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為了寫出一篇較為完美的文章,我們需要經(jīng)常反思和自我審查,以便不斷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這些范文不僅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更能讓我們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和教訓。
詩的教學設計篇一
《孫中山破陋習》一文以鮮活的文字敘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的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故事中的孫中山、姐姐、媽媽人物個性鮮明,有著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在品詞析句中體會文本中人物的心情,感受姐姐纏足前和纏足后的巨大變化。在課外資料的鏈接中激發(fā)學生對纏足的痛恨之情,對姐姐的同情之情,對孫中山的敬佩之情。
1.默讀課文,講述故事。
2.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課前從多種渠道了解纏足陋習。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第8小節(jié)。
(1)指名讀第8小節(jié),問:“首先”就是——?
(2)師: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要廢除的陋習有很多,為什么他首先廢除的是纏足這一陋習呢?這跟他幼年時,親眼目睹姐姐纏足是分不開的。
三、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的變化。
1.默讀課文,用“”畫出寫纏足前姐姐的句子;用“”畫出寫纏足時姐姐的句子;用“”畫出寫纏足后姐姐的句子。邊讀邊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的變化。
2.組織交流:
a.纏足前,姐姐是什么樣兒?
(1)指名讀。
(2)我們也來讀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想:纏足前的姐姐是一個什么樣的女孩?你從哪兒讀到的?(指導把話說完整。感情朗讀)。
相機板書。
(3)師:纏足前的姐姐是那么……喜歡這樣的姐姐嗎?就請大家?guī)е@份喜愛之情讀一讀纏足前的姐姐吧!(自讀、指名讀)。
b.纏足時的姐姐是什么樣兒呢?
(1)指名讀。
(2)師:纏足時姐姐很----板書:痛苦。
c.纏足后的姐姐又是什么樣兒呢?
(1)指名讀。
(2)板書:沒有歌聲,沒有笑臉。
(1)師:請同學們說說你所了解的纏足。
(2)老師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關(guān)纏足的資料,我們來看一看。
(觀看課件,學生感受纏足之殘忍)。
(3)師:看到這么小的變了形的腳,同學們心靈深處一定感慨萬千,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師:受到這樣痛苦的折磨,我們再也看不到------,再也-----。讓我們來看一看姐姐遭受這一痛苦的過程吧!
五、學習第2小節(jié)。
1.大家讀讀第二小節(jié),媽媽是如何給姐姐纏足的?
2.指名讀,(圈出“長長的”,師:有多長呢?----就這樣“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著,纏得姐姐-------)。
4.交流:(播放音樂:凄涼地),
(1)(出示內(nèi)容):我仿佛看到了,聽到了,我感到。
指導朗讀:可以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讀出你深刻的感受吧!)。
(2)師:纏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殘忍、那么讓人痛苦、那么讓人憎恨,讓我們帶著這些感受一起讀第二自然段吧。
六、學習3—6小節(jié)。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纏足,孫中山是怎樣?媽媽又是怎樣呢?
1.請同學們讀讀3—6自然段,一邊讀一邊體會。
2.交流:
(1)師:孫中山-------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多名讀。
(2)你還讀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孫中山?(出示第五自然段)大家仔細品味。
指導朗讀:好一個-----,請你讀讀這句話。
(3)媽媽又是怎樣呢?---從哪兒可以看出?(媽媽真的殘嗎?)。
你能讀出媽媽那既心疼又無奈的復雜心情嗎?
你還從哪兒讀到了媽媽的無可奈何與心疼?
(4)比較句子: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你從“含著眼淚”讀懂了什么?
師:“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
師:讓我們飽含深情地讀這句話。
3.同桌分角色讀3—6小節(jié):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4.指名分角色表演。
七、比較讀:
1.師: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
2.師:這件事------。
出示: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你更欣賞哪一句?為什么?
此時的孫中山可能會想到什么呢?
師:纏足這件事不僅給姐姐帶來了痛苦和打擊,也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就堅定了他破除纏足陋習的信心和決心。他當了臨時大總統(tǒng),首先廢除的就是——纏足陋習。
八、再讀第八自然段:
師: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全體起立:讓我們齊讀第8自然段。
九、升華情感:。
十、布置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閱讀孫中山的故事,記下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和同學交流。
(3)以前生活中還有哪些陋習?回去以后問問周圍的老人或者查資料,把你了解到的寫下來。
詩的教學設計篇二
1、了解詩歌點染的寫法。
2、體味詩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在詩歌中寄予的感情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并熟練地背誦。
品味語言,體味意境。背誦詩歌。
理解作者在詩歌中寄予的感情。
一、導語。
我們接觸過許多唐代大詩人的作品,他們都各具風格。比如: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郁頓挫。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以“高雅閑淡”著稱的詩人韋應物的傳世佳作《滁州西澗》。
二、請學生朗讀,再齊讀。
三、這是一首山水詩,那我們可以用欣賞山水國畫的方法來欣賞它。國畫中有一種技法稱為:點染法,和我們文學中講的“文眼”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首詩歌中,每一句都有一個文眼。
1、第一句詩,講的是?(草)那么這個草是什么樣的草呢?(幽草)。
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來點染“草”。
幽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沉靜、安閑)那么這個“幽”字在這里就賦予了“草”獨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獨憐(愛)這幽草。
那么請同學們自己來找其余三句詩中的文眼。(鳥鳴、潮急、舟橫)。
高高在上的深樹林中的黃鸝傳來清脆的鳴叫,作者對它是什么態(tài)度呢?這就要從第一句詩中去尋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為他“獨憐”幽草)至于他為什么不在意呢我們呆會兒再來分析。
3、接著來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這里首先要提到一個自然現(xiàn)象,在春天桃花盛開的時節(jié),往往會出現(xiàn)多雨的天氣,稱之為桃花汛。這時候山澗里河水暴漲,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么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還有別的含義嗎?作者來這里享受清幽的環(huán)境,到晚上了,沒想到春雨不斷竟?jié)q起了春潮。此時,作者應該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急于歸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樣的呢?(舟自橫)為什么會橫著呢?(水的力度很大)進一步突出了當時這春潮的急!
四、、進入詩歌的意境。
請同學們根據(jù)前面的賞析和flash中的圖景來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卷呢?請發(fā)言。
五、體會作者的情感。
1、憐——喜愛,憐惜。開篇將幽草、黃鸝并提,用“獨憐”的字眼,很明顯地表露了詩人。
安貧守節(jié),不高居媚時的胸襟。
2、舟自橫——這里需要聯(lián)系著作者的身世來理解它的深意了!
韋應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著世襲特權(quán),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衛(wèi)隊中的一員,過著驕奢腐化的生活。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后,他深受震撼,發(fā)奮讀書,27歲中進士,走上了仕途。做過滁州、江州、蘇州等地的刺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guān)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的心情。
詩中的“舟自橫”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以及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
七、背誦詩歌。
八、判斷正誤。
1、獨憐表現(xiàn)了詩人對滁州西澗春景的喜愛。()。
2、幽字表現(xiàn)力詩人心情閑靜。()。
3、潮急導致舟自橫,有著必然聯(lián)系。()。
4、舟自橫表現(xiàn)力作者無可奈何的心情。()。
詩的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2、初步感知鯨的幾方面的特點,學習用打比方、列數(shù)字、做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3、使學生明白:人和動物要和平相處。
教學重點: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shù)字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鯨是胎生的。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1、你知道鯨的哪些方面的知識?用一句話介紹自己(檢查預習情況)對鯨的了解。
2、過渡: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們就學習22課《鯨》。
3、齊讀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
1、結(jié)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歸納總結(jié):
本課的問題?1、作者介紹了鯨的哪些知識?
2、用了什么樣的方法?
2、組織自學: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先自學后小組交流。
具體分析。
3、師生交流并板書。交流:
1、鯨的知識:樣子大、是哺乳動物、種類、食物、呼吸、睡覺、胎生。
2、采用方法:列數(shù)字、做比較、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
法作用:準確、直觀、形象。
3、交流方法:畫畫、朗讀、表演。
三、練習。
快速讀課文從課本中或課外搜集到快速讀課文。
的有關(guān)鯨的資料以“鯨的自述”的練習。
形式給大家講一講。交流。
四、作業(yè)。
選擇;
1、把你知道的有關(guān)鯨的知識制成小報。
2、根據(jù)這篇課文的表達方法,你也寫。
一篇你喜歡的小動物。
五、板書:
樣子大列數(shù)字、做比較。
哺乳動物。
種類分類別。
食物分類別、列數(shù)字、舉例子。
生活習性呼吸打比方。
睡覺(準確、直觀、形象)。
詩的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人教版)一年級下冊。
【活動目標】
1.感受風的特征,初步感知風產(chǎn)生于空氣的流動,知道風的積極與消極作用。
2.學習用觀察、實驗等方法對自然界的風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3.體會風給人們帶來的方便與快樂,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前觀察與風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并用畫表現(xiàn)出來。
2.收集可以表現(xiàn)風的存在的物品:扇子,小紗巾、風車等。
3.制作風與人們生活有關(guān)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1.玩風車,激發(fā)情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玩具,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生:想)請你們把眼睛閉上,等我數(shù)到三時再把眼睛睜開,好嗎?(出示五彩風車)這是什么?(生:風車)誰能讓這漂亮的風車轉(zhuǎn)起來?(教師發(fā)風車給學生玩)
師:風車都轉(zhuǎn)起來了,同學們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所以大家都是成功者。
2.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玩風車開心嗎?(生:開心)小朋友們知道風車為什么能轉(zhuǎn)起來嗎?(生:有風)對了,就是因為有風,風車才轉(zhuǎn)起來了。今天我們將一起去和風姐姐交朋友,去聽聽她的聲音,看看她的表演,夸夸她的好處,你們愿意嗎?(生:愿意)(板書課題)
【點評】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以玩風車的形式導入新課,很自然地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并以“和風姐姐交朋友”這種擬人化的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了主題活動,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
活動二:我會找風
1.聽風聲。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誰來了?(播風聲)(生:風姐姐來了)對,讓我們大聲對風姐姐說聲hello!
2.課件1:指導學生觀察,找一找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風。
生:風把小朋友的帽子、紗巾、頭發(fā)和衣服吹動了,風讓帆船破浪前進,風把紅旗吹得飄呀飄,風把柳枝吹得搖啊搖,風讓風箏飛得很高,湖水隨風蕩漾。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風姐姐非常愿意和你們這些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交朋友哩!
3.課件2:指導學生欣賞、感受人們生活周圍的風。
生:在湖邊,風把樹枝吹得搖啊搖,湖水隨風蕩漾。
生:風把我的衣服吹動了……
4.交流展示學生課前畫好的風,看看誰的畫最能表現(xiàn)風。
師:你們可真是細心的孩子。老師還知道有些小朋友把自己找到的美麗的風畫下來了,誰愿意把自己的畫介紹給大家看看。(請三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畫)
師:你畫的風姐姐在哪兒?
生1:我畫的是海風,海風吹得人很舒服。(表演“舒服”的感覺)
生2:我畫的是樹林,風把樹吹得很響。(學風吹樹林的聲音)
生3:我畫的是國旗,風把國旗吹得飄呀飄。(演示國旗飄動的樣子)
師:你們畫得真棒,小朋友們真聰明,會用看、聽、感覺等等各種不同的方法找到風姐姐,瞧,她正對著大家微笑呢!你們也對她笑笑。(板書:我會找風)
【點評】游戲是學生喜好的一種活動,也是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和學生一道玩捉迷藏的游戲來感知大自然中的風;通過拍攝學生身邊的風,來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入了教材中沒有的本土風景;讓學生通過“欣賞風”和“畫風”,去感受自然界中的風無處不在,風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從中了解大自然和熱愛大自然。
活動三:我會造風
1.小實驗:我們都來制造風。
生:上臺演示各種不同的辦法,如:用嘴吹,用扇子扇等。
2.小結(jié):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點評】教師通過組織開展小實驗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和觀察比較中動腦筋、想辦法去造風,體驗和感知“風”的存在,領悟風形成的原因,達到教育學生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之目的。
活動四:風與我們的生活
1.課件4:風姐姐的自我介紹。
師:空氣的流動形成風,那你們知道風有哪些作用嗎?先聽聽她的自我介紹吧?。ㄕn件錄音:我是你們的風姐姐,在生活中,我的作用可大了,春天一到,花兒開了,我一吹,你就可以聞到花兒迷人的香味。炎熱的夏天來了,我可以讓人們感到?jīng)隹臁T跊]有電的時候,我能讓大風車忽悠悠地轉(zhuǎn)起來,那樣就能帶動機器發(fā)電呢!怎么樣,我厲害吧!哦,對了,你們見過在大江大河中航行的帆船嗎?那可全靠我的幫助呢?。?/p>
2.聽了風姐姐的自我介紹,同學們想想,風姐姐還有哪些作用?(學生回答)
師:風可以幫助燃燒,幫助人們發(fā)電,為有些花傳播花粉,還可以幫助帆船航行。你們還知道風姐姐有哪些好處呢?把你知道的向小伙伴說說吧?。▽W生自由說)
3.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動動腦,想一想:長大了,你將會怎樣利用風來幫人們做好事?
師:風姐姐的好處可真多呀!除了這些,你還想讓風姐姐幫我們干點什么呢?
生:我想讓風姐姐幫我制造玩具、幫我們把衣服吹干、幫我們給沙漠中口渴的人們送水……
4.課件5:沙塵暴、臺風給人們帶來的麻煩與災難。
師:不過,風也有不高興的時候。你們見過風姐姐不高興的樣子嗎?(播“臺風”和“沙塵暴”錄像)
師:臺風確實可怕,沙塵暴的確討厭。不過這可不能全怪風姐姐,這是因為有些人不愛護花草樹木,她才生氣的,所以我們要愛護好花草樹木,多種植花草樹木,當好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讓風姐姐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那樣風姐姐就可以和我們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了。
【點評】兒童是在真實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發(fā)展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體驗風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給人們帶來的好處,來激發(fā)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通過感受臺風、沙塵暴給人們造成的危害,從中領悟要讓風成為人類的好朋友,必須要多種植花草樹木,自覺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好自然環(huán)境。
詩的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46、57、87頁。
教學目標:1.讓學生把已學到的數(shù)和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中感受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2.讓學生能用所學到的數(shù)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數(shù)量和順序,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3.讓學生在觀察和學具拼擺的過程中感受認識數(shù)和計算的樂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與生活聯(lián)系,會用數(shù)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數(shù)量和順序,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難點:.讓學生能用所學到的數(shù)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煤體課件、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口算卡片、電話等。
一、課前輕松:
我們齊唱數(shù)字詩《一去二三里》和歌曲《找朋友》。
二、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誰想自我介紹一下:你的名字叫什么?你今年幾歲?你在幾年級幾班?你家里有幾口人?你喜歡什么活動?在談話中表揚講文明守禮儀的同學。
2.師問:通過剛才幾位同學介紹,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回答中。
都有數(shù))。
4.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數(shù)的這些數(shù)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這些數(shù)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能見到。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生活中的數(shù)。
三、合作探究:
1.揭示課題:生活中的數(shù)。
師:看來我們生活中處處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娃娃”,今天我們邀請“數(shù)字娃娃”和奧運吉祥物五個福娃和我們一起做活動,你們開心嗎?(開心)。
2.下面我們一起快樂地過第一關(guān):我能說。
(1)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數(shù)?
(2)課件演示生活中的數(shù)圖:信封上的郵政編碼,計算鍵盤上的數(shù)字、電話機上的數(shù)字、街道小區(qū)編號,車牌號,溫度計,路牌,電子表,日歷,音樂上的簡譜,鐘面,跑道,交通燈,人民幣,今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8周年,xx年奧運會我國獲得28枚金牌等。
(4)師小結(jié):學數(shù)學是生活的需要,我們的數(shù)學離不開數(shù),數(shù)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和方便,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用數(shù)和別人交流和談話。
師問:第一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她點了幾支蠟燭?她說了一句什么話?(我7歲了。)。
第二位小朋友指著一張全家福照片,他說了一句什么話?(我家有5口人)。
第三位小朋友背著書包去上學,他說了一句什么話?(我在一年級4班)。
那么你們呢?(我們在一年級3班)。
最后一位小朋友放學回家,她對我們說了一句什么話?(我家在302)。
請問:你們知道302指的是什么?(門牌號碼)。
學生回答后,師進行思德教育(上學路上和放學路上都要注意安全,不能隨便。
和陌生人說話。
(6)師小結(jié):這幾位小朋友說的每句話中都有數(shù),你也能說一句帶數(shù)的話嗎?
如果學生在說一句話中出現(xiàn)有幾個數(shù)師作肯定,還要表揚。
(7)學生答后,師再問:今年是幾年?明年是幾年?明年奧運會在我國北京舉。
行!同時出現(xiàn)5個福娃圖一起慶賀。
(8)我們有信心過了第一關(guān),那么你們有勇氣過下一關(guān)嗎?(有)。
3.我們開心地過第二關(guān):我能擺。
(1)課件演示有某個地方著火,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數(shù),幫它們走離危險。請問:
你們有什么辦法?(撥打火警電話)。師再問:你們會打電話嗎?師隨著舉起電話,(請一位同學站在講臺上說如何打電話)你撥的數(shù)字就是什么?(電話號碼)。
請問:誰知道火警電話,學生答后再請一個同學在投影機上擺出來。擺后再演示圖消防員趕到,火撲滅。在交談中滲透思德教育,小朋友們一定要切記:不要玩火,玩火很危險。除了火警電話,你還知道哪些求助電話?報警電話110等。師注意提醒學生這些求助電話號碼是不能隨便亂撥打,如果亂撥打就會影響警察叔叔工作。
(3)師小結(jié):我們麻涌鎮(zhèn)的家庭電話號碼都是8個數(shù)字,所以你們打電話的時候,這8個數(shù)字一個也不能掉。
(4)你們想知道好朋友家的電話號碼嗎?(想)你們可以自由下位去記你們好。
話號碼(小靈通,手機號碼)接著提問:小靈通號碼是幾位數(shù)字組成?8位。而手機號碼是幾位數(shù)字組成?11位。用數(shù)字組成的號碼除了電話號碼,還有什么?(門牌號碼)等。
你們想知道老師的電話號碼嗎?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就打電話給老師。
(5)輕松一下齊唱《數(shù)字歌》。
同學門勇氣可佳,福娃和“數(shù)字娃娃”都為我們打氣!
4.下面我們勇過第三關(guān):我能猜。
(1)課件演示:小動物去旅游,它們坐在不同的車廂,其中幾只小動物車廂號知道,其余的讓學生猜。此時進行安全教育。
(2)課件演示賽跑場面動畫片:一年級小學生參加跑步比賽,小明跑第一。請問小亮跑第幾?跑在小亮前面的女同學跑第幾?一共有幾人參賽?提醒學生要注意運動。
(3)課件演示生活場景:三個小朋友放學回家了,他們在電梯里關(guān)于自己家所在的樓層的對話,猜一猜小紅和小剛分別在哪一層?提醒學生坐電梯要注意安全。
師:生活中的數(shù)給我們帶來許多信息,真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p>
三關(guān)我們都能過關(guān),你們有信心再過一關(guān)嗎?(有)。
5.我們有信心過第四關(guān):我能算。
(1)開火車口算:8-7=8+2=等題目。
牌。
(3)看誰是計算小能手。限定時間。
我們能輕松快樂地過了四關(guān),5個福娃和“數(shù)字娃娃”都替我們開心。
四.課堂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自由說,師再小結(jié)。這節(jié)課通過說一說,擺一擺,猜一猜,算一算,更加認識生活中的數(shù),你們已經(jīng)是一年級小學生,只要從現(xiàn)在開始學好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就能成為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也可以成為小數(shù)學家。
五.學生互評、自我評價: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表揚鼓勵自己!誰學得最棒!誰是今節(jié)課的數(shù)學之星!
1.我能說。
2.我能擺。
3.我能猜。
4.我能算。
感謝您的閱讀,本文如對您有幫助,可下載編輯,謝謝。
詩的教學設計篇六
目標:
知識: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想象動物們?yōu)榱俗杂啥l(fā)生的故事。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情感: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
重、難點:想象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緊扣“自由”主旨,完整生動的記敘故事的經(jīng)過。
教具:動物圖片,課件。
教法:探究、想象。
流程:
通過閱讀教材內(nèi)容導入。
播放課件,出示動物圖片,想象一下,動物王國的這些朋友會告訴你怎樣的故事呢?
1、練習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述故事的過程,注意具體生動。
2、指名講述。教師適時指導,重點強調(diào)人物對話的情境。
討論應該注意什么。
1、習作大致完成后先自我修改,再小組交流。
2、利用實物展臺,展示典型習作。
3、教師和學生邊讀邊改,以激勵為主。
4、小組推薦習作上展臺展示。
板書:
寫一篇童話
要求:
1、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
2、想象與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
3、敘事完整
詩的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并領會“用具體數(shù)字”和“相比較”的方法去說明事物特點的好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問激趣,引入新課。
1、投影圖片,齊讀課題。
2、師: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鯨”而不叫“鯨魚”呢?看上去明明是魚,怎么又不叫魚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解謎。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讓學生看插圖,問:你覺得它的體形怎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筆畫下來。
(2)出示句子。
最大的鯨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國捕獲過一頭鯨一條舌頭就有大肥豬那么重。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用“舉數(shù)字”和“相比較”的方法來說明鯨的大的好處。
(3)學生朗讀以上的句子。
(4)小結(jié)。
作者抓住鯨“非常大”這個特點,運用了舉數(shù)字、做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具體清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學習第二段。
(1)設問:大家看,鯨的身體十分像魚,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為什么不叫“鯨魚”呢?
(2)學生默讀第二段,思考上述問題。
(3)指名回答。
(4)鯨是魚類還是哺乳動物,它為什么會在海洋里生活?
告訴學生什么叫哺乳動物,并舉例說明。
抓住“陸地”--“淺?!?-“海洋”三個詞,讓學生懂得鯨為了生存下來,就得適應這個變化的環(huán)境,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自身體形及器官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所以鯨漸漸地變成了魚的樣子。
(出示句子二)。
在,鯨的祖先生活在。后來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陸地的里。又經(jīng)過了,鯨適應了的生活。
學生填空。抓住“很遠的古代”、“經(jīng)過很長的年代”、“漸漸”等詞語,讓學生看出鯨進化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5)齊讀句子。
(6)學生練習復述“鯨的進化過程”。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jù)什么來分的?
4、指導朗讀。
二、作業(yè)。
1、寫課文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22課,齊讀課題。
二、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鯨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你能告訴大家鯨可以分哪兩類嗎?(須鯨、齒鯨)。
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看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四--七自然段。
1、出示學習要求:認真讀課文,想想作者介紹了鯨的什么特點,他是怎樣介紹的?
2、學生自學。
3、匯報交流:哪組先來說,你們一組都讀懂了哪部分的內(nèi)容。
吃食。
(1)須鯨和齒鯨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從中你體會到鯨吃食有什么特點?(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3)分男女生讀課文。
呼吸。
(1)鯨呼吸時有什么特點?(用肺,噴水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不同種類的鯨噴出的形狀也不一樣。
(3)畫一畫鯨呼吸時噴出的水柱。出示學生的畫,判斷說明原因,用上“因為……所以……”說一句話。
(4)師引讀。
睡覺。
(1)鯨睡覺時是什么樣子的?(聚、頭朝里、圍成一個圈)。
(2)對鯨睡覺的樣子感興趣的同學站起來讀。
生長。
(1)通過這一段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作者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3)齊讀課文。
(二)學習進化過程。
你們知道嗎?很早以前鯨并不是這樣的?(師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找找(陸地--淺海--海洋)。
鯨的進化經(jīng)過了很長的時間,從哪些詞可以看出,指導朗讀。
默讀全文:說說為什么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四、片段練習。
1、通過課文,我們了解了鯨的體形、進化、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課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識,如果你是鯨,最想告訴大家哪些方面的知識?請寫下來。
投影出示:
鯨的自述。
(從你所收集的資料中,選擇一個方面進行介紹,注意運用適當?shù)恼f明方法,將特點介紹具體,詳細。)。
2、學生練筆。
3、出示學生作品,集體評講。
五、作業(yè)。
1、《同步》22課練習。
2、
板書設計。
22、鯨。
體形特點:像魚、大、長。
進化過程:陸地--淺海--海洋。
須鯨。
種類。
鯨齒鯨。
吃食。
生活呼吸肺。
習性睡覺哺乳動物。
生長胎生哺乳。
詩的教學設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正確理解乘方、冪、指數(shù)、底數(shù)等概念,在現(xiàn)實背景中理解有理數(shù)乘方的意義,會進行有理數(shù)乘方的運算。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乘方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
(2).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進行乘方運算。
3、情感目標。
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靈活處理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和關(guān)鍵:
1、教學重點:正確理解乘方的意義,掌握乘方運算法則。
2、教學難點:正確理解乘方、底數(shù)、指數(shù)的概念,并合理運算,
3、教學關(guān)鍵:弄清底數(shù)、指數(shù)、冪等概念,區(qū)分-an與(-a)n的意義。
三、教學方法。
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結(jié)構(gòu)以及思維活動特點,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法,聯(lián)想比較、發(fā)現(xiàn)教學法,設疑思考法,逐步滲透法和師生交流相結(jié)合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一章我們主要學習了有理數(shù)的計算,其實有理數(shù)的計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有一種游戲叫“算24點”,它是一種常見的撲克牌游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那我們現(xiàn)在約定撲克牌中黑色數(shù)字為正,紅色數(shù)字為負,每次抽取4張,用加、減、乘、除四種運算使結(jié)果為24。
師:假如我現(xiàn)在抽取的是黑3紅3黑4紅5(幻燈片放映圖片)如何算24?
師:如果四張都是3呢?
生答:-3-3×3×(-3)=333324。
師:現(xiàn)在老師把撲克牌拿掉一張紅3,變成2個黑3,1個紅3,大家有辦法湊成24嗎?
生:思考幾分鐘后,有同學會想出33(3)的答案。
師:觀察這個式子,有我們以前學過的3次方運算,那它是不是乘法運算?可以告訴大家,它是一種乘方運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方運算都是乘法運算,它與乘法運算又有怎樣的關(guān)系?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有理數(shù)的乘方”,相信學過之后,對你解決心中的疑問會有很大的幫助。(自然引入新課)。
2、動手實踐,共同探索乘方的定義。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進行對折,再對折。
問題:(1)對折一次有幾層?2。
(2)對折二次有幾層?224。
(3)對折三次有幾層?2228。
(4)對折四次有幾層?222216。
師:一直對折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每一次都是前面的2倍。
師:請同學們猜想:對折20次有幾層?怎樣去列式?
生:20個2相乘。
師:寫起來很麻煩,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空間,有沒有簡單記法?
簡記:222324。
師:請同學們總結(jié)對折n次有幾層?可以簡記為什么?
2×2×2×2×2。
n個2。
生:可簡記為:2n。
aaa?師:猜想:a生:an。
n個a。
師:怎樣讀呢?生:讀作a的n次方。
的因數(shù)),n叫做指數(shù)(相同因數(shù)的個數(shù))。
注意:乘方是一種運算,冪是乘方運算的結(jié)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結(jié)果時,也可讀作的次冪.小試牛刀:
練習一:把下列各式寫成乘方運算的形式:
6×6×6=(-3)(-3)(-3)(-3)=。
2.1×2.1×2.1×2.1×2.1=1。
21。
21。
21。
21。
21。
2=。
543431126。
3.學生分小組討論,總結(jié)乘方運算的性質(zhì)。
師:我們在進行有理數(shù)乘法計算的時候,要先確定積的符號,然后再把絕對值相乘。我們知道乘方是一種特殊的乘法運算,那對于乘方運算的結(jié)果如何來確定積的符號呢?用幻燈片出示表格,計算后,請同桌之間進行討論并總結(jié)。(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從底?shù)和指數(shù)兩方面進行考慮)。
教師再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總結(jié)。
師生總結(jié):負數(shù)的奇次冪是負數(shù),負數(shù)的偶次冪是正數(shù),正數(shù)的任何次冪都是正。
數(shù),0的任何正整數(shù)次冪都為0。
(-3)15;(-5)8;(-7)6;(-10)25;123;(-16)9。
例1:計算(教師板演一題后請學生板演)。
(1)26(5)62。
(2)73。
44(3)(3)(6)3。
33(4)(4)(7)4。
比一比:(1)與(5)一樣嗎?(3)與(6)一樣嗎?(4)與(7)一樣嗎?
小結(jié):一定要先找出底數(shù)和指數(shù),確定符號后再去計算。
例12:計算:(1)2522,(2)3,(3),(4),(5)453533334。
比一比:(2)與(3)一樣嗎?(4)與(5)一樣嗎?
總結(jié):負數(shù)和分數(shù)的乘方書寫時,一定要把整個負數(shù)和分數(shù)用小括號括起來。
5、課外探究。
一張紙厚度為0.05mm,把它連續(xù)對折30次后厚度將是珠峰的30倍。試著去計算一下,這句話對不對。
6、歸納總結(jié),形成體系:
1、乘方是特殊的乘法運算,所謂特殊就是所乘的因數(shù)是相同的;。
特別提醒:底數(shù)為負數(shù)和分數(shù)時,一定要用括號把負數(shù)和分數(shù)括起來。
2
3、進行乘方運算應先定符號后計算,要確定符號要先確定底數(shù)和指數(shù)。
7、作業(yè)布置:習題2.6第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