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是一種通過闡述觀點、分析問題和提出結論的文章,它能夠促進思考和引發(fā)討論。怎樣運用邏輯思維,使總結更加連貫、嚴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范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盱`感和啟發(fā)。
高考語文作文篇一
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主要不外乎: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在課堂有效教學和課外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想我們更多的是被傳播了思想、知識,只是不斷地進行知識的儲備,而非能真正地理解和更好地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精神力量、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我認為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更好的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才能更好的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在生活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方式主要有:聽、說、讀、寫。
不見高山,如何才能明白“高山安可仰”的慨嘆?不親自登山高山之頂,如何才能理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親自臨江眺望,如何能感受到波濤滾滾,大江東流的宏偉氣勢!如何能體會到千古英雄人物的豪放情懷!不曾有過“行舟綠水前”,又如何能感受到“潮平兩岸闊,風中一帆懸”的和順,只有通過生活實踐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詩文之韻味,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與人交流是一門藝術,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也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要想更好地與人交流就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而想要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就要在生活中學會聽別人說,在實踐中學會自己說,通過不斷地聽不斷地練習,才能讓自己聽與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不斷地提升語文素養(yǎng),學會更好地與人交流!
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對聯(lián)橫幅等,都是語文生活化的體現(xiàn)。要在生活中感受和學習語文,通過練字、寫對聯(lián)、著文章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寫的能力,通過寫的能力的不斷提高,來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無論是課堂有效教學,還是課外大量閱讀,最終到要回歸到生活實踐中。只有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體會、感受語文的魅力,熏陶自身,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聽說讀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高考語文作文篇二
親愛的章老師:
您好!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之間我們離步入中學的大門還剩著四十多天。您,陪伴著我們度過了四年的光陰,這期間,我們有哭,有笑,有樂,有痛……而您,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助我們一臂之力,在我們傷心的時候會送上一句暖心的安慰,在我們調皮的時候會給我們嚴厲的批評……這些,我都印象深刻。個子高高瘦瘦,慈祥的臉上掛著微笑一直都是您在我心中的形象。您不光是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還會關心學生,但在課堂上的時候,給我的印象都是十分嚴厲。
“下面報到名字的,都給我上來?!蹦鷼鈩輿皼暗恼f道。“……周婧!”我心里緊張著,緩緩地伸出了左手,雙腿在顫抖著。您滿臉通紅,瞪了我一眼,把我的右手一下子抽了出來,“看你下次看不看題目!”“啪!”頓時,我的手上就憑空多出了一道又粗又長的紅印子,我的手掌心也是火辣辣的疼著,眼淚都快要擠出來了。而在此期間,我連大氣也不敢喘一聲,您發(fā)起火來簡直比爸爸還厲害。我打開了作業(yè)本,原來,在豎式計算的時候,我是把加法當做乘法的格式去計算了,我自己活該,您打我也算讓我長了一個記性。當您訓完人后,已是面紅耳赤,大汗淋漓,您其實也很累吧,為了我們。
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您是嚴厲的,但平常也是十分關心我們。
那一次在您家的時候,我因為時間快來不及了,中午并沒有吃飯,就匆匆的讓媽媽把我送到了您家。而在您家聽著別的同學們議論紛紛,中午自己吃了什么可口的飯菜之后,我也有點饞了??晌译p休日在家中午一般都很少吃飯,我?guī)缀跛枚际蔷劈c多鐘才起來,十點多才吃飯,所以,當時我就沒怎么在意,繼續(xù)做題目了。可沒想到,您聽到了我們的談話,急忙關心的問道:“你中午沒吃嗎?廚房后面還有點菜,你去吃一點吧?!蔽耶敃r也是很吃驚,您是真的很關心自己的學生,可我真的不餓?!安挥昧?,我不餓的?!薄安怀圆火I嗎?”您再一次關切的問道?!安火I。”“去吃一點吧?!薄安挥昧?。”您當然還是那我固執(zhí)的性格沒辦法,最后只好放棄。而一股暖流已經(jīng)流進了我的心底,上次因為我不懂禮貌忘說了聲謝謝,這次,我想謝謝您,我想,即使我當時肚子不是飽著的,可我的心靈已是十分滿足,有這么一個關心我的老師,足矣。
歲月在流失,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想想以前,我們大家也是從素未謀面漸漸到莫逆之交,而您和楊老師也已成為了我們很好的朋友。所以希望在這最后的時刻,我們可以和您,包括所有的老師,度過這快樂的時光,相信終有一天,我們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梁。
祝您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要永遠記得微笑哦!
您的學生:周*。
20xx年5月8日。
高考語文作文篇三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3.誰要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歌德。
4.建筑在別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5.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長,而是在有多好。塞涅卡。
7.一失足成千古恨。
8.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把握自己走好每一步)。
9.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培根。
10.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蕭楚女(善始善終)。
11.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12.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羅丹(生活中要善于細心發(fā)現(xiàn))。
13.不要希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我們應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成功是對自己而言,有價值是對他人對整個社會而言)。
14.冬天已經(jīng)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15.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雪萊(生活要樂觀)。
二、道德。
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2.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3.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列夫?托爾斯泰。
4.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5.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或是唯一該臉紅的動物。馬克·吐溫。
6.誰給我一滴水,我便回報他整個大海。華梅。
7.嫉妒是心靈的腫瘤。艾青。
8.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心胸要寬廣)。
9.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
高考語文作文篇四
邱吉爾的演講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講的措辭、語調和手勢中透出非凡的勇氣和力量。二戰(zhàn)中最困難的時期,英國軍民的精神支柱,幾乎就是邱吉爾每天的廣播講話??墒怯姓l知道,邱吉爾青年時期特別害羞,一講話就臉紅,期期艾艾。當他確定了自己的遠大目標和抱負后,決心克服這個缺點。幾年后,他便風度翩翩、語驚四座。
1784年,也就是華盛頓成為美國總統(tǒng)前五年,剛剛52歲的他,一口牙幾乎掉光。他請牙醫(yī)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顆牙,而這九顆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從他的黑奴的嘴里現(xiàn)拔出來的。這是歷史學家剛剛考古發(fā)現(xiàn)的,那個曾經(jīng)解放黑奴的英雄華盛頓就這樣在我們心里突然滑落,我們仿佛看到了圣袍上的污點。但是仔細一想,設身處地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也就不足為奇了。
是的,把某人看作圣人是因為我們對他缺乏足夠的了解,只能遠遠地看著他,從而在心里為他涂抹各種色彩,然后低下自己的頭顱,來增加他的高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感謝華盛頓的不完美。
1、既然目標是遙遠的地平線,就該多一些冷靜和從容。秋天的累累碩果全靠春天的辛勤播種;成為大海的一脈熱血,全靠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涌。
也許,付出了汗水,不一定能收獲那個日漸成熟的夢;也許,灑下了熱血,并不一定擁有那片火紅的風景;也許,黑暗中的苦苦掙扎,并不一定迎來燦爛的黎明……??晌也⒉灰晃秱?。盡管默默地耕耘,還未聽到生命的回聲,但熱愛生命的我,一定會贏。
2、用不著把年輕的心靈裝點得沉重。表面上的滄桑,外在的嚴肅,并不能讓你上升為哲人;離開所有的朋友,你有的只能是孤單的背影。既然現(xiàn)在的我還不能變得深刻,那么,我就讓自己變得輕松。哭喪著臉的人,怎能聽清花開的響聲;偽裝自己的人,又怎能聽懂蛙鳴一片里的激動。
3.人與人之間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魯迅。
高考語文作文篇五
去年高考,北京出現(xiàn)了11個滿分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題為火車巡邏員老計的故事。
昨日,北大閱卷點語文閱卷組副組長漆永祥表示,截至目前,北京還未發(fā)現(xiàn)一篇滿分作文。今年出現(xiàn)滿分作文的可能性不大,漆永祥說,今年作文題目看起來好答,但區(qū)分度比較難。
據(jù)介紹,為使考生的作文分數(shù)能拉開檔次,讓好作文能脫穎而出,閱卷組將作文評分標準分為四個段:0至29分、30分至40分、41分至50分、51分至60分。
與滿分作文相反的是,目前北京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些零分作文,漆永祥表示,得零分作文的大體有幾種情況:一個字不寫、寫了一句話或者半句話、只寫標題、寫了幾行字但跟作文主題無關。網(wǎng)絡專家說,作文只要寫字就給分,那是不對的。漆永祥說。
繁體字寫對了不扣分。
網(wǎng)絡用語、甲骨文、怪字這些往年考生弄出的新花樣今年在考卷中幾乎沒出現(xiàn)。
據(jù)漆永祥介紹,由于考前及時跟考生講解,這些丟分的現(xiàn)象今年幾乎沒再見到。有個別考生在作文里引用了一句網(wǎng)絡語,屬于在特定語境下引用的詞語,不會對考生扣分。
對于之前網(wǎng)絡盛傳的高考禁用繁體字一事,漆永祥給予解釋,他表示,有專家說高考禁用繁體字是對教育部文件的誤解,高考確實不主張?zhí)岢忌褂梅斌w字,但如果考生用了繁體字,只要字沒寫錯就不會扣分。
據(jù)介紹,今年全市共有1196名教師參加高考評卷,其中來自高校的評卷老師790人,占總人數(shù)的66.05%;來自區(qū)縣教研部門、中學教師406人,占總人數(shù)的33.95%。
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藏鐵軍表示,今年所有科目閱卷點全部叫停本科生及以下學歷人員參與閱卷。
根據(jù)閱卷進程,北京高考評卷工作預計將于6月22日結束,23日12時將公布高考成績并通知考生。
高考語文作文篇六
在去年作文題受全國好評的影響下,今年我省作文題更是引起巨大關注,褒貶不一。而在此文中,孫紹振教授也作出了中肯的點評。
20xx年的高考作文題引發(fā)了許多議論,負責任的和不負責任的批評與贊揚,都停留在感覺上,與深刻的分析不沾邊,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歷史意識,為了把研究引向深層,本文試從簡略的歷史的回顧開始。
從主題限制到無主題命題。
統(tǒng)一的高考作文命題應該始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半個多世紀以來,變幻多端,起伏跌宕。從歷史的趨勢來看,限制性呈遞減之勢,而自由發(fā)揮的程度則日益增強。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限定性主要在政治方面,從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政治化轉向道德化,八十年代中期間或有思想評析(如《毀樹容易種樹難》《近墨者未必黑》)的題型出現(xiàn)。根本性的突破是基礎教育改革展開以后,如1998年的《假如記憶能夠移植》和1999年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
這樣的命題大概可以叫做“無主題命題”。
到了20xx年,自行命題的省份增加到15個,題型更加異彩紛呈,端的是百花齊放。湖南卷“跑的體驗”(先走好,還是先跑好),四川“忘記與銘記”,廣東卷“紀念”,北京“說‘安’”,浙江“一葉、一枝、一世界”,山東“用自己的長處彌補別人的短處”,黑龍江“位置與價值”等等,幾乎全部是不設主題限制的。
命題作文提供的主題,不但是現(xiàn)成的,而且是公共的,他人的,而不是學生自己從真切的體驗中概括出來的。無主題命題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把確立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為文的前提,立意的難度在于,必須在紛紜的現(xiàn)象和錯綜的感受中進行提煉,能否從中構成情感和邏輯的單純線索,能否防止思維平面滑行,主題徘徊,能否在有效地推動思維層層深入的同時,控制跑題、離題的潛在危機,成了考查的重點。要通過這樣的考查,光憑文字工具的華麗是不行的,對自己思維具有靈活調控的能力才是制勝的法寶。
這一切正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精義。
作文仍重感性輕智性。
總體來說,各種命題,對于感性層次是看重的,最明顯的是今年江西卷的“臉”和重慶卷的“筷子”。要把臉和筷子這樣很感性的文章做好,起碼要從感覺層次深入到人生的情感層次去,從而進一步,在情感基礎上進行智性和理性的概括。江西和重慶的命題,好處很明顯,就是完全開放,沒有現(xiàn)成主題的暗示。但是,缺點更為明顯:缺乏情智的深度誘導,既然是命題,絕對沒有任何深化的指向性(情感和智性的指向性),可能誤導學生光在感性層次上徘徊而流于膚淺。另外一些省市的命題,以提供話題和材料為主干,帶著很強的感情色彩,如北京的“說‘安’”,浙江的“一葉、一枝、一世界”,都提供了一些向智性升華的要求,顯然更有利于檢測考生感受的和思緒的縱深層次。
這樣的題型中,上海命題又最好。命題提供的感性的材料是復合的,各不相干,處于無序狀態(tài),命題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從無序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統(tǒng)一的線索,這就不但需要獨特的情感,而且需要獨特的智慧,題干中提示:“對你成長的影響”,這就明顯地防止了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江蘇的“鳳頭豬肚豹尾”,全國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湖北“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都顯示出超越感性表面的指向性,為考生從具體的感性向抽象的思辨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間。這種傾向無疑是可喜的。
但是這些命題仍流于粗淺感性,不能為智性提供足夠基礎的情況。可以20xx年的全國卷為代表:題旨是出人意外和情理之中的矛盾,理性是明顯的,但是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卻是薄弱的。
本來,波爾的回答并不太深刻,甚至有點故意大題小作。不怕在學生(或者普通人)面前顯露自己的弱點,不可能是波爾成功的全部、或者根本的原因?!按蠹叶几械皆尞惡筒唤狻笔抢硭斎坏摹C}者并沒有在波爾的邏輯空白中提供補充性的闡釋,就唐突、武斷地得出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結論。
感性材料和理性論題之間的脫節(jié)并不僅僅出現(xiàn)在全國卷上,而且出現(xiàn)在其他省市的卷子上。如江蘇卷,本來,鳳頭、豬肚、豹尾是文章學的一種特殊的抒情話語,把它和學習生活、事業(yè)人生無條件地聯(lián)系起來,十分牽強。從邏輯學上說,是犯了無類比附的錯誤。造成錯誤的原因是作者把詩化的抒情當作了理性,不但感性沒有啟發(fā)性,而且一點智性也沒有。這樣的命題,表面上是無主題的話題作文,實質上把命題者人生完美的詩化主題強制性地塞給考生。這樣的失誤也許還要不斷地重復下去。
對福建作文題的不同看法。
下面具體談談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題。雖然網(wǎng)上有各式各樣的議論,但是,我覺得出得是比較好的。它繼承了去年作文題的自主性和提示性統(tǒng)一的精神,而且還有所變化。把兩個比較抽象的材料放在考生面前,讓學生自主地構想主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樣的難度,是必要的。因為,進入大學,有一個最根本的變化,就是所有專業(yè)課程的理論性抽象性都大大提高。沒有一定的抽象思維的能力,停留在感性的平面上,很難適應大學所要求的以抽象的理性、抽象的思維進行獨立思考的根本要求。所謂抽象,就是從個別的圖形,上升到普遍的事物的共同屬性。這個題目所要求的抽象度其實是比較粗淺的,充其量不過是考驗學生以兩個不同的圖形進行概括。圓形和帶有棱角的“圓形”均有其明顯的優(yōu)長和局限。從感性層次來說,這是具體的圖形,從抽象的層次來說,這也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自然和社會,動物和植物,人類的生活和思想都莫不具有這樣的兩面性。二者是互相矛盾的,又是互相補充的。描述兩個圖形的屬性的話語,都是成對的,周長和面積的大小標準和有棱角,穩(wěn)定和多變,都是矛盾的,同時又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抓住這樣的關鍵,從具體感性上升為抽象的普遍性,是既不太容易,也不是太困難的。但是,出題者可能低估了考生的能力,文字提示過分繁瑣,過分坐實,反而限制了學生的自由思考,有些表述可能又不太嚴密,可挑剔的余地比較大,引起了網(wǎng)上一些議論。(作者:孫紹振)。
高考語文作文篇七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的一個試驗:將兩只大白鼠丟入一個裝了水的器皿中,它們會拼命地掙扎求生,一般維持的時間是8分鐘左右。然后,他在同樣的器皿中放入另外兩只大白鼠,在它們掙扎了5分鐘左右的時候,放入一塊可以讓它們爬出器皿的跳板,這兩只大白鼠得以活下來。若干天后,再將這對大難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樣的器皿,結果真的令人吃驚:兩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堅持24分鐘。這位心理學家總結說:前面的兩只大白鼠,因為沒有逃生的經(jīng)驗,只能憑自己的體力來掙扎求生,后面兩只大白鼠因有過逃生經(jīng)驗而多了一種精神的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就是內(nèi)心對一個好的結果心存希望。在很多情況下,希望的力量比知識的力量更強大。
請以“希望就是力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于800字。
【寫作導引】這是一個“陳述類”話題作文,話題的中心語是希望。寫這個話題時,要突出突出希望之力量的作用。行文時,可以從正面著筆,突出心存希望,給人帶來的好處。因為希望是一股神奇而強大的`力量。人要為希望而活,只要我們在心中播灑下希望的種子,經(jīng)過努力,我們的種子就能發(fā)芽、開花、結果。只要心中充滿希望的念頭,并為之奮斗,我們就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在生活中,因為有了希望,而生活得更美好;在事業(yè)中,因為有了希望,而使我們精神更抖擻;在失敗中,因為有了希望,而會戰(zhàn)勝困難,創(chuàng)造奇跡。也可從反面行文。分析如果沒有希望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因為人如果失去希望,就像鳥兒失去了翅膀不能遨游天空;如果失去希望,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兒,不能繼續(xù)生存;如果失去希望,就像花兒沒有了芳香,不能招蜂引蝶;如果失去希望,就像火車離開了軌道,不能繼續(xù)前行。選材時,可從身邊的小事寫起,談希望給人帶來的好處。也可點擊歷史人物,從他們身上看到希望的力量。文體上可以選擇議論性散文,便于抒情和議論。也可借助創(chuàng)新文體,如:書信,訪談錄等談希望的作用。
【參照擬題】(1)希望——生命的翅膀。(2)點燃希望之燈。(3)希望在,夢就在。(4)讓希望的火把永駐心中。(5)把希望握在心中。(6)點燃心中不滅的燈。(7)跟著希望遠航。(8)讓生命因希望而精彩。(9)插上希望的翅膀。(10)月明蕎麥花如雪(11)雄鷹梅花蝸牛。(12)雛鷹蘭草小溪。
1、一個人,即使他一無所有,只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擁有一切,而一個人即使擁有一切,卻不擁有希望,那就可能喪失他已經(jīng)擁有的一切。希望所調動的,也許不僅僅只是我們自己的精神和體力。也許,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關照人間,天意會欣賞那些內(nèi)心總是充滿希望的人,會覺得這樣的人不僅應該活下去,還應該活得更好。
2、“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英國詩人雪萊的這一名句曾激勵過無數(shù)處于艱難困頓中的心靈。的確,當你的世界彌漫著陰風凄雨時,當你的努力被挫折之刀割得七零八碎時,當美麗的期待結出了失望的果子時,那么,讓我們學會種植希望。種植一粒種子,會收獲一個金色的秋天,種植一個信念,會收獲一個充實的人生,而種植一個希望,會讓我們在冬天的蒼白中永葆生命的鮮亮,會讓我們在坎坷人生路上保持斗志的昂揚。種植希望,這是一種心靈智慧,是一種生活技巧,它讓我們失望時不絕望,失意時不失志,永遠揚起生命綠色的風帆,向著夢中的春天進發(fā)。
3、冰心的《小橘燈》。在黑暗的年代中,“小姑娘”遇上了如此多的苦難,但始終相信“大家”會“好”的。無邊的黑暗中,她幼小的心靈中卻一直有一絲光明。因此,她鎮(zhèn)定、勇敢而又樂觀。
4、如果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失敗而失去“希望的光明”,那么愛迪生也不會帶給夜光明;如果面對“國破山河在”的黑暗而無法保持心中一絲光明,那么杜甫可能無法寫出那些千古傳誦的名句;如果愛國志士面對半封建的國家苦難時無法保持心中一線希望之光,那么中國的振興永遠是一個夢。
5、清優(yōu)淡雅的小溪,奮斗不息,因為浩瀚碧海是它的希望;清新濃艷的鮮花,芬芳四溢,因為滿園春色是它的希望;飄逸凌空的白云,淡墨濃彩,因為點綴美麗晴空是它的希望。
6、文天祥寧死不屈,他希望浩氣塞天,以正天地,所以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彪炳千秋;陶淵明罷官歸隱,但他希望生命飄逸,所以躬耕隴畝,在“悠然見南山”的桃李縈繞中怡然自樂;杜甫不甘平庸沉淪,因為他希望“讀破萬卷書,詩成泣鬼神”,以橫溢才氣救濟蒼生,所以他“人間疾苦,波底斑斕”,以悲嗆獨憂國家的“詩圣”譽滿千古!
7、偉大的軍事家拿破侖小時候便立志從軍,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帝國,并且讓自己成為這個帝國的皇帝。周圍的人都嘲笑他,說他在空想,可拿破侖卻不以為然。在他心中,那顆建功立業(yè)的希望之星,不分日夜地閃爍著,給他以無窮的力量,鞭策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從此,拿破侖刻苦研讀軍事,不斷充實自己,遇到困難也毫不氣餒,而后抓住機會,施展出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終于建立了強大的法蘭西帝國。拿破侖的成功,最終源于他心中的希望。假如當年的拿破侖沒有這份希望,他也就不會去研究軍事,歷史上也就少了一位傳奇人物。
8、英國史學家卡萊爾經(jīng)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于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可卻在發(fā)表前意外地被傭人付之一炬。當初他每寫完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這意味著他若想繼續(xù),一切就必須得從零開始。他的確是絕望極了,但是向子孫后代講述法國大革命史的希望漸漸驅散了絕望之云。他又重新搜集重理素材,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又第二次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ㄈR爾雖然厄運當頭,卻沒有失去心中的希望。正是這希望,使他走出陰影,振作精神,重新以極大的熱情重新投入到寫作中去。
9、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頑強地生活在世界,憑的是信念,憑的是毅力,更是憑著希望的力量!被稱為“當代保爾”的張海迪身殘志堅,扼緊命運的咽喉,靠的是恒心,靠的是自信,更靠著希望的力量!小時候被老師無情地罵作“蠢材”的愛因斯坦成為二十世紀風靡全球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借的是勤奮,借的是認真,更借著希望的力量!
高考語文作文篇八
兩位禪者走在一條泥濘的道路。走到一處淺灘時,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在那里躑躅不前。由于她穿著絲綢的羅裾,使她無法跨步走過淺灘。
來吧!小姑娘,我背你過去。師兄說罷,把少女背了起來。
過了淺灘,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師弟繼續(xù)前進。
呀!你說的是那個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現(xiàn)在還掛在心上?
唐代,嚴陽尊者問趙州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大意是:在禪修的道路上,我拋棄了一切,下一步怎么做?
趙州禪師答:放下吧。
嚴陽尊者說,已經(jīng)兩手空空,還要我放下什么?
趙州禪師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來!
嚴陽尊者聽到這里,忽然有所領悟。
趙州問:你吃粥了嗎?
僧人答:吃粥了。
趙州說:那就洗缽去吧!
在趙州禪師話語之中,這位僧人有所省悟。
趙州的洗缽去,指示參禪者要用心體會禪法的奧妙處,必須不離曰常生活。這些曰常的喝茶吃飯,與禪宗的精神沒有絲毫的背離。
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偷窺師父,師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納悶,不知師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過了一個下午,師父起身,沒說一句話,打個手勢,他把一休領回寺內(nèi)。
剛入寺門,師父突然跨前一步,輕掩兩扇木門,把一休關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師父的旨意,獨坐門外,思悟師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來,霧氣籠罩了四周的山岡,樹林、小溪、連鳥語水聲也不再明晰。
這時,師父在寺內(nèi)朗聲叫一休的名字。
一休推開寺門,走了進去。
師父問:外面怎么樣?
全黑了。
還有什么嗎?
什么也沒有了。
不,師父說:外面,清風、綠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一休忽然領悟了師父的苦心。
道一十二歲時到南岳衡山,拜懷讓禪師為師,出家當了和尚。
道一說: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拿起一塊磚,在道一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道一被這種噪音吵得不能入靜,就問:師父,您磨磚作什么呀?
懷讓禪師:我磨磚作鏡子啊。
道一:磨磚怎么能作鏡子呢?
懷讓禪師:磨磚不能作鏡子,那么坐禪又怎么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么樣才能成佛呢?
懷讓禪師: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呢?還是打牛!
道一沉默,沒有回答。
懷讓禪師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如果學坐禪,禪并不在于坐臥。如果是學坐佛,佛并沒有一定的形狀。對于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所取舍,你如果學坐佛,就是扼殺了佛,如果你執(zhí)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道一聽了懷讓禪師的教誨,如飲醍醐,通身舒暢。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師因戰(zhàn)事而滯留寧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來拜訪。他看到弘一法師吃飯時,只有一道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問:難道這咸菜不會太咸嗎?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師回答道。
吃完飯后,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夏丏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么涸燴平淡的開水?
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蘇東坡在江北瓜州任職時,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祥師是至交,兩人經(jīng)常談禪論道。
一曰,東坡居士自覺修持有得,即撰詩一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詩成后遣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品賞,禪師看后,拿筆批了兩個字,即叫書童帶回。
蘇東坡以為祥師一定是對自己的禪境大表贊賞,急忙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兩個字:放屁。
這下東坡居士真是又驚又怒,即刻乘船過江找佛印理論。
船至金山寺,禪師早已在江邊等候,蘇東坡一見佛印立即怒氣沖沖的說:佛印,我們是知交道友,你即使不認同我的修行,我的詩,也不能罵人啊!
禪師大笑說: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么一個屁字,就讓你過江來了?
蘇東坡聽后恍然而悟,慚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