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守望新教育的讀書心得篇1
學生都在放暑假,對我們教師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假期,在假期里,閑來無事,我就經常買一些好的書籍來讀,擴大自己的知識量!最近我在讀《守望教育》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因為書中的觀點和我的教學的一些觀點不謀而合,我覺得我應該繼續(xù)讀下去,讀好!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等撰寫的童話故事,一代代少年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劉教授所說的:“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德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tǒng)、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信?!薄皟?yōu)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guī)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弊鳛榻處煹奈覀兒尾焕妹利悇勇牴适掳训赖聜惱碡灤┑狡渲?,循循善誘給孩子一個凈化心靈途徑。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guī)范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我心里,那就是孩子們的道德品質。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網絡科技的不斷發(fā)達。這進步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利,也帶來的弊。一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存價值,那些不文明的行為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目前一些領域中道德的示范,對道德期望與對道德行為要求和道德投入與產出效果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旋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了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一、教師的“不要”:
(一)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二)教師不要讓學生成為你的觀眾。
(三)教師不要過分執(zhí)著“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引導。
(四)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希望與理想。
二、啟發(fā):
(一)關注孩子的童年,多關心我們的學生,給學生以愛的教育,讓他們留有美好的回憶,留給學生一些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二)給孩子們提供寬松、和諧、自由的學習生活空間,讓他們擁有健康、活潑、充實、明亮的自我。
(三)教師要成為永遠的思考者,與學生成為共同成長的伙伴。
(四)教師專業(yè)成長道德修養(yǎng),必須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讓我們把對孩子發(fā)自肺腑的愛寄托在故事中,讓他們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教育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十分陌生的事情了,我對自己說,我應該做的更好了。現實條件下,我應該將我在書中所學的東西用在現實的教育中來,我相信我會是一個好的老師。
教師的工作就是如此,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
守望新教育的讀書心得篇2
哲人康德曾說過這樣的名言:“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持續(xù)地對它們反復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贊嘆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档虏粌H將“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則”與“頭上的星空”亦即無限的宇宙相提并論,甚至認為道德法則要高于自然法則。那么,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美好的道德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兒童世界何處尋》開篇第一段劉教授就引用了王富仁《把兒童世界還給兒童》一書中“兒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還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獲得更快的發(fā)展,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獲得自己的自由,感受生活的樂趣,體驗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只要一個少年兒童沒有僅僅屬于自己的世界,僅僅屬于自己的感受方式,他就沒有任何抵御被成人的文化過早異化的能力,他或者毫無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導,造成創(chuàng)造力的過早桔萎和生命力的過早消失,或者產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絕成年人的任何教導?!钡难哉摵筒淘嘞壬摹敖逃?,養(yǎng)成人格之事業(yè)也”的理念。劉教授認為:“教育要把兒童的世界還給他們,首先要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在此基礎上再去積極引導、扶助兒童去創(chuàng)造那屬于兒童的世界,讓他們能真正體會到“兒童世界”的感覺。
作者的觀點點醒了我,縱觀我們的教育現狀,迫于應試教育的導向,迫于學校間競爭的壓力,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我們教師常常好心的霸占了學生的體育課、電腦課,常常下課時,還舍不得離開教室……整天埋在作業(yè)堆里,奔波于輔導班間,孩子哪有快樂而言?非但如此,在課堂上,我們教師常常把成人的思想灌輸給學生,很少顧及他們的感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一些模式化的觀念,寫的文章是滿口的成人腔。學生犯了錯誤,我們只是簡單粗暴地批評,卻很少耐心地去傾聽他們犯錯的根源……孩子哪有自我而言?
一位心理專家在一次專題講座中對近幾代人的童年做出了這樣一個總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孩子在玩泥巴中度過童年,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在游戲加學習中度過童年,而如今的孩子卻在沉重的負擔中去經歷自己的童年?!彪m然這樣的總結可能不很準確,但卻大體上反映出了過去和現在孩子童年時代的巨大差別。從這個總結中不難看出來,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孩子們的童年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但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孩子們的童年也越來越缺少樂趣和快樂,越來越缺少自我了。
如何尊重兒童,讓兒童擁有屬于自己的快樂呢?身為教師,我想:首先,我們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正如劉教授所說的:我們不能夠在目前更充分實現對兒童生活世界的尊重,但我們至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行動的理念納入到我們的實踐中,用以糾勘我們的教育行為中的不合理性。
其次,要引導學生確立明確、高尚的學習目的,樹立崇高的理想。讓他們明白學習不是為了老師、為了父母、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為了將來的生活做準備。從而養(yǎng)成積極的心態(tài),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再次,要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力求讓學生在課上就能掌握新知識,避免大量重復機械的.訓練。要努力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樂中求知,趣中探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覺性,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滿懷信心地進取、向上。
然后,要關愛后進生,尤其是問題生。當他們犯了錯誤時,不要一味的批評或懲罰,應該從兒童本身的特點出發(fā),采取恰當的辦法,使他們在自尊方面受到激勵,從而自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自覺地進行改正。
最后要努力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給兒童以喜歡的、需要的教育,給兒童以生活中的親切的面孔出現的教育,帶著兒童走出書本的世界,走向活潑潑的生活世界,努力去除行政化、成人化的主題活動色彩。
總之,兒童的世界是童話的、頑皮的、富有童趣的;兒童的世界是彩色的,是快樂的,不是被成人化了的灰色調或單色調。我們要把兒童看成兒童,要善于蹲下來看兒童;要重視對兒童的觀察;重視觀察兒童的生活。我們要尊重兒童,把兒童的世界還給兒童,遵循兒童的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好好地讓孩子享受童年的樂趣。當然,尊重并不是迎合,如果兒童有不良的興趣,教師要加以引導,而不是聽之任之;尊重也不是一味的順從,即使兒童不感興趣的,但如果是兒童成長必需的我們也要想辦法引導學生感興趣。
守望新教育的讀書心得篇3
閱讀,是一種與書中人物心靈對話的過程,多讀書,可以充實我們的心靈。有人把閱讀經典比作與偉大的哲人對話,"閱讀一百本好書,就是和一百個有思想的人對話。"這種深層閱讀中的思考,更能體現出閱讀的價值。
今年暑期,閱讀了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字里行間的很多文字引發(fā)了我的共鳴。特別是《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這一個章節(jié)讓我感慨良多,書中說道:"那時候的讀書生活比較單純。簡簡單單的幾本教材,沒有任何別的什么讀物、輔導資料。作業(yè)盡管也有一些,但感覺好像都能輕松地應付得過來。不僅如此,愉快經歷還有兩個重要由來,一是經常有伙伴一起自由地玩耍,一是與自然隨意地接觸。"這番話讓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因為這正是我們這代人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當時的我們,確實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接觸自然,與小伙伴們自由地玩耍"——這便是我童年生活的主旋律。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時我們晚上完成好為數不多的作業(yè)之后,生產隊倉庫便是我們自發(fā)形成的聚集地,吸引我們的,除了那鎖在一個木箱子里的電視機外,便是那倉庫外的場地、以及周圍堆放的各個草垛,這一切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游戲場所;自然課上我們學習種蓖麻,老師發(fā)給我們每人幾顆難得一見的種子,我們在自己家后面的空地上虔誠地把它們種下,天天去澆水、觀察,期待它的果實能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春天的時候我們會在放學后去挑馬蘭頭,曬干后送給一些女老師,覺得用自己的勞動成果來感謝老師是那么的光榮;還會和小伙伴們相約去桑園里采桑椹吃,即使嘴唇染成了黑紫色也毫不顧忌……印象中好像沒什么課堂作業(yè),一到下課時間,我們就在學校的泥地操場上用粉筆劃了方格玩斗雞、造房子、扔沙包。當時作為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好固然令人羨慕,可你要是在玩游戲上樣樣都不那么精通的話,你也會感受到孤獨的。想想我們的童年生活,真的是在無形中完美地印證了劉教授所說的那段話中的兩個關鍵詞——自由、隨意。
如今各個學校的教育設施和我們小時候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www.unjs.com)圖書館、閱覽室、舞蹈房……各種設施應有盡有,可孩子們卻好像喪失了"天賜童年".就拿我女兒的學習經歷來說吧,印象中她童年的學習總是在批量的識記、練習中度過,而雙休日,迎接她的又是名目繁多的鋼琴訓練、興趣小組和書法班,童年成了一根緊繃的弦。雖然心底也希望她能多一些游戲的時間,多一些對自然的觀察和體驗,多一些和同伴間的合作和交往,但隨著她年級的升高,越來越感到那是一種奢望。記憶深處一直記得那一幕:一年的五月,我們全家一起去碧海金沙,陽光下的海邊游人如織,竟有些夏天的味道??粗畠汉蛶讉€年紀相仿的孩子在沙灘上忙得不亦樂乎,將最初極簡陋的"蛋糕"壘成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沙堡,路過的游人嘖嘖贊嘆著,掏出手機或相機留影。她的鼻尖泛著汗珠,臉紅撲撲的,長發(fā)用頭巾綁在腦后,一幅酷酷的樣子。還不時停下來,端詳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四周所有的喧囂似乎都未打擾到她,只一心一意地建造著自己心目中的城堡,意猶未盡的樣子。覺得那一刻的孩子是多么的隨意、快樂,但這樣的鏡頭在腦海中真是少得可憐。難怪女兒如今常常抱怨:怎么感覺還沒有好好享受童年,一下子就長大了?
再看看如今的學生,從各種新聞媒體的報道中,透露出的信息是總感覺到他們每天是忙忙碌碌的。不知什么時候起,靜悄悄的教室演變成了靜悄悄的校園,特別是每天中午時分,很多學校都顯得特別的安靜,究竟是什么把學生們包裹起來了?我在思考著,也在不斷地尋找著答案。
幾年前,作為班主任的我?guī)ьI班級參加了為期三天的青少年綜合素質實踐活動,來到了位于五厙的實踐基地。第一天,走在去農展館的路上,孩子們會為一簇不知名的野花歡呼,會為路邊的一只小羊而流連。在植物園中,當他們看到樹上的一串串香蕉時,會小心翼翼地用手去觸摸一下,以辨真假;當他們聽到一種植物的汁水有劇毒時,身子都會不由自主地后退一小步,好像那毒汁會隨時隨地濺出來似的;當他們聽到有一種奇異的果子,吃了它之后,在四個小時內再去吃其他果子,感覺都會是甜的時,眼里滿是渴慕的神情。第二天,在農戶家體驗生活時,他們會興致勃勃地學包水餃,在灶頭旁搶著要燒火煮餃子,在品嘗餃子時,有兩只燕子從外面飛回來,停留在客廳墻壁的燕巢內,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要求我用相機把這畫面拍攝下來,有一位女同學還隨口背誦道:"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切的一切,讓我感覺他們是那么的真實,那么的快樂,那么的好學,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孩子的形象,這才是真正屬于他們的童年生活。
"崇尚理解、潤澤生命、奠基幸福",這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谶@樣的理念,學校嚴格貫徹落實每周一下午半天的快樂活動日的各項活動,當看到男孩子們在綠蔭場上追逐奔跑,為踢進一個球而歡呼雀躍時;當看到女孩子們在操場一角嘴里喊著"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盡興地玩著現代版的"石頭剪刀布"時;當看到中午時分,孩子們在"夢想舞臺"上盡情綻放自己的風采的時候,我被他們的快樂感染著,心中也便漸漸釋然了。
回顧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思女兒的成長歷程,面對學校孩子的可喜表現,我終于明白了:大自然是孩子們快樂的源泉,同伴是孩子們快樂的基石。擁有了這兩者,他們童年的味道一定也可以是甜美的。
守望新教育的讀書心得篇4
我記得康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持續(xù)地對他們反復思考,他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減的贊嘆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一直以來,我對這句話都是一知半解,僅僅能夠領悟到一些字面的含義,而讀過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之后,卻讓我感覺豁然開朗!
思考感悟:
最開始讀這本書時,我的心中始終涌動著一種不知名的感動,因為我不敢相信在這樣一個喧囂、嘈雜的時代里,竟然還有人以這樣一份難得的執(zhí)念守望著心中最底層的教育理想!我敬佩劉老師的胸懷,更贊嘆劉老師的理想!
書中寫到了這樣一段話,"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fā)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著現實教育的走向。但這個世界同樣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們把目光停駐在喧囂的背后。尋思現實和歷史中那被熱鬧、浮華所遮蔽、遺忘的問題之域。在無言中追索他們心中的樸素和靜謐的思想之路。他們可能常常被名之為實際的脫離者,時代的落伍者,但他們依然在寂寞中執(zhí)著的思索,他們同樣是可敬的!"其實,我覺得實現中國的教育夢需要的就是這些默默地奉獻在一線的教師們,在教育的起步階段跋涉著,不曾止步!
劉老師的教育理念不斷警醒著我,教育要把學生的世界還給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在此基礎上再去積極引導,指引學生們去創(chuàng)造那屬于自己的世界,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生本教育"的感覺!縱觀我們的教育現狀,迫于應試教育的方針和各個學校之間成績競爭的強大壓力,我們永遠都是把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也因此而忽略了很多學生們的感受,不僅如此,我們常常會把一些成人的思想不自覺的灌輸給學生,他們因為分辨能力差,所以也只能被動地接受一些模式化的觀念,寫出一些滿腹成人腔調的應試作文,這值得我們深深的反思!
如何尊重學生,讓學生們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和思想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做為教師,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樹立好正確的教育理念,納入到我們的實踐中,用以糾正我們的教育行為中的不合理現象!不斷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課堂效率,力求讓學生們在課上就能最基本的掌握新學的知識;同時,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適度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苦中作樂,樂中求知,趣中探美,激發(fā)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讓他們自覺上進,主動求知!
另外,劉老師的一些話也讓人感覺到教育事業(yè)的暖意,"且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讓我們共同享受此刻的寧靜與自由,傾聽心靈深處細微的震顫。讓我們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xiāng)。"這樣的言語,字里行間透露出從容狀態(tài)下的教育深情和教育哲理,讓人感覺心底里有股振奮的暖流在涌動,時刻不曾停息!
這就是劉老師所寫的《守望教育》的魅力,值得我們深思、細讀,并為之警醒!
守望新教育的讀書心得篇5
利用課余的時間看了劉鐵芳教授的著作《守望教育》這本書,就在想如何守望教育,帶著疑問和困惑,我仔細地讀了這本書。作者在書中提及到我們的教育現實,為了提高學生自己的知識與技能,許多學生奔波于各種學習班,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對于他們成了負擔。這學期我教八年級英語,這段是時間注意觀察了學生早讀的情況,看著他們背得那么辛苦,以為他們已經掌握了這個內容。
但是等到上課提問的那一刻你才發(fā)現,雖說他們背了一早,死記硬背,效果并不明顯。我應多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不要把學習當做負擔,而是他們的好朋友。要尊重每個孩子,激起他們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時利用各種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積極引導他們,讓他們享受學習給他們帶來的的快樂。要經常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換意見和建議,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下能夠好好學習不斷發(fā)展自己。期中考試過后,成績超過某些學校,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太理想。
作為新教師就要從提高自身教學質量開始,要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遍發(fā)生的教育現象的進行反思,善于從中發(fā)現問題,學會總結自己的不足,汲取其他老師的經驗,善于思考,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做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只不過有的開得早,有的開的晚,有的絢麗,有的樸素,然而無論如何都是不一樣的。
只要我們這些園丁的不斷教育和培養(yǎng),在經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都你能成為一朵美麗的鮮花,綻放奪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