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與自我實現(xiàn),是每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寫總結時要注意審查和修改,確保語言和內(nèi)容的準確性和連貫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參考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
重陽節(jié)篇一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jié)”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要尊敬長輩。
光盤“?;丶铱纯础?/p>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nèi)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jié):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jié)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jié)崐日,介紹(農(nóng)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jié)。
4.你們知道老人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1.老人節(jié)也稱重陽節(jié),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jù)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jié)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弊層變侯I略詩中重陽節(jié)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3.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jié)又定為老人節(jié)。
4.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5.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jié)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6.在重陽節(jié),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7.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1.重陽節(jié)是老人的節(jié)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shù)墓?jié)日,在過節(jié)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jié),可是有一位老人卻是很孤單:(請出劉子平老人,讓孩子們圍坐在她的身邊向幼兒介紹)她是我園的一位退休老教師,無兒無女,非常孤單,我們把她接到幼兒園一塊和小朋友過重陽節(jié),讓老人感到幸福溫暖。
2.給老人送禮物,并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老人合影留念,活動在《?;丶铱纯础窐非曋薪Y束。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陽節(jié)篇二
“明天就是了,平時老人們?yōu)槲易隽诉@么多事情,明天我怎么表達心意呢?”我的心里盤算著,“游樂場?不行。老人可不是小朋友。去他們家慶祝?那也不行。因為太普通了吧!吃早飯?對,有意義,老人又喜歡!就這么辦!”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一起前往四海樓吃早飯。
到了早餐店,我趕緊找了位置,讓大家坐下,然后跑去點餐。只見菜單上的菜五花八門,有大肉包、小籠包、拉面、鮮肉小餛飩…。
我想起外公喜歡吃味濃、肉多的東西,便給他點了一個大蟹黃包。又想起奶奶牙齒不是太好,便給她點了一碗豆腐腦。外婆喜歡喝粥,特別是雜糧粥,便給外婆點了一碗紅豆粥。爸爸對小龍、生煎包情有獨鐘,便給爸爸點了一盤生煎。給媽媽點了一籠蟹黃小籠包。當然,我也給自己點了一碗桂花酒釀圓子。
一段時間過后,菜都上齊了。我先端著兩份大大的蟹黃包給了爺爺和外公,再將一份熱氣騰騰的豆腐腦端給了奶奶,最后給了外婆一碗香噴噴的`面條和一碗熱乎乎的粥。
你看,大家吃得多開心啊。外公狼吞虎咽,兩三口就把一個包子吞了下去;外婆不緊不慢地細嚼慢咽,瞇著眼睛,細細地品味;奶奶眼睛笑成了一條縫,興致勃勃地一邊吃,一邊和爺爺談話;爺爺儀態(tài)端莊,靜靜地在那邊品味著那天宴似的佳肴??吹揭患胰诉@樣和睦,我的心里也樂開了花,比吃了蜜還甜,高興地說:“要是大家覺得好,那下次咱們還來!”
飯雖吃完了,但一家人那和睦的愛確難以忘卻。愛不僅在重陽,愛,更在每一天!
重陽節(jié)篇三
在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又稱“老人節(jié)”。因為《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jié)篇四
故人聚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就要到啦!重陽節(jié)這個十分古老的節(jié)日讓我充滿了好奇感?;蛟S是它真的太古老了吧!以致于在個這充滿忙碌與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中幾乎沒人愿意一抽一出時間來體味詩中那份自然,悠閑,淡泊,真誠,祥和…有的頂多口頭是提及一下重陽節(jié)到了!
重陽節(jié)篇五
思念是一種奇妙的東西,總讓我在這金秋的時節(jié)想起你,今天是重陽佳節(jié),為遠方的你送去一份關懷,希望你一切都好。
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想起獨在異鄉(xiāng)的你心里難免有幾分惆悵,想問一句你在他鄉(xiāng)還好么,期待你回來得那一天我們一起歡聚。
送一縷陽光給你,在秋日的蕭瑟中為你帶去溫暖,送一份祝福給你,在重陽的佳節(jié)里為你帶來關懷,重陽節(jié)快樂,天天快樂。
重陽節(jié)到了,為遠方的你送去一份問候,老朋友就像一杯陳年老酒隨著歲月的流逝會變得越來越醇,祝愿你我的友誼地久天長。
老年時的安慰,莫過于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yè)。祝我最敬仰的人,重陽節(jié)快樂!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世上若有諍友,那就是如你對我那樣關懷的朋友。愿你擁有無窮無盡的幸福與歡樂,祝重陽節(jié)快樂!
重陽節(jié),也是老人的節(jié)日,爸、媽,我在遠方為你們祈禱,祝您們長命百歲,身體康健!
重陽節(jié)篇六
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有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等。但是,除了春節(jié)之外,家鄉(xiāng)最熱鬧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了。
寓意深遠,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此節(jié)懷有特殊的感情。插茱萸和簪菊花是的重要習俗,古代民間在有登高的風俗,故又叫“登高節(jié)”。唐代大詩人王唯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便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舊俗。
不過我家鄉(xiāng)的略有不同。每年到了農(nóng)歷九月九日,除了登高以外還有每年一度的廟會,廟會從初八到初十,三天都要搭起戲臺唱大戲,那個時間真是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戲臺上,有咿咿呀呀唱的,有閉目專心拉弦的,有手腳不停敲鼓打羅的。戲臺下,有樂呵呵搖頭晃腦看戲的老爺爺老奶奶,有東鉆西跑嬉戲的'小孩子,當然還有穿紅戴綠的大姐姐;戲臺遠處,賣東西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包子,熱騰騰的包子”,“豌豆餡,又香又甜的豌豆餡”,讓人聽著就饞饞的,那么多小吃讓人目不暇給,香味直往心里鉆;當然還有玩的,有捏泥人的,攤子邊圍著一圈的小孩子,緊緊盯著捏泥人的手,看黃巴巴的泥變成手持金箍棒的孫悟空,變成可愛的小狗,手心都是汗;還有套圈的,打桌球的,劈甘蔗的,吹氣球的,好玩的太多了。我和伙伴們東瞅瞅西看看,有看不完的新鮮,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快活。
朋友們,我家鄉(xiāng)的怎么樣?喜不喜歡跟我一起過這樣的節(jié)日呢?
重陽節(jié)篇七
小花帽。
1、引導幼兒采用變化線條、圖形間隔的方法進行裝飾。
2、激發(fā)幼兒關心老人,愿意幫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范例三張、雙面膠、剪好的帽子、水彩筆、蠟筆等。?。
(一)欣賞與討論。
敬老院有一個好心的老奶奶,想為幼兒園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頂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時間做好了第一頂小花帽,這時正好有一只小鳥飛過老奶奶的窗口,小鳥銜著帽子飛到幼兒園,告訴小朋友們,老奶奶正在為他們做帽子,小朋友們都非常高興,跑出來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問:這頂帽子上有什么花樣?上邊和下邊是用什么線條變成的花紋?有些什么顏色?可是只有一頂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開始等奶奶再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時間做了一頂更漂亮的帽子,小鳥又把這頂帽子送到了幼兒園,當小朋友們一聽小鳥的叫聲,就馬上跑了出來,他們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樣?(出示第二頂帽子):你們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樣。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都來自己動手,做一頂帽子。?。
1、引導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介紹不一樣的作品。
2、鼓勵幼兒能改變顏色與線條,表現(xiàn)多種排列方法。(三)制作與交流。
畫好的小朋友用雙面膠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頭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
重陽節(jié)篇八
到了,我想送些禮物給年過花甲的奶奶,但送些什么呢?送個大蛋糕?我可沒打么多錢;送張賀卡?太普通了,得!我就幫奶奶做件事吧!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能體現(xiàn)我的一份孝心呀!
我走進廚房,看見奶奶忙里忙外的,滿是溝壑的臉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奶奶一見我進來了,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走過來,摸著我的頭:“蕓蕓你怎么進來了,這里熱得很,你快出去吧,飯燒好后我叫你來吃!”“奶奶,今天呀,我來燒一次飯,您呢,就坐在一邊指導我就可以了?!薄澳窃趺葱??你還小啦,等著吃就好了!別等會兒燙傷了什么的!”奶奶有點兒生氣了?!皼]關系,沒關系,有您在一邊指導我呢!”我大步走到灶前,坐了下來——開始啦!我拿出一些柴,把柴扎緊,讓奶奶用火柴點燃,再放入灶中,在放入一些柴,火立刻就竄了起來,紅紅的火苗還會伸到灶口,嚇得我直冒冷汗,還哇哇直叫。這火的熱氣把我的臉烤得火辣辣的,頭上不停地冒出豆大的汗珠。想想看,往日我常常享受著現(xiàn)成的飯菜,沒想到燒一次飯就這么累,半途而廢!不對,這不是我的性格。我咬咬牙,忍著烈火的炙烤,一把一把的把柴塞進灶口……讓它們在灶中熊熊燃燒著,望著灶中的火焰,我不禁傻笑起來,難道這僅僅是火嗎?不,這是我孝敬奶奶的熱情呀!我正實施著一項孝心工程呀!過了一會兒,蓋邊冒出了騰騰熱氣,奶奶拍拍我的'肩:“再過兩分鐘就可以了,這小鬼,沒想到竟然讓你做成了!”幾分之過后,奶奶摸摸蓋子,笑著說:“燒好了,燒好了,大功告成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著奶奶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心里也滋滋的。沒想到,孝敬長輩竟是那么簡單的事,只要你是個有心人,總會找到孝敬長輩的機會。
重陽節(jié)篇九
今天,是9月8日,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下午兩節(jié)課后戴老師、孫老師帶我們?nèi)ダ夏昊顒又行娜ゲ稍L。我看到許多老人在運動,有的老人在打太極拳,有的在扭秧歌,還有的在練劍。于是,我采訪了一位在打太極拳的老爺爺。我走到老爺爺身邊,問:“老爺爺,打太極拳有什么好處嗎?”老爺爺說“打太極拳可以強身健體?!蔽覇枺骸袄蠣敔斈魈煸鯓舆^重陽節(jié)?”老爺爺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還是和今天一樣?!蔽覄偛稍L完一位老爺爺,孫老師、戴老師就帶我們走了。
今天真是一個愉快的一個采訪??!
重陽節(jié)篇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jié),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并飲菊花酒。
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據(jù)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tài)。民間還把農(nóng)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jié)篇十一
今天是,也是第112個老人節(jié)。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tǒng)的是一個詩意又溫馨的節(jié)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經(jīng)濟市場生活工作中,的高潮正隨著金秋的過去而慢慢的退去。
和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jié);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家鄉(xiāng),雖沒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記得每年的時候,奶奶就會宰殺自己養(yǎng)的雞鴨,并且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們前來享用。其實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體會此時的父母親自宰殺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實用意呢?當我再次看到這一對坐在家樂福門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爺、老太太,他們攜著手,顯得無比的親近。他們對有這深厚的感情,子女們成天忙于工作,他們也只有兩個字“理解”。今天購買點好東西,晚上等他們回來吃個團員飯。很多人不知道父親節(jié),也遺忘了母親節(jié)。更多的人也漸漸淡忘了今天的這個老人的節(jié)日。一句問候,一個不長的電話他們也都一定會會心的甜蜜一笑的。
回家看看吧!哪怕是一眼,是一個偶遇,也要看看你的父母,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愛你的。
重陽節(jié)篇十二
今天是,是老人們的節(jié)日。
這天我們要吃重陽糕,也要孝敬老人。我?guī)臀业臓敔斈棠檀繁?、洗腳,還陪奶奶散步,幫助爺爺做了一些事情。
是老人節(jié),是爺爺奶奶的的節(jié)日,爺爺奶奶回到家我給爺爺奶奶盛好飯,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你們辛苦了。我叫媽媽給爺爺奶奶買一塊重陽糕,我也嘗了一下,覺得重陽糕好好吃!”晚上洗好澡,我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最后大聲的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祝你們節(jié)日快了。
重陽節(jié)篇十三
重陽節(jié),它也叫敬老節(jié),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節(jié)日。慶祝重陽節(jié)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jié)的習俗: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節(jié)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據(jù)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xiāng),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jié),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jié)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shù)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shù)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鼻宕p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shù)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后輕(軒輊,車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軒,比喻高低優(yōu)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痹凇肚寮武洝分杏浱K州賞菊活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nóng),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臺,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蛴趶V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至今,重陽節(jié)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并將菊縛扎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
重陽最重要的節(jié)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jù)《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xù)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游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脫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庇浰宕L俗,已與后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zhuǎn)盼重陽?!侨铡霞蔚驱埳铰涿保瑴Y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蹦纤雾n元吉《水調(diào)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云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明清時,北京地區(qū)登高頗盛,《燕京歲時記》云:“京師謂重陽為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南則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薊門煙樹、清凈化域等處,遠則西山八處。賦詩飲酒,烤肉分糕,詢一時之快樂也。”不論文人百姓,都喜歡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貴戚富家則帶上幕帳、烤具、車馬、樂器,登高臺、土坡,架起幕帳、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戲奏樂,聽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陽于北海東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藍布圍障,防止閑人偷看。在玉淵潭等處,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宮御花園里也有登高之山。又如廣州地區(qū),游客多于重陽登上白云山,飲酒賦詩,熱鬧非凡,影響至今。在上海,附近無山丘,便把滬南丹風樓及豫園的大假山作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熱鬧。至民國年間干脆又登二十四層高的國際飯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東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閣等等,也都是登高勝地。尤其是滕王閣,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陽節(jié)時在閣上寫出千古名文《滕王閣序》,更聞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龍山上的`紀念晉代孟嘉落帽的落帽臺古跡,也吸引著許多游客。由于重陽為秋節(jié),節(jié)后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jié)野游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游“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關于登高習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說可能源于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來才逐漸轉(zhuǎn)化成為一種娛樂活動了。(古代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九月·九日,月、日均為老陽之數(shù),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長壽的活動,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稱九為“宜于長久”之數(shù)。這是明代謝肇制《五雜咀》中的看法。一說重陽時節(jié),秋收已經(jīng)完畢,農(nóng)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jié),農(nóng)民紛紛上山采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yè)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采集農(nóng)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至于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后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征,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jié)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jié)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于登高望遠。
重陽節(jié)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jié)”。茱萸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標志。重陽節(jié)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chǎn)于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zhì)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后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侗静菥V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qū)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jīng)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重陽茱萸其實也和端午節(jié)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jié),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nèi),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民間稱之為“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風俗正是這樣來的。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要從重陽節(jié)俗的重心的潛移中去理。重陽在早期民眾的時間生活中強調(diào)的是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狀態(tài)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目前的現(xiàn)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jié)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jié)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征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鷂亦現(xiàn)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后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風箏始見于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里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筆記中說“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xiāng)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里所說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制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后,始有紙制風箏,出現(xiàn)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帮L箏”之名的出現(xiàn),據(jù)記是出現(xiàn)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戲,后于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俗呼風箏?!碧埔院?,風箏盛行,并定清明節(jié)為風箏節(jié),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從這以后,風箏的形狀已不局限于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風箏制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葜菝耖g的紙鷂,已非本來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風箏的一種簡化。在惠州民間,風疹制作極為簡單,采竹一枝彎曲,一支直豎,撐住一張四方紙,貼上尾巴調(diào)好線,即可放飛。有一種不帶尾巴,四方狀紙稍大,稱“阿婆鷂”,以放飛時平穩(wěn)、安定而得名。除此外,其他形狀的紙鷂也偶而有之。重陽這天,人們多伴以登高,于街道和曠野處放飛風箏,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壯觀。按我國的傳統(tǒng)習慣,放飛風箏多在清明。重陽放紙鷂可說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氣候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恰當。清明前后為雨季,春雨不斷,這時顯然是不適合于放紙鷂的,而重陽前后秋高氣爽,勁風不斷,人們按傳統(tǒng)習俗要登山登高,進行戶外活動,此時放紙鷂,天時地利人和,是頗多為適合的。
據(jù)《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吨芏Y》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于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干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干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據(jù)說,早年不家用發(fā)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征。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鐘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為什么要將九月九叫做重陽節(jié)呢?
在中國一般將奇數(shù)像一三五七九稱為陽,而偶數(shù)稱為陰。在陽中九最大,有登峰造極之意,而九月九又是雙重九,陽最盛時,可驅(qū)邪避害。早在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人就開始很重視九月九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就是選擇在這一天登上王位。
重陽節(jié)篇十四
感悟——是九月九日,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也叫“老人節(jié)”。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jié)日。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nóng)歷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jié),活動豐富。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美德將在這一天紛紛涌現(xiàn)。比如: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陪他們郊游、散步、登高、吃重陽糕、賞菊等等。多為老人做好事,讓她們吃好,穿好,住好,讓老人保持精神愉快才是最大的孝順。
大多數(shù)爺爺、奶奶風風雨雨幾十年,歷經(jīng)坎坷,為兒女們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物質(zhì)基礎,很不容易?,F(xiàn)在他們老了,我們要懂得感恩,懂得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要讓他們感到孤獨寂寞。要?;丶铱纯此麄儯呐率桥闼麄冋f說話,洗洗碗筷,他們也會高興地像小孩一樣。我的外婆就是這樣的`。假日里,媽媽帶我去看望外婆時,外婆“返老童年”,她還陪我玩捉迷藏呢!敬愛的爺爺、奶奶們:祝您們節(jié)日快樂!
后記: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傳統(tǒng)的。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也叫“老人節(jié)”。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jié)日。
重陽節(jié)篇十五
一個傳統(tǒng)的老人節(jié)今天我們要做到“孝”所為“孝”也就是今天我們來孝敬老人。雖然我們是小孩子有些事無法做到但在今天我們可以對爺爺奶奶說聲“我很愛您”。
今天下午,我去補習班下課了,同學們都被父母一一接走,而我卻在寒風呼嘯聲中站著,等待著父母。。十分鐘,二十分鐘......來了,可我看見的卻是一個蒼碎的面孔,出現(xiàn)在這寒風呼嘯聲的天氣之中。
?。∈菭敔?,爺爺來了,我能回家了,我既興奮又感動。我興奮,我能回家了,我腳下像踩著一朵幸福的云。但是,在這么寒冷的天氣中,爺爺像一只頑強的小螞蟻,頂著風,來接我,想到這兒,我腳下幸福的云變成了一朵烏云。
在路上,爺爺縮著脖子,感到一股寒風迎面而來,但爺爺還是把外衣讓我穿上,怕我著涼。我哭了,留下了幸福和感動的淚水。
回到家放下書包,妞妞躡躡的來到爺爺奶奶面前,因為“我愛您”這三個字實在太難說出口了,但是最終我鼓起勇氣說:“爺爺奶奶,我很愛您”。爺爺奶奶笑著說:“俺家鵬林懂事了,知道在和爺爺奶奶說聲我在您,有了孝心,真棒!”此時,我知道爺爺奶奶的心一定像摸了蜜一樣甜,像太陽一樣溫暖。
忽然,風不在吼叫了,月亮像個玉盤一樣掛在天上,星星也眨著它那雙閃閃發(fā)光的小眼睛。我想到了爺爺奶奶對我的好,想到了爺爺奶奶對我做的點點滴滴。
“孝”今天我做到了,“孝”今天爺爺奶奶感受到了。
在今天,我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爺爺奶奶對我的愛與希望,同時,我也相信爺爺奶奶也感受到了我永遠愛他們,愛我親愛的爺爺奶奶。
重陽節(jié)篇十六
嘟嘟嘟……緩慢低沉的聲音從電話里傳出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我,遠在離家千里的蘇州,滿懷著慚愧和思念的感情撥通了生活在農(nóng)村里奶奶的電話。
“喂!誰呀?”接電話的不是奶奶,是爺爺,聽著他滄桑渾濁的聲音,想到爺爺臉上溝壑般的皺紋和手上的一個個老繭,心里不覺的一酸。
良久爺爺才回了句什么,我沒聽清又重復了一遍:“爺爺,是我!”沒想到爺爺還是沒有聽清楚,于是我把聲音抬高了八度,基本上是對著電話大喊:“爺爺是我,我是您的孫女呀!”又過了一會,我才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爺爺微微有些顫抖的聲音:“哦,原來是蕊蕊呀,我說誰八點了還來電話?!睜敔斷絿V?,有點像個小孩,爺爺您的耳朵是何時出現(xiàn)狀況的,為什么您都聽不見了呢,但是這句話總歸沒有說出口。
“爺爺,我想您了?!薄芭叮乙蚕肽懔??!边@句話每次打電話都說的,它好像代替了我們打招呼的方式?!盃敔斀裉焓?,祝您快樂!”“哦,好,那你也快樂!”我不善于表達,爺爺也不善于表達,這簡短的'對話僵持了好久,終于爺爺把電話讓給了奶奶?!澳棠?”“哎!”聽著奶奶溫和又沙啞的聲音,想起她那滿頭的銀發(fā)和矮小的身軀,心里浮現(xiàn)出一種異常溫馨的感覺?!澳棠涛蚁肽懔?”“我也想你了!”這句話又溜到嘴邊滑了出來,“奶奶快樂!”“好!”“奶奶,吃重陽糕了嗎?”“吃了吃了,這不桌上還有一盤你愛吃的,等去你那兒了,給你帶過去?!薄澳悄闶裁磿r候來呀?”“等我忙完田里的活就去看你?!蔽腋棠痰脑捄芏?,一句接著一句停不下來,突然我瞄了一眼大鐘,竟然快到十點了,我還有寫作業(yè)呢,于是匆匆道別了奶奶,我又回到書桌前。
本應該是和老人們開開心心團聚在一起吃飯,一起聊天的日子,然而現(xiàn)在我和爸爸媽媽遠離家鄉(xiāng),現(xiàn)在與老人天各一方,只能通過電話表示祝福。這種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日子什么時候才能到頭啊!
重陽節(jié)篇十七
2、??贈送重陽糕,培養(yǎng)孩子們敬老愛老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表演道具??。
2、??重陽糕、制作小旗的材料??。
3、??事先與爺爺、奶奶商量好,邀請他們來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二、??請幼兒代表講話??。
三、??幼兒表演節(jié)目??。
1、??舞蹈:新疆舞??。
2、??歌曲:大中國??。
3、??故事:小熊的生日??。
四、??與爺爺、奶奶共同制作小旗插在重陽糕上,送給爺爺、奶奶??。
五、??集體表演《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幼兒邊表演歌曲邊給爺爺、奶奶敲背、捶腿??。
六、??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重陽節(jié)篇十八
我們兒童有兒童節(jié),青年有青年節(jié),老人也應該有老人節(jié)。但是你們知道老人節(jié)是什么時候嗎?告訴你吧,就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
今天是,是老人的節(jié)日,這讓我想起了昨天發(fā)生的一件事:吃午飯時,奶奶。
要我喝白菜湯,我不耐煩地說:“我不喝,難喝死了!”媽媽當時就狠狠地批評我,說我怎么能這樣和奶奶說話?太不尊敬老人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xiàn)在想想才覺得自己做得太不對了。
下午一放學,我就到奶奶家去看奶奶,去到奶奶家,原來爸爸媽媽早就到了,正在做晚飯,我放下書包,跑到奶奶身后,“奶奶,今天是老人節(jié),我來給您按摩,好不好?”說完,我就挽起袖子,用力地按起來,我還不時地和奶奶說說話,聊聊天。不一會兒,我的手漸漸沒有力氣了,“這么多年來,我曾經(jīng)經(jīng)受了多少苦啊,現(xiàn)在兒女都孝順,我也安心了”奶奶平靜地說著,此時,我不覺得累了,反而還幫奶奶做了很多事。是啊,奶奶辛苦了那么多年,也應該享享清福了。
日常生活中,我還是經(jīng)常主動去尊敬老人。比如每次在奶奶家吃飯的時候,奶奶到飯桌旁邊時已經(jīng)沒有座位了,每到這時我總會站起來請奶奶坐下。奶奶夸我真懂事,當時我可高興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豪呢!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jié)日。我在這衷心祝愿全世界的老人節(jié)日快樂!
重陽節(jié)篇十九
與大多數(shù)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xiàn),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與父老鄉(xiāng)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與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jīng)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xiāng),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xiāng)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fā)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與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xù)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后來人們就把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后來被立為才老人節(jié)。
重陽節(jié)篇二十
今天是九月九,有的地方稱做老人節(jié),還有的地方稱做思親節(jié)。普遍的稱呼就是,、登山節(jié)、踏青節(jié)。是我國古老的節(jié)日,人們進行著登山、旅游、插茱萸,摘樹葉,觀賞楓樹的紅葉風景??傊?,人們對這個節(jié)日是很重視的。
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參加了旅游的隊伍,看到了香山的美景,見到了朋友與親人們的歡聚,不由我思念起我的故鄉(xiāng),思念我的親人、朋友。我一路游覽、一路思念。
臨近下山時心里萌動了作詩詞來紀念這個節(jié)日的想法。靈感一來就舉筆寫下了如下宋體詞。清平樂.九月九思故鄉(xiāng)。
今天農(nóng)歷九月初九,廣州也終于有點涼快了,此時若在家已經(jīng)要穿毛衣了吧。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客居他鄉(xiāng),總有點小小的鄉(xiāng)愁在心底。廣州的白天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夜晚五彩斑斕,燈紅酒綠,嘈雜與匆忙沒有休止。
所謂的繁華不能給我任何的歡喜,總是想起家鄉(xiāng)的秋天,晚上,涼爽的風,吃著各種新鮮香甜的果實,望著天空閃爍的星星,想著朦朧美好的心事。那時的我眼睛很亮,心中有夢想,而夢想總是在遠方,年少的我相信,遠方充滿著難以述說的神秘與美妙,遠方有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奇觀景致,遠方有很多讓我們激動好奇的`東西。而今遠離故鄉(xiāng)來到所謂的遠方,每天所聽所看的人和事已司空見慣,終日的匆忙讓我眼睛無光,內(nèi)心迷茫,年少的夢已經(jīng)模糊,也許現(xiàn)在的我就在年少的美夢里,只是我已經(jīng)沒覺得那么美好而已。
也許很多人來到這里都是為了淘金,并沒有把這當成一個家園,所以很多人找不到安全感和歸宿感,而由太多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的人們組成的城市總會透露出一些冷漠。單位也有那么多本地人,年長的,年輕的,尤其是年輕人跟我們在一塊感覺不到什么隔閡,只是不知道他們年少的夢想是什么,是否也在遠方,但此時此刻他們肯定體會不到異鄉(xiāng)人的情懷。想家的感覺,其實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