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袁隆平傳的讀后感100字篇一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一位農(nóng)民朋友眼中的“當代神農(nóng)”,離我們的`生活如此遙遠又如此接近,《袁隆平傳》通過全面描寫了袁隆平自出生以來的人生經(jīng)歷,進行雜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風雨歷程,其精神,其追求,其親情,其所遭受的人生磨礪,集中表現(xiàn)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我國當代知識分子胸懷祖國、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
袁隆平,為了實現(xiàn)綠色的夢,為了科學上的突破,為了解決饑荒的恐懼。他埋頭苦干,不畏艱辛。他堅定、執(zhí)著、飽含著激情,他立志要讓載著生命根源的種子,長出累累的稻穗,養(yǎng)活一雙雙饑餓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過50多年風雨的艱辛,雜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為了一個“人類沒有饑餓的未來”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華,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為的惡意破壞,讓精心培養(yǎng)的秧苗毀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災所難,讓科研進程舉步維艱。但是50多年的艱難險阻最終都在夢想的力量下低了頭,都在與夢想的較量中敗下了陣來。他對科學的熱愛,對事業(yè)的熱愛,對夢想的執(zhí)著,是無論在什么時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脅下都不會變質的,因為他的一生在為科學研究而歌,為他的事業(yè)而唱。
袁隆平夠執(zhí)著,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他最后獲得成功。他的執(zhí)著體現(xiàn)在以苦為樂,逆境中也常開玩笑;他的執(zhí)著體現(xiàn)在癡心不改,數(shù)十年如一日只想著雜交水稻;他的執(zhí)著體現(xiàn)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沒有國家和別人的支持,他也要將雜交進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用電腦算出來的,而是長年累月蹲在田間地頭一點一滴摸索總結出來的。他頂著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晝夜,從一般雜交稻研究到超級雜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學高峰攀登,為的是產(chǎn)出更多數(shù)量更高質量的糧食,最終取得了成功,創(chuàng)造了震驚中外的當代神話。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樣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勞、不怕失敗、不屈不撓呢?雖歷經(jīng)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袁隆平最后獲得成功。支持他如此執(zhí)著的是其心中牢牢堅持的“為民謀食,使人類不再忍受饑餓煎熬”的精神。
現(xiàn)今,他已成為國人敬仰、舉世矚目的偉大科學家,各種榮譽數(shù)不勝數(shù),可謂功成名就。但他并沒有就此功成身退、頤養(yǎng)天年,他仍然是一身布衣、一頂草帽、一雙高高挽起的褲腿、一副黝黑且布滿皺紋的臉龐,穿梭于鄉(xiāng)村原野,守候在田間地頭,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奮斗終身”的諾言。這就是袁隆平,執(zhí)著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撓,淡泊名利的袁隆平。讀《袁隆平傳》,不僅讓你感受到科學的力量,更感覺到人格的力量。
我們要以袁隆平的行為為楷模,以他的精神為榜樣,向他學習,學習他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奮斗一生。
袁隆平傳的讀后感100字篇二
今年的暑期我讀了很多書,但讓我看完有很多思考的一本書是《袁隆平傳》。袁隆平爺爺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也被很多農(nóng)民伯伯尊稱為米菩薩。為了讓人民不再饑餓,他廢寢忘食、日曬雨淋的在稻田里辛勤的進行耕耘實驗。他用自己的機智和汗水為人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雜交水稻,最終將水稻畝產(chǎn)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廣2.3億多畝,增產(chǎn)200多億公斤,增產(chǎn)的糧食可以多養(yǎng)活7500萬人。袁隆平爺爺?shù)碾s交水稻解決了人們的餐飲問題。
袁隆平爺爺很偉大,對人類糧食的增產(chǎn)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現(xiàn)在很多人卻不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糧食。近年來,解決溫飽已不是人類面臨的首要問題,可餐飲浪費現(xiàn)象依然觸目驚心,令人痛心!餐桌浪費率高達11%,據(jù)測算,2019年,我國城市餐飲業(yè)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就高達1700萬-1800萬噸,相當于3000萬-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總量。最近吃播短視頻的興起,造就了一批以吃為業(yè)的“大胃王”,主播們吃下常人無法吃下的食量,為了點擊量,為了出名,無下限,并通過剪輯,卡點等手段掩蓋邊吃邊吐的假象,浪費的糧食可想而知,不僅僅是自己浪費,更重要的是輿論導向,錯誤的引導人們的價值觀,超量吃播的輿論導向有悖于“節(jié)約糧食”的指示精神,對于減少餐飲食物浪費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馳,不僅播主們在吃多少要有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杜絕浪費,才能形成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氛圍。
讀完這本書,讓我有了很多思考,現(xiàn)在人們都不在為溫飽而發(fā)愁,難道我們就不需要珍惜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付出了嗎?這讓我想到了以前看過的小故事:“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jīng)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偉人在勤儉節(jié)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毛主席的女兒上學時,吃窩窩頭時只把里面的棗掏了,其余的都扔掉。要知道,當時有不少人連飯都吃不上。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主席,毛主席嚴厲地批評了她女兒從此,她再也不浪費食物了?!眰ト嗣飨瘜ψ约汉蜕磉叺挠H人都如此自律,而我們作為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絕不能忘本。
主席說過,我們的財力是不斷增加了,但絕不能大手大腳糟蹋糧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切實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餐飲浪費現(xiàn)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當思一飯一食來之不易。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我給自己及家人制定了一套杜絕浪費糧食小妙招:有計劃地采購蔬菜水果,按照購物清單采購。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飯吃干凈,不浪費一粒米。跟隨家人去餐館就餐時,按人員適量點菜,不浪費,如有剩余打包帶回家。留意冰箱存放了哪些食物,不要等到過期才被發(fā)現(xiàn)。記錄每周扔掉的食品,可以幫助減少浪費,總結出過度購買的慣性模式并允以改正陋習。
我們不要讓袁隆平爺爺傷心,不要讓那些增產(chǎn)的糧食白白流失,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光盤行動不要只是一句口號,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
袁隆平傳的讀后感100字篇三
常言,民以食為天。生存,是人類亙古不變的主題,自人類誕生起就從未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又有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足以體現(xiàn)糧食于人們而言的重要性。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敗之地,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民的溫飽問題。
上世紀,災禍來臨,饑荒嚴重,人們的生活遭遇嚴峻考驗。懷著對國家、對人民的憂慮,對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學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種的漫漫研究長路。他,就是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顴骨突出。青絲間染上了白雪的顏色。手掌寬大粗糙。衣著樸素。話并不多。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卻樸實得像個平凡的農(nóng)民。他亦笑稱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個農(nóng)民”。
不同于別的院士坐在室內(nèi)、享受國家的津貼,袁隆平是實實在在當了一輩子的農(nóng)民,在田里勞苦了一輩子。
袁隆平是堅韌而執(zhí)著的。在探索雜交水稻的這條路上,他遭遇過太多太多的困難,遇到過太多太多次的失敗,可他始終沒有放棄。他擁有博愛,寬厚的胸懷,憐憫蒼生,以己身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時,袁隆平為了尋找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間,頭頂毒陽,腳踏爛泥,一穗一穗的仔細尋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撫過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傾訴夢想。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種植雜交水稻后,產(chǎn)量大增,獲得了全國無數(shù)農(nóng)民大力稱贊。之后,雜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世界各國紛紛引進種植。雜交水稻,養(yǎng)活了中國,養(yǎng)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
他能夠成功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與探究。袁老說過,他信奉這樣一條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首先,知識——袁隆平畢業(yè)于西南農(nóng)學院;其次,汗水——幾十年如一日對雜交水稻的研究;其三,靈感——依據(jù)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論證出“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其四,機遇——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這幾點,他都具備了,所以他成功了。而這四點其中,最可貴的莫過于“汗水”,試問有誰能堅持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田里?若是幾個月,或許有人能堅持,若是幾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專注而敬業(yè)的。一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沒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長了,要到田里去了?!笔沁@般的樸質的話語,滿溢出對名利的淡泊與對本業(yè)的鉆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動!如今的人們,已經(jīng)被社會上的浮華迷失了眼睛,靈魂覆滿塵埃,空洞而貧乏。袁隆平獲得成功的道理與我們能否獲得成功,本質上是相通的,我們企望獲得成功,卻總是不愿付出,與成功屢屢擦身而過,終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說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為過。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薄@是他澤被蒼生的胸懷。
這位老人,現(xiàn)已過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燭光照亮著世界,關注著農(nóng)業(yè),將一生獻之天下蒼生。在他身上,彰顯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盛而不衰的傳統(tǒng)美德——孜孜以求,鉆之彌堅的探索精神,博愛無私,敬業(yè)樂業(yè)的奉獻精神。他用他的智慧,支撐了世界以億計的人民!
如果沒有雜交水稻的發(fā)明,很難想象我們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們每個人,都應懷著最誠摯的謝意與最真摯的感動,向袁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