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一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28日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對象:恒恒和寒寒
觀察記錄: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孩子們在班里經(jīng)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恒恒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幫教師做事,可是他經(jīng)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教師告狀,說寒寒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在我觀察了寒寒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寒寒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活動時寒寒在玩搭積木,他搭了一個個性漂亮的游樂場,而這時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聲地說‘你干嘛啊’,恒恒哭著向我告狀說寒寒打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寒寒叫了過來,對他說:“你對他怎樣了?。俊焙f:“恒恒把我的積木弄倒了,我沒有罵他”我又問他:“你知不明白他為什么哭呢”寒寒搖搖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氣對他說話,那他以為你就生氣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會哭。對嗎”寒寒想了想,對我說:“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齊玩。”我笑了,摸著他的頭說:“對,你是最棒的!”
反思:中班幼兒的行為問題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兒社會交往潛力的缺乏。作為教師,要不斷觀察幼兒的社會交往狀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不斷改善,從而減少行為沖突問題發(fā)生,保證幼兒順利進入“社會化”。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二
幼兒觀察記錄:幫忙幼兒多開口說話
觀察幼兒:張璐
觀察時間:20xx。10。12
觀察目的:幫忙幼兒多開口說話
觀察過程:張璐是九月底來我們班的,性格很內(nèi)向,在班上很少和教師小朋友說話。
觀察一:
有一天,吃完飯,我讓吃完飯的小朋友端著椅子坐到操場上,只見她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在一旁的卞琦小朋友就對她說:“你怎樣不出去???”張璐看了一眼卞琦,不做聲,把頭低下去。
觀察二:
午時快放學了,我拿出已學的字卡讓小朋友來認,我先出示一張字卡對小朋友說,看哪位小朋友還認識這個字寶寶?”我一說完小朋友都很踴躍的把自我的小手舉起來了,張璐想舉又不敢舉的小手,我看著她說:“張璐,你能告訴教師這個字寶寶怎樣讀嗎?她緩緩地站起來,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我不說話,我微笑地對她說:“不要怕,教師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見她小聲地讀:“紫色的紫”我讓小朋友為她鼓掌,表揚了她。
措施:
1、創(chuàng)造條件,讓她多開口說話。
2、多鼓勵她,并多開設(shè)一些談話活動。
效果:
經(jīng)過這一個月的觀察,張璐的性格活潑開朗了許多,發(fā)現(xiàn)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時候還能看見她高興的笑容,有時候點她回答問題,也不會向以前那么小聲地回答我,和教師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顯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歡樂成長!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三
觀察對象:銳銳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1日
觀察環(huán)境:教室
觀察目的:培養(yǎng)幼兒用心的學習態(tài)度
觀察實錄:銳銳是一個比較調(diào)皮的小男孩,每一天都能看見他和同伴開心的嬉戲,小嘴巴也總說個不停,聲音也大,群眾游戲時就更加活躍了。但一到上課時間卻總是無精打采的,一動也不動的坐著,小手插在口袋里,嘴巴也不張,不愿同教師學習知識,教師批評了他,可他仍然不愿張嘴巴,這讓教師很著急。
分析:幼兒對于學習的興趣不濃厚,上課很懶散,還經(jīng)常坐不住小板凳,沒有其他小朋友上課時的活躍與活力。
措施:
1,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
2,運用不一樣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3,慢慢培養(yǎng)幼兒上課時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四
觀察時間:第14周
幼兒姓名:許智雨
幼兒性別:女
幼兒年齡:5歲
行為過程
計智雨是一個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女孩,平時很喜歡幫教師和小朋友做事情??墒敲慨斀處熀托∨笥阎赋鏊傅腻e誤時,她總是百般辯解,不肯認錯。在一次手工活動中,她做了一會兒,忽然向我報告說,小組長沒發(fā)給她紙。我詢問了值日生和她旁邊的幼兒,都說發(fā)給她了。這次我沒再像往常對校耐心地詢問她,而是告訴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時候,每個人僅有一張紙,剪壞了自我負責。有了這樣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紙,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別人做手工。
個案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計智雨是個各方面發(fā)展較好的幼兒,在幼兒群體中有一種惟我獨尊的驕傲的感覺,從未覺得自我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中也有著特殊的地位:家長對她百般呵護,寵愛有加。即使她做錯了事,也沒有人對她說任何不是。長期以來,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錯誤,即使指出來,她也不承認。
措施:
1、換位思考,移情訓練:
幼兒年齡小,很難體驗到撒謊時別人的心理感受。為了幫忙她克服認錯的不良行為。我利用她喜歡幫忙教師和小朋友做事情的這一優(yōu)點,創(chuàng)設(shè)教育情境。當她發(fā)東西時,我特意請一名幼兒說自我沒有收到。而她來告狀時,我什么都沒說。當她第二次發(fā)東西時,同樣的事情又發(fā)生了。到第三次時,計智雨心急如焚地來告訴我:“教師,那洋怎樣會這樣明明是她不對,她卻始終不承認,還說是別人不對。”我的精心安排在計智雨的身上有了強烈的反應。本來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是卻是不到別人的認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計智雨心理覺得很難過。我抓住她此時的心理感受與她耐心地交流,告訴她:“以前你不也是這樣嗎你做錯了事,從來都不愿承認,還撿到別人身上。你想想看,別人會難受嗎”她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經(jīng)過這各方式,讓計智雨換位思考,體驗到撒謊時別人的心理感覺。這樣,她不愿認錯的不良行為也漸漸得以改正。
2、家園互補,共同糾錯。
我在離園時與她的父母交換了意見,讓她們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景,并請她們配合教師,在家中也對孩子嚴格一點,犯了錯必須要指出來。經(jīng)過批評加講道理,讓她明白,并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對,但只要勇于承認錯誤并不斷改正,就是好孩子。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五
觀察時間:2010年10月
觀察對象:劉洵可
觀察實錄一:
劉洵可小朋友是個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無論什么活動都不進取、不主動,有時甚至站在一邊,不敢靠近。無論提出什么問題,氣氛多活躍,她一向扮演的是觀眾主角。在一次活動課上,我示意讓她起來回答,可喊她名字三次,她都無動于衷。還有與人交流時從來不說普通話,記得一次放學時,她媽媽來接她,她用土話和我說:“教師,再見,”我故意和她說:“可可,你說什么?我沒聽見??!”并親切的懇求她,“再和教師說一遍好嗎?”當時可可難為情的看了看我,什么都沒說,就跑開了。
觀察實錄二:
每當吃點、吃飯,孩子們先洗手,已成為必然的習慣。有一次上午吃糕點時,孩子們一組一組輪流到洗手間洗手,可劉洵可說:“教師,我手不臟,不用洗的,不信你看,”說著伸出了手。應對這么簡單的問題,我沒有說話,其她孩子開口了:“細菌是看不到的,吃到肚子里會生病的,吃點以前必須要洗手的?!比缓蟛缓靡馑嫉母S孩子們?nèi)チ讼词珠g。
實施措施與效果:
針對性格有些內(nèi)向,不愿參與活動,活動中不進取、不主動,從不說普通話的可可,在日常生活中,我經(jīng)常和她談話,主動和她聊天,活動中經(jīng)常用鼓勵的眼神、肢體動作提醒她,并且讓可可和性格外向的孩子搭配組合,為她的交往創(chuàng)造一個互補的環(huán)境,給她充足的空間表現(xiàn)、展示自我,并對她的點滴提高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她對自我的交往充滿自信,從而萌發(fā)表現(xiàn)的欲望。經(jīng)過努力,可可參加活動的進取性提高了,活動時經(jīng)常聽到她大膽的發(fā)言,有時還會主動的與教師交流,平時也經(jīng)??吹剿屯橐积R玩耍,一齊說笑的身影,并且在我們大家的鼓勵與熏陶下,她的普通話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性格也變得開朗多了。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六
姓名:劉傲雪
性別:女
年齡:5歲半
行為表現(xiàn):
劉傲雪小朋友性格比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處不是很融洽;很少參加團體的體育活動,動作發(fā)展很不協(xié)調(diào),對活動項目和有點難度的動作表現(xiàn)出畏懼和膽怯、缺乏自信。經(jīng)過家訪。我了解到:奶奶比較寵愛。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務(wù)都由奶奶包辦,活動受到大人的諸多限制、不允許做這、不允許做那,怕有危險、出意外,所以構(gòu)成了她過度依靠、不愿與人交往的個性。但她也會打人、罵人的不好習慣。
措施:
平時注意耐心親切地多與她交談、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戲、家訪、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提高就立刻表揚并與她的父母反饋在園情景、利用“五角星、小紅花”等小獎品鼓勵她、請班級中活潑膽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來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對于像劉傲雪這樣焦慮情緒異常嚴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細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愛心。要讓孩子熟悉環(huán)境,覺得教師、小朋友可親可愛,幼兒園真好玩,然后尋找教育的鍥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讓她融入幼兒園大家庭,適應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七
觀察記錄
觀察對象:張志恒
性別:男
年齡:5歲
觀察時間:2011年10月10日
觀察地點:本班教室
觀察目的: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fā)生。觀察記錄:
平日里,經(jīng)常有一些幼兒把自我從家里帶來貼畫兒分發(fā)給自我的好朋友。今日放學前,我看見武憶冉小朋友把貼畫兒發(fā)給了自我的好朋友郭杉、孫宇等。這時我聽到張志恒小聲對武憶冉說:“我也想要一張貼畫兒,你給了郭杉兩張,你給我一張吧!你不給我的話我就告訴張教師你帶貼畫兒了!”于是我便故意裝作沒看見,讓幼兒自我應對問題。這時張志恒便跑到我面前對我說“張教師,武憶冉帶貼畫到幼兒園來,還把它分給小朋友!”
觀察分析:
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她們對美工區(qū)十分感興趣,最終因為沒有辦法很無奈從而選擇了圖書區(qū)。而在圖書區(qū)她們互相傾訴,圖書區(qū)似乎成為了她們聊天放松心境的場所,其實,她們彼此的傾訴也是一種語言表達的形式,只是她們的傾訴資料相比較較隨意。
教育措施:
這只是幼兒之間的小矛盾,教師可將問題拋還給幼兒,引導他們自我學著處理;若是較嚴重的情景則需教師酌情處理。另外,平時注意多與幼兒溝通,了解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此外,與家庭配合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和寬容的品格,以減少告狀行為的發(fā)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八
觀察記錄:
今日中午飯后,我又讓小朋友先折紙,按照規(guī)定折完的小朋友就能夠選擇自我喜歡的書看。小朋友好像很愿意這樣去做,他們紛紛拿了正方形的紙之后,就坐在位置上,或跪在椅子前面折了起來。有些小朋友自我會折的,就在那里專心致志地折著,有些小朋友不會折,就跑到別人的座位邊,去求別人幫忙教一教。
教師分析:
折紙活動進行了一段時間,最近小朋友好像對折紙更加感興趣了。可是如果他們一向局限于一些原先的折紙資料,不求提高,可能他們的折紙興趣會慢慢消退
教育措施:
以后,對于孩子的表現(xiàn),我還是要多觀察,再觀察。要以實事求是的方法來下定義,要做到眼見為實,才能對孩子更負責,對自我更負責,對教育更負責,也才能對自我的教學工作更有促進作用。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九
幼兒觀察記錄:培養(yǎng)幼兒耐心的學習習慣
觀察幼兒對象:劉濤
性別:男
觀察時間:20xx。02。2
觀察環(huán)境:教室中三班
觀察目的:培養(yǎng)劉濤耐心的學習習慣
觀察記錄:剛開始學寫數(shù)字1時,劉濤表現(xiàn)還不錯,用心地用筆在紙上認真地描著??墒?,還不到兩分鐘他就開始不耐煩,坐不住,四處張望著,看到我正在看他,他連忙低下頭之后寫。我適時表揚了劉濤。可是沒過一會兒,他又回頭和后面的小朋友說話。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轉(zhuǎn)了過來??墒遣坏轿宸昼?,他又開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這次,我坐到他旁邊說:“我來看你能不能把數(shù)字1寫得又漂亮又工整。”結(jié)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個呢!
分析:劉濤每次群眾活動時總愛說話,不認真聽講,更別提獨立完成任務(wù)啦。此刻,他能夠在我的提醒或幫忙下獨立、安靜的在短時間內(nèi)認真完成任務(wù)。每次只要他完成某項任務(wù),我總及時地對他進行表揚和鼓勵。雖然劉濤此刻還不能獨立按時按量地完成作業(yè),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關(guān)注下,短時間內(nèi)能夠安靜的完成,已經(jīng)取得了必須提高。
措施:
1、不要過分批評,應不斷鼓勵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幫忙他培養(yǎng)耐性和增強自信。
2、繼續(xù)鍛煉他的耐性:透過鼓勵和表揚等方式,讓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業(yè)。
3、對他這樣的孩子,布置的任務(wù)應當從易到難,讓他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十
觀察記錄
觀察對象:陳志嘉
性別:男
觀察時間:2012年11月10日
觀察地點:本班教室
觀察目的:觀察陳志嘉在交往方面是否有提高。
觀察記錄:
今日,我一走進教室,陳志嘉就向我沖了過來。“曹教師,你怎樣…此刻才來呀?我…都…想你了,你…想我了嗎?”我忍不住笑了?!敖處熃袢丈贤戆啵乙蚕肽懔?。”我說。陳志嘉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用手捂住臉。
觀察分析:
陳志嘉是個活潑的男孩子,十分愿意表達自我的想法,可是由于缺少必須的鍛煉,有時顯得有些害羞,畢竟他還是一個6歲的孩子。得到教師的肯定他十分高興,在交往方面,他又有了提高。
教育措施:
首先,我對陳志嘉表示了感激,雖然他有時表達得還不是很清楚??墒俏覟樗诮煌系奶岣叨械礁吲d,我想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在他表述的過程中,我沒有打斷他的話語,而是在他表述之后欣賞地鼓勵他,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他會更加的活潑可愛,語言表達本事會更強。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十一
20XX。X。X
教師
嘉和
觀察幼兒的用餐情況,培養(yǎng)幼兒愛吃蔬菜、不挑食的良好習慣。
中飯時間到了,孩子們自然地吃起來,一個個就像小惡狼,吃得香噴噴,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墒怯行┬∨笥褏s不愛吃蔬菜,只是喝湯吃葷菜,于是我們二位老師發(fā)動我們渾身的解數(shù),不停地講解吃蔬菜的好處,而且不斷地鼓勵他們,效果還不錯,大部分都吃光了。只有嘉和一個人就是不吃蔬菜,而葷菜是吃個不停,米飯喝個精光,怎么哄也不管用。
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yōu)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飯不定時定量,而家長們在孩子吃方面片面追求高營養(yǎng),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中班幼兒理解力還較差、膽子小,就像嘉和小朋友。所以,如果一味的說教,易導致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有些幼兒還會故意違背。因此,我采取了故事、游戲與說教結(jié)合的形式,使幼兒初步了解進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簡單的進餐方法及挑食的壞處。為了讓幼兒在進餐時更自覺,我讓他們互相競爭、互相學習,激發(fā)和提高積極性,能天天愉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1、鼓勵孩子做餐前服務(wù)
孩子天生就對餐前的準備工作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好奇、好動的天性,讓他們幫忙擺桌椅、端菜、分碗勺,甚至在家做菜時讓他們幫忙拿佐料等,面對自己參與勞動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會很開胃。
2、避免進食前的劇烈運動
3、制造進餐時的和諧氛圍
不管是什么原因,切忌在孩子進餐時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因為恐懼、擔憂、憤怒等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欲。我們應善于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使孩子心情愉快,樂于進食。
4、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吃飯時,我們要表現(xiàn)出對食物極大的興趣,可以邊吃邊贊:“真好吃!”“我們都喜歡吃?!焙⒆拥玫椒e極的暗示后會主動地模仿。
5、為孩子樹立效仿的榜樣
孩子最喜歡得到別人的稱贊,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稱贊不挑食的孩子,從而使孩子因羨慕而積極地效仿。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十二
幼兒姓名:瑩瑩
性別:女
幼兒基本狀況:不愛說話,不愛喝水。
觀察日期:20xx年9月7號
觀察環(huán)境:教室
觀察目的及由來:瑩瑩是個貪玩的小孩,每次喝水時總是拖拖拉拉,磨蹭著不愿意喝。之后更是有"心計"的把自我的水倒在別的小朋友杯子里。我就這個問題和她外婆做了溝通,其外婆反映她在家也不愛喝水,期望老師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次能改變這種狀況,讓她愉快的把水喝完嗎?
觀察項目:瑩瑩在課間喝水時的表現(xiàn)
觀察策略:我每次只給她接半杯水,并在喝水前給幼兒講故事做引導,如果她還是不喝,我就多多鼓勵他,讓她順利喝完水。
觀察實錄:
喝水時間到了,我先講了《亮亮愛喝水》的故事,瑩瑩聽得很認真。小朋友排隊接水時,我給她接了半杯,并在一旁鼓勵他:“你這天必須能喝完?!眲傞_始她還認真的捧著杯子喝,不一會兒,她就開始邊喝邊玩,我及時的鼓勵他:“快喝水呀,老師明白你喝水很快,最厲害啦!”這時,已經(jīng)有小朋友喝完了。我和小朋友一齊給她喊加油,受到了小朋友的情緒感染,很快把半杯水喝完了。并高興的對我說:“我喝完了?!蔽矣旨皶r的在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并獎勵給他一朵小花。第二次喝水時,她自我拿著水杯接了半杯水,這次她沒有貪玩,很快的把水喝完了。并跑來告訴我:“我喝完了?!蔽腋吲d的表揚了她,并在小朋友面前肯定了她的進步。她高興地回到座位上,看得出,她也為自我能這么快完成任務(wù)感到高興。
分析:
我這次沒有做過多的要求,只是降低了難度(分兩次完成,一次只喝半杯。)并在喝水前給幼兒講了關(guān)于喝水重要性的故事,透過對故事的理解,和我及時的鼓勵,還有小朋友給他加油,她很快喝完了水,比以前有了很大進步,由此能夠看出,只要孩子的用心性被激發(fā),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關(guān)鍵是老師如何在活動之初就想好如何把幼兒的潛在激情激發(fā)出來。
措施:
1。降低難度,用故事做引導。
2。及時鼓勵,讓幼兒在小朋友面前找到信心。
3。完成后要及時給予表揚和必須獎勵,使幼兒對下一次挑戰(zhàn)充滿期盼。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十三
幼兒姓名:周芯蕊
性別:女
幼兒基本狀況:喜歡打小朋友
觀察日期:20xx年11月3日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目的及由來: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后,活動空間也大了,孩子們在班里經(jīng)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周芯蕊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她喜歡和老師在一齊,但是她經(jīng)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我告狀,說周芯蕊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觀察實錄:
在我觀察了周芯蕊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她愛打人,而是她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排隊時芯蕊是排在第一個的.,她很高興,而這時劉妍小朋友站到了芯蕊的前面,于是芯蕊就推了她一把,結(jié)果手重了,妍妍哭著向我告狀說芯蕊推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芯蕊叫了過來,對她說:“芯蕊,你為什么推妍妍???”芯蕊說:“我沒推她,她不排隊就跑到我前面來了。”我又問她:“你是不是想讓劉妍讓開一些???”芯蕊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妍妍,還能怎樣告訴她???”芯蕊想了想,對我說:“小便要排隊,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我笑了,摸著芯蕊的頭說:“對??!你要是這么對劉妍說,她不就不會給你告狀了嗎?”芯蕊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改了?!?/p>
措施:芯蕊是個聰明的小女孩,老師說的都會聽,告訴她遇到事情不能夠打小朋友,能夠過來告訴老師。教師必須要發(fā)現(xiàn)幼兒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十四
觀察時間:20xx.3.2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幼兒:張妍
觀察目的:讓幼兒明白小便要告訴老師不能小在身上
觀察資料:
這天戶外活動的時候,由于孩子們玩的都很興奮。老師讓小便的時候,只有幾個小朋友去。過了一會兒,我們就發(fā)現(xiàn)張妍的褲子濕了,我想肯定是尿褲子了。我去問他:“你褲子怎樣了?””出汗的”他說,我也沒有再說什么,之后回班換褲子的時候,問他是不是尿濕的,他說是的,我告訴他以后想小便必須要先跟老師說。
觀察分析:
由于孩子戶外時,玩的很投入,有的孩子意識控制不住,尿褲子了,這些是有情可原的。孩子不愿意承認,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愛怕老師批評;二是因為自尊心的原因,不愿意讓其他小朋友笑話他。
策略及措施:
1、老師在分析了原因之后,就應在維護孩子的那幼小的“自尊心”的前提下,讓他認識到自我的錯誤,并能讓他減少同樣事件的發(fā)生
2、教師應及時的和家長交流與溝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家園合作來幫孩子消除一些不良的習慣。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十五
觀察記錄:學會禮貌待人
觀察時間:20xx年1月
觀察對象:XY
觀察目的:學會禮貌待人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再加上活動空間大了,孩子們在班里經(jīng)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XY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和老師在一齊,但是他經(jīng)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說XY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在我觀察了XY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XY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活動區(qū)時XY在建筑去玩搭積木,他搭了一個個性漂亮的游樂場,而這時洋洋正巧坐在XY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留意擋住了XY的搭建,于是XY就推了洋洋一把,結(jié)果手重了,洋洋哭著向我告狀說XY打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XY叫了下來,對他說:“XY,你為什么打他啊?”XY說:“我沒打他,他碰到我的樓房了?!蔽矣謫査?“你是不是想讓他讓開一些啊?”XY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洋洋,還能怎樣告訴他啊?”XY想了想,對我說:“請你讓一下行嗎?”我笑了,摸著XY的頭說:“對啊!你要是這么對洋洋說,他不就不會給你告狀了嗎?”XY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改了?!?/p>