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提供教學過程的詳細安排,有助于教師掌握教學進度和時間分配。教案的編寫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在編寫教案時,可以參考以下范例,了解如何設(shè)計教學活動和評價方式。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我”勇于承擔責任的高尚品質(zhì),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整體著手,直奔中心。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含有課題的句子。
2、讀句子,明白了什么?(板書:比金錢更重要)。
3、為什么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三、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朗讀,體會“我”是個怎樣的人?在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劃劃。
2、交流:
(1)“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弊プ 爱吘埂钡日Z句,體會“我”勇于承擔責任。
(2)第三自然段。抓住“便”等語句,體會“我”的誠實。
3、再讀課文,感悟“誠實比金錢更重要”。
四、學習4~10自然段。
1、自瀆課文,邊讀邊想象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
2、同桌分角色讀。
3、指名分角色讀。
4、評讀,深入體味“我”的誠實,小紅車主對“我”的信任。
5、再分角色朗讀。感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五、學習第11自然段。
1、引讀。
2、“他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他的話”指什么?為什么?
3、齊讀。
六、總結(jié)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2、課文如果不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你還可以什么作為題目?
3、總結(jié):誠信是架設(shè)在人心的橋梁,是溝通心靈的紐帶,是震蕩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擁有誠信,世界將變得更加美麗。
七、課外作業(yè)。
1、閱讀誠信小故事。
2、搜集誠信格言。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8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新詞。
2、正確朗讀課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讀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寫的景物與老漁翁垂釣的經(jīng)過。
4、理解古詩內(nèi)容。對古詩能熟讀成誦。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充分朗讀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詩意,再來學習古詩,以讀促講,做到水到渠成。詩文對照,感受詩歌的精煉與絕妙。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的美景,體會紀曉嵐的機智。
第一課時。
一、從題入手,解題質(zhì)疑:
1、師板書“紀曉嵐”:知道紀曉嵐嗎?
師介紹人物資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寵臣,才華橫溢……)。
2、師:有關(guān)他的故事民間流傳了許多,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其中之一。
師補充課題:“吟詩”。
3、指生讀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紀曉嵐做詩,不是念詩、誦詩)。
4、讀出題意。指讀、齊讀。
5、讀了課題,還想知道什么?
6、師相機歸納板書: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7、小結(jié):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幫我們很好的了解課文內(nèi)容。翻書,讓我們從書本中去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答疑解惑:
1、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
生讀書。
2、讀詞。(課件1)。
紀曉嵐光芒乾隆皇帝江畔。
老漁翁垂釣重復一遍。
悠然一篙一櫓嵌入沉靜。
(注意讀音:畔、翁、沉、嵌,反復讀)。
3、開火車讀課文段落。
師評:聲音洪亮、字音準確、句子通順……。
4、解疑:這六要素你解決了哪幾個?生說,互相補充。
5、師教方法:把他們連起來說就是主要內(nèi)容。指生說。
6、師教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事情的主要內(nèi)容。
三、以讀促講,感受詩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覺得有詩意呢?(師板:詩意)。
2、練讀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這些景物構(gòu)成的畫面。哪些景物給你印象深刻?把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
3、生說江畔的景物。
(師板:落日、波浪、蘆花、水鴨、鐘聲)。
4、把你喜歡的句子會說的說一說,想讀的讀一讀。
5、指生讀。
師引導:
問:“紅紅的落日,灑下金色的光芒?!睘槭裁粗刈x“紅紅”、“金色”?
評:抓重點詞語想象畫面,再把感受讀出來。真是好方法。
6、師小結(jié):亮麗的色彩,活潑的動態(tài),在古廟的鐘聲里構(gòu)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圖。難怪乾隆皇帝會覺得有詩意。指讀,齊讀。(課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漁翁正獨覽這一江美景,靜靜地垂釣呢!(師板:老漁翁垂釣)。
把描寫老漁翁的句子勾畫下來,再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2、生練讀,指讀??凑l腦海中想象的畫面更生動更豐富。
3、指兩生分讀老漁翁釣到魚前的部分和釣到魚時的部分。
要求:要讀出老漁翁的變化。(課件3:第二自然段)。
聽出了什么變化?(老漁翁動作的變化,老漁翁心情的變化)。
4、師評:通過輕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漁翁由靜到動,由平靜到愉悅的變化讀了出來。
5、指生富于變化的讀一讀。男女生分讀。
6、可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漁翁嗎?為什么最后要寫水鳥呢?
7、小結(jié):老漁翁置身于夕陽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釣魚,這情景真是富有詩意呀!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這優(yōu)美的意境吧!配樂朗讀1、2自然段。
四、詩文對照,體會精妙:
1、過渡:看了這樣的情景,難怪乾隆皇帝想聽紀曉嵐吟詩,也難怪紀曉嵐會吟出這么美妙的詩句。(課件4:古詩《秋江獨釣》)。
2、指生讀古詩。
3、這首詩有什么特點?(七言絕句,嵌入十個一)。
4、你能把它讀準確嗎?指讀,要求:能讀出詩意來嗎?能讀出老漁翁的變化來嗎?
5、將景色與詩句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詩中所寫的呀?與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饋:文中哪些景象被聰明的紀曉嵐寫入詩中的呢?生說。(分別讀句子,或是說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獨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誰?(老漁翁)。
“占”呢?(占領(lǐng)、占據(jù)……)再點撥:聯(lián)系1、2自然段,他獨覽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釣魚,這可真是一種——“享受”啊!
9、理解第四行詩。對應了哪部分內(nèi)容?(1、2兩個自然段)。
10、小結(jié):紀曉嵐僅僅用了28個字,可謂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淵博學識的沉淀與迸發(fā)。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用優(yōu)美的朗讀把詩中的意境表現(xiàn)出來吧!
11、配樂齊讀。(課件5:音樂《春江花月夜》)。
五、小結(jié)所學,鋪墊下文:
紀曉嵐不愧為一代文學泰斗,真是才華橫溢,機智過人啊!乾隆皇帝對他和他的詩作出了怎樣的評價呢?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六、自設(shè)練習,鞏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練習我設(shè)計”的時間:
你打算針對這首古詩和1、2兩個自然段設(shè)計哪些精彩的作業(yè)呢?
預設(shè):
1、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意境,寫下來或畫下來。
2、背誦古詩并默寫。
3、針對第一自然段填空。
4、問答題:明明有鐘聲,為何還顯得沉靜?
5、問答題:明明寫老漁翁,為何還要寫水鳥?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三
1.認識“斯、慘、敗”等11個生字,會寫“悲、慘、獸”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抓住有關(guān)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學習復述課文。
第一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激趣導入。
1.師:通過前幾學期的學習,你已經(jīng)閱讀了哪些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生:《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
師:同學們積累的可真不少。
2.簡介“希臘”神話的特點。(出示課件2)。
你們知道神有什么特點嗎?今天我們要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認識一位帶給人類幸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羅米修斯”。
3.(板書:普羅米修斯)讓我們一起呼喚他的名字——普羅米修斯。(指導學生讀好課題,外國人的名字比較長,比較拗口,注意讀的時候要一氣呵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出示生字“斯、慘、敗、懲、佩、恕、堅、鎖、遭、惡、憤”(課件出示3)。
指名讀、齊讀,注意正音:“斯、慘、鎖、遭”是舌尖音。
“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連讀,引導生多練習。
3.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悲、慘、獸、佩、堅、違、抗、環(huán)、鎖、既、狠、著、憤、獲”(課件出示4)。
“慘”最后三撇要勻稱;“消、佩、抗、環(huán)、鎖、狠、憤”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書寫時都是左窄右寬。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范。
5.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不懂的詞語,在文中標注出來。
6.生提不懂的詞語,可采用師啟發(fā)或眾生幫助的形式解決。(以下兩詞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理解)(課件出示5)。
氣急敗壞: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惱怒。
懲罰:嚴厲地處罰。本文中指宙斯對普羅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殘忍的手段。
三、學習課文、概括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講述了普羅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6)。
2.指名答,注意引導學生說得簡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了火種。)。
3.然后呢?這部分注意引導學生:普羅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說出來,可概括為:宙斯知道后,用殘忍的手段嚴厲地懲罰了普羅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5.把這三部分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生自己先練習一下,再指名生說。)。
四、布置作業(yè),思考問題。
熟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眾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抓住有關(guān)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指名答)。
二、學習課文。
1.對于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諸神,我們以前了解得不多。讀了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我們接觸到了幾個神:普羅米修斯、眾神領(lǐng)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這幾位神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結(jié)合課文有關(guān)詞句談一談嗎?(先小組內(nèi)交流,后全班交流)。
2.關(guān)于“普羅米修斯”:
(1)普羅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拿取火種。(課件出示8)。
有感情地讀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指名讀,生評,師注意引導學生談感受。
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決心。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已經(jīng)看到了盜火的后果——冒著生命危險,但他還是毅然決定去為人類盜火。
(2)普羅米修斯是個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義感,認為是對的事,就義無返顧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懲罰。(課件出示9)(板書:真正的英雄)。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讀出普羅米修斯的堅定和無畏。
(自讀、競讀、齊讀)。
(3)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勇敢的神,任憑宙斯用殘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課件出示10)(板書:勇敢的神)。
宙斯用了哪些殘忍的手段?(指名說)。
(多媒體播放圖片)(課件出示11)師: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高加索山,到現(xiàn)在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他獨自被鎖在這里,既不能動,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經(jīng)受風吹雨淋,兇惡的鷲鷹還每天剖開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臟,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結(jié)合你的理解,再讀讀第6、7、8自然段。
忍受這樣的痛苦,普羅米修斯也沒有屈服,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羅米修斯還是一個善良的神,當他看到人類吃生東西,在無邊的黑夜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長夜,他很同情人類,就決定為人類盜取火種。(課件出示12)(板書:善良的神)。
(5)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為讓執(zhí)行懲罰的火神都敬佩。(課件出示13)(板書:值得敬佩)。
3.對別的神,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無情,看到人類受苦一點也不同情。而且,他還很殘忍,就因為拿了一顆火星給人類,他就用那么殘忍的手段折磨普羅米修斯。
宙斯作為眾神的領(lǐng)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幾乎沒人敢違抗他的命令,一旦違抗,他就會給以最嚴厲的懲罰。
火神:是一位有正義感的神,他對普羅米修斯的行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羅米修斯。(指導讀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軟弱,盡管他知道普羅米修斯沒有錯,卻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板書:火神有正義感的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氣很大,還很有正義感。
4、師小結(jié):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我想,普羅米修斯的神話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大概是他為正義而戰(zhàn),不屈服權(quán)勢的原因吧。在人們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板書: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正義感)。
三、講述內(nèi)容。
(出示上節(jié)課概括的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件出示14)。
1.按照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順序講述故事內(nèi)容。
2.為了能更準確地講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理解完了課文的基礎(chǔ)上,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上節(jié)課所概括的主要內(nèi)容,你可以怎樣適當?shù)靥砑右恍┰~語,體現(xiàn)普羅米修斯的無畏、為人類獻身的精神。(生試著添加,師作引導)。
3.小結(jié):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幸福,帶來了希望和理想?,F(xiàn)在,當我們讀到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的時候,不僅僅覺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覺得他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當我們叫著普羅米修斯的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人類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理想。
四、總結(jié)拓展。
普羅米修斯是大家都應該記住的故事。當然,我們今天學習普羅米修斯也是為了打開一扇門,打開一扇通往古希臘神話世界的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給我們列舉了《神話選擇百題》中的故事,大家都去讀一讀。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四
1.認識“籮、杭”兩個生字。
2.了解文章大意,體會作者“思念家鄉(xiāng),追憶童年快樂”的獨有感情。
3.學習作者以桂花為線索,用具體事情表達故鄉(xiāng)童年的快樂和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過程。
一.回顧已學,明確任務,引入新課。
1.出示課文導語,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導語:有感情地朗讀下面的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再和同學交流讀了“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體會。)。
2.導語提出了哪些要求?(感情朗讀課文,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體會重點句)。
3.導語要求我們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從重點句子直達作者的獨特情懷。這些敘事散文的特點,讓我們通過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來加深感受吧。
設(shè)計意圖。
是臺灣女作家琦君寫的一篇敘事散文。這是一篇自讀文,教師由已學引入新課,引導學生關(guān)注課文導讀,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做到有的放矢。
二.自主學文,品悟語言,體認情感。
(一)運用已學,獨立把握文章大意。
1.自由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事情。
2.檢查預習情況,認讀詞語。
3.回顧“梅花魂”一課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方法,抓住本課的線索“桂花香”,嘗試獨立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
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xiāng)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表達了作者和母親對家鄉(xiāng)的眷戀。
設(shè)計意圖。
閱讀教學應該以策略為導向,以實踐為基礎(chǔ)。只有實踐以后才能真正將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掌握方法,學會策略。學生剛學過《梅花魂》這篇敘事散文,學過把課文寫的幾件事串聯(lián)起來掌握文章大意的方法,也感知到作者最想表達的情感是文章的重點。在這篇自讀課文中,放手讓學生實踐課文大意的概括,讓學生把學過變成學會。
(二)關(guān)注表達,體認作者情感。
過渡:《梅花魂》一課用具體事情表達情感,把我弄臟墨梅圖和弄壞貴重的古董時,外祖父不同的態(tài)度作比較,表現(xiàn)祖父對梅花的重視,突出對祖國的眷顧和思戀。這一課,作者也運用了這些方法來表達她的情感。
小組合作,選作者的一種表達方法進行學習,交流這樣寫的好處。
預設(shè)一:(用具體事情表達情感。)。
小組學習建議:
1.說說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桂花香氣迷人,桂花贈送鄰里,搖花樂,桂花雨,泡桂花茶,吃桂花糕都給作者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2.討論:作者用具體事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預設(shè)二:(用比較來突出作者的情感。)。
小組學習建議:
1.文中有哪兩處使用了作比較的方法?把什么同什么進行了比較?
2.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第一處:作者把桂花與其他花進行比較,突出對桂花樹的喜愛。強調(diào),作者無意貶低其他樹種,而是通過這種手法來表達自己對桂花的情有獨鐘,孩子們可以學習這種寫法。第二處:作者把杭州的桂花與家鄉(xiāng)桂花進行比較,突出對家鄉(xiāng)桂花的喜愛和懷念。強調(diào),不是杭州的桂花不香,而是由于作者和母親的思鄉(xiāng)之情而產(chǎn)生的一種獨特的感受。)。
設(shè)計意圖。
《梅花魂》這篇敘事散文的表達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也有運用。教師設(shè)計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解決閱讀的重點問題,讓學生借助文本,以文學文,直面作者的情感。
(三)品讀句子,深化情感體認。
1.【句子一組】。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a兩句都有“香飄十里”。
反復品讀,感受到兩個句子都寫出了桂花濃濃的香氣。
b關(guān)注“不說”“全”“那才是”等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思考:
a句一的“香飄十里”前面加了“不說”,這個詞能去掉嗎?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
2.合作學習,感受思鄉(xiāng)之情。
a思考并交流:故鄉(xiāng)的桂花,有哪些是杭州桂花比不上的?
預設(shè):
(1)搖花樂、桂花雨。
(2)不僅可聞,還可吃,泡茶喝。香一年。
(3)送桂花做糕餅——和諧的鄰里——情意融融。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五
1、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一路花香》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題,讀了課題,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指名說)走在被鮮花簇擁的小道上,到處彌漫著花的香氣,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請同學們一起來讀課題,讀出你們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
(一)整體感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一路花香是誰澆灌出來的嗎?(板書:破水罐)課文中講到了兩只水罐,還有一只什么樣的水罐?(板書:完好無損的水罐)。
(相機板書:十分慚愧一絲快樂仍然傷心)。
(二)體會“慚愧”。
1、我們來體會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慚愧)“慚愧”是什么意思?(以為自己做錯了事,沒有盡到責任而感到不安。)十分慚愧可見程度更深。你們能從課文中哪些詞語和句子中體會到破水罐因什么而慚愧嗎?請自由朗讀課文的一、二兩小節(jié)。(指名說)。
過渡:破水罐因為自己的裂縫,每次都漏掉一半的水,使挑水工白費力氣而慚愧,使自己比不上好的水罐的價值而慚愧;當破水罐感到十分慚愧的時候那只完好無損的水罐卻怎樣呢?(板書:驕傲)。
2、指導朗讀: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來,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兩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終于忍不住內(nèi)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了,它是怎樣說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破水罐說得話,(指名讀)誰能讀出破水罐當時的慚愧心情呢。(指名讀,齊讀。)。
對于他的道歉挑水工說了什么呢?請同桌分角色來朗讀。(請一組)。
(二)體會為什么會有“一絲快樂”?
(1)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說一說破水罐快樂的原因。
(2)“美好的景象”是什么樣的呢?你能想象出來嗎?請把想象到的用生動的語言說出來。
2、輕輕地讀一讀第一句話,要讀出這一路鮮花的美和破水罐的一絲快樂?(指名讀)。
過渡:“可是到了小路的盡頭,它仍然感到傷心?!八鼮槭裁催€傷心呢?請接著往下讀課文,誰來說一說破水罐仍然傷心的原因?(指名說)。
(1)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時,這次他的內(nèi)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它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想像一下。(指名說)。
(2)是啊,破水罐的慚愧沒有因為路邊美景而消減,它仍然十分傷心。當他再次向挑水工道歉時,挑水工又是如何說的呢?讀一讀挑水工說的話,誰來讀一讀這段話?(指名讀)。
讀了挑水工說得話,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
a、挑水工事前知道破水罐有一道裂縫嗎?
b、知道有一道裂縫,挑水工為什么還要用它來挑水呢?(挑水工的真正目的是用破水罐來挑水嗎?)。
c、我們應該以什么來衡量破水罐的價值?它的價值得到體現(xiàn)了嗎?
d、跟完好的水罐相比,你認為哪只水罐的價值更高些?
師述:其實,這兩只水罐的價值無所謂高低,他們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完好無損的水罐無須驕傲,破水罐也用不著慚愧!
(4)挑水工的話說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價值。請再次有感情朗讀挑水工說的話。
(5)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啟發(fā)?
同學們得到的啟示真多。
總結(jié):其實世界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們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充分發(fā)揮作用,同樣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板書:欣賞自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題目為《欣賞自己》的散文詩,你們想欣賞一下自己嗎?(分發(fā)資料)想聽老師讀嗎?請你們也讀一讀,聯(lián)系詩的內(nèi)容,想一想你自身存在的價值是什么?(指名說)同學說得都很對,你們已經(jīng)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了,其實,在學校,對同學,對班級,在家里,對自己的家人,長大以后,對國家,對人民哪怕是作出一點點貢獻,這就是你存在價值的體現(xiàn),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誦讀這一首散文詩:
欣賞自己。
也許你想成為太陽,可你卻是一顆星辰;
也許你想成為大樹,可你卻是一株小草;
也許你想成為大河,可你卻是一條小溪;
于是你很自卑。
很自卑的你總以為命運在作弄自己,其實,你不必這樣:欣賞別人的時候,一切都好,審視自己的時候,卻總是很糟。和別人一樣,你也是一片風景,也有陽光,也有空氣,也有寒來暑往,甚至也有別人未曾見過的一顆青草,甚至也有別人未曾聽過的一陣蟲鳴。
做不了太陽,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發(fā)熱發(fā)光;
做不了大樹,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綠裝點希望;
做不了偉人,就做實在的自我,平凡并不可悲,關(guān)鍵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總是欣賞別人,也欣賞一下自己吧!你會發(fā)現(xiàn),天空一樣遠,大地一樣廣大,自己與別人一樣有自己的活法。
知道嗎?走向超越只有靠自己!
板書設(shè)計:
一路花香。
破水罐十分慚愧一絲快樂仍然傷心。
好水罐驕傲。
欣賞自己。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初學了22課,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第22課。
2、學生朗讀課題。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課文中的身份是一個(囚徒)。
二、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在書本中,電視中,你見過囚徒嗎?他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
2、學生交流。
4、學生讀書,交流(苦役;艱難的時日;狹窄的牢房)。
5、師:越是狹窄的牢房越是沒有自由,它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艱苦的時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設(shè)法為每天的生活尋找些許慰藉;使獄中生活充實一點)。
9、出示上面兩句話,讓學生體會他這樣做的目的。
11、板書:樂觀向上、積極。
12、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對菜園情有獨鐘的人。
3、朗讀。
4、交流:(親密接觸)讀好這句話。
5、是的,作者對菜園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情有獨鐘”,以至于他剛到羅本島,他就要求_允許他在監(jiān)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但是,這一方菜園他得來容易嗎?讀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再來說說。
6、學生朗讀第三小節(jié),交流(多年來,一直拒絕,但是最終)。
7、你從中又覺得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呢?
8、板書:堅持不懈。
(二)。
1、對這來之不易的菜園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愛護。他為菜園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讀讀課文四、五、七按節(jié),邊讀邊做做記號!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談談自己的體會,抓住紅色的字;朗讀體會)。
b)首先選種了---。
(說說他這樣做的原因;從產(chǎn)量增長中,你有什么感想)。
c)訂閱書籍,學習耕種,了解方法,更加可貴的是作者不怕失敗。
3、在曼德拉的辛勤勞作下,作者的菜園一片生機盎然,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曼德拉來到了他的一方菜園。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說----(出示圖畫,學生練習說話)。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這一方菜園,收獲的不僅是碩果累累,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2.讀讀第八節(jié),談談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絲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讀第八節(jié)。
四、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獲的不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獲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錄象。
4.四人小組討論,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們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jié)課文。
1.讓我們一起記著這位為了黑人的解放事業(yè),窮盡畢生心血,堅忍不拔的偉大領(lǐng)袖曼德拉,記著在菜園中發(fā)生的感人的故事。
2.記著他的這段響亮世界的話語:"斗爭就是我的生活,我會繼續(xù)為自由而戰(zhàn),直至我死。"。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4、正確、規(guī)范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檢查讀書(2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
2、各小組讀書5分鐘準備賽讀。
師:各小組準備5分鐘,看誰能像老師那樣讀書。等會各小組要進行讀書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
3、展示:小組之間比賽讀書,力爭人人正確、流利(一般讓5、6號讀)。
4、認識字詞:拿出學案,讀學案上的字詞。小組比賽讀詞語。
悶熱曠地附近纖弱雷聲大作大雨如注。
5、再讀書。
師:這次相信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自己讀。小組之間比賽讀?;ハ嗵魬?zhàn)。學生要互相評價。
三、寫字。
1、仔細觀察紅字。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jié)構(gòu)。
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寫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兩遍等寬,“孫、挑、該、統(tǒng)”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偏旁不能超過字的三分之一寬度。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講講這個故事。
2、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zhì),從中接受教育,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讀懂課文。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齊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感悟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zhì)。
1、體會薩沙的美好品質(zhì)。
(1)教師參與欣賞句子。(板書:薩沙說)。
出示課文最后一句:“現(xiàn)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說說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板書: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師為什么欣賞這個句子?
a從這句話的意思看,薩沙人小志氣高,不想當最弱小的,他能保護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現(xiàn)在”引導學習第7自然段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薔薇。抓“朝著……掀起……蓋在……”引導體會、朗讀。
薩沙的態(tài)度很堅決,毫不猶豫地掀起雨衣蓋在正受風雨摧殘的嬌嫩纖弱的薔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證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書:做)。
c我們能不能從薩沙所說的、做的來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導學生朗讀第3、5自然段中薩沙的語言,從中體會薩沙根本沒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薩沙所想的、做的、說的都證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說——“現(xiàn)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抓“該……不是……吧”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3)假如你是媽媽的話你會怎么說?
師小結(jié):細細讀來,我們從這個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你們說,這是不是個值得欣賞的句子?當然欣賞也得有方法,抓住關(guān)鍵的詞語聯(lián)系前文細細欣賞,你的收獲會更大。
2、體會薩沙家人的美好品質(zhì),表達內(nèi)心感受。
(1)看圖,聽風雨聲,說說圖上情景。
讓學生分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懂得這是每個公民應有的人道主義精神。
猜想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亞身上,她會怎么做?
(3)此時此刻,你是否想對薩沙,對媽媽說些什么,或是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4)看來“我不是最弱小的”不僅僅是薩沙所說的做的,也是我們的心聲,一起自信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練筆。
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想對薩沙說些什么?你還想到了什么?寫一寫。
板書設(shè)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薩沙(說、做、想)。
媽媽。
爸爸每個人都要保護。
托利亞比自己弱小的人。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3、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戀。
德育目標:感受鄉(xiāng)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感悟鄉(xiāng)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xiàn)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課前準備:《牧童短笛》的音樂,掛圖或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有過鄉(xiāng)村生活的經(jīng)歷嗎?想了解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麥哨》這篇課文,讀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應”“和”“樂”多音字在本課的讀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點。
2.同桌互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的鄉(xiāng)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鄉(xiāng)村孩子淳樸可愛,鄉(xiāng)間景色美麗親切,孩子的活動豐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熱烈活躍。)。
3.同桌交流,小組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你最喜歡的部分,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a.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chǎn)生一種意境的美)。
b.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jié)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jié)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xiàn)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c.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閱讀時,要讀出贊嘆的語氣)。
(4)把你最喜歡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四、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和《同步閱讀》中的相應文章。
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九
教材分析:
《一路花香》是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只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他說,從他的裂縫中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兒。從而揭示了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只要我們學會關(guān)愛,正確的看待自己和別人就能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進而迎來“一路花香”的美好人生這一深刻的寓意。
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結(jié)果。
2.有裂縫的水罐因漏水而慚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時注意路旁的花。
3.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訴他:是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了美麗的花。
根據(jù)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一點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達成以上的目標,本課分2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1。初讀課外,整體感知讀準字詞,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3.指導書寫。
4.再讀課文,分節(jié)讀,明白課文大意,提出質(zhì)疑,以便下節(jié)課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課文。
5.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自讀,了解兩只水罐的不同特點及挑水工用一好一破兩只水罐挑水的不同結(jié)果。
第二課時:學習二、三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品析課文,總結(jié)全文。
本課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1.朗讀體會法。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訓練,唯有多讀,才能理解課文,才會運用。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分不同角色讀,幫助學生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2.品析詞句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讀、找、品、畫”的學習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
3.合作學習法。學習討論問題時,通過合作,解決問題。
4.情境學習法。讓學生感受文本帶來的語境,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本次說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針對教材及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shè)計課程:
一、復習導入。
這樣的導入會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接下來閱讀課文作準備。
二、精讀課文。
(一)感知情感變化。
1.那只有裂縫的水罐能澆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讀了課文,我們知道它自己卻不這么認為,它的情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變化的詞語嗎?(快速瀏覽全文并做上記號)。
(相機板書:十分慚愧一絲快樂仍然傷心)。
這里精心設(shè)計了板書幫助學生體會破水罐的心情變化(十分慚愧-一絲快樂-仍然傷心),并把這一感情變化作為一條線索貫穿全文的教學。
(二)體會“十分慚愧”
1.我們來體會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慚愧)。
“慚愧”是什么意思?(以為自己做錯了事,沒有盡到責任而感到不安。)十分慚愧可見程度更深。破水罐為什么感到十分慚愧呢?請自由讀讀課文的一、二小節(jié)。(指名說)。
小結(jié):因為自己的裂縫,使自己比不上好水罐的價值而慚愧;因為自己的裂縫讓挑水工白費力氣,使挑水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而慚愧。(板書:慚愧)。
當破水罐感到十分慚愧的時候,那只完好無損的水罐卻怎樣呢?(板:好水罐驕傲)。
2.指導朗讀: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來,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慚愧呢?兩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終于忍不住內(nèi)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了,能把破水罐當時的慚愧心情讀出來嗎?(出示句子,指名讀)。
通過引導分析學生自然會在內(nèi)心進行對比,感悟到破水罐那種自卑、慚愧的心理,朗讀時就容易把握人物情感了。
3.對于他的道歉,挑水工是怎么說的?指名分角色朗讀。
4.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挑水工?
(三)體會“一絲快樂”
1.過渡:聽了挑水工的提醒,破水罐開始留意路旁的花兒,慚愧的它不久又有了“一絲快樂”,這又是為什么呢?讀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破水罐快樂的原因。
2.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些花都是些什么樣的?
3.這景象確實很美好,如果你就是路人看到了這樣的景色會說什么呢?
4.破水罐和你們一樣被美好的景象所吸引,它不禁有了那么一絲快樂。一起讀讀第一句話,讀出這一路鮮花的美和破水罐的一絲快樂。
(四)體會“仍然傷心”
1.過渡:可是到了小路的盡頭,破水罐仍然感到傷心。它為什么仍然傷心呢?
(出示:但到了小路的盡頭……道歉。)。
2.這次它向挑水工道歉時,內(nèi)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它又會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路花香的美景,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這種繁花斗艷的美好景象時心情怎么樣,然后說說破水罐此時的心情,但到了路盡頭它又傷心了,這“一絲快樂”稍縱即逝。這樣,通過想象說話、對比了解,不僅讓學生再次感受破水罐自責、難過的心情,也會認識到破水罐的價值,為下文理解挑水工的話做了鋪墊。
(五)體會“快樂”
1.面對破水罐的道歉,挑水工又是如何說的呢?(出示句子,指名讀)。
讀了挑水工說的話,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
a.挑水工事前知道破水罐有一道裂縫嗎?
b.既然知道有一道裂縫,挑水工為什么還要用它來挑水呢?
你覺得挑水工是一個怎樣的人?
挑水工的話是本段的重點,也是本文的中心所在。引導學生通過充分朗讀理解挑水工的話后,體會挑水工這個角色。
c.聽了挑水工這番話后,你覺得破水罐會怎樣想,怎么做呢?
d.那只完好的水罐聽了挑水工和破水罐的對話,又會想些什么?會對破水罐說些什么呢?
師述:看來,這兩只水罐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完好無損的水罐無須驕傲,破水罐也用不著慚愧?。ㄔ诎鍟咸砑樱簾o須、不用、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挑水工的話說得多好啊,請再次有感情朗讀挑水工說的話。
學生通過寫和說的練習,理解故事所蘊涵的深刻人生哲理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對板書進行補充(回歸快樂)。
三、聯(lián)系實際,加深感悟。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啟發(fā)呢?(學生暢談)。
老師愿這“一路花香”帶給我們的啟示永遠留在你、我、他的心中……。
四、拓展延伸。
課堂的最后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首散文詩——《欣賞自己》,想欣賞一下自己嗎?師配樂朗讀。
讓孩子用心靈去聆聽語言文字的美麗,去品味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路花香!……。
課后作業(yè):
1.分小組,把課文用課本劇的形式演一演。
2.搜集與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或諺語,讀一讀,記一記。
此類作業(yè)有助于學生去創(chuàng)造,去探索,并學會積累。
板書:
14.一路花香。
好水罐無須驕傲。
破水罐不用慚愧。
一絲快樂。
仍然傷心。
回歸快樂。
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