讓他們受到語文文字的感染、熏陶,讓他們以這篇課文為媒介,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學到更多的東西。
講解之后,學生理解了句意,明白了道理,更感受到司馬遷偉大的人格魅力,一個英雄形象就這樣在他們心中站立起來;同時,在他們的心里,也播撒下了剛強、堅韌、百折不撓的種子。我相信,只要有陽光,有雨露,這些種子一定會發(fā)芽、開花,長成一棵棵挺拔的參天大樹!
四、課文教完之后的遺憾:
1、關(guān)于板書:
積累資料打基礎(chǔ),
牢記囑托作準備。
忍辱負重寫史書,
輝煌巨著傳萬代。
2、從小學一年級到現(xiàn)在,學生積累了很多種類的成語。如提到來源于歷史人物或故事的,學生能滔滔不絕說上許多。當他們說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成語時,我說:“這些成語其實也來自于司馬遷的《史記》呀?!比缓蟪脽岽蜩F,又介紹了《項羽本紀》的一部分內(nèi)容,有些學生平時喜讀歷史故事,也請他們講講自己知道的故事情節(jié)。劉邦,項羽,韓信,這些原本對學生來說只是一個個抽象的名字,現(xiàn)在終于慢慢還原為一個個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人物了。
我想學生一定會發(fā)出由衷的感嘆:
3、主要是想嘗試一課時上完這些比較簡單的課文,所以除了文章最為重要的第四小節(jié)以外,其他地方一概不敢多“停留”,讀的形式也比較少,以齊讀居多,是否有“蜻蜓點水”之嫌。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六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
里莊中心小學? 薛國平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抓住發(fā)憤,體會精神。
1、讀題,在“發(fā)憤”下標著重號,再讀題強調(diào)“發(fā)憤”,理解“發(fā)憤”的含義,并將意思放在課題中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3、自由讀課文前三個自然段,文章中作者是如何回答這三個問題的?用筆做上記號。
4、交流討論(基本學路:“我來解決問題,文中是這樣說的……”)
(1)司馬遷為什么發(fā)憤寫《史記》?
出示關(guān)鍵句“你千萬不要忘記我生增想要完成的史書哇!”
a、?? 讀出父親的殷切期望。
b、你從父親的囑托中知道什么?(父親一生的愿望是什么?他要編寫一部史書,記載從黃帝到漢武帝這26xx年間的歷史。)
(2)司馬遷在什么情況下發(fā)憤寫《史記》的?
“一場飛來模禍……入獄受了酷刑?!?/p>
(仗義執(zhí)言?? 正直勇敢? 敢說真說? 實事求是)
b、就是這樣一位史官,他仗義執(zhí)言得罪了權(quán)貴,被判入獄,受到“宮刑”。(學習補充資料——“宮刑”)
“宮刑”殘酷地摧殘了司馬遷的肉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倔的人格,從此,他再也不能昂首挺胸做男子漢了,這是司馬遷最大的恥辱?。?/p>
(3)司馬遷是怎樣發(fā)憤寫《史記》的?”
“司馬遷悲憤交加……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a、司馬遷因??????? 而“悲憤”,因???? 而“憤”。他真想一死了之。
b、司馬遷認為“????????? 比鴻毛還輕,???????? 比泰山還重”,他要做????????? 人。
c、“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兩個“一定”體現(xiàn)司馬遷決心大,可以看出司馬遷是為?????? 而活,他活下去的信念是??? 。
d、埋在心底的是個人痛苦和恥辱,留給后人的是一行行工整的隸字。司馬遷寫史書一絲不茍,矢志不渝。
e、出示插圖,這是司馬遷寫史書時的情景,從圖中你看到些什么?(挑燈夜書,條件艱苦,一捆捆竹簡,工作量大。)體會到什么?此時,你心中的司馬遷是怎樣一個人?把他的形象讀出來。(用“不管……不管……都……”來說圖意。)
4、引導:這是司馬遷在受刑后發(fā)憤寫史記的情景。除此以外,司馬遷還為寫史記發(fā)憤做了許多努力,請找出來,讀讀體會體會。
(1)兒童時,聽英雄故事,心里十分激動。(兒童時聽英雄故事,長大后寫英雄的故事。)
(2)年輕時:努力讀書,四處游歷、廣交朋友。(積累資料為寫史書打下基礎(chǔ))
(3)父親死后:牢記囑托,每天都……
(研究、閱讀、整理、查對,工作量大,非常辛苦,這是為寫史書作準備,這項工作司馬遷整整做了四年。)
二、抓“巨著”,體會情感。
1、引讀:經(jīng)過精心準備,司馬遷發(fā)憤寫作,“用了整整……終于……這部前無古人……用生命寫成的?!睆倪@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耗時長,巨著輝煌,用生命寫成……)
2、后人是如何評價司馬遷和他的《史記》的呢?(學習補充資料)
(1)關(guān)于《史記》
魯迅先生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關(guān)于司馬遷:他那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崇高的人格將永遠閃耀著不朽的光芒。(司馬遷無論在歷史上還是文學上,都取得了光輝的成就,為后人展示了一部規(guī)模宏大的社會變遷史,可謂輝煌巨著傳萬代。)
3、出示司馬遷像,面對司馬遷和他留給我們的《史記》,我們心中感慨頗多,你想對司馬遷說的心里話是什么?讓我們一起讀出心中的真摯情感。(齊讀)
4、抓拓展,課外進一步了解司馬遷和《史記》。
三、板書設計
積累資料打基礎(chǔ),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牢記囑托作準備。
忍辱負重寫史書,
為什么?????????????????? 輝煌巨著傳萬代。
怎樣?
在什么情況下?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七
1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12課,齊讀課題。
2、你覺得課題中哪個詞語比較重要?再讀一遍(要讀得再堅定一些)
3、你理解“發(fā)憤”嗎?可以給它找些近義詞嗎?
二、精讀課文,品悟“發(fā)憤”
1、學習第一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渡:司馬遷自小就對歷史感興趣,積累了一定的史學知識。他寫史記是受了父親的影響,而且她還牢記父親的囑托,什么囑托呢?(課件出示)
(1) 指名讀父親臨終時的囑托(注意父親當時的狀態(tài)、神情)
(2) 指導朗讀:父親淚流滿面的囑托里有遺憾,有悔恨,也有對司馬遷的激勵和鞭策,父親那深情的囑托,你們能讀好它嗎?自己練一練,誰再來讀?(評價)
(3) 讓我們一起讀。
(4) 就這樣,司馬遷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史書編寫工作,課文中是怎樣寫的?(指名回答)讓我們通過想象,去體會司馬遷的“發(fā)憤”。(課件出示以下題目)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正當司馬遷專心致志寫《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到他的頭上,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直線標出“橫禍”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線標出司馬遷是怎么想的?有雙橫線標出是怎么做的?并在旁邊作批注。
(2)在這痛苦的時刻,司馬遷又是怎么想的呢?(課件出示所想)
指名讀,思考:在司馬遷看來為什么而死就輕于鴻毛(擺脫個人的恥辱和痛苦而死)。在司馬遷看來為什么而死就重于泰山(心中裝著責任,為了有價值的事而死。)
(3)這段話你讀懂了嗎?反復讀
指導朗讀:抓住兩個“一定”體會司馬遷的堅定和執(zhí)著。要讀出一個忍辱負重的司馬遷,讀出一個對天發(fā)誓的司馬遷,讀出一個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司馬遷······)
(4)司馬遷又是怎樣做的呢?(指名回答)
總結(jié):同學們說得真好,從你們的話語中我分明看到了兩個字,這兩個字是——發(fā)憤、發(fā)憤、發(fā)憤。
5.學習最后一段
(1)自由讀,體會文中列舉的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時間之長,寫作之艱辛,意志之堅強)
(2)什么叫前無古人?
沒有,從來沒有!這就是——前無古人!
(2) 齊讀最后一段
三. 總結(jié)全文,拓展“發(fā)憤”
1.再讀課題,發(fā)憤是什么?完成學案最后一題。
2.交流。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案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閱讀題答案篇八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會質(zhì)疑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堂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為今后的成長注入強大動力。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筆者在《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課的教學中嘗試著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課題質(zhì)疑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它起著概括內(nèi)容、點明中心、交代背景等作用,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部分。學課文一般也是從課題開始的。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首先要從質(zhì)疑課題入手。在學習《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反復讀課題,“你們讀出問題來了嗎?”在學生質(zhì)疑受阻的情況下,我及時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質(zhì)疑?!邦}目中哪個詞語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很快抓住“發(fā)憤”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司馬遷為什么要發(fā)憤寫《史記》?他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憤寫《史記》的?他又是怎樣發(fā)憤寫《史記》的?結(jié)果怎樣?我們常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學生自己既然能緊扣課題提出這些有價值的問題,就一定能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這些問題。
二、課文質(zhì)疑
課文內(nèi)容是文本的主體,也是培養(yǎng)質(zhì)疑能力的重點。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時,我始終把培養(yǎng)質(zhì)疑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討論,由淺入深地與文本對話,不斷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學習《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文時,在解決由課題質(zhì)疑產(chǎn)生的四個問題的基礎(chǔ)上,我讓學生再讀課文,靜下心來,沉思默想,進行心靈與心靈的對話。在部分學生質(zhì)疑受阻時,我從重點內(nèi)容入手,引領(lǐng)質(zhì)疑的方向?!罢n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仔細讀讀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的部分,看看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很快,學生抓住第3小節(jié),反復閱讀、感悟,最后提出了不少值得研究的問題:司馬遷為什么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后來他又為什么打消了這個念頭?在學生不斷地質(zhì)疑解疑中,創(chuàng)新意識得以培養(yǎng),實踐能力得以提高,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
三、拓展質(zhì)疑
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就課文學課文,就會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就會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我在學習《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文時,注意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在拓展延伸上引導學生質(zhì)疑,為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打好基礎(chǔ),做好準備。學完了《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我問學生:你們還有問題要問嗎?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搖了搖頭。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語文實踐活動,為課后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導航。“你們了解司馬遷嗎?了解《史記》嗎?”學生很快打開了話匣子?!妒酚洝肥且徊渴裁礃拥臅??司馬遷在寫《史記》時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史記》在今天又有著怎樣的價值?興趣激發(fā)出來了,我及時把問題相近的同學并為一組,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為將來的探索研究做全方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