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客觀評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些總結范文,相信對大家會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一
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電腦,而電腦繪畫是其中內容之一。學生對于電腦繪畫充滿了好奇,很快便能學會基本工具的使用。但是如果想讓學生畫出一幅畫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稍復雜一些的畫面,學生往往是望而生畏。我在本學期教學中特別思考了這個問題,現在覺得這與我們平時的教學,特別是繪畫開始階段的工具教學有一定的聯系。
繪畫工具并不多,也很容易掌握,可是要想熟悉地使用,有技巧的使用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大量的練習后才能掌握,才能從中摸出技巧來。因此,在教學每一種基本工具時,我也特別注意配合一些簡單的物體來讓學生在練習中學會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技巧,甚至讓他們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工具,這些工具可比手工繪畫中的畫筆神奇多了。
在本周的教學中,我們學習了圓、填充、曲線等工具的使用,我們又通過在課堂中畫杯子、大樹、太陽、小草、花朵等一系列的事物來反復練習工具的使用。我們還通過利用不同的工具畫出不同的樹,讓學生掌握樹的畫法,同時在畫樹的過程中再配以太陽、小草的練習,在練習中自然形成了一幅簡單的畫面。讓學生在無形中學會了畫面的布局,工具的使用也隨之領悟,甚至為自己的成就而手舞足蹈,有了成功的體驗。我想這是學習的重要一面,有了這樣成功的體驗,必然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開了好頭。學生也更喜歡電腦繪畫了,感覺原來電腦繪畫其實也很容易學。
我在教學中,哪怕是一種工具的教學,也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琢磨,去研究如何更好的教會學生,如何在其中滲透更多的內容,如何更好的組織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合理的安排我們的教學內容,盡量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jié)課內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發(fā)現學生對于“畫圖軟件”中各種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較易掌握,但不能靈活運用,其主要原因關鍵在于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因此,當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就應該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的能力。對學生這種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
記得在一次電腦繪畫課上,我想讓學生畫畫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學生面露難色,覺得用這些工具不夠用,難以畫出真實的物品。于是,在教學中我摸索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實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下面,我就這些實例來談談如何發(fā)掘電腦繪畫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因素。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練習一樣,只要你以創(chuàng)造性的眼光來看待它,使“畫圖”工具真正為你所用,那就一定能畫出很好的作品。接下來我出示了一個茶杯和一個碗,請同學們來畫。有了以上的經驗,學生很快找到了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畫好了茶杯和碗。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萌發(fā)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點拔和保持它的熱情,然后就和同學們一起體驗創(chuàng)造的喜悅與快樂!
我通過實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點燃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克服了學生電腦繪畫中的畏難情緒,使學生真正成為了電腦的主人。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二
本課有兩個最大的特點:
一、黑板上一棵大樹的出現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也把學生所有的作品展示出來。
二、注重了師生的共同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
用故事導入,給學生營造了神秘的氣氛,通過觀看各種千奇百怪的大樹圖片,調動的學生參與熱情。接著是得到了一顆神奇的樹種,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出現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并與教師共同展示種子長出的大樹,使學生自然而然的了解了大樹的基本結構,在展示學生的繪畫作品時,用一句話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在這棵樹上,發(fā)生了許多神奇有趣的故事”。很好的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通過學生的互相交流,增加了信息量。
展示環(huán)節(jié)很自然,請學生扮演小鳥飛來,學生們把這顆神奇的大樹介紹給小鳥,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三
美術課程是一個以培養(yǎng)學生感受、表現、鑒賞、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追求人生的情趣與理想境界等為目標的教育。很多老師都說,上美術課很輕松的,要學生照著書上的示范作品畫就行了,如果這樣上或者這樣認為的老師,他對美術課以及對學生還沒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美術學科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它也是為其他教育學科功能發(fā)揮提供前提條件作用。蔡元培說過:“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蔽覀儾荒芎鲆暶佬g學科對學生的影響,不能讓他們一味的臨摹美術書上的示范作品,更不能讓美術課成為自習課的代言詞。什么樣的美術課才稱得上好?怎樣才能上好一堂美術課?我在一次次實踐中得出一些啟示。
要上好一堂美術課,前提條件:熟悉教材、備學生、備好課,三者缺一不可。其實有很多的課時我們可以舉一反三的上,例如四年級有兩個課時是植物泥浮雕和動物泥浮雕,那么,我還會另外安排三個課時:人物泥浮雕、風景泥浮雕、自由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泥浮雕,四年級還有中國畫的課程,一般只有兩個課時,我們可以從中國畫課程上多安排幾個課時。重點課程反復練習也讓他們對技法熟練了。這樣,一學期下來,課程也就滿滿的,不會存在美術課還有上自習的時間了。其次,要明確教學要求,設計好教學過程。一節(jié)課要教什么內容,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對他們完成任務的要求是什么,培養(yǎng)哪方面的繪畫能力,在上這節(jié)美術課之前心里要有個底,根據學生設計好教學過程,有了事先的計劃和準備,這樣課也就上得生動、完美些了。老師上課好比演員演戲,如果你事先不了解情節(jié)、人物性格、背好臺詞,在心底預演幾遍,這個演員就不能演好這部戲。老師要在上課前做好準備工作,設計好教學過程,做一個引導者,將課堂一步步引向高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節(jié)枯燥無味而且單調的美術課,學生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興趣,他們只會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還不如激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的探究觀察動手,得到的知識遠遠要牢固、深刻得多。所以說:興趣是最大的動力,也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讓學生對美術產生了興趣,才能讓他們主動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積極的去完成老師布置下來的教學任務。老師在上課時可以采取趣味式教學或游戲式教學,形式可以千變萬化,讓他們保持其新穎性,充分調動他們的好奇心理,調動他們的興趣,他們便會主動去參與教學活動中來。我通常在上課前講個小故事,或者給他們看一些圖片,或者提出一個小問題讓他們先暢所欲言引入課題,營造了一個愉快、寬松的課堂氣氛,提起他們的興趣,使之成為動力,為之后的教學效果做鋪墊。在課堂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時候,可以穿插點音樂,讓學生高漲的興趣和著歡快的樂曲節(jié)奏輕松完成作業(yè)。激發(fā)起他們的興趣很重要,興趣可以成為他們獨立自主學習的動力,成為他們繪畫自信的源泉,成為放飛想象力的跳板,成為作品創(chuàng)造力的階梯。
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有時候老師可以給一些表象豐富、準確的圖片給他們去觀察,去發(fā)現,充分挖掘他們的想象力,如《蒙娜麗莎》。老師不要給他們施加壓力,讓他們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展開思維活動。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學習的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給他們一些心靈自由的空間,不要限制他們應該怎么畫,而是先給他們一個畫畫的主題,內容讓他們自己去發(fā)揮,去想象,給他們一個無限的空間。不管畫得怎么樣,一開始就要對他們的畫表示肯定,讓他們盡情的畫,讓他們自己通過平常的觀察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加工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畫畫時,他們會自然流露,隨心所欲,異想天開,我們不要給他們的心靈加上一些框,圈住他們或者否定他們的天真想法,多提供機會讓孩子想象的源泉無拘無束的奔涌,啟發(fā)引導他們去自由想象。
在學生創(chuàng)作時,不要扼殺學生作品中所體現與眾不同的東西,多給他們張揚個性、表達內心想法的空間,因為每個人對事物的感知和審美會不一樣,體會也不一樣。老師可以通過繪畫、手工、雕刻以及課外的科技活動,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在他們創(chuàng)作前,我都會讓他們起來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或者說說你會怎么做,之后,鼓勵他們大膽創(chuàng)作,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發(fā)揮,想怎么畫就怎么畫。
老師對于學生的繪畫作業(yè),我們要用真誠和善良的心態(tài)去對待,要多給一些鼓勵,不要輕易否定一個學生的作品。大人看小孩子的畫往往搖搖頭,畫的是什么呀,亂七八糟的,看都看不懂!或者直接說不好,很糟糕。其實,兒童的童真、浪漫就是體現在這樣的畫里邊,天然去修飾,個性鮮明,畫出了他內心世界的東西。每個人的感知、表達方式的不同,才成就這樣多豐富多彩的畫面。所以我們批改學生作品時,應該要有多重標準,評價應該多元話,多鼓勵,多表揚,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作品的閃光點,多激勵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對創(chuàng)作的興趣。對于過去受批評多的兒童,贊揚對他們就更起作用,而過去受表揚多的,適當的批評指點對他們也許會有更大的影響更大的進步。
作為老師也不要吝嗇我們的表揚,贊美。你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表揚的手勢,一句贊美的語言,對于學生來說,心里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我覺得作業(yè)的批改不能用分數來衡量,分數會讓那一批繪畫不夠好的學生看到那分數變得越來越不自信,我的評價是用三種不同的貼紙笑臉來表示,當他們看到這些笑臉時,不會感到不滿,反而會感到老師在鼓勵他,要他加油!批改作業(yè)時,當著他們的面批改,我先欣賞畫,然后根據他的畫在言語上給他三五句評價、指導和鼓勵,最后給他作品上貼一個笑臉,他們每一個人拿著圖畫本都很開心。那些學生也變得很積極交作業(yè)了。
我希望我的美術課能給學生帶來更多數不盡的快樂和知識,讓他們樂于學,樂于做。我會用心去耕耘,帶著孩子們一起自由飛翔五彩繽紛的美術王國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湛藍的天空,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四
這一節(jié)課是小學美術(湘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14課內容,本課融折紙、剪切、圖案、色彩于一體,屬于立體造型的范圍。重在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和動手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實踐展開與折疊、模型制作等活動過程中,增強空間觀念,在制作作品中感受藝術的獨特魅力,在活動中獲得相關技能和知識。教學設置思路如下:觀察分析—自主探究—方法指導—評析交流。在教學實施中可先讓學生探究作品的制作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講講鏤空蝴蝶的制作步驟,然后再具體分步驟探究,探討制作步驟的先后順序是很重要的。最后是評析作業(yè),交流經驗和拓展環(huán)節(jié)。
這一課的學習中,我個人感覺在圍繞重難點確立教學方法上有突破,通過我制作的作品,為學生的觀察、欣賞、制作提供了參考。感覺所設計的教學措施有實效,如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很快就掌握到用幾何圖形概括外型的方法,通過示范讓學生體會到蝴蝶細節(jié)描繪、裝飾效果的表現方法,還有剪制蝴蝶的方法,并且在后來的作業(yè)中許多學生都運用到了這些方法。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應該是很好突破了重點和難點,學生在繪畫制作上有收獲。
本課涉及的教學內容特別雜,知識點多,跨度大。包括蝴蝶的外形、色彩、紋樣、特點、立方體的制作、蝴蝶與卡紙顏色的搭配,還有鏤空剪制蝴蝶的方法,四年級的學生對于蝴蝶還是比較熟悉的,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上課一開始的范品展示就勾起了大家創(chuàng)作的欲望。
對于接下來的整個制作流程同學們都非常認真。學生們的制作過程也很順利,包括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顏色的對稱、剪裁的保留部分等等),只是40分鐘的課程過于倉促,一半的同學還都是半成品。所以到展示部分就稍欠加一些。再就是教案的設計比較傳統(tǒng)化,仍然是老師講后學生練習,缺乏新意。
根據美術課程的標準,在今后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我應該進一步的運用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從整體把握教材的角度,設計出具有開放性、趣味性、實效性、新穎性的教學方法,運用多種途徑包括先進的多媒體電教手段等等,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五
《出殼了》一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教學目標是探索生命伊始的奧秘,展開回憶與想象,大膽自由的表現出一種自己喜愛生物出殼時候的情景,通過觀察、幻想、體驗與交流,感受美麗生命的不屈和獨特的美麗,進行想象與構思,追求表現的新穎與生動。本課在教學方法選擇問題上需要重點強調的是,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自控能力差,要讓他們能積極主動,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課中我設想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自己討論、研究出殼了的特點,讓學生的每一次觀察,都有收獲,都能得到肯定,使他們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我讓學生在發(fā)現過程中再進行練習,使學生發(fā)現得到鞏固和形象表現。因此,在本課的教授中,我運用了引領學生反復地遞進式觀察、探究的'方法,和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緊密相扣,強調學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自己去畫”,從而為能夠使學生更為大膽自由進行表現奠定了基礎。教學中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就是那只雞寶寶,破殼而出的那一刻有什么感受,會看到些什么?讓學生角色扮演,設計這些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喜悅。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也令我滿意,基本都能很好地投入學習。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六
這節(jié)是我的新教師展示課。雖然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但從同學的學習熱情和實踐能力來看,與設定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經過幾位老教師的點評與分析和自身更深入的鉆研教材,發(fā)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現將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1)教學目標完成和環(huán)節(jié)設計: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同學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識,并且能用所學的知識設計、指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和處置畫面。從同學的課堂回答來看,同學對不同的色相給人帶來的感受都能大膽的表述,并對生活中不同的場所用什么顏色來裝飾更美觀、合理都能各抒己見。但在色彩的畫面處置這一目標上并沒有體現出同學的掌握情況。原因是我的優(yōu)秀教案存在問題。我是讓同學自由繪畫一幅作品,之后再根據畫面的主題合理運用所學的色彩知識來上色。用剩下的時間和第二課時的時間完成這幅畫。從重點練習的內容來看,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并沒有在課堂上馬上得到練習,而是花費在了思索畫什么和構圖、打輪廓上。恰當的設計可以改為讓同學課前就畫好一幅作品然后在課堂上運用剛學的色彩知識來上色。這樣同學的色彩運用能力能“趁熱打鐵”的掌握和實踐,老師對同學的掌握也能和時了解和指導。
(2)對同學的回答掌控過于呆板:
當我讓同學們說一說自身對各種色彩的不同感受時,每個同學的體會有時相似有時迥然不同,但我因為事先準備好了板書,所以在引導時有些刻意的希望同學能說出我寫好的這幾個詞語。但顏色給每個人的感受是不盡相同的,我此時教師的主導性反而壓制同學的自主性。
(3)專業(yè)教師的特色不突出:
雖然這節(jié)課我對色彩的色相知識講解的較深入、詳細,但從同學繪畫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來看,我作為一名專業(yè)美術教師不可替代的素質能力并沒有很好地在平時課堂上發(fā)揮專長。如有的同學繪畫步驟并不是從整體入手,而是先畫瑣碎的細節(jié),還有的同學畫的事物比例失調、透視錯誤等等。這些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需要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中認真耐心的講解和示范,而我在這點上對同學的輔導還做得不夠。一方面是因為自身對教材鉆研還不夠深入、對同學發(fā)展的總目標和要求還不夠清晰,另一方面是自身的教學方法還太單一、不夠靈活,同學不能很好的掌握。
我的教同學涯才剛剛開始,在開學至今兩個半月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得到了許多老師的關心和指點,取得了一些小小的進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更嚴格的要求自身,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取得更大的收獲。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七
我們通過教學《變化的線》這一課,有以下幾點反思:
1、讓學生體驗了美術學習活動的快樂,培養(yǎng)了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課堂中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采取多樣的表現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長久的情感態(tài)度。在教學《變化的線》這一課中,我用了二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我采用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們感受美術學習的輕松與情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如我?guī)W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欣賞爬山虎的縱橫交錯的枝條,欣賞那古樹的樹枝,欣賞那大街上聳立的電桿和縱橫交錯的電線,還有我們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車的輪子上的鋼絲,等等我們身邊的東西都離不開“線”,通過折一折(電線)、找一找(身邊的線)、摸一摸(自行車的輪子)、玩一玩(彩帶)、看一看(爬山虎的藤)、說一說、(美妙的音符)畫一畫(爬山虎)(古榕樹)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們初步感受,認識線的美感及表現力,迫切嘗試用線去表達自己的情感,興致勃勃地向伙伴們介紹自己用變化的線條畫的作品。在這一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們自由揮灑的天地,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創(chuàng)作的欲望;同時他們還體驗了美術學習活動的快樂與成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產生新的審美情趣。
2、為學生提供了創(chuàng)造的空間。
《爬山虎》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又為學生提供了想象、創(chuàng)造的空間。學生在“最感興趣的情境”中,思路開闊,想象如瀑,從而充分發(fā)揮了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在此基礎上,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現出自己的所想所思,使作品形式、內容體現出個性化的表現。
3、美術與其它學科相聯系,發(fā)展綜合學習能力。
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貫穿了整節(jié)課。特別是在帶學生欣賞校園的爬山虎回到課堂后在我的啟發(fā)下讓學生說說感受,更是與語文學科緊密相聯。小結過程中,通過展示同學們的作品,引導學生將美術與音樂相聯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識背景,發(fā)展綜合學習能力,使素質教育落在實處。
4、豐富視覺和觸覺的效果。
幫助學生了解美術基本語言和知識,在設計本課過程中,利用欣賞大自然的植物、書中學生作品和多媒體課件使孩子們通過多種感官接觸物質和形象世界,從中體驗、感受線的美感及表現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通過折折手中的鐵絲,找找身邊的線、摸摸鋼圈的鐵絲的線,觀察課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紋、山石線、動物身上的斑紋……,體驗人文環(huán)境中的線:建筑、服裝,使學生在大自然中認識各種各樣的線,并初步感受線的美感,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習慣。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篇八
學校安排我擔任一、四、六年級的美術課教學。然而,又正逢一年級是新教材,我如覓知音,便傾注了較多的精力,各種各樣的教學思路也充分地得到實踐。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實戰(zhàn)實施,我大致地整理了以下幾點:
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yōu)先關注和積極探索,并表現出心馳神往的狀態(tài)。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項工作有興趣,就有可能發(fā)揮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相反,只能發(fā)揮出20%-30%,也容易精力疲勞。興趣還可以開發(fā)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后來,我嘗試把課本以外的內容滲透到教材中。借鑒課標的理念,我?guī)缀醢汛蟛糠值慕滩念}目改成學生所感興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題,讓他們進行自由大膽地創(chuàng)作。有時還甚至先創(chuàng)作再引題,也就是說根據學生的作品自由取名。這樣的方式普遍受到各班學生的歡迎,效果也不錯,也可讓學生從中樹立自信,發(fā)展個性!
由于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這時,在課堂紀律的組織還有提問方式等方面應該因人而異,防止一樣畫葫蘆!否則,學生鮮明的個性又會被再一次地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
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yōu)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fā)學習動力,培養(yǎng)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yè)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贊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