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一
知識目標:
1、學習“塞”、“笠”、“蓑”三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兩首詞的意思。
2、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3、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jù)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1、課前,同學們?yōu)槲覀冋故玖四惴e累的這么多的古詩,
讓我們回到了古詩國度之中。詩和詞都是我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高峰,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的寶貴的文學遺產(chǎn),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詞人張志和的一首詞《漁歌子》(板書)。
我們學過詞嗎?一起背一背吧(《憶江南》)
2、預習中同學們收集了很多資料,你對詞了解多少?你知道詞和詩的區(qū)別嗎?(課件出示詩與詞的區(qū)別)
師小結(jié):詩的格式整齊,每句字數(shù)相同,像我們課前背的,有五言的,有七言的,有四句的有八句的,而詞句式長短不一。詩是脫離音樂的,而詞和音樂曲調(diào)同了一爐的。
3、太好了,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的語文知識。關(guān)于本課將要學習的詞《漁歌子》你知道多少?它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你還知道有關(guān)他的什么情況?(把你收集的資料展示出來)
生展示所收集整理的資料,師相機點撥。
同學們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非常強,這些都會幫助我們更深更好的學習這首詞。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領略這首詞的風采吧,(出示課件)師讀詞(配樂)。
1、你們喜歡這首詞嗎?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遍詞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詩中的三個生字,把詞讀準(課件出示生字)。
第二遍希望把詞讀順,讀出詞的節(jié)奏
2、指名讀
第一名讀,請其他同學聽他的讀音是否準確。
第二名讀,請其它同學聽他的節(jié)奏,是否有韻律,他讀的是哪種韻律?(其他同學修正)
師指導,首詞可以用不同的節(jié)奏來讀,多讀幾個速度和停頓時間可以不一樣,但一句話中的節(jié)奏必須一樣。還要注意斷詞時要音斷而意不絕。
3、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自由的將這首詞再讀一遍。
師:誰愿意展示你對詞的初步掌握。
生自愿組合讀詞。
1、同學們讀得真好,節(jié)奏掌握得恰到好處,我們常說詩情畫意,讀詞,不但要把它詩正確讀好節(jié)奏,更重要的是讀“情”讀出詩中的“情”,作者的“情”更要讀出你的“情”你的感受。
3、指名答,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這一句寓情于景,也是全詞的中心句。
4、這句話什么意思?你體會出作者的什么感受?
(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衰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寫出了悠閑自得之情。)
1、古人說: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讓他如此的留連不返呢?
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除了身外景物之外,還有作者生活中的原因,使他流連不歸,請同學們結(jié)合,張志和的資料來想一想。
(因為他年少就步入仕途后又遭免職便流浪隱居于江湖,所以他不愛官場愛自由,更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這美麗的畫面,閑適的情懷你能想象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教師配合課件中的畫面和音樂有感情的加入旁白:
(詞人張志和,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他對江南春景深情贊助以及淡泊功名,流連山水的人性情懷,在詞中表露無遺。你看,江鄉(xiāng)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初春的西塞山剛蒙上幾分綠色,遠遠望顯得更加柔美,從水田里飛來的白色鷺鴛在山上低徊,引來了成群的鷺鴛輕盈的飛翔于山間、江上,也輕輕落于船頭,與漁人一共蕩舟江面,淡黃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江中,粉紅色的桃花開得正盛,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悠閑的漁翁頭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麗,畫面多么清新,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如此寧靜又美好的畫面,)難怪——齊: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這樣一幅超凡絕塵的美景,詞人張志和用他的千古絕唱將它釋懷。
生踴躍回答,教師出示課件,(有感情的朗讀、有個性的理解詩詞、準確的概括中心、色彩明麗的繪畫、優(yōu)美的填詞演唱、編成朗朗上口的拍手謠。)
學生討論5秒鐘,找出喜歡的方式,要求盡量與其它組不重復。
師:在小組活動對老師希望你一定要抓住對詩的理解,出示(課件)。那么好了,快點行動吧。
重點抓好詞的理解,反復說透。
匯報的順序:一讀,要求加入理解和情感;二解;三概括;四畫;五歌謠;六唱。
師小結(jié):這么美的圖畫,這么悅耳歌謠,這么動聽的歌曲,老師相信,對這首詞你一定有新的感受了,讓我們盡情的把你的情感讀出來吧!
齊,老師也讀
師總結(jié)做情感的升華:你們的詩聲讓我仿佛再一次觀看了絕美的畫面,祖國萬里山河美景不勝收,希望同學們繼續(xù)收集寫景的詩篇作為積累。
在朗朗的詩聲中,我們即將結(jié)束今天的學習,我要祝賀每一們同學,你們不僅學習了《漁歌子》,還掌握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雖然詞人已作古,但是你們讓他的情,在我們這一方小小的空間中粒粒再現(xiàn),你們繼承了他博大的情懷。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學詩吧,愛詩吧,我相信,我們中華民族的這一顆瑰寶只有在你們的身上才能盡顯光華。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二
1、掌握生字詞“鱖”、“箬笠”、“蓑衣”的音、形、義。
2、理解《漁歌子》的詞意,試著邊讀邊想象,感受畫面美,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閱讀,朗誦詩詞的興趣,養(yǎng)成課外主動欣賞、積累的好習慣。
理解《漁歌子》的詞意,感受畫面美。
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學會欣賞,誦讀,養(yǎng)成積累古詩詞的好習慣。
一、 導入新課:
1、(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xiāng)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漁歌子》。
2、《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旋律,這就是詞牌。比如:念奴嬌、清平樂、憶江南。有些詞牌還能表示詞的內(nèi)容,比如,漁歌子,看到這個詞牌,你會想到什么?是啊,漁歌子作為詞牌們,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
3、有誰知道這首詞是誰寫的?(板書張志和)(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二、整體把握古詩:
1、首先請聽張老師把這首詞讀一遍。注意難讀字的讀音。
抽讀:鱖魚青箬笠(竹子編成的像草帽一樣的斗笠,所以是竹子頭)綠蓑衣(草字頭)
2、請同學們自由讀詞,邊讀邊在書上劃出詞的節(jié)奏。指名上臺劃節(jié)奏。請你讀給大家聽好嗎?齊讀。
3、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張志和的`好朋友,夸他: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著這首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垂釣者)(評價語:你關(guān)注到了這畫里的人。 樂而忘歸,樂不思蜀,你關(guān)注到了畫里的顏色,如夢如幻)
大家都關(guān)注到了畫面的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紅。色澤鮮明但有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讓我們看著這幅畫面,一起誦讀這首詞。齊誦。
5、這畫面不僅有動人的顏色,還有動聽的聲音。(播放聲音)還有迷人的味道(出示桃花圖)你聽到了嗎?聞到了嗎?請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用流暢優(yōu)美的句子寫下來,要寫出畫面的色、聲、味。(出示無字圖片)
6、學生寫話。5分鐘。
7、指名朗讀學生所寫的話。
8、這樣聲色味俱全的美景就濃縮在張志和27個字里。讓我們一起有感情誦讀。
三、體會中心
1、你對張志和有什么了解?(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江雪》這首詩中你讀到的是什么?(孤獨、寂寞)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啊!
《漁歌子》里你讀到的是什么?(恬靜、悠閑、閑適、淡泊、自由、對自然的熱愛)
3、你從這首詞中的哪里讀出了悠閑、恬靜?
(1)不須歸:想象自己就是張志和,一行白鷺飛上天空,空氣里彌漫著桃花的芬芳,清脆的鳥鳴,溪流的叮咚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籟之音。風來了,雨來了,你回去嗎?(連指數(shù)名)不想回到哪里去?(家、官場里)遠離世俗,寄情于山水間。
(2)據(jù)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在這里,張志和釣到了什么?(快樂、悠閑、自由、風光、愉快?)
是啊,現(xiàn)在我們知道張志和志不在魚,而在于山水也。
預設:肥?(壯、大、胖)有什么感覺?(鮮、嫩、好吃)
美景襯托美好的心情。
這才有了千古名篇《漁歌子》讓我們再次朗讀,要讀出味兒來。
志和這兩個字就是“心志平和”。這就是張志和畢生的追求
心志平和就是張志和,心志平和就是漁歌子。
老師帶讀:全詩。
5、小結(jié):這是一首清麗婉轉(zhuǎn)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6、此詞吟成后,便在民間傳唱開來,而且還流傳海外。就讓我們再次聆聽著千古絕唱。(播放歌曲)
學生學唱
四、拓展
自由讀一讀,指名讀一讀。
課后,我們可以像今天一樣對這兩首詩進行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收集更多描寫春天的詩歌。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三
1996年畢業(yè)于南平師范,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從教十余年來,多次在市、區(qū)課堂教學比武和演講賽中獲獎;一直致力于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探究,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形成自己自然質(zhì)樸又不拘一格的教學風格。
古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寶庫里最亮麗的瑰寶,作者將自己的悲或喜、情與物,濃縮在方寸之中,讀來令人神思激蕩?!稘O歌子》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生機勃勃的優(yōu)美春色和垂釣時那種悠然自得的意境,情景交融,顯示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
本節(jié)課重點抓住詞眼“不須歸”,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文本,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思考、想象、表達等實踐活動,理解詞的內(nèi)容,感受詞的意境,欣賞詞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情感。
1、讀通讀順全詞,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誦讀全詞,背誦全詞。
3、引導學生體會古典詩詞的語言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情感。
1、通過想象,體會詞的意境。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體會詞的意境之美,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1、音樂 2、圖片 3、作者資料
1、由張志和的別號——“煙波釣徒”引入教學,板書揭題。
2、生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
3、正音,認讀“箬笠” “蓑”。指導生字書寫,掌握“塞” “鷺”的結(jié)構(gòu)特點。
4、齊讀全詩。
(一)議詞眼,初步體會“不須歸”的含義。
(1)“不須歸”是什么意思?相機理解“須”的含義。
(2)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覺得沒有必要回去呢?
(二)引導想象,體會詞的景色之美
1、一讀全詞,發(fā)現(xiàn)美景之多。
2、二讀全詞,描繪景物色彩之美。
引導學生將色彩與景物聯(lián)系起來,體會詞的色彩之美。
(1)找出詞中已有的白、青、綠三種色彩。
(2)體會隱藏在“西塞山、桃花”等字詞后面的色彩。
3、三讀全詞,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展開想象,學會用上排比、擬人、比喻等手法,將心中的畫面說具體,體會景物動態(tài)之美。
4、議一議,將感受到的色彩之美、動態(tài)之美,較完整地描繪出來。
引導生用上“我喜歡這( ),你看——”的句式
(一)品讀詞句,體驗意境之美 。
1、重點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運用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開展朗讀訓練。
2、引讀一二兩句。
(二)解讀詞眼,體會“不須歸”的情懷
1、創(chuàng)設情景:遠山傳來悠悠的呼喚……面對此情此景,張志和的感受怎樣?請用詞中的句子的回答。
2、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意境。
3、深入理解“不須歸”。
(1)簡介張志和生平。
(2)小結(jié)。
4、齊讀全詞
1、師生合作,學習多形式的朗讀
(1)師生配合讀,引導體會詩詞一詠三嘆回環(huán)復沓的表達方法。
(2)生生配合讀,選擇自己的伙伴一塊兒讀 。
2、啟發(fā)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改編成童謠。
3、師生合作,利用童謠引讀全詞,誦讀《漁歌子》。
板書設計
漁歌子
西塞山前
白鷺高飛
桃花流水
不須歸 鱖魚正肥 樂而不歸
青青箬笠
綠綠蓑衣
斜風細雨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四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五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結(jié)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一課時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guān)詞的知識。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jié)升華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桃花流水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不須歸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六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理解詩意。
2、想象詩的意境,化詩為畫。
3、吟詩成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xiāng)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
你發(fā)現(xiàn)了嗎?對了,許多詩詞當時就是被譜上曲子傳唱開來的。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張志和的《漁歌子》。
二、整體把握古詩:
首先請聽周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我讀得怎么樣?指名上臺劃節(jié)奏。
下面,請大家把這首詩試讀幾遍。
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報名讀。
齊讀。讀完整首詩,你認為他主要寫了什么?
你從這首詞中,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情緒?
三、細細品味古詩。
下面,讓我們細細地品味這首詩。
誰能連起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
讀了這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聽到了什么?
多美啊,誰來美美地讀一讀?報名讀、齊讀。
如此美景,無人問津啟不可惜?后兩句又寫了什么呢?男孩子來齊讀?!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p>
讀了這兩句,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
“斜風細雨不須歸”,讀到這兒,你心中沒有疑惑嗎?
漁人為什么不肯歸去?
1、釣魚
2、觀景(“可謂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樂也!”)
(板:熱愛自然,向往自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聰明的孩子們,這首詩表達的還是高興的心情嗎?
處事“寒江獨釣圖”,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p>
下面我們來玩?zhèn)€變魔術(shù)的.游戲好嗎?怎樣使這副圖搖身一變,變成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呢?大家出出注意吧!
小結(jié):多奇妙??!同樣的江邊垂釣,同樣的遭遇,但由于詩人的性格不同,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所表達的意境也就截然不同了!你們看,煙雨迷蒙間,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彩明麗卻不失柔和,看似寧靜卻又充滿活力。這是一首清麗婉轉(zhuǎn)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如果我們今天不美美地來吟誦一番,啟不辜負了它的詩情畫意?誰來試試?
齊誦。
四、作業(yè)
根據(jù)詞作一幅畫或?qū)懸黄⑽摹?/p>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七
1、把握詞眼“不須歸”,以不同層次的讀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2、通過品味詞的語言,還原、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篇帶多篇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蘇軾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1、認識詞中的生字,并會寫3個生字。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2、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拓展相關(guān)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1、布置學生誦讀這首詞,查閱有關(guān)詞人的資料,復習有關(guān)詞的知識。
2、制作課件。
一課時
(課前活動:背誦《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欣賞唐朝詞人張志和最出名的一首詞。說到詞,我們開學的時候才學過一首,它是?(請生背誦)
2、關(guān)于詞這種文學體裁,你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答,師相機強調(diào)詞的相關(guān)常識)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八
1、通過視頻品味詞的語言,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色。
2、把握詞眼“不須歸”,以吟誦的方式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帶多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1、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背誦這首詞。
2、拓展相關(guān)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一)話題引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詞,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視頻。
師:在這段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山、桃花、流水、鱖魚和漁翁。隨著這美麗的畫面,我們還看到了一首優(yōu)美的詞,這就是千古流傳的——漁歌子(課件展示:漁歌子)
(二)介紹作者。
師:“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它的作者是張志和(出示課件作者簡介)
(三)初讀詩詞。
師:“漁歌子”這首詞又名“漁父”或“漁父樂”,是垂釣者、打魚人唱的歌。這首詞就是張志和在西塞山前垂釣時所唱的漁歌。
師:現(xiàn)在就來學習一下這首垂釣者所唱的漁歌吧。
師: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詞:(出示課件)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詩詞講解。
師:張志和的這首詞輕描淡寫,全詞只有短短27個字,描繪出整個春江水暖、煙雨迷蒙的清麗景象。詩詞就是這樣,能用最少的字來表達出最多的內(nèi)容。
這首詞開頭兩行是寫景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在一片青翠的西塞山前,有雪白的鷺鷥在藍天中飛翔著。溪水兩岸夾著成片的桃花林,粉紅色的桃花隨著一絲清風翩翩落下,飄浮在水面上,無數(shù)肥美的鱖魚在水中嬉戲、追逐著?!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兩行是描寫漁翁的,漁翁頭上戴著青竹笠,身穿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的細雨在悠閑地垂釣,遲遲不肯歸去。
(五)吟誦詩詞。
師:如此優(yōu)美的詩詞,我們又該如何去頌讀呢?
師:在古時候詞是用來唱的,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吟誦,它講究音律感,講究輕重變化。如果讀得太快了,詞中味道也就沒有了。下面老師請你們聽聽古時候的人是如何吟誦詩詞的。(出示聲頻課件)
師:聽完這段吟誦,相信大家對如何讀好這首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在課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也來試著吟誦幾次。
(六)解答重、難點。
師:前面我們在介紹張志和的簡介時就曾經(jīng)說過,他喜歡隱居,他追求的是一種悠閑自由的生活,他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認為在山水間釣魚是一件趣事,所以遲遲不愿意離開。
師:雖然我們能理解張志和的這種心境,可是他的哥哥張松齡卻不這么認為,他怕隱居的弟弟忘記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詞,詞名叫《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是這樣說的: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這首詞是哥哥回應弟弟的,他希望弟弟趕緊回家,不要再留戀這些美景,但張志和向往的就是這種悠閑的生活。他的垂釣,釣來的是清閑,是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師:今天我們就學到這里,希望同學們能牢牢地記住張志和的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這比較符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與意境是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在引導學生走進張志和的“桃花流水”時,我們得品味詩人的心境了。
1、 張志和為什么會 “斜風細雨不須歸”呢?(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來體會。)
2、 將張志和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diào)“狂風浪起且須還”、“ 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閑自在。
3、 張志和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說他釣的是什么呢?
讀到這里,我和學生們都早已身臨其境了,任清風撫面,任芬芳撲鼻,只仰望白鷺展翅,只俯看桃花帶露隨流水……哪還怕什么“斜風”,早是水中一尾鱖魚,張志和也釣起了我們心中的“清新、飄逸、悠閑自在……”
是啊,學習我們古詩詞,第一要能通過詩歌(詞)的文字想象畫面,第二要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來一同感受。這樣,我們就可以和詩人一起完成詩作的“意象”和“意境”了。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九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2、體會詩詞內(nèi)容,通過想象,由詞到畫,感受到鄉(xiāng)村風光的畫意詩情;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3、學生感受古詩詞之魅力,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通過讀文和想象,能由詞到畫,感受鄉(xiāng)村的詩情畫意;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難點: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
通過此課,讓學生意識到,詩詞可讀,可畫。結(jié)合課文,想象畫面、聯(lián)系作者生平和已學詩詞是學習詩詞的好辦法。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讀課題。了解本首詞的詞牌名。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要注意把詞讀通順。
2、再讀詞語,理解詞義——“西塞山、鱖魚、箬笠、蓑衣、不須歸”等。
3、詩詞在古時候是用來唱的。讀的時候很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誰再來念念?讀出它的節(jié)奏,讀出它的韻味。
三、走進文本,想象畫面。
1、默讀這首詞,看看詞中為我們描畫了哪些景物?拿上筆,做上記號。
2、學生圈畫,交流。
你找到了幾種景物?
3、一起看九種景物,看著看著,這九種景物仿佛成了一副畫,就成了一首漁歌子,我們一起看這九種景物誦讀這首詞。
4、張志和把江南寫得多美??!其實不僅張志和寫江南,還有許多寫江南的`詩詞。
請聽老師讀這首詞,然后告訴我,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聞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
詞人向遠方望去,他看到了什么?怎樣的西塞山?怎樣的白鷺?
西塞山:郁郁蔥蔥,不是墨線勾勒,而是綠色渲染的山水畫。
白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多么快樂而悠閑??!
西塞山前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5、讓我們把這樣的美景讀出來吧。
四、入情入境,體悟心情。
悠然自得的漁夫
2、此時的漁夫心情如何?
3、詞中沒有一個字寫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句子所描寫的景物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
你看,張志和筆下的白鷺、桃花、鱖魚、斜風細雨……你們就是從這些景物中窺伺到作者的心情。
再讀讀這首詞,請問,這里的“歸”指的是回到哪里?(回到自己的家)
五、深探“不須歸”
1、同學們,讓我們聯(lián)系時代背景去感悟張志和“不須歸”的情懷。
所以這里的不須歸是指回哪里?后來朝廷派人找張志和回去做官,張志和說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是啊,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不愿歸的情感。
2、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漁父?
3、我們學過的《江雪》,這首詩的漁父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同是漁父,為什么《江雪》中的漁父如此孤獨郁悶呢?有理想?yún)s不能實現(xiàn),只能被迫泛舟江湖。
4、這首《漁歌子》流傳至今,已上千年。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恒畫卷吧!
六、作業(yè)
1.背誦《漁歌子》。
2.根據(jù)《漁歌子》想象畫面寫一篇文章。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十
教學目的: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
2、通過詞中的關(guān)鍵字了解“詞”義。
3、通過這首詞了解江南水鄉(xiāng)打魚人悠閑自在的生活。
重難點、關(guān)鍵:了解詞的意境。
教具準備:小黑板、圖片。??
課時準備: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一首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大家還記得嗎?(憶江南),現(xiàn)在我要請同學們一起來背誦,有哪一組愿意的嗎?(嗯,同學們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唐代詩人“張志和”寫的一首詞《漁歌子》?!稘O歌子》是詞牌名,所謂的詞牌名就像我們唱歌時用的“普”一樣,我們用同一個普可以唱出很多的歌曲,那我們我們接觸的詞牌名也是一樣,用同一個詞牌名可以寫出很多的詞,唯一不同的是:有些詞牌名可以反應詞的內(nèi)容。我們再來看看這首詞的作者,張志和很有才,在他16歲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才華橫溢,那是他就給皇上寫了一封折子,是有關(guān)治國良方的,皇上看了,特別高興,表揚了他:“汝乃奇才也,天下諸生皆有汝之才,乃我大唐之宏福也”,就給他賜名為“志和”就是用他的志向維護天下之和平??珊镁安婚L,作為大文豪的他,寫文章得罪了當時的權(quán)貴,從而激怒了皇上,就被貶官了。他覺得很委屈,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一氣之下就墮入了空門,成為了一個和尚,方丈賜名為“玄真子”,他也很喜歡釣魚,因此人們又叫他“煙波釣徒”,在他做和尚的某一天,不小心又激怒了方丈,受到了方丈的無理批評,他很生氣,當時天正是“斜風細雨”,他戴著箬笠,身披蓑衣,拿著漁具就去釣魚了,當他釣到美味可口的“鱖魚”時,心情特別好,心情越好,煩惱就沒有了,他馬上趕回寺院,拿出筆墨,寫下了這首詞“漁歌子”,就是要告誡后人,當我們心不平,氣不順的時候,就去釣魚,釣魚可以讓你悠閑自在,可以讓你心平氣和,可以讓你忘記煩惱,此乃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
板書課題:漁歌子
二、新課教學
1、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吃透這首詞
出示小黑板:
1)教師范讀、領讀。并認識課文的生字。
(教師范讀后,提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自讀這首詞,不認識的字可以在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可以舉手詢問老師。剛才大家讀得很好,我發(fā)現(xiàn)大家對一下字有些難度,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出示小黑板認識難字。)
2)學生齊讀,小組分讀。
2、圖文并茂,感悟詞義。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看“箬笠、蓑衣”等圖片,
(同學們:你們知道“鱖魚、箬笠、所以”嗎?從而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2)知道看課文插圖,從上而下,依次找出: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箬笠、蓑衣。
3、師生共解詞義,采用方法為提問法。(西塞山前成群的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桃花盛開、河水漲滿的時候,鱖魚又美又肥。打魚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打魚也不必回家。)
三、熟讀成背,升華詞的意境
大家知道嗎?為什么畫面是朦朦朧朧的啊?(你們說的都有可能,但我想是斜風細雨所造成的,大家回憶一下:在下著毛毛細雨,微風輕輕的吹著,放眼望去,一切都在朦朦朧朧之中,此時到處一片清麗、優(yōu)美和寧靜。有人曾說過:朦朧是一種美,叫做朦朦朧朧的美。這首詩描寫了釣魚人悠閑自、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在的生活情趣。)所謂的“悠閑自在”就是自由自在,我們做人就要悠閑自在、自由自在、與世無爭,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美,這同時也是延年益壽、長命百歲之道。現(xiàn)在我們帶著這悠閑自在之情再讀古詩。
人人都想有悠閑自、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不是上天給我們的,是要靠我們的雙手去奮斗、努力。我們只有大腦充滿智慧,我們才有可能去享受更大的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我們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要努力的學習個方面的知識,為我們以后充滿自由的生活而努力吧!
四、作業(yè)布置
(同學們:要是你是這節(jié)課的老師,你會給你的學生布置什么作業(yè)呢?學生自由談。下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幾個題目,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做,最少一個,我希望大家能全選,要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
1、抄寫詞
2、背誦詞
3、默寫詞
4、收集張志和其它的詩詞
五、板書設計
漁????? 歌??? 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 白鷺 桃花 流水 鱖魚 箬笠蓑衣
悠閑自在 自由自在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漁歌子》中的3個生字。
2.朗讀《漁歌子》,理解《漁歌子》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
3.能對《漁歌子》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jié)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準備:師收集作者哥哥:《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p>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圍繞人的名字聊天:什么意義?誰取的名?(老師名——學生名——詩人的名字)
一、了解作者,揭示課題
2、出示詩題:讀題;認識它既是詞牌名,又是詞名;正音,子讀第三聲
二、誦讀詞文,初感詞義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到字正腔圓”
2、指名誦讀:能讀得字正腔圓的請舉手,自信的小手舉起來;
讀后點評(清清楚楚,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發(fā)現(xiàn)詩與詞的區(qū)別了嗎?(長短句)
三、詞中賞畫
張志和不僅是詩人,還是一位畫家,他的詞就是一幅畫,這幅畫中有什么?
(一)讀出詞中的景物
1、默讀,把你看到的景物圈出來
2、交流: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共九種)
學生一一說出來;一起讀一遍
把這九種景物填寫在這張畫(指黑板)上,讓它看起來像一幅畫。
指導填寫:該怎么寫呢,比如這“鱖魚”、“蓑衣”該填寫在哪兒?學生說師填,(目的:把詞填在合適的地方,使得板書像一幅畫)
請兩位學生合作,把這些景物工工整整地填寫到黑板上,其余同學寫在白紙上。
反饋,表揚(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該得到肯定)
看畫面,多種形式讀
(二)讀出詞中的聲色
春天是萬紫千紅,桃紅柳綠,張志和的詞不僅描寫了美麗的景色,它還是有聲有色的,你看見了嗎?聽到了嗎?聞到了嗎?走進這幅畫,細細品讀。
學生自由讀,說
學生舉了很多,如:看到了叮叮咚咚的流水,還看到了蹦蹦亂跳的鱖魚,還看到一些毛毛細雨,還看到一群白鷺在天上飛;還聽見流水的聲音是嘩啦嘩啦的,聽到鱖魚蹦蹦跳跳的聲音是撲通撲通的,聽到下雨的聲音是沙、沙、沙的。還有一位白胡子老爺爺在釣鱖魚。
………
現(xiàn)在這幅畫有聲有色,大家一定能誦的更好了。
(學生讀得不夠味)老師說到:你們的朗讀是早春,草色遙看近卻無,該怎么讀
老師示范配樂朗讀。
把自己當成張志和,把心貼近春天,讓白鷺飛得更歡,桃花開得更艷。
學生再讀,讀得很好
師評:你把我們帶進了這個春天。
四、走近山水,貼近山水。
給他寫了一首詞《和答弟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生合作,采取三環(huán)疊唱的方式對讀兄弟倆的詞,
第一環(huán),師引讀“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鄙鷮ψx“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師引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鄙鷮ψx“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p>
第二環(huán),師引讀“狂風浪起且須還?!鄙鷮ψx“斜風細雨不須歸?!?/p>
第三環(huán),師引讀“且須還”,生對讀“不須歸。”
對答完畢,師問“賢弟啊,你為何不歸?你喜釣魚卻每每不放釣餌”你釣著了什么?(美景、美好的生活……)很自然地引出張志和向往淡泊、與世無爭的心境。
2、 再次引誦《漁歌子》后,他的二哥還因此特地為他在水邊蓋茅屋一間,從此每天一開窗就能欣賞到---生接讀前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從此過上了這樣的生活---生接讀后兩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p>
五、結(jié)語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十二
1、把握詞眼“不須歸”,以不同層次的讀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2、通過品味詞的語言,還原、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篇帶多篇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蘇軾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誦這首詞。
2、拓展相關(guān)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教學準備】1、布置學生誦讀這首詞,查閱有關(guān)詞人的資料,復習有關(guān)詞的知識。? 2、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欣賞唐朝詞人張志和最著名的一首詞——漁歌子,教師板書。這里,“子”讀第三聲。“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大家齊讀。漁歌子既是這首詞的題目,也表現(xiàn)了詞的內(nèi)容。大家看看這題目,猜測一下這首詞寫的是什么。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就是垂釣者、打魚人唱的歌。
二、初讀,讀通順。??? 詞人張志和是怎樣向我們描繪他的垂釣生活的呢?
出示:漁歌子
(1)自由讀,注意讀準生字,做到字正腔圓。
(2)指名讀,師小結(jié)指導生字:“塞”、 “蓑”、 “箬的讀音
(3)再指名讀,注意節(jié)奏。
(4)教師引讀,全班齊讀。
三、品味詞中畫。
1、教師設問:“不須歸”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2、都下雨了,為什么還不愿回家呢?(指名說)
3、是的,張志和不僅是著名的詞人,也是有名的大畫家,他常常把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中。他的好朋友大書法家顏真卿曾經(jīng)這樣夸他,說他寫的詞:(課件出示:詞中有畫,畫中有詞。)他寫的詞就像一幅畫,里面藏著很多的景物,很多的色彩。那么,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景物?(指名說)
4、那么,詞人又分別采用了哪些色彩來描繪這些景物呢?
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畫“西塞山”,再請兩位同學合作在黑板上作畫。其他同學自己的本子上畫一畫 。
6、評價板畫。??
8、同學們,這僅僅是一幅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靜止不動的畫嗎?
9、學生交流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
此情此景,讓我們情不自禁想誦一曲《漁歌子》,讀!)
13、是啊,青箬笠,綠蓑衣里藏著的是一份悠閑,一份自在。所以,雖然湖面上吹著乍暖還寒的風,下著毛毛的細雨,他依然寫道:(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學生齊讀此句。
四、拓展,品出“釣”中情。
1、猜測一下,張志和能釣到魚嗎?為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那么,你覺得他釣著些什么了?
2、補充資料。
張志和本名張龜齡,他從小便才華過人,16歲的時候,他中了舉人,還給皇帝寫了一份折子,列了許多治國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但后來他因事而被貶官。之后,他干脆辭官歸隱。隱居在太湖一帶,整日扁舟垂釣,過著悠閑自在的漁家生活。
3、可是,他的哥哥張松齡,卻很擔心他在外流連忘返,惹出麻煩。他不但出錢給他蓋了一間草堂,還寫了一首詞,同樣是采用漁歌子這個詞牌來寫的,就是這首《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課件出示: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4、師生對接后兩句
是啊,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釣來清閑,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配樂)
五、課外拓展,升華詩情:
浣溪沙
宋 蘇軾
西塞山前白鷺飛,
揚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隨到處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2、試著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齊讀《漁歌子》,回歸主題,升華詩情。
假如你來到浙江湖州,你一定會看哪座山?(西塞山)
來到西塞山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人?(張志和)
想到張志和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想吟誦一首詞(漁歌子)
來,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恒畫卷吧! “漁歌子”齊讀。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guān)垂釣的詩,了解作者的生平,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意境。
板書設計:
漁歌子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十三
在學習《漁歌子》(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八冊23課)以前,通過《憶江南》(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八冊1課)的教學,學生已對詞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加拓展性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自主而豐實的語文實踐,還原張志和這位詩詞書畫的大家“詞中有畫,畫中有詞”的意境。豐滿對此人張志和的認識,體會作者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1、自學生字詞,有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背誦《漁歌子》。
2、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詞的意思。
3、根據(jù)詞中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課時
1、煙雨江南,碧水藍天,詩情畫意,春意盎然(出示江南美景圖片)唐代大詩人張志和就是在這里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漁歌子》(板書,齊讀課題)
2、教師簡介詞的內(nèi)容
師:從這個題目中,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
師:是的,“漁歌子” 又叫“漁父”, 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是一種詞牌名。 “我們先前還學到過哪些詞牌?”不同的詞牌每句話的字數(shù)不一樣,節(jié)奏和情境不同,所以又稱長短句。
同學們,學古詩詞,首先得把古詩詞讀通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來。自己讀兩三遍,開始吧!
(一生讀整首詞)
讀通句子(生朗讀整首詞)指生讀
師:有點味道了!我們連起來讀,我讀后三字,你們讀詞,注意那個節(jié)奏,那個味道。(師生交換)
(學生借助注釋,自由說)
師:同學們,這古詩詞,懂得了它的意思,我們再來讀,就會越讀越有味。不相信我們就來試試看。
張志和不僅詞寫得好,還是一位大畫家,顏真卿說張志和寫的詞是畫中有詞,詞中有畫,那么我們看一看,張志和的詞中,給我們畫的什么,用筆圈出來。
師:請你說,他的詞中畫了什么?(9種景物)
師:9種景物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西塞山……
師: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框,誰能把這9種景物工整地寫到框里,使人看上去像一幅畫。比如說:鱖魚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寫在畫面的最下方,如果在這個位置畫蓑衣、箬笠該怎么畫?(師指圖的右下方)
師:“笠”是生字,該怎么寫?(請生上臺寫)
請兩位同學合作把它補充完整,其他同學把它寫在自己的本子上。
師:但是這個“鷺”字,也是一個生字?“鷺”字怎么寫,才能寫得漂亮?這個字有個訣竅,上面的“路”字要寫得小一些,寬一些,下面的“鳥”字要寫得窄一些,長一些。
師:同學們,一起看黑板的這幅圖,看著看著,就成了一幅畫,就成了一首詞——《漁歌子》,我們一起看著板書朗誦一下。
把你看到的這幅畫讀出來。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十四
一、談詞,了解詞牌:
師:在中國的詩歌寶庫中,有很多詩詞是寫釣魚的。這節(jié)課,我們?nèi)バ蕾p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感受他的釣魚世界。
二、初讀,讀得有點“詞”味
師:讀這首詞,每人最少讀三次,第一次,要讀得一字不錯,字正腔圓。第二次,要讀得有板有眼,第三次,如果能讀出點兒詞的味道來,那你很了不起。
(指名朗讀)(讀音:白鷺,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桃花流水要讀得像畫。)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師:詞的作者是張志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了這么多遍了,你眼中呈現(xiàn)什么畫面了?(閉目,聽老師配樂朗誦)
師:你的腦海中有些畫面了嗎?試著讀一讀,腦中最清晰的那個畫面要得讓別人也能感受到。
生:(朗讀)
師:讀得有點兒畫面的味道了,這樣吧,動筆劃劃,這首詞中寫了哪些景物?(交流)
師:不僅是這些景物啊,還有很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
生:我看到西塞山是郁郁蔥蔥的,雖然詞中沒有寫到山的顏色。
師:好,透過詞看顏色。
生:粉紅的桃花一大片。還有白鷺和藍天的顏色。
生:流水是綠的,因為岸邊的樹倒映在水中,水也綠了。
生:還有青箬笠,綠蓑衣。
(課件:流水聲、鳥鳴聲、蛙鳴……)
師:(音樂)遠處,連綿起伏的山云霧繚繞,一群潔白的鷺鷥撲騰著翅膀,飛向青天,近處,桃花盛開了,斜風細雨中,花瓣帶著點點晶瑩的露珠飄落水中……從你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畫面了,拿起筆,用心寫下那畫面。
生:(寫話)
生1:我看到……
師:等等,你站在哪兒看的?
生1;站在西塞山腳下,我看到一群白鷺悠閑得飛著,發(fā)出歡樂的叫聲。桃花聲了,粉紅的一大片,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變紅了。鳥兒在枝頭歡快地跳躍著、唱著歌兒,一位老漁翁穿著綠蓑衣,戴著青箬笠,在溪上釣魚。
生2:走在小橋上,只看見白鷺在蒼翠的西塞山前慢悠悠地飛著,發(fā)出悅耳的歌聲。溪水唱著歌兒,嘩嘩地流向遠方。吸一口氣,還能聞到桃花淡淡的清香。桂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蒙蒙的細雨飄在身上,涼涼的,真舒服。老漁翁就這樣靜靜地垂釣。
師:這桃花,這流水,不就是——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嗎?來,咱們對讀,你讀畫面,我讀詩句。
生: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
師:桃花流水鱖魚肥。
(男女生對讀。)
師:這斜風,不就是 “吹面不寒楊柳風嗎?!??
生:吹面不寒楊柳風,風里帶著些泥土的氣息?;熘嗖菸秲?、花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
師:這正是“斜風細雨不須歸”??!
(男生讀畫面,女聲讀詩句)。
師:這細雨,也正是——
生:雨絲細細的,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大地全籠著一層輕紗。
師:此景此情,情不自禁想吟一曲《漁歌子》。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
生:我看到他的神情是那么悠閑的,
生:是自在的,從容的。
生;他是快樂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我們剛才通過詞去想象畫面,把短短的27個字想象成那么豐富的畫面。這是讀詩詞的好方法。
三、拓展,品出“釣”中情:
師:這樣吧,我當哥哥,你們就是張志和。咱們來一次作詩和詩吧。
師: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哪!
生:不須歸呀!
師:弟弟啊,為何不歸?
生:哥哥,因為這里景色太美了。
生:哥哥,我不想去做官了,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場上的人爭斗了。
生:哥哥啊,看到那些官場上的人那么明爭暗斗,我實在不想跟他們一起,在這里,我天天在釣魚,多舒服啊。
師:兄弟啊,聽說你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釣到了什么哪?
生:我釣的是自己悠閑的生活。
生:我釣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師:明白了,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鏡子,每天透過這面鏡子,想著想著,仿佛自己就是跟一些神仙高人在談話。后來寫成《玄真子》。
師:我們恍然大悟,張志和垂釣,釣來清閑,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配樂)
四、延伸,研究“釣”之蘊:
師:垂釣,正是有這樣豐富的內(nèi)涵,所以,古詩就有很多寫垂釣、漁翁的詩歌。
(課件出示)
絕句?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配情景圖)
(齊讀)你的腦中一定有了很多問號,請說說。聯(lián)系他的生平,也許你會有所了解。
師:柳宗元的這一釣,也許有更多的含義,這并不是我們童年純真的心靈用三言兩語便能讀透的,就讓它做為一個問號保留在我們的心靈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和你們對詩歌的那份執(zhí)著和熱情,你會讀得越來越多的含義。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 只在蘆花淺水邊。
魚翁? 柳宗元
魚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釣魚詩?? 唐? 李賀
秋水釣紅渠,仙人待素書。
菱絲縈獨繭,菰米蟄雙魚。
斜竹垂清沼,長綸貫碧虛。
餌懸春蜥蜴,鉤墜小蟾蜍。
詹子情無限,龍陽恨有余。
為看煙浦上,楚女淚沾裾。
像張志和一樣,他們的生命經(jīng)歷不同,對“垂釣”也有不同的體驗,所有就有了這些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的詩歌。要讀懂這些詩歌,我們得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
評議:
張旭花:使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詞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quán)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殷?。航處熗ㄟ^引導學生讀、議、賞、用等方式激發(fā)學習情趣,幫助學生“走近古詩詞”,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
花云香:通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漁歌子教案設計幼兒園篇十五
一、 導入新課:
1、(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鐘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么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xiāng)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漁歌子》。
2、《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jié)拍、旋律,這就是詞牌。比如:念奴嬌、清平樂、憶江南。有些詞牌還能表示詞的內(nèi)容,比如,漁歌子,看到這個詞牌,你會想到什么?是啊,漁歌子作為詞牌們,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
3、有誰知道這首詞是誰寫的?(板書張志和)(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二、整體把握古詩:
1、首先請聽張老師把這首詞讀一遍。注意難讀字的讀音。
抽讀:鱖魚青箬笠(竹子編成的像草帽一樣的斗笠,所以是竹子頭)綠蓑衣(草字頭)
2、請同學們自由讀詞,邊讀邊在書上劃出詞的節(jié)奏。指名上臺劃節(jié)奏。請你讀給大家聽好嗎?齊讀。
3、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張志和的好朋友,夸他: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著這首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垂釣者)(評價語:你關(guān)注到了這畫里的人。 樂而忘歸,樂不思蜀,你關(guān)注到了畫里的顏色,如夢如幻)
大家都關(guān)注到了畫面的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紅。色澤鮮明但有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讓我們看著這幅畫面,一起誦讀這首詞。齊誦。
5、這畫面不僅有動人的顏色,還有動聽的聲音。(播放聲音)還有迷人的味道(出示桃花圖)你聽到了嗎?聞到了嗎?請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用流暢優(yōu)美的句子寫下來,要寫出畫面的色、聲、味。(出示無字圖片)
6、學生寫話。5分鐘。
7、指名朗讀學生所寫的話。
8、這樣聲色味俱全的美景就濃縮在張志和27個字里。讓我們一起有感情誦讀。
三、體會中心
1、你對張志和有什么了解?(原名張龜齡,后賜名張志和,后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于音樂。)
《江雪》這首詩中你讀到的是什么?(孤獨、寂寞)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凄涼?。?/p>
《漁歌子》里你讀到的是什么?(恬靜、悠閑、閑適、淡泊、自由、對自然的熱愛)
3、你從這首詞中的哪里讀出了悠閑、恬靜?
(1)不須歸:想象自己就是張志和,一行白鷺飛上天空,空氣里彌漫著桃花的芬芳,清脆的鳥鳴,溪流的叮咚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籟之音。風來了,雨來了,你回去嗎?(連指數(shù)名)不想回到哪里去?(家、官場里)遠離世俗,寄情于山水間。
(2)據(jù)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在這里,張志和釣到了什么?(快樂、悠閑、自由、風光、愉快?)
是啊,現(xiàn)在我們知道張志和志不在魚,而在于山水也。
預設:肥?(壯、大、胖)有什么感覺?(鮮、嫩、好吃)
美景襯托美好的心情。
這才有了千古名篇《漁歌子》讓我們再次朗讀,要讀出味兒來。
志和這兩個字就是“心志平和”。這就是張志和畢生的追求
心志平和就是張志和,心志平和就是漁歌子。
老師帶讀:全詩。
5、小結(jié):這是一首清麗婉轉(zhuǎn)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6、此詞吟成后,便在民間傳唱開來,而且還流傳海外。就讓我們再次聆聽著千古絕唱。(播放歌曲)
學生學唱
四、拓展
自由讀一讀,指名讀一讀。
課后,我們可以像今天一樣對這兩首詩進行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收集更多描寫春天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