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和成就,也提醒了我們?nèi)孕枧Α?偨Y(jié)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觀點,不要過多抄襲他人。以下是一些時間管理的實用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合理安排時間。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一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1:解釋劃線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便要還家()。
c.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d.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小題3:翻譯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小題1:類通“邀”邀請。
小題1:c。
小題1:村里的人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逃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c中“并”是“一起”的意思。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二
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小題1】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小題3】千余年來,中國的讀書人,一直把桃花源當成一個洞天福地。這是為什么?
【小題4】請就選文和下面鏈接材料,進行比較閱讀。
【鏈接材料】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選文所描寫的美好景象可用一個成語概括,鏈接材料所抒發(fā)的情懷也可概括出一個成語,請分別將其工整地填寫在下面田字格內(nèi)。(2分)。
(2)選文與鏈接材料表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追求,試作簡要說明。(2分)。
【小題1】c。
【小題2】他們談到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zhàn)亂,帶領(lǐng)妻子兒女和鄉(xiāng)人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關(guān)鍵詞“妻子”“絕境”,譯出大意)。
【小題3】桃源社會衣食住行樣樣不缺,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社會;不涉世亂、戰(zhàn)禍,不受人世政權(quán)管轄的世外桃源;人們精神境界怡然自樂。
【小題4】。
(1)世外桃源先憂后樂(出現(xiàn)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2)選文表現(xiàn)了對恬靜閑適、和平安樂、淡泊高遠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鏈接材料表現(xiàn)了一種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樂觀積極的人生追求。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三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下列語句中朗讀節(jié)奏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b.問/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后遂無問/津者。
2.對下面語句中的劃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遂與外人間隔(隔斷,隔絕)。
b.阡陌交通(互相通達)。
c.乃不知有漢(副詞,竟,竟然)。
d.不足為外人道也(介詞,對、向)。
3.下面對所選文段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第一段著眼于“異”字,為下文描寫更令人驚異的桃花源作了鋪墊。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點,無論是寫桃花源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還是寫人物的交談,都有一些生動可感的細節(jié),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c.文中真實地描繪了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人人勞作、生活安定、風氣淳樸的現(xiàn)實社會。
d.這篇文章記敘層次清楚,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一氣呵成,結(jié)構(gòu)非常嚴謹。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語句的大意。
(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譯文: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譯文:
5.作者在本文中描寫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答:
參考答案:
1.d。
2.b。
3.c?
4.(1)漁人覺得非常奇怪,又繼續(xù)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盡頭。
(2)這個人一一給(他們)說了自己知道的,(聽的人)都長嘆表示惋惜。
5.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熱烈追求,同時也含蓄地表達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四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1】上述語段選自課文《______》,作者陶淵明是______(朝代)田園大詩人(2)。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字的含義。(有括號的是加點的)(3)。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
【小題3】對上述語段理解有誤的是_______(3)。
a.皆嘆惋寫出村中人為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事變遷而惋惜。
b.皆出酒食一句充分表明村中人生活富足而又熱情好客。
c.村中人的自述表達了人們厭惡戰(zhàn)爭、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d.不足為外人道也道出了村中人希望保持寧靜生活的心聲。
【小題1】(2分,每空1分)桃花源記東晉(晉代)。
【小題1】(3分)其余的人又各自把他請到自己的家里。(復、延、其)。
【小題1】(3分)a。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五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1、解釋下列句子中詞或短語的含義。
落英繽紛()怡然自樂()不復出焉()。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1、繁多雜亂;喜悅的樣子;再。
2、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的景物)。(重點詞語翻譯正確,意思對即可)。
3、不設統(tǒng)一答案。參考答案:不同意。文中“先世避秦時亂”和“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知,桃花源中的人的衣服應該是秦朝款式,不同于魏晉。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六
一、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1215題。(共7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shù)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屬:要:
14.在文中找出表現(xiàn)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15.作者在文中勾畫了自己的理想社會,請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3分)。
12.屬:類要:同邀,邀請。評分標準:(2分)每詞解釋1分。
13.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
評分標準:(2分)重點詞乃、無論翻譯正確可得2分,各1分。
14.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評分標準:(2分)每句1分,錯字不得分。
15.示例:沒有戰(zhàn)爭、沒有饑餓,沒有貧窮,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科學技術(shù)發(fā)達,社會文明進步。評分標準:(3分)內(nèi)容合理2分,語言表述1分。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七
閱讀文言文段,回答問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起首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2.一個“忽”字,透露出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3.第二段主要寫什么?寫山的小口與后面什么文字呼應?同后面的描寫有什么關(guān)系?
4.寥寥數(shù)語,寫________寫________,筆墨間洋溢著一種________的情緒,展示著桃花源里_________的景象。
5.為何“大驚”?
6.誰問的?誰答的?
7.“嘆惋”的內(nèi)容你能想像嗎?
8.“不足為外人道”,擔心什么?
9.文段中劃線的兩個“志”,用法相同嗎?
10.為什么“不復得路”,你對此是怎樣理解的?
11.最后這段是不是多余的?
1.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漁人偶逢桃花林)。
2.驚奇.驚喜的心情。
3.寫源內(nèi)外景色及人們的生活,寫小山口為后面的豁然開朗,源中美景作鋪墊。
4.景物人物驚喜欣喜和平、富足、快樂。
5.因為源中人幾百年未見到過“外人”
6.源中人問漁人答。
7.“略”。
8.(要點)美好生活不愿被破壞。
9.前一個是動詞,作標記;后一個是名詞,標志。
10.(要點)因為源中景物生活是作者理想的寄托,本不可尋,(學生能各抒道理都可以。)。
11.由學生說道理,理由同上題同。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八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小題1】。
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還家。()。
(3)選賢與能()。
(4)盜竊亂賊而不作()。
【小題2】。
【小題3】。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小題4】。
根據(jù)要求回答下面問題: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之后,源中人“皆嘆惋”,你認為他們因何而“感嘆惋惜”?(2分)。
(2)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和“大道之行也”描繪得“大同”社會有何異同之處?請作簡要分析。(3分)。
同:
異:
【小題1】。
(1)阡陌交通(交錯相通)。
(2)便要還家。(同邀邀請)。
(3)選賢與能(同舉推舉)。
(4)盜竊亂賊而不做(興起)。
【小題1】。
c
【小題1】。
(1)(桃花源中的人)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時代,竟然不指導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
(2)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小題1】。
(1)桃花源中的人為桃花源外世道的變遷、百姓生活的苦難以及戰(zhàn)亂不斷的世道而嘆惋。
(2)同:物質(zhì)上富有精神上文明、和諧,如關(guān)愛子女,孝順老人,勤勞耕作,和平相處等。
異:用自己的話或引用原文皆可。
示例:
世外桃源:土地平曠……怡然自樂?;颦h(huán)境優(yōu)美,風尚純樸,熱情好客,精神富足,和諧相處。
大道之行:老有所終……己?;颍喝巳硕嫉玫疥P(guān)愛,人人安居樂業(y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九
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小題1:選出下列解釋有誤的一項__________:。
a.舍:便舍船(舍棄)屋舍儼然(房子)。
b.尋:尋向所志(不久)尋病終(尋找)。
c.志:處處志之(做標記)尋向所志(做的標記)。
d.其:余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代詞,代”桃源人’”)其中往來種作(代詞,代指”桃花源”)。
小題2:選出下列句子加橫線的詞古今含義差別不大的一項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c.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d.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小題3:選出下列句子對課文分析有誤的一項________:。
a.桃花源寫了漁人奇,桃林奇,洞口奇,人物奇,結(jié)局奇可見這是一個亦真亦幻,虛無縹緲的幻想。
b.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皆嘆惋”是因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c.課文以桃花源為線索,按照發(fā)現(xiàn)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時間順序為線索。
d.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xiàn)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間部分要詳寫。開頭和結(jié)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zhì)有關(guān),寫得簡單.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c。
《桃花源記》閱讀題及答案篇十
(一)(16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小題1:、本文選自課文《》,作者,又名,字元亮,(朝代)著名詩人。(2分)。
b.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單指男方的配偶。
c.無論魏晉古義:(更)不必說今義:表示條件的連詞。
d.來此絕境古義:極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今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小題3:、從下面兩句中任選一句翻譯。(2分)。
(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選(),譯文:
小題4:、請寫出兩個源自《桃花源記》的成語。(2分)。
和
小題5:、下列各句中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陶淵明《桃花源詩》)”意思相近的一項是()(2分)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小題6:、桃花源人是什么時候來到這里的?為什么要來到這個地方?(2分)。
小題7:、《桃花源記》敘述的是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這個故事為什么具有長久的魅力?
請談談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桃花源記》陶淵明潛元亮東晉。
小題2:d。
小題3:(1)(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補充必要的成分,得1分;“要”譯為“邀請”,得1分。)(2)漁人為(他們)一一具體地說出自己聽到的事情,(他們聽罷)都感嘆驚訝。(“具言”譯為“具體地說出”、“嘆惋”譯為“感嘆驚訝”,各得1分,意近即可。)兩題都選者,改第一題。除標準外(1)只出現(xiàn)半句,如“設酒殺雞作食”被譯為“去吃飯”,須扣1分。(2)“具”譯為“詳細、詳盡”亦算對。“惋”必須譯為“驚訝”,否則扣1分。
小題4: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得)、無人問津、雞犬相聞,正確寫出一個,即得1分。)。
小題5:c。
小題6:秦時;躲避秦時戰(zhàn)亂。
小題7:因為它勾畫了一個理想的生活境界,環(huán)境優(yōu)美,人們各得其所,自得其樂,彼此關(guān)心、愛護……這符合人們對理想社會的審美追求,令人向往。(言之有理即可。)表明桃花源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得1分(突出“理想”即可);表明“桃花源”是人們千百年來的追求,得1分(突出“追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