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種成長和進步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潛力,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指引。一個較為完美的總結應該突出重點,簡明扼要地概括出過去一段時間的重要成就和經(jīng)驗??偨Y十分關鍵,以下是一些寫作經(jīng)驗和心得分享。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一
中國畫講究意境之美。大畫家吳道子說:“意造景生。”那種“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無盡的詩情使觀畫者產生無盡的美好遐想,成了中國畫的一絕。所以,中國畫的構圖,汲取了太極圖之靈韻,用s線將畫面分割,大膽留白而絕不填鴨。有時欣賞一幅畫,那大塊的留白總能使人遐想不斷:這里似有一葉扁舟云中去,那里似有飛流瀑布天上來;高處似起農舍炊煙,遠處似聽風中林濤……觀畫者在觀畫,也在創(chuàng)作,是觀者和畫者在共同創(chuàng)造畫作的美。所以畫界有論:“露而不藏便淺薄……愈藏而(境界)愈大,愈露而愈小?!笨梢?,“留白”是何等重要。
中國畫有“留白”說,中國戲曲有“虛擬”說,吟詩作文有“懸念”說,目的都是給觀眾和讀者留點遐想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由此我想到了語文教學,語文教學也講教學藝術,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不是也應該學習這種“留白”的藝術,給學生多留點想象的余地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用現(xiàn)在的時髦話講,更多地讓學生去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從而讀出自我,讀出個性。
語文課上,我們總習慣從字詞句篇到語修邏文,從情節(jié)結構線索到人物環(huán)境主題,給學生講解的十分具體,分析的十分透徹,甚至編出若干習題,一遍又一遍地訓練,硬把作品壓榨成流汁灌給學生。我常想,一篇篇美文佳作,與其由他人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之露,還不如讓讀者自己去感受那“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之美,尤其是讀文學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統(tǒng)一的,任何“實”講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韻。所以有時辛辛苦苦整出一個實化的課件,反而使作品失去了美的價值,一目而了然:啊,原來不過如此。我站在實實在在的岳陽樓上,總也感受不到“銜遠山,吞長江”的氣勢,更無“漁歌互答,此樂何極”之樂。我游了桃花源,硬是尋不見“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加上沿途小販不停的叫賣聲擾耳,一點身居“世外”的感覺都沒有,我直呼上當,發(fā)誓再也不去桃花源。但我明白,作者并沒有弄假。常言道,風景美如畫,無疑畫比景美。又言道,畫出詩意,自然說的是詩意比畫更有神韻,景隨情生,無情則無景,你不走進陶淵明,自然尋不見世外桃園,這只能自己讀作品去品味,哪能由他人硬拽去的道理。所以,文學作品總是留給讀者許多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
茅盾先生曾以“蛙聲十里出山泉”為題請白石老人為畫,老人只在畫紙上點了幾只小蝌蚪于兩石激流中奔游,留出大塊供遐想的空白,使人仿佛聽到十里之外的蛙聲一片。這是“留白”的經(jīng)典。語文老師不妨學學中國畫的“留白”藝術,不要堵塞了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思路。
少著墨,多留白,語文教學一定“意造景生”,變得妙不可言。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二
手段,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沒有因學生表現(xiàn)出的不耐煩而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目標,所以很多學生以作業(yè)多沒時間,或是找不資料為借口,兩周下來查閱資料工作收獲甚微,沒有大量的閱讀了解,自然就談不出什么心得體會,課堂交流就只好照本宣科,讀讀資料。這次學習活動的失敗,使我對活動目標的確定有了新的理解,教師除了考慮教材預設的目標之外,更要考慮學生心中的問題、困惑、見解、經(jīng)驗、興趣、思維等,它們不僅是學習活動的起點,而且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增長點。教師必須在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生活經(jīng)驗、知識基礎、智力水平、情感特征的基礎來確定活動目標,更要根據(jù)綜合性學習目標的成性的特點,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目標,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使綜合性學習成為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教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反思》。
此外,語文綜合性學習序列結構的安排是建立在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學習資源的利用上的。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我們必須站在整體認識的高度,在了解學生實際與需要的基礎上,放棄急功近利的教學理念,尊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育價值、目標的不斷生成性的客觀規(guī)律,充分利用綜合性學習的特點,依據(jù)學生發(fā)展需要,抓住教育時機,用好課程資源,善于及時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著眼于“人”的和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是綜合性學習完成使“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一使命的關鍵。因為,語文綜合性學習常常要與家庭生活發(fā)生密切的聯(lián)系,這就便于形成學習生活化和生活學習化,能直接通達學生的家庭背景,甚至進入到學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領域和感情世界的纖敏之處,這給思想道德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極好的契機和生動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也給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提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深層問題。如七年級的第一次綜合性學習“這就是我”這一主題,這樣安排的意圖就是考慮到學生剛跨進中學大門,面對陌生的生活環(huán)境與學習方式,學生大都有種焦急憂慮的感覺,通過這個學習活動不僅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也是能幫助學生找到自信,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所以這次學習活動除了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外,至少還應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3(在各種情境中,學會調適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語舉止,學習在各種社會活動情境中發(fā)展自己,得體地自己。
“我愛我家”這一綜合性學習除了培養(yǎng)學生探討、追尋、調查研究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留意身邊生活的意識,還要在對家庭中平時不被注意的尋常小物小事的調查了解中,體驗生活的底蘊及蘊藉的情意,感悟關愛,理解關愛,體驗愛心,生發(fā)愛心。像“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兩項主題活動,都有可能觸及學生家庭生活的底層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觸動、激活學生的心靈世界和生活體驗。由于學生家庭背景不同,因而教育的價值和達成的目標也就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從某些角度展現(xiàn)、折射出學生家庭的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巨大反差,甚至觸及學生家庭生活中的隱痛。這些問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實際存在,而語文綜合性學習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我們無法回避,必須認真對待。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有善待之心和體察之智,關愛、保護那些在綜合性學習活動處于經(jīng)濟、文化不利地位的弱勢群體,使之共享學習資源。如果處理得當,恰恰可以成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的契機。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三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學習能力,我把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fā)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愿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
三、培養(yǎng)積極探究習慣,發(fā)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
今后我將繼續(xù)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我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個人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guī)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fā)展的看問題,把什么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yǎng)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yǎng)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學生對教師的某些習慣的培養(yǎng)還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對他們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對于中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茍的習慣。三、勤于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規(guī)范、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yǎng)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guī)范、整潔地寫字。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yǎng)為例來說,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guī)范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茍,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來了。
上好一節(jié)課容易,但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談何容易。尤其是對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像我這樣的年輕教師而言“使每一節(jié)課都精彩”實在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與其望洋興嘆,不如放好心態(tài),莫要好高騖遠,扎扎實實,向45分鐘要效益,大可不求花樣百出,滿堂皆彩,但求實實在在,易行有效,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學有所得。
回顧從教以來約一年半的語文教學生涯,不敢輕言“有效”二字。下面是我對如何實現(xiàn)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的一些淺薄看法。不妥之處,望諸君批評指正。
首先得明確一個概念,什么是“有效”?
“有效”是指能實現(xiàn)預期目的,有效果。由此推及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班級授課制這種組織形式下,語文教學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效果明顯。
簡單的說完成了教學目標即為有效,沒有完成教學目標即為無效或低效??梢娬n堂有效與否,首先在于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上。若課堂目標設定脫離學生實際,往往會使課堂教學陷入困境,使學生痛苦不堪,使老師尷尬難言。
其次是如何才能做到有效?
一、做好課前準備。
要提高常態(tài)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在課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精心設計教學方案。
1、鉆研教材,潛心與文本對話。
初中語文教材內容不如小學教材那么淺顯,易理解,而且篇幅較長,教學難度大。所以一定要重視對教材的研究。研讀語文課程標準,揣摩教材編寫者的編排意圖、教材的結構體系;對于單元教材,要掌握其重點、難點;對于一篇篇課文,更是要潛心研究。只有教師與教材的用心對話,才會有學生與課文的真心對話。教師研究教材的感受、體驗全面、深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有基礎。只有教師讀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導學生讀懂教材。
2、充分解讀學生,尊重群體差異及個體差異。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活生生的力量,帶著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思考、靈感參與課堂活動,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呈現(xiàn)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語文課堂教學要保證有效性,必須仔細揣摩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景,刪繁就簡,做好教學方案的預設。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關注學生的知識儲備,要善于在新舊知識之間為學生搭建橋梁。
往往語文老師都會代兩個班,而這兩個班的學生會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備課時就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比如:這個班學生活躍切好表現(xiàn),那個班的學生文靜而不愛表達,那么備課時教法上就要區(qū)別對待。另外在設計問題時要換位思考,以學生的視角來思考問題。不僅如此問題難度要有一定的梯度,提問時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廣泛參與其中。
3、精心備課,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預案。
教參僅供參考,他人的教學設計也有其針對性,生搬硬套必然會導致課堂有效性低下。所以精心備課,設計教學預案尤為重要。教學設計要能體現(xiàn)施教者的獨特見解和課堂組織的思路,目標明確,教學可行??傊?,教學方案要經(jīng)過自我設計,服務教學。網(wǎng)絡的普及,使得豐富的教學資源信手拈來,其中不乏名師關于教學設計的傾力之作。如果奉行“拿來主義”,整堂課照本宣科,即使再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且研究教材與學生就失去了意義。教師既要研究書后習題,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揣摩學生學習課文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之后,再參考、借鑒別人的教學設計,在自己的教學預案中充分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學會學習,讓即將實施的多邊對話充滿激情與智慧,充滿情感的交流與心靈的溝通。
二、把握課堂教學。
語文學習的主陣地在課堂,要教給學生什么,讓學生獲得什么,都在課堂。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樂學好學的保證。所以一定要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堂上既要有教師“主導性”的彰顯,更要有學生“主體性”體現(xiàn),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有高效率。
1、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分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到以人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課堂上平等對話,弘揚個性。對話本身就體現(xiàn)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溝通的理念,沒有精神的自由,沒有主體意識的存在,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話語互動?因此,必須讓微笑成為課堂上空的一縷陽光,用幽默為課堂教學帶來無限的春光,贊賞的目光、親切的話語、適時地給予學生指導,營造—種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產生躍躍欲試的勁頭,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讓學生享受課堂,與老師進行無拘無束的、平等的對話,在課堂上真正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敢于超越經(jīng)驗事實。
2、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
所謂主導性,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起的主要引導作用,教師好比一部劇中的導演,而學生們則是一個個優(yōu)秀的演員。導演不需要表演,更不能成為主角,所以教師要還課堂給學生,讓學生們盡情的表演,教師只需在適當?shù)臅r候加以點撥和引導。所以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做到眼里始終要有學生,講在需要講之處,撥在應該撥之時。
教師要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語文本身是一門綜合聽、說、讀、寫能力為一體的基礎學科,所以課堂上教師要使學生愛聽、想說、會讀、能寫。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參與課堂活動,在啟而不發(fā)時可以將問題生活化,使語文成為一門解決問題的學科。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一些笑話、幽默來活躍氣氛。
一次,講到雙關修辭,苦于沒有好的例子。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一句廣告詞“這家管不好了”,讓學生把玩一語雙關的妙處。
又有一次,講病句中的歧義現(xiàn)象,隨即想到一個笑話:護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過去小聲叮囑說:“小心肝!”病人微笑道:“小寶貝。”爆笑后明白了什么是歧義現(xiàn)象。
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能將問題化難為易。上學期在引導學生學習《故宮博物院》時,我想讓一位學生上黑板在補充出我所留白的板書,即從課文中找出故宮博物院從南到北的建筑名稱。良久,沒人敢上來嘗試,面對這樣的局面,我靈機一動說:“會填哪里填哪里,填一處也行。”于是學生爭先恐后,最終完成效果良好。課堂氣氛由沉悶轉為輕松活躍。
教師要始終能夠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并且能控制課堂的節(jié)奏。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發(fā)展的主體,應把學生放在生動活潑地主動發(fā)展的位置上。課堂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讓學生以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課堂學習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xiàn),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之中,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效率就會很高。所以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整個身心都得到解放,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就必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千萬不可越俎代庖,使學生喪失主體地位,被動學習。教學上可根據(jù)課文的類型,如自讀課文完全可以不設計任何問題,讓學生自己邊讀邊品味,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在全班交流。這學期學習牛漢的《我的第一本書》就采用了這樣的方法,效果良好。
此外,對課堂上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要多給予肯定和賞識。教師要制定課堂激勵制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學習這門功課。
三、重視課后反思。
“昨事不忘,今日之師”。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無論是行家里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fā)現(xiàn)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之余,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也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延伸。勤于反思,將會對未來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作用。
最后,落實課堂有效性離不開勤學與鉆研,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獲取新知,以應對課堂上學生們生成的新問題。共同加油吧!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四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應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職責之重大。,我覺得,要上好課就就應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煉學生?,F(xiàn)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根據(jù)教材及我班學生狀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盡可能的體現(xiàn)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jù)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靠于“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老師先要反復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老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jù)教材資料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務必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老師的范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務必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shù)纳疃?,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lián)系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fā)展處以及資料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jié)不錯的課。
四、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課外閱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2、卡片摘錄法。即在閱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jù)自我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4、批語注釋法。即在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shù)、頁碼,需要時翻索引。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五
課程標準指出:“應繼續(xù)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蔽覀兛梢詮娜齻€方面認識這個問題。
第一,具備探究問題的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社會競爭和發(fā)展都需要思想敏銳、有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從學生接受教育的階段來看,高中學段注重培養(yǎng)探究能力具有必要和可能。
第二,從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求來看,積極思考問題和探究問題,能有效地保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實踐證明,思考、探索以及伴隨著這一過程而不斷產生的思維成果是維持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岸嘞氤鲋腔邸?,“我思故我在”,思考和探究對學生智力發(fā)展,逐漸形成獨立的判斷能力,達到健康而有個性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從語文教學的角度說,讓探究的方式進入高中語文學習過程,可以從根本上克服高中語文教學長期存在的膚淺平庸之弊,促使語文教學追求卓越和優(yōu)秀,追求高品位。
但是,語文工作者,特別是一線教師都清楚,高中語文教學傳統(tǒng),尤其是以應試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學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與要培養(yǎng)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就有著很大的反差。要貫徹語文新課程關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新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至少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
第一,要有真正的問題意識。探究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傳統(tǒng)的課堂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問題的質量要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問題意識?首先,提問的出發(fā)點是為“學”設疑,有引起學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動“教”的程序步驟;提問的最終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問題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而是逐漸養(yǎng)成學生思考的興趣和探究能力。其次,提出的問題應該成其為問題,是一個問題,有思考的空間,有探討的價值。
進一步地說,如果把提問的立足點定位在學生探究能力的養(yǎng)成,那么教學中的問題應該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是學生自己的問題,或師生一起探索的問題,而不是為驗證而學習的假問題。問題的內容應該是語文的,即人文性工具性兼?zhèn)涞膯栴}。既是人文性,那么在設計的內容上應該很寬泛,舉凡自然、社會、人生的內容都在探討之列。既然有工具性,那就要提供語文知識的支撐,有“工具”可用,或有助于掌握終生學習有用的知識。這種知識很寬泛。有學科層面的基本知識,有能力層面的知識,還有方法論方面的知識,過程或方法論方面的知識等等。沒有這些知識顯性或隱性的支持,思考探究會偏離科學軌道,事倍功半。作為語文課,許多知識的動態(tài)性更明顯。不少領域的知識還得師生一起建構,建構的過程也是探究的過程,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以新課程的觀念來認識語文教學,這里頭有大量的文章要做。還有提問的角度、難度,提問的方式都要有周到的思考??傊?,問題意識和提問方式是培養(yǎng)探究能力的首要問題,而且衡量學生探究能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指標是學生對提問有沒有興趣,是否能夠提出有一定分量的問題。
第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拒絕教學的功利傾向。功利性傾向是基礎教育的痼疾。據(jù)上海學生學習價值觀調查顯示,54.5%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是為了升學或“謀求理想的職業(yè)和社會地位”,15.4%的學生認為是“期望在自己喜歡的專業(yè)上有所成就”,學生功利性學習觀占主導(20xx年2月1日《中國青年報》)。只要略作反思,我們不能不承認,這種功利性的價值取向與我們從事的基礎教育密切相關。
轉載自 kaoYanMIJi.cOM
新課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學習中得到有效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重在學習和思考過程,過程即目標,過程即成果,而不能把追求問題的答案作為最重要的目標,更不能作為唯一目標。探討問題中,不僅允許而且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問題,鼓勵發(fā)表不同意見,愛護學生發(fā)表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個人見解。教學中的急功近利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流行的學習價值觀上:對考試有直接作用的稱之為“有用”,否則被斥之為無用??墒钦嬲囵B(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還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一些與“有用”無關的東西。眾所周知的道理,任何一項科學研究的“作用”,在研究之初是很難看出來的,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才見出其改造世界功效的例子并不少見。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使受教育者受到傷害。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六
三月是一個明媚的季節(jié),這個月自感收獲頗豐,學生的紀律加強,自律性提升,學習積極主動,似乎一下子長大了,人人為理想而拼搏,幾次語文測試成績喜人,進入90分的人數(shù)增加,成績提高幅度大,考進高中錄取線的人數(shù)增多。
從復習方面看,一切按中考復習計劃去走,去實施。三月份是第一輪復習階段,這個階段的復習,主要是通過專題測試復習,進行全面普及。從中考語文幾大知識塊看:
少數(shù)學生還有錯字、別字現(xiàn)象,個別學生間接默寫句子判斷不準,導致失分。這方面還須加強,需針對個別學生加以特殊指正。
課內文言文,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失分率不高,對理解分析類題,得分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由于我校地處偏遠,學生的基礎薄厚不同,想達到一刀切的成績是不可能的。在下部的復習中,盡量使成績再提升一些。
現(xiàn)代文閱讀,強化理解,由整體到局部,加強剖析,抓主旨,抓題干,學生理解力普遍提高,現(xiàn)代文閱讀分數(shù),一般都能達到20分以上,整體情況比較樂觀。名著閱讀一項中考4—6分,從大量的綜合測試看,這一塊丟分人數(shù)較多。在今后的訓練中,強化多寫、多感悟。
中考作文分值和其之大,60分,比政史一科的分值還要高。不能有任何偏差和忽視。的好壞關系著考生的前途。
本月的普及訓練,主要從字跡、書寫上要求學生,因而得到了很大層次的提高,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能達到卷面干凈、工整。從內容上看,能用身邊人,身邊事敘寫,表達真情實感,這就是說,樹有根才枝繁葉茂、蔥郁參天;草有根,才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花有根,才經(jīng)冬歷夏,年年花開花落。生命有根,思想有根,文化有根,事情的緣起就叫“根源”。正因如此,學生的作文有了明顯的提高,象劉世軍、薛志剛等的作文就有很大的進步。
總之,三月份的學習與生活令人欣喜,令人回味,在教育教學方面皆獲豐收。
在剩下的兩個月里,我會以更激昂的心態(tài)投入到教育教學中,站好最后一班崗。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七
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墩Z文學習》雜志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边@句話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把語文學習僅局限于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高考語文更側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xiàn)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xiàn)象,但是只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系。近幾年來,為有利于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高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高考已經(jīng)沒有作用,于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復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先生語),高考試題與教材的關系是“流”與“源”的關系,正所謂“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
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高中,尤其是高三,還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tài)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高三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fā)資料、做作業(yè)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真是“無邊作業(yè)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yè),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yè)”拋到九霄云外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yōu)化心態(tài)。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空洞”,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高二時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每個班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冊課本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書里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資料,并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后,班上組織交流。最后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獲。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高三時候,還有一些學生在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復習古典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時,《詩經(jīng)》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蔽蚁?,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自信心對于高三學生更為重要。高三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滑坡”,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競賽,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對高分獲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xiàn)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鑒賞復習階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學:了解詩歌的常識——鑒賞詩歌的形象——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關于談詩歌鑒賞技巧的小論文。經(jīng)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詩歌鑒賞也就這么回事情嘛,沒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個普遍現(xiàn)象值得重視——他們的閱讀量有限,他們的鑒賞水平太低,必須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并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準確鑒賞詩歌,這才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八
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中學教學的要求,多年來,學生注重的只是寫和讀的能力,忽略了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而說的能力對學生的成長與處世尤為重要。因此我堅持“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預備鈴后每節(jié)課一名學生上臺,按學號輪流;開展科學活潑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搜集學習資料,積累語文知識,感悟語文的魅力。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九
12月份教學反思回顧本月的教學工作,有得也有失。為了搞好今后的工作,現(xiàn)將本月的語文教學工作反思如下:
在本月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我較為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內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讓集體來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全班交流所得及疑難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
1、朗讀指導不夠到位。
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課文朗讀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運用的問題,比如說邏輯重音的處理等。
2、寫作指導不夠充分。
作文是需要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作起來部分孩子很困難,覺得無從下手空泛、不生動。
3、批注式閱讀抓得不實。
在語文教學中提倡批注式閱讀教學,我抓得不夠實,中下等生批注得很膚淺,不夠深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抓好孩子們的批注式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反思,發(fā)揚優(yōu)點、改進不足、踏實學習、不斷鉆研,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
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個性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潛力的培養(yǎng)。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一
這一天是初一,我與家人來到老家。我穿上新衣服,就跟爸爸媽媽去村口那邊,那是我的第一個家。那雖然沒城市好,但在我心中早已定了位置。來到家我就跟表姐、爸爸、三伯父去拜年。因為我的這家在一個村,所以壓歲錢不多,只是一元和五元、十元、五十元。這我就非常滿足了。表姐找我去廣場玩,我說:“行呀!”我們就去了,但是怕家人擔心,我們就提前回家了。誰知爸媽找我找的非常心急。
第二天就是初二,我的哥哥與二伯父一起回來了,我的姐姐也回來了。姐姐與哥哥都回來了,他們都來齊了我就說:“明天是我的生日?!彼麄兙妥屛疑辖惴虻能嚾ベI禮物,我挺高興。就和他們去縣城,我想買小熊貓,懷表,文具袋。
他們和我去超市,給我買了一個一對小熊貓與這文具袋,真不巧,賣懷表的沒有來,就買了存錢罐。我高興極了,回家以后,大姑和小姑來了,過了一個小時,大姑和小姑走了。大哥也走了,三表姐也回家了。家里空蕩蕩的,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的時候你不珍惜,失去了才懂的珍惜。在的時候熱熱鬧鬧,走了就變的冷冷清清。我去找表姐玩,她比我大幾個月,她黑黑的,是我姐又是要好的朋友。我記得去年過生日非常冷清,今年的生日對我說是非常好。都是我想要的,我的喜悅在禮物上,心思卻不在家,我想另一個地方,那也是我的家。小時候在那里生活。那里有我兩個好朋友。不過我非常開心,生日蛋糕上有我喜歡的向日葵,非常漂亮!吃玩蛋糕我就看電視。
初五,我們就一直待在家,我非常想堆雪人,打雪仗。初六,去二舅家半年了,我們在那待的時間不長就回家了。初七,就回城市了,這里下了一場雪,家人不讓我下去,爸爸帶了一些雪我存在了冰箱里。
初八,雪快化完了,也讓我下去了??删鸵稽c雪,我就分成兩份,把一份堆的圓圓的,下半身長圓,我用彩紙做成帽子,眼睛,扣子。雪人化了,我好傷心。不過我想讓天再下一次雪,那就好了。初九,我們家來了客人就一起到飯店去吃火鍋。我吃了肉片與肉干,等家人都吃玩。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春節(jié)這幾天讓我品嘗了許多美食,讓我享受到了快樂。真希望能過的慢一點!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二
我,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普通的女生。但我也有我自己的回憶,我想這便是我區(qū)別于他人的“個性”所在。
一年級的時候,不諳世事的我年少輕狂,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寫:長大后,我要買一幢好大好大的房子,媽媽要多少間就有多少間。還要有一個游泳池,因為媽媽喜歡藍色。
二年級時,仍是稚氣未脫:早晨,我背著書包上學去。太陽公公笑呵呵地向我問好??墒翘柟榷嗔耍樁际羌t的,曬得我很熱,我不高興地說:“太陽公公,你不能不喝酒嗎?”太陽公公不情愿地說:“哦!以后不喝就是了嘛!”
這些文字透出的童心情趣,真讓人忍俊不禁。
三年級時,說話像個領導:今天,我在車上遇見了一個老奶奶,沒有了腿,上下車很不方便。所以:1、我們要幫助殘疾人;2、我們要注意安全,不然,輕者沒有了雙腿,重者連生命都沒有了!知道了嗎?這些文字,儼然一個小領導的模樣。
……
流連在字里行間,童真童趣,多體驗一些,讓久違的童心再次從我們身上閃現(xiàn)。
想起了小時候……想起了過去……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三
現(xiàn)在這樣的天氣,能見到月亮還是挺難得的。
一個人捧著一本書在一棵大樹下坐著,不知不覺天色暗沉。太陽依依地收起最后一絲余輝,月亮呢則悄無聲息地爬過屋頂,低低地懸掛在天空。
抬頭仰望天穹,那溫柔的月亮呀,喚起了人們多少的記憶,又勾起了人們多少的遐思!
旁邊有一叢桂花樹,彌散著悠悠的香氣,混著那牛乳般的月色讓人不自覺地融入了自我,樹枝紛紛亂亂,樹葉也飄飄冉冉,投下斑駁的影子,也留下了許多空隙。望上去這些樹枝將天空分開了,好像是古瓷器上的裂痕,細碎,雜亂無章。
站起來移動腳步,將視野投進一個三角形的樹枝框中,這一小塊天空,邊緣有幾棵微弱的星星,其底色為深邃的藍色,宛如大師筆下的寫意畫,頗有意境。斜眼望去,我看見了月亮,枝丫給月亮則是造了一個較規(guī)矩的正方形框,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張畫格外美,深藍的天空配著銀白色的月亮,真是少有的組合。
給月亮加個框,以深藍作底色,將它固有的清純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原來美需要范圍,人需要約束,沒有約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正如飛起的風箏需要線的約束一樣,也許我們也需要那一個框,用父母的疼愛橫邊,做用師長的期待做豎邊,用我們的青春做底色。
對,給月亮加個框,將自己融進那份關愛中去吧。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四
今天,我要和伯父去寧波,但不知道自己是應該高興還是憂愁。第一次去寧波就是照顧一位病人——伯父。
雖然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我心里很清楚我要做的就是在手術后照顧他。大家都很忙,而弟弟妹妹又太小,只有自己可以承擔這個任務了。剛開始,我還在疑惑為什么這樣的差事會莫名其妙地落在我身上,但后來我就明白了:不僅僅因為自己是個男孩兒,還因為我要面對成長。
自己原是不小了,不再是事事都要父母幫襯的小孩子,長大了就要幫著大人做事,也應該做些大人應該做的事。以前總希望長大,常常裝作成熟,不時地以大人的口吻對弟弟妹妹們大呼小叫,現(xiàn)在卻真的快成年,發(fā)覺曾經(jīng)不過是孩子氣。
放假了,爸媽和我都在家休息,全家哪都沒有去,似乎能聚到一塊很不容易,他們經(jīng)常加班,似乎沒有一個共同的時間。時間老人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把幸福拖走。記得小時候,在母親的懷里安詳入夢,隨著時間的轉移,曾經(jīng)的那個寶貝已然長大了,也漸漸學會了自強自立,不再依賴他人。
在無形中發(fā)現(xiàn)上述已經(jīng)熟諳于心并認真做到,原來,我已長大。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五
果樹緊靠著他家旁邊一條巷子,當時學校后門有處缺墻為了抄近路、大家都喜歡走這條路、所以每天都會有一些小學生從樹下走過。我們仰頭望著那棵綠蔥蔥掛滿果實的果樹,只見它樹干粗壯,枝繁葉茂,樹冠像是一把碩大的綠傘。一縷縷陽光透過葉隙照在黃皮果樹上,那些已熟透的黃皮就閃閃發(fā)光,宛如一顆顆黃寶石、惹的路過小伙伴們直留口水。
看著這些成熟的黃皮果口水都忍不住的留了下來了、這時我們其中一個小伙伴偷偷跑到他家門前,只見他向里面張望幾下跑了回來。對我們說老奶奶不在那里、他家沒有人,估計著老奶奶在房里睡覺了。于是‘春光’主動的蹲在墻角放哨,我手腳麻利的爬上了樹、順著樹叉敏捷地爬到黃皮樹上。爬到樹上之后,我像是孫猴子在蟠桃園偷仙桃,揀大個兒的先往口里塞、然后又摘了一些向口袋里塞,等塞滿自己口袋才舍得又摘了幾串向伙伴們拋了下來。他們高興的用衣角擦了擦也拼命的往口里塞,我們連青色不成熟的也不舍的放過、只見他們咬了一口就覺得滿口酸澀,極其難吃,立即吐了出來,露出呲牙咧嘴的表情、惹的我忍不住的大笑、在搖晃的樹上差點都掉了下來。
這時‘春光’發(fā)出撤下信號、不能呆太久我趕緊順著樹干滑下來,看到滿臉失望的伙伴們。于是不忍心的又將口袋里熟透的、拿點出來一起和伙伴們分享、把那些青色不熟的扔在地上。有一個小伙伴盯著地上的青黃皮,靈機一動說:把這些不熟的也帶走可以當乒乓球玩。大家都夸他聰明,于是我們撿起那些青黃皮、帶到學校的操場上玩耍。
次日上午被老奶奶發(fā)現(xiàn)了、‘楚亮’氣勢洶洶地到學校告發(fā)了我們。老師聽后十分生氣。他臉色鐵青地站在講臺上問誰偷了楚亮家的黃皮。我們都不敢承認,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坐在課桌前。我低著頭,聽著自己砰砰的心跳。我真想做一只鴕鳥,把頭埋在沙子里,真希望能盡快夠逃過這一劫。老師質問的聲音似乎穿云裂石。
見沒人承認老師生氣的倒數(shù)十聲,假如沒有人承認被追查出來、便會被留校掃地不準回家吃飯了。當他數(shù)到三的時候‘春光’便站了起來,隨后我和其他幾個小伙伴都站了起來,等待著懲罰、這一天真的夠我們受幾個人掃整整幾間課室、還得寫下保證書才能回家。
第二天的下午,我和小伙伴們放學回家,還是走那條小路大家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巷口。這時候望到老奶奶站在黃皮樹下。他面前放著一只小籃子、里裝著一些熟透的黃皮。我們膽怯的不敢從果樹下走過,老人家便過來給我們每個人拿了幾個。走到老人家跟前的時候心里揣測著、老人家可能會因為我們偷過她家的黃皮、一定會對我們冷眼相待、一頓臭罵了,然而老奶并沒有罵我們微笑著看著我們,遞給我們黃皮然后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想吃黃皮跟奶奶說、不能自已偷摘、更不能糟蹋不成熟的果子、這樣不好。
弄得我們怪不好意思的都自覺理虧、害羞的不敢抬起頭來。我拿著黃皮果子,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抬頭望了一下那棵黃皮樹,樹枝上依然灑滿了金色的余暉、此時心里是甜甜的。
時間過的真快、一晃就是幾十年、從前搗蛋的我己年過五十、都當上了幾個孫子爺爺了、回想當年依然好像是昨天里的故事。其實只要健健康康的、一輩子并不長一閃眼就過、只要時刻保持美好心態(tài)就好、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六
雖然有時,有一個念頭總在一瞬間閃過——我討厭你。但是,還是常常覺得你非常的可愛。
因為我知道,是你培養(yǎng)了一代代名人,是你載著老師的夢想讓他們遠飛,是你讓我體驗了真相后的樂趣。
現(xiàn)在回想小時候的事,并沒有什么印象。因為我是一個記性非常差的人。
但有一點我能確定:當老師在上面津津有味的講課時,我一定在下面津津有味的聽著、看著。因為我是一個害羞的女孩,是一個膽子非常小的人,如果老師嚴厲的說一聲“聽好”,我絕對不敢開小差。另外,因為在認真聽課時,會讓我發(fā)現(xiàn),上課是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就這樣,在小學的時光中,我對你是又害怕又喜歡。
漸漸地,當我邁入了初中的大門,可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不能清楚看見你,我往往需要瞇著眼睛或是詢問同學,才能了解你。
那時,我開始有點討厭你了。
無奈,我只得去配了眼鏡。呵呵,我又能清清楚楚地看見你了,一股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心里非常迷茫,這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你是一道這么難解的題……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七
突然之間,我忘了你長什么模樣了。我好想把你畫出來,可我就是記不起你的模樣。
周六那天考試,我知道最后一題是畫畫題。老師早就給我們壓好了題目,在我們看來,無非就是那三福圖畫。而那三福圖畫,我早已畫在心上。當我拿到試卷的那一刻,我內心有一萬個烏鴉經(jīng)過。我欲哭無淚,因為老師和我都沒壓中題,最主要的是,我忘記我要畫的主角的樣子了。
上個星期,老師為了這場考試,給我們上了一次沖刺班的高強度復習。老師告訴我們,考試最后一題畫畫題,只考這三福圖畫的,那就是《小蝌蚪找媽媽》、《魚躍龍門》和《猴子撈月》。而且老師還要求我們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去畫這三幅圖,于是我們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去仔細認真地畫了三福圖。考試前的一個晚上,我還特意再畫了一遍,就是為了防止我考試時,忘記怎樣畫的。
后來,我歷盡千辛萬苦,絞盡腦汁,把小馬的模樣大概,也許,可能的畫下來了。我邊畫邊笑,監(jiān)考老師還特意走下來看我在干嘛。然后老師看到我畫的“馬”,她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我也尷尬的笑了笑,一切盡在不言中。等我交卷的時候,老師對我說:“你畫的豬,蠻像的。”我就笑笑。其實我心里在想:什么鬼?我畫的是小馬,是小馬!可這些都只是我的內心戲,我表面功夫還是做得不錯的,因為我還對老師說了一句:謝謝。
等我交卷出了校門口時,我拿出手機,看我們關于考試的微信群,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畫的`畫還是可以的。因為有個同學在微信群上說:她交卷時,監(jiān)考老師也夸她了,還說她畫的貓挺好看的。而且她在微信上還說:監(jiān)考老師這是在侮辱她畫的小馬??吹竭@些類似的微信信息,我笑得不能自己,并覺得我找到了畫小馬的自信。
小馬,真對不起,我真得不是突然之間忘了你的模樣的。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一定會把你畫的像真正的小馬!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八
冬天的美麗在于它的純潔;。
而春天的美麗在于它的希望。
沒有春天的希望,怎么會孕育“凌寒獨自開”的梅花?
沒有春天的希望,怎么會綻放“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樂觀?
沒有春天的希望,怎么會收獲“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喜悅?
正是有了春天的希望,才有了姹紫嫣紅的畫卷,才有了大鵬展翅的夢想,才有了生機勃勃的萬物。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原來她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春天正是我們的青春,是少女多情的煩惱,是少男叛逆的微笑。是無數(shù)交織在一起的快樂與憂愁,是無數(shù)編織著夢想的努力與汗水。春天的希望是我們奮斗的動力,奮斗的目標,奮斗的理想。深深植根于我們內心的希望,給了我們前進的勇氣,我們用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出了滿園春色。
如果說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那么就讓我們用僅有的春光去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柳暗花明、鳥語花香、勃勃生機;用僅有的春光寫下我們心中叛逆與天真的史詩,用僅有的一次春光寫下我們難以忘懷的童話!
春光有限,希望無限!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十九
老師,您像慈愛的母親,關心著我們;老師,您像嚴厲的父親,鞭策著我們;老師,您又像良好的益友,陪伴著我們……讓我們快樂地、健康的成長。
有時老師像我們的母親,慈愛地關心著我們。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外面飄著大雪。好像那是冬天里的第一場雪,同學們都非常興奮,其中有幾個調皮的男孩子在雪地里追跑打鬧,玩得不亦樂乎,幾乎全身都被雪染濕了。恰巧那節(jié)是吳老師上課,吳老師發(fā)現(xiàn)那些同學的身上濕淋淋的。她便把這些同學叫到教室,仔細一問才知道,他們玩了雪。吳老師緊鎖眉頭,自言自語地說到:“這怎么行呢,這么冷的天,很容易著涼的?!庇谑牵R上挨個給他們的家長打電話,叫家長送棉衣棉褲來。當家長把衣服陸續(xù)送到后,吳老師立刻幫同學們換上??匆姶蠹叶即┥狭烁蓛舻囊路?,吳老師會心地笑了。
有時老師像我們的父親,嚴厲地教育著我們。記得,那一次我數(shù)學考了98分,是全班第一,我的意極了。上課時,我就有一些得意忘形,老師講題目,我就插了好幾次嘴。下課了,魏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嚴厲地對我說:“雖然你考了98分,但你也不能驕傲,不能有特權。上課插嘴,既影響老師的講課,也會影響同學好好聽講。如果同學們都以你為榜樣的話,教室不就成“菜市場”了嗎?今后你一定要改正這種錯誤,要學會謙虛,學會傾聽,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甭牭竭@,我紅著臉低下了頭。從那以后,我上課就好少插嘴了。
有時老師像我們的朋友,默默地支持著我們。有一次課余的時間,我和同學正在討論應該讀怎樣的書。恰巧吳老師經(jīng)過這里,聽到了我和同學們談論的話題,便向我們推薦起好書來,一些短中篇小說,一些名家名作。吳老師一點兒也保留地推薦給了我們,讓我們能夠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讓我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和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們吸取了書中的營養(yǎng),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
這就是和我們朝夕相處的人,平凡而偉大的老師。是她,手把手教我們握筆教我們寫字?是她,誰不厭其煩一遍一遍教我們數(shù)學、教我們語文……古語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而老師教育我們如何把我們的生命過得更好!他們告訴我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師恩如山,溫和厚重;師恩如水,綿遠悠長。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二十
創(chuàng)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多一點培育創(chuàng)造力的意識和辦法,學生走向社會就會多一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暢談自己的想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想象,同時,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如談談玻璃的開發(fā)設想時,學生回答道:我們想研制一種不沾水玻璃,雨雪天行駛的汽車,司機的視線模糊不清,容易出事故。如果有一種不沾水玻璃,雨雪天汽車行駛就安全多了。我們還想研制一種吸塵玻璃,用這種玻璃做黑板,教室里既不會粉塵飛揚,又不會影響師生的健康。
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課堂實踐活動的社會化,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經(jīng)驗和能力,以達到全面素質的提高。教學中,通過召開發(fā)布會和聘請推銷員的環(huán)節(jié),把學生直接推向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在模擬市場競爭中,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錘煉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
高一語文教學隨筆篇二十一
《山中訪友》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敘事簡略,構思新奇,想象豐富,充滿童心童趣,富有浪漫色彩。文章記述了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
散文是輕松活潑的文學,上散文課也應該是輕松活潑的。因而我在黑板上寫下《山中訪友》幾個字后,就向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看課文標題,展開想像,請你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學生一下活躍起來,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想:訪一位患難與共的朋友,與他共話友誼;訪一位有福同享有難同當?shù)呐笥眩c他促膝談心;訪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與他聽琴下棋;訪一位避居世外的高人,聆聽高人指點迷津;訪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向他共訴思念之情;訪一位武林高手,與他切磋武藝;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與他煮茶論詩;訪一位得道的僧人,聽他說禪理,悟人生;訪問大自然,要愛護大自然……沒想到學生的想像如此豐富,課堂里洋溢著輕松活潑的氣氛。我因勢利導,滿懷深情地對學生說: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散文當然少不了讀,讀是感情最好的流露,是內心和課文最有效的交流?!皶x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反復朗讀,學生就能進入課文所描繪的境界,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更是能在讀中吸引學生。于是我先是讓學生帶著感情自由朗讀,要求他們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朗讀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引導學生深情地讀,輕快活潑地讀,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走進課文中充滿詩意的畫面,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童話般的世界”??粗瑢W們投入地朗讀,我非常明顯的體會到了讓學生好讀不如樂讀的教學理念,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和回答問題做好了準備。我了解學生讀完課文的收獲,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發(fā)言相當踴躍,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著回答,他們的回答相互補充,課文所寫內容就在他們的回答中清晰地呈現(xiàn)了出來,作者在山中拜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文內容到此結束,接下來我又引導學生體驗與反思:文章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一種怎樣的關系?生活中人與自然有哪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員,你想對破壞自然的人們說些什么?體驗和反思旨在引導學生由“我”與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反思現(xiàn)實中人與自然不和諧的現(xiàn)象,進而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更加關注自然和環(huán)境。學生列舉了現(xiàn)實中人與自然的種種不和諧現(xiàn)象和人類破壞大自然的種種惡劣行徑,并爭相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這既尊重學生自己的體會與感受,又是思維和說話能力的訓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最后布置作業(yè):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jīng)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假若多年后山中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員,請你以作者身份寫《再訪山中朋友》。
下課鈴聲響起,我?guī)е皾M懷的好心情”走出了教室。我知道,課改的道路還很遠,但我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